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答案是____________?

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 2021-07-21


“黄昏将至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想不通这些身体强壮的士兵为什么会死我在深夜惊醒突然想起他们是为我而死”


总有一种力量

让人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共鸣

让人瞬间破防

百年前

中国诞生了一支

仅有50多人的“创业团队”

参加第一次集体大会的

10多名代表

平均年龄仅为28岁

当时,所有人都没有预见到

这家“公司”将会彻底改变中国

这群年轻的“创业者”

就是中国共产党人



他们中有学者,才华横溢可以在书斋中自得其乐有大学教授,收入颇丰足以闲适精致地生活还有很多人本是少爷小姐,出身豪门……


他们的人生

原本有其他“舒服得多”的选项

但他们选了

看似最艰难的那一个

义无反顾、甘之如饴

从1921年那个夏天开始

一群出身不同、经历各异的

觉醒者走到一起

为民族找一个出路

为百姓寻一个活路


百年砥砺,百年淬炼

这些新中国的

创造者、建设者、守护者

在国家最黑暗

民族最无望的时候

挺身而出

一代代人的热血、奋斗、信仰

牺牲、青春、奉献

彻底改变中国的面貌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二七塔中保存的《李大钊为工人讲课》画作 孔昊/图


1889年10月29日

有这样一个人来到了世界上

人们知道的是

他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

他的母亲

也在生他之后不久离开了人世

他全靠祖父母抚养长大

而就是这样一个

从小没有完整家庭的孩子

却心怀家国

给以后的中国带来巨变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曾在郑州讲学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是他一生的写照

他曾在狱中备受酷刑

他曾在法庭上大义凛然

他率先扛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发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他提携后辈

被毛泽东视为“真正的老师”

他以共产主义战士的姿态出现

组织工人斗争、开展统一战线

参加国民革命

在敌人面前不受诱惑

在酷刑下不低头

他被反动军阀绞杀从容就义时

年仅38岁

他就是

那个喊出了“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

那个一锤定音

为党组织定名为“共产党”的

李大钊


1920年

李大钊开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壮举

1927年

李大钊英勇就义

彼时,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未满6岁

94年后的今天

他为之付出生命的中国共产党

也已是世界第一大政党

风华正茂


先生,今日之盛世,您看到了吗?



“在侵略者面前低头,就不配做中国人”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

河南确山人

从中原大地来到东北后

他化名靖宇

朝鲜语义为驱逐外敌

表达抗日的决心和信心

将军牺牲于1940年

那一年斗争格外严酷

有人劝他

实在坚持不下去可率部北撤

“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

还有中国吗?”


由于叛徒出卖

敌人包围了杨靖宇

高喊着叫他投降

并许以高官厚禄

然而杨靖宇将军视死如归

五天五夜粒米未进

零下四十几度的严寒

他倚着一棵大树为掩体

孤身战至最后身中数弹牺牲

年仅35岁

敌人剖开将军的腹部

发现肠胃里竟没有一粒粮食

只有未消化的棉絮、草根、树皮……

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折服



时隔79年

2019年10月24日

一个由伪满洲国亲历者

日本侵华老兵后代

和日本大学生组成的访问团

拜谒了杨靖宇将军雕像

他们还带来了84岁日本老人岸谷和

写下的一封谢罪书



岸谷和是伪通化省警务厅长

岸谷隆一郎的亲侄女

1940年,岸谷隆一郎杀害了杨靖宇

并割头剖腹

作为岸谷家的后人

谢罪以告慰靖宇将军英灵

是岸谷和晚年的心愿

她面对镜头与杨靖宇将军

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如今的靖宇县

“英雄名城”“矿泉名城”“北药名城”

三张名片享誉全国

当年杨靖宇将军率领

抗联战士们奋战的林海雪原

已经成为靖宇县的“资源宝库”……

“期待有一天,

母亲和全国的女性

都能穿上漂亮花衣裳,

过上好日子……”


将军,这盛世如您所愿!


杨靖宇将军故居


如果你要问

当时明知敌人势大

为何英雄们没有选择暂时转移

活到抗战胜利

活到与家人团聚的那一天?

