查看原文
其他

鄂尔多斯:让蒙古马走上“星光大道”




“这阵势、气场非常强大,给人一种力量,一种催人向前的精神力量!”今年1月6日,伊旗苏布尔嘎赛马场,2018年蒙古马的“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隆重上演,观众王文彦忍不住赞叹道。


风从草原来,3月4日,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天祝赛马大会暨“二月二”岔口驿地区传统赛马会上,来自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的牧民毕力格饲养的乌审马摘得走马比赛桂冠;

6月15日,在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一场美妙绝伦的表演拉开了序幕,40多匹蒙古马、100多名演员参加演出的大型原创实景马术剧《英雄》精彩亮相;

……

不同的场景,演绎着与蒙古马有关的文体盛宴。近年来,鄂尔多斯全力打造和提升马文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力促进了马产业的发展,步入了“以马养马”的良性发展轨道,让蒙古马走上了“星光大道”。

“乌审走马”马中娇子



草原上有一句谚语“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白岔的铁蹄马”,说的就是蒙古马中的一种。

身着民族服装的骑手策马扬鞭,呼啸而至“吉祥乌兰陶勒盖”驿站,这是乌兰陶勒盖镇众多农牧民自发组成蒙古马队,来此迎接他们的赛马冠军凯旋。

历史长河里,鄂尔多斯草原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牧民们千百年来与马相生相伴。

乌审旗是“乌审走马”发源地。元朝曾在这里设置官办牧场察汗淖尔牧场,牧马业空前繁荣,竞技走马蔚然成风。

乌审马,是蒙古马的一个品种,也是一种少有的耐力型良种马,新中国成立后被农业部命名为“乌审马”。

乌兰陶勒盖镇境内的希布尔河流域广阔平坦,草木茂盛,水源丰富,是乌审马繁衍生息的绝佳天然牧场。

“全镇有1800多户居民,近一半养马,不少人家靠马致了富。”乌兰陶勒盖镇党委书记萨仁达来说,今后,他们将通过马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发展马文化示范户、马产业合作社,向马术培训、良驹寄养、乡村旅游等服务行业延伸,构建多产业链发展格局,推动现代马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对很多蒙古族人而言,马是他们精神的魂。乌审马又在这种象征里占有很高地位。

今天牧民的住地,还飘扬着禄马风旗,上面印有9匹飞奔的骏马,在这一图案的空隙里用蒙文或藏文写着:“希望之马奔腾飞跃,愿我们的民族繁荣吉祥”。

时至今日,乌审草原上仍有不少牧人沿袭千年遗风,热心马文化研究及走马驯养技艺,成立了切磋技艺的“马文化独贵龙”等民间组织,走马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

乌审大地遍布对马的传说和歌颂。在一本民间流传的乌审旗民歌集里,仅赞美马的民歌就有上百首。

今年2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乌审旗“走马”榜上显名。

近年来,乌审旗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马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全面开发游牧文化体验旅游、制售马文化旅游纪念品,以及代人驯养走马、培育良驹和开发马奶疗养等途径,带动了旅游业和马产业的全面发展,有效提高了经济回报率。

“以马养马”才能更好地保护乌审马——这是乌审人普遍践行的共识。

鄂尔多斯草原“马上见”




千百年来,蒙古马驰骋于风霜雨雪,不仅成为马背民族的交通工具和心爱伙伴,也积淀下民族文化的精神特征。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每到盛夏,鄂尔多斯草原如诗如画的美景,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流连忘返。

6月15日,对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来说,是一个诗和远方、梦与未来交织的日子,从找马、训马,到人马合一,历时三年,投入2000多万元的原创实景马术剧《英雄》在这一天登场!

下午四时,实景马术剧正式揭幕,40匹奔腾的骏马、100位骁勇的英雄、恢弘的场面一次次点燃在场5000多名游客的激情,整场表演运用了威亚、武术、水爆、火爆等特效特技,突破了传统马术表演的单一,向观众呈现了地面、空中和马上、马下的立体表演方式。

《草原那达慕》《草原明珠托娅》《敖包情》等系列篇章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硝烟弥漫、纵横草原的实景现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段古代草原民族英雄传奇故事,让游客体验了一台集马术、影视特效、传统故事相融于一体的经典马术剧目,在感受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的同时,领略蒙古马和马背民族的与众不同。

