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鲜出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快看你的城排第几?

河南日报 2021-07-23

10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社共同发布了中国社科院(财经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

这个和你我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报告

看点实在不少

一起去看看有哪些干货

↓↓↓


今年的报告构建了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和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同时在两项指标下又分别构建了五个分项竞争力指数,对2020年中国两岸4地291个城市进行多维度比较研究。



报告显示,郑州跻身竞争力榜单前20,河南其他城市分别排名:洛阳64 、许昌73、焦作81、濮阳105、漯河112、安阳116、鹤壁123、平顶山125、新乡140、开封143、三门峡157、周口159、南阳160、驻马店168、信阳170、商丘182。


报告研究发现,迈向“十四五”及未来15年的城镇化中国,新需求力量、新交互力量、新空间力量和新供给力量等四大引擎将驱动城镇化发展。

 

先来看看两个主榜单▼

 

代表着城市综合实力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年各城市的表现如何呢?看榜单↓↓↓


▲向上滑动 

▲向上滑动 


与去年相比,前三强城市没有变化,仍然是深圳、香港、上海,而且还不仅仅是蝉联,5年前他们就占据着三强席位。


再来看看这些年,哪个城市“进步”了,哪个城市又“退步”了。


先看“进步”的城市:与2015年相比,北京上升1名,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则分别上升1名、1名、2名、3名、1名。在前20强内,杭州、宁波、郑州上升幅度最大,杭州由2015年的第18名,上升到2020年的第11名;宁波由第19名上升到第13名,郑州由第25名上升到第20名。


再看“退步”的城市:与2015年相比,广州相对降低1名,由第4名变为第5名。澳门、青岛、长沙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也相对有所下降。


竞争力强的城市哪个区域更多?仔细一看,差别还是挺大的。


从南北方来看▼

北方有60%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处于下降状态;


南方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处于上升状态的占比高达83%。


从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来看▼

东部城市总体排名平均上升3.5名;


中部城市普遍上升,总体排名平均上升15.5名;


东北城市普遍下降,总体排名平均下降50.8名;


西部城市有升有降,总体平均上升1.9名。


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东升西稳、南升北降”局面。


综合经济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中部的中心城市。


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既代表着城市当下的发展情况,更体现着城市的未来,反映着城市的发展潜力。在这项竞争力比拼中,又是哪些城市居于前列呢?看榜单↓↓↓


▲向上滑动 

▲向上滑动 


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广州,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前6强,还是他们,5年了一直是他们,连排名都保持不变。


从前20强来看,东南地区占据10席,港澳台地区占据5席,环渤海地区占据3席,西南地区占据1席,中部地区1席,总体覆盖澳门、北京、福建、广东、湖北、江苏、上海、香港等13个省份和地区,发达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格局逐步稳定。


可持续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中部的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引领周边城市形成的大都市圈格局。


从南北方来看▼

北方有61.54%的城市排名处下降状态;


南方只有36.02%的城市排名下降。


从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来看,在可持续竞争力前100名城市中▼

东南地区城市数量处于领先地位,其次为环渤海地区,再次为中部地区;


从排名上升幅度来看,中部地区较5年前增加3个,可持续竞争力迅速崛起;


东北地区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处下降状态,平均下降9.75名。



再看看“子榜单”中有啥干货▼

 

营商环境竞争力排名


今年的营商环境榜单更为细致,既有软环境,又有硬环境,快看看大家表现如何



营商软硬环境放在一起看,同时出现在两个榜单排名前5的城市只有上海、香港、台北;同时出现在两个榜单前20强的城市有:上海、香港、深圳、北京、台北、天津、广州、澳门、苏州、厦门、杭州、青岛。看来,这些城市的营商环境还是比较过硬的。


当地要素竞争力排名



中心城市当地要素竞争力绝对领先。东南区域当地要素竞争力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信贷市场融资便利度和青年人才是决定当地要素竞争力差异的关键变量。

 

生活环境竞争力排名



中国城市生活环境竞争力整体呈现“头小肚大”的矮橄榄型结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区域上呈现明显的“南强北弱,东部领先”特点,港澳粤沪京,领衔全国。


全球联系竞争力排名



城市在全球联系竞争力方面整体比较集聚,并呈现了多中心分布状态,“南强北弱”逐步固化,二线城市全球联系竞争力差距小、竞争激烈,北上广深领先且差距最小。

 

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呈现区域分化趋势,“东优于西”、“南高于北”现象明显;城市群科技创新竞争力水平总体相对较高,并且内部分化程度大致与平均水平成反比。

 

经济活力竞争力排名



中国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呈现大城市领先、中小城市发育不足的多层嵌套城市体系;东部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领衔发展,东北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发展困难凸显。

环境韧性竞争力排名



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环境韧性竞争力的分布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分布特征。东部省份城市环境韧性竞争力水平较高、内部差异也较小,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群环境韧性竞争力水平较高,但京津冀城市群在东部地区城市群中排名相对较低。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是提升中国城市环境韧性竞争力的关键。


社会包容竞争力排名



东部城市社会包容竞争力领跑全国,尤以港澳台地区、东南地区、环渤海城市为主导,粤苏鲁城市相对优势较大。


大家都在看



河南省委常委会会议: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做好当前各项工作
祝贺!河南这3所院校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习近平说完这句话,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曝光300台违法车辆!河南高速交警喊你来处理违法
又一盛会即将启幕,河南“职”等你来
☞谢谢你们!今天,为河南英雄刷屏!
祝贺!河南这18城获全国表彰!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ID:jjrbwx) 制图/倪梦婷


责编:时文静 张远

觉得不错就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