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Hi,你好,我叫豫麦!

李若凡 河南日报 2019-08-10


嗨!你好,我叫豫麦。别找了,我在这儿呢,对,就在你手里捧着的这个饺子里。饺子皮就是用我做成的啊,每次吃饺子,你不都夸我很筋道吗?我是怎么到这儿来的?这个说来话长了……


生而不同我的身份不简单


我的出生日期是2019年6月12日。


我生而不同,因为我是高品质小麦。我出生在永城市新桥镇新桥村新全家庭农场。


两头尖、肚子圆、金灿灿,我有个专用名字叫“新麦26”,属于优质强筋小麦。


我的家很大,有4000多亩。出生前,我的主人刘新全总是习惯拽个麦穗,放在手心里揉一揉,看看我们的长势。人努力,天帮忙,今年有了个好收成。我们没让他失望,一亩地打了一千多斤小麦,可以给老刘带来1400多元的毛收入。


以前我们这儿多种普通小麦,产量稳定,品质一般,价格一直卖不上去。永城是“中国第一面粉城”,曾经长期缺乏优质小麦,无法生产高档专用粉,只能用进口优质小麦。小麦大市买小麦难,挺尴尬的。


如何鼓励和引导农民改种优质小麦?永城市探索出“六统一”生产管理办法,优质小麦统一进行品种布局、整地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检验、机械收获。同时,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一对一服务指导,政府还帮忙联系面粉厂的订单。永城的小麦种植户尝到了甜头,逐步实现全市优质小麦种植全覆盖。


2018年秋播,咱省的优质小麦发展到1204万亩,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尽管小麦托市收购价格下调,但像我这样的优质专用小麦价格坚挺,很受市场欢迎,平均每斤1.3元左右,明显高出普通小麦价格,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抢购、惜售现象,农民增收明显。


走进粉厂看我七十二变


在老刘的农场仓库里,我做了短暂的休整。为了防止霉变,我要变干燥。


过去,主人会把我们摊到马路上晒太阳,不仅影响交通,还害怕下雨刮风。近几年,咱省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生产装备水平,自2016年起,先后投入3.08亿元。我们这儿很多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享受这项“政策红利”,配备烘干塔。我们可以舒舒服服地躺着“蒸桑拿”,只一会儿就能变得清清爽爽。


烘干、乘车,我的下一站永城市华冠面粉厂门前车水马龙。我和小伙伴们经过称重、检测、分类后入仓。粮仓里,我的朋友越来越多,大概有五六千万斤。


面粉厂内,一栋7层的智能面粉生产车间是我们的下一站。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经过清理、水分调节、研磨、筛理等17道工序,具备了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


我们可以变成馒头粉、饺子粉、油条粉、糕点粉、面包粉……有了这些变化,我们身价倍增。比如,一吨优质小麦2600元左右,而一吨优质的面包粉,市场价在8000元左右,增长了3倍左右。


其实,“订单”在我的旅途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老刘将我送到华冠,是因为华冠和他签订的有“订单”,专门收购他种植的优质小麦。我们被加工成各式各样的面粉,也是因为华冠和很多超市、餐饮饭店、食品加工企业签订的“订单”。


近年来,咱省坚持以优势产地为基础,以订单生产为纽带,推进产销加一体化融合发展,稳定了产销关系。


现在,围绕“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全省各地都在推动粮食就地转化增值,我们可是“三链同构”的基础和关键。过去咱省面包粉要靠进口,现在倒过来了,我们自己生产的面包粉行销全国,出口世界。


品牌加身小麦粒变成“大名牌”


离开面粉厂,我和同伴们乘着专用的配送车辆,奔往全国各地的超市、商场、面包房、糕点房、食品加工企业,我的目的地是郑州的一家大型超市。


经过近四个小时的奔波,我到达了这家位于郑州市棉纺路上的大型超市,我被摆放在食品区的货架上,陪伴我的还有其他很多小伙伴,如方便面、挂面、速冻饺子、各式糕点等。


一位顾客,对,就是你的家人,挑选了我,把我带到你的家中。


在镇平,我们能化身365种速食面;在永城,我们能被做成各式各样的糕点;在贵州,我们又能成为风靡世界的佳酿……


我的亲戚朋友们中名牌加身的可不少,比如一加一、思念、科迪、白象、南街村等,个个实力非凡。


我的一个表兄告诉我,他在南阳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过得可好了。他现在一身名牌,每次出场都有漂亮的包装,不仅如此,这个公司还在纽约时代广场给他们打广告。


表兄还告诉我,针对“好产品能否卖出好价钱”,他们公司的董事长孙君庚认为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提升价值链。以河南为例,河南是小麦种植大省也是小麦出口大省,但都是原粮出口,导致深加工环节的利润严重流失。因此,孙君庚建议将“豫面”作为河南的一张名片,通过宣传打响“豫面”在全国市场的知名度,推动“豫面振兴”,提升小麦产业价值链,这样,我们的身价就更高了。


记者手记



粮食产业经济是一个市场广阔的潜力股,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抓手。


在河南省,粮食生产不再只是生产口粮,而是围绕“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发展,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向产业链延伸要效益,推动粮食产业接二连三、循环闭合、集群集聚。


从“豫麦”的“自述”中看到,向前延伸,建立生产基地;向内延伸,服务种粮农民;向下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向外延伸,创新了业态模式,推动河南更多更好的优质小麦走向生产、走向市场、走向世人餐桌。


大家都在看



泪目!这篇重磅万字长文刷屏,网友纷纷评论俩字,看哭了……

☞河南这位“泥腿子干部”,何以让省领导动容,让全省追思?

☞河南半年报:7.7%!

☞中央财政支持!郑州等16城入围试点,最高每年奖10亿!

☞成年人的真相:你不必对谁都一样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河南日报微信公众号(ID:hnrbxmtb)”。


责编:张远 惠晓晗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