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豫论场丨当你下一次走进医院的时候

刘婵 河南日报 2020-02-26

□刘婵


医护人员无疑是此次疫情中,最可敬可爱的人。我每天在家刷各种信息,最多的眼泪是为他们而流。数据很触目惊心,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共报告1716名医务人员被感染,6人不幸殉职。


媒体每天都献上大篇幅报道这些白衣天使,各地各部门也拿出“真金白银”感谢他们的付出。拿河南来说,就有多家景区对全国所有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参观游览等政策;对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专家人才特别是医疗卫生工作者,2020年在子女入学时可享受一次照顾等等。


或许,广大医护人员并不需要这些歌颂、奖励、赞美来证明什么,他们不过是想尽全力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一切快些再快些结束,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反倒是,整个社会需要通过对医护人员做点什么,来证明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良心。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一线战士当然值得被好好对待,哪怕只是对“披星戴月,只因心中敬佑”的医学精神片刻凝望,也足以激发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但除了这些,医护人员更需要什么?我的邻居是一位肿瘤科大夫,当我问起这个问题时,他思索良久才说:“希望真正被理解吧,以后别再出那些伤害医生的事儿了。


心里一惊,突然就想到此前发生的一系列伤医事件。从打医、侮医到杀医,因为个别人的暴力行径,有的医生付出了生命代价,有的医生断送了职业生涯。因救死扶伤而惨遭横祸,白衣天使们的伤心泪谁来揾拭?


痛苦难道是白白忍受的吗?不,它若不能使我们伟大,至少应该让我们长记性!全社会向医护群体的致敬,让医务人员的劳动得到尊重、价值得到体现,应该从此次疫情起,凝结为一份独特的全民记忆。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妨扪心自问,当你下一次走进医院看病,因为心急火燎,忍不住想跟医生发脾气时,能不能想一想在危难中大家守望相助、并肩战斗的场景?能不能记得李文亮医生微博里的只言片语,张定宇院长用渐冻之躯托起信心与希望,火神山的护士吴亚玲面向家的方向三鞠躬悼念亡母,方舱医院里医生和患者一同翩翩起舞?从悲壮中攒起的温暖与信任,得来何其不易,请一定要记得这些,而不是只在危难时刻才想起他们的好。每个人一生的旅程,都离不开医生伴其左右,医生划船,病人坐船,携起手来才能搏击疾病掀起的风浪,抵达安全健康的港湾。


短期记忆要变成长期记忆,不能只靠人们脑子中的海马区。从制度设计上断绝医患矛盾的症结之根,出路还在啃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块硬骨头,用良好的医疗体制给医生穿上最好的防护服。当公立医院彻底告别以药养医,充分体现公益性,当医疗价格体系完全被理顺,医生可以靠技术过上体面的生活,当尊医重卫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病人和医生形成牢固的同盟,才能迎来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才是对医生流血流汗最好的回报,才是对每个人生命最坚强的护佑。



大家都在看



河南印发最新复工复产方案:这些地区的人员暂不返岗
豫论场丨对付形式主义,要有更多的监督
河南版“小汤山”郑州岐伯山医院接收首例患者
最新!河南新增19例,出院42例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一番走心的话,为什么引起了这么大共鸣?
最全通报!2月14日河南各地市新增病例信息!详细到村镇社区
王国生调度疫情防控工作看望医务工作者
第八批!河南再派105名医护驰援武汉
2月17日起,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河南日报微信公众号(ID:hnrbxmtb)”。


责编:张远 谢丛蔓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