实景马术剧落幕后,记者见到了群众演员那仁巴图,他兴奋地说:“能参演《英雄》我非常地荣幸,特别高兴的是我的4匹蒙古马也参演了。”

1972年出生的那仁巴图,是景区所在地杭锦旗锡尼镇巴音布拉格嘎查的一位牧民,也是一位蒙古马的忠实“粉丝”。

1994年,在内蒙古医学院学习毕业的他,因为离不开魂牵梦绕的蒙古马,回到了家乡,开始养马、放羊。

2003年,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开始建设,那仁巴图家500余亩草场流转给了企业。2004年,景区正式运营后,鼓励、引导、吸纳周边牧民来旅游区合作、就业,那仁巴图也拉着马到了景区。

而今,那仁巴图升任为马队队长,妻子格日丽在景区开了一间民族工艺品店,周边有七八户邻居也以拉马为生,共有90多匹蒙古马,一匹马每年能给他们带来近万元的收入。

家有草原,以梦为马。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是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除了这部马术剧,景区还打造了以马文化为主的“马上见”系列度假产品,包括鞍时骑马、天天赛马、马术俱乐部、马文化课堂等。

“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我们现有占地3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赛马场一处,养殖蒙古马200多匹,专业赛马、骑马体验、马术俱乐部一应俱全,蒙古马成为景区最大的特色和魅力。”景区综合企管部经理张晓丽说,鄂尔多斯草原“马上见”,如今正在打造国内一流的马文化和马产业景区,企业的愿景是“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匹一往无前的蒙古马”。

蒙古马的“星光大道”


“驾、驾、驾……”一声声的呐喊,身着节日盛装的骑手们策马扬鞭,一匹匹蒙古马“速度马”风驰电掣、奋蹄追逐、呼啸而过;一匹匹蒙古马“走马”体格健美、步伐一致、节奏分明,每一位赛手与爱马的默契配合赢得现场观众的喝彩助威,笑声、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这充满激情的一幕,上演在6月的苏泊罕草原。

激情在“珠拉格”点燃,梦想在苏泊罕放飞。6月24日,伊金霍洛旗第四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苏布尔嘎“珠拉格”那达慕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近年来,伊旗有意识地举办多种以‘马’为主题的文化、体育、旅游活动,力争将‘马’培育成能够代表本地特色的文化品牌之一。”伊金霍洛旗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立军介绍,现在,各地都在探索推进将蒙古马的保护发展与牧民增收相结合,让爱马的群众在传承马文化的同时发家致富。

“马不会说话,但感情和人是一样的。小时候相伴过的马,长大后相见还相互认得。”呼日查毕力格的祖辈都是生活在苏布尔嘎的牧人,也是走马技艺的传承人。

年轻时的呼日查毕力格是家乡苏布尔嘎嘎查有名的骑手,谁家有难以驾驭的烈马,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

每逢草肥马壮时,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都要举办“珠拉格”那达慕、马鬃节、赛马节。凡是在赛马中得奖的公马都被选为种用,以保蒙古马种群子嗣绵延。

“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这儿已连续正式举办四届‘珠拉格’那达慕大会和五届马文化艺术节了。在平时和大型活动中,我们参考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赛制,邀请全市骑手,定期组织周赛、月赛和年度总决赛。”呼日查毕力格郑重地说,比赛不是目的,主要培育更多的爱马人,保护好蒙古马这一珍贵品种。

呼日查毕力格还爱好制作马鞭子、马龙头、马鞍子等马的佩饰,无偿转赠给周边邻居的小孩,义务给后辈传授蒙古马文化。

这位65岁的老牧民,从牧马人到马文化的传承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现在,老人养着70多匹蒙古马,3个儿女均已成家立业。大儿子在草原上开起了牧家乐,搞旅游接待,一年收入八九万元;女儿在旗人民医院上班,小外孙是位小骑手;小儿子布赫是旗公安局的一名特警,当然也是一位优秀的骑手和坚定的马文化传承者。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壮丽70年一路走来,一代又一代的鄂尔多斯人,坚定信仰,奋力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如蒙古马一样“一往无前”的传奇。

奋斗新时代,有你有他也有我,新的征程上,草原儿女又踏上了传承“蒙古马精神”的“星光大道”……


赞歌献给党!鄂尔多斯乌兰牧骑放歌人民大会堂!

你知道内蒙古的马术和赛马多厉害吗?

扫黑除恶应知应会有奖答题你get到了吗?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吴卓群

校审:张茜 白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