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厉害了!一条“黄龙”变“绿龙”,河南人这招绝了!

河南日报 2019-08-13



这两天

一条新闻在朋友圈炸了

河南人又干了件大事

把荒山秃岭的“黄龙”灭了

硬是变成了重峦叠翠的“绿龙”




吃瓜群众:什么黄什么绿?


“荒山无树鸟无窝”,这说的就是因自然条件变化及人为破坏,曾一度褪色为童山秃岭的河南太行山区。它与燕山山脉共同构成华北屋脊,是海河、黄河众多支流的发源地,护佑着黄淮海大粮仓。


上世纪八十年代,党中央作出“绿化太行山,黄龙变绿龙”的重要决策,以太行山绿化工程为主体的生态修复工作渐次展开。绿进一尺,黄退一丈,从1994年到2018年,我省多措并举,太行山区森林覆盖率从7.5%增加到21.48%。



2013年的《河南省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成效评估报告》显示,1994年,工程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55.9万亩,到2013年,这一数字减少到162.15万亩。从贫瘠荒凉的“黄龙”,逐渐化身苍翠葱郁的“绿龙”。



那,究竟是什么让野猪、黄羊回来了?

干了多年的泉眼又冒水了?

是什么让金钱豹重现、山峦白天鹅频频光顾

太行猕猴种群不断壮大?

又是什么让太行山恢复了生气?

一起来看今天的走近科学之《大手绿秃山》


“黄龙”曾让河南人民吃尽苦头


翻阅史料,河南太行山区曾经也是林海浩瀚、山清水秀


《诗经·商颂·殷武》中用“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描述安阳西部山区松柏挺拔参天的盛景。殷墟甲骨文中曾有打猎时捕获一头大象的记载。


《水经注》提到沁阳、济源一带时,有“翠柏荫峰,清泉灌顶”,“峰次青松,丹青绮分”的描写,显示生态系统良好。直到唐末宋初,太行山仍是郁郁葱葱。




随着历史的变迁,由于人口繁衍、毁林拓田、战乱频繁等原因,森林不断遭到破坏。北宋时曾在林州设两个伐木机构,每个机构有五六百人之多,森林之盛和毁林之烈可想而知。到了明代,太行山丘陵浅山区已难以见到大片森林。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侵华期间实行的“三光”政策,更使这里剩下不多的森林遭遇灭顶之灾。新中国成立后,太行山森林逐步开始恢复,但因积重难返,多数地区山河面貌依旧。尤其是约占八成面积的低山丘陵区,交通方便,人口稠密,开发较早,人为破坏严重,仅剩零星小片疏林。


安阳红旗渠干部学院后山绿化前后对比


在当了多年村支书的王志文儿时记忆中,村里的4000多亩山地,八成都荒着。“山上满是白花花的石头,光秃秃的,连柴火也拾不到。站在院里,能看见对面山上的狼在跑。”


满目疮痍、生态恶化,“穷山”出“恶水”,太行山区成为我省旱灾、洪灾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从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内,原安阳县不同程度涝灾达17次之多,年均淹地20万亩。仅1963年一场特大洪水灾害,受灾面积就达88万亩。


太行山区年平均降水600毫米左右,且60%以上集中于夏季。没有了森林这个“蓄水池”,涝灾后,紧跟的就是旱灾。十年九旱,区域内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异常紧张,有些河流甚至断流。水贵如油,逼着太行儿女千方百计找水路、寻出路。


“当年,吃水要去几公里的地方拉,衣服攒几个月才洗一次。”直到现在,73岁的辉县市张村乡平岭村老支书孙振泽看到谁把水龙头开大了,还直皱眉头,“缺水缺怕了”。


此时的太行山,一度成为华北平原地区旱涝灾害和京津水旱灾害的根源,恶劣的生态环境对当地粮食安全和京广铁路畅通形成严重威胁,成为阻碍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1987年,人们在遍地石头的山上艰难种树。如今,辉县市高庄乡宋庄村小树苗长成大森林


复绿太行山,刻不容缓!

该怎么办?


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效防护林改造、飞播造林、退耕还林、矿山修复……科研人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贡献了困难地造林的“河南智慧”。(长按识别二维码看详情)



石多水少怎么办?他们摸索出翼式鱼鳞坑整地法,挖石垒出带“翅膀”的鱼鳞坑,汇聚雨水,保土保肥;


种树收入低,咋调动群众积极性?他们研究出“山顶松柏盖帽,山下果树缠腰”的林种配置法,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


山坡上的经济林梯田,如何减少水土流失?他们把连贯梯田改成隔坡梯田,保留坡上的自然植被,降低雨水的冲击力……


1986年10月6日,本报在二版刊发《“黄龙”变“绿龙”有了科学依据 我省完成太行山区绿化规划设计》的报道


淇县云梦山, 上世纪90年代造林大会战现场;2018年绿化成效。  高玉中 供图


今天的太行山区啥样?这组美图你感受一下

郁郁葱葱的南山森林公园


济源大地染绿


济源市困难地造林气势恢弘


焦作封山育林硕果累累 原毅彬 摄


焦作林场


焦作人工混交林 原毅彬 摄


焦作涵养水源林 原毅彬 摄


焦作北山秋天景色 原毅彬 摄


那些在绿化一线的“愚公”们


  • 从1984年国家太行山绿化工程谋划伊始,省林科院退休多年的老专家董云岚和他的同事们就来到辉县市高庄乡宋庄村,在1.2万亩的荒山绿化示范试验基地上,研究如何攻克低山石灰岩地区抗旱造林及营造经济林难题。当年栽下的侧柏苗,早已从拇指细长成大腿粗,亭亭如盖,荫泽一方。



  • 1984年“八一”建军节过后,61岁的淇县黄洞乡鱼泉村老烈属、老党员靳月英,扛着镢头、揣着干粮,爬上家门口的石头山,刨下她此后长达30多年种树生涯的第一个树坑。


  • “我既是县委书记,又是武装部第一书记。所以,县委给我分了80棵树的任务,武装部也给我分了80棵树。”时任淇县县委书记徐光曾回忆那段往事,“那一个月,我的肉掉了不止10斤。我掉肉,县长孔令晨腿都累瘸了。后来国家表彰他,他是瘸着腿上台领的奖。


  • 1999年秋后,年近花甲的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卷起铺盖住到了西山治理工地。这里千疮百孔,遍布废弃的石砟厂、石灰窑、采石场。卫辉人都说:“南太行造林难,再难难不过俺西山。”没有土,从山下拉;没有水,从山下担。垒一个坑、栽一棵苗,20年坚持不懈,吴金印带领干部群众,在西山上打了680多万个鱼鳞坑,种下3.6万多亩生态林和经济林,把原来的乱石山变成生态林、花果山。


  • 济源市克井镇闫营村山脚下,一座石碑掩映在满山翠柏中,上书:“省劳动模范卫同英同志永垂不朽”。“我父亲当年就从这里开始栽树。”从1984年承包村里的700亩荒山开始,只要连阴天,只要有点墒,老人一年四季都上山。十多年间,他栽下50万株柏树苗。1998年腊月,老人像往常一样上山,却再也没有回来。“父亲就是这样,栽着栽着就‘老’在了山上,把生命献给了大山。”


……


绿满太行


30多年来

太行儿女奋战于穷山恶水之间

硬是把荒山秃岭之“黄龙”

恢复为重峦叠翠之“绿龙”

但这还不够


去年11月13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18000多人

参加的高规格会议

开启了“一场新时代河南国土绿化的人民战争”

“五年增绿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

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中

山区是国土绿化提速的主战场

太行山注定还要打硬仗!


林州红旗渠


一起向那些

默默奋战的绿化英雄致敬

为他们点

也为惊艳的黄绿迭变点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河南日报微信公众号(ID:hnrbxmtb)”。


责编:惠晓晗 张远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