我想这可能是最好的回答 

↓↓

“遍地哀鸿满城血

无非一念救苍生”



血染黎明后

中国迎来新生

战争的硝烟渐行渐远

一场改天换地的

伟大建设正在进行

“后来人”成了披荆斩棘的先驱

推动着中国前进的步伐



"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在福建东山

只要提起这个名字

人们都有说不完的敬重

道不完的思念

言不尽的呼唤

植树造林、治理风沙、修建水库

战天斗地的场景里

他总是冲在一线

新中国成立初期

他提出的把“敌伪家属”

改为“兵灾家属”的建议

一项德政赢得十万民心

他常对身边人、家里人说

“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

把自己的腰杆挺直”

身边的工作人员换了几茬

他没有提拔重用一个人

他招收别人进单位

偏偏不安排自己的

5个子女入公职

哪怕是一辆自行车

他也不许家人碰一碰

因为它姓“公”……



他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过的

“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

一座不朽的丰碑”的

“四有书记”谷文昌

这位生于太行山脚下的河南林县人

以“不治服风沙,

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

让木麻黄在东山岛落地生根

茁壮成长、绿树成荫

让东山岛从荒漠变为绿洲

让东山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



太行山里毫不起眼的小村庄

厚植了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

一心为民的崇高品德

这个河南汉子南下东山岛

一干就是14年

成为所有工作在一线的

县委书记的楷模

成为东山人民心中

年年祭祀的“谷公”

成为一棵根植东山岛的

永不凋零的木麻黄




“为了人民,可以舍弃自我”


同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生前身后都赢得了无限的

尊重与敬佩、感怀与思念的

还有焦裕禄



裕禄,一个寓意美满富足的名字

但乱世里

他从没过上安生日子

少年丧父、忍饥挨饿

又被日本人抓去下煤窑

不到一个月

和焦裕禄一起被抓去的老乡

就有十多人被折磨致死

他决定从这“活地狱”逃出去

一路上岗哨、电网、狼狗

稍有不慎便会送命

从九死一生的磨难中

焦裕禄悟出了真理

深知老百姓的期盼



从青年到病逝

焦裕禄有一种气质从未改变过

为了人民,可以舍弃自我

1964年5月14日

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因肝癌病逝

年仅42岁

临终前

他对组织提出了唯一的要求

“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

死了

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兰考人民说

焦书记是为了我们累死的……


为了带着百姓过上好日子

多少中国共产党人舍生忘死

其实,他们也有儿女情长

也有万般眷恋


他们割舍了常人难以割舍的

坚持了心中必须坚持的



“活着干,死了算”



在河南农业大学家属院39号楼的

一个没有电梯的老房子里

看不到一点现代化的陈设

当房子主人出现时

你也丝毫看不出这位衣着朴素的

古稀老人竟有近亿万身家

但你更想不到的是

这位一粒米都舍不得浪费

秋衣袖口磨烂了还舍不得扔

出差在外住宿吃饭几十块都较真

一生简朴、对自己苛刻的老人

却在公益上“挥金如土”

把毕生科研转化结余的8208万元

全部捐给了学校

用于P3实验室建设……

他就是79岁河南农大老教授

大先生王泽霖



多年加速奔跑的惯性

让王老忘记年龄状态

继续扛着重活

60多岁得了糖尿病

有一次在出差回来半路发病

下了高速就被等候在那儿的

救护车拉去医院急救……


“活着干,死了算!”

“不后悔,就是有点对不住孩子“

“就想让我们国家发展得再快一点,

就想让老百姓生活过得再好一点。”


像王老一样

还有无数人为中国的崛起

倾一生之力

忠一事之心


“时代楷模”陈俊武。从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的飞机、坦克到日常行驶在路上的汽车,在我国70%的汽油和30%的柴油,都是通过催化裂化技术加工而成。他,正是这项关键技术的奠基人。1969年年底,陈俊武随石油工业部抚顺设计院搬迁到豫西山区,从此扎根洛阳50余载。


在与世隔绝的实验室里

在四下无人的高原戈壁

科研工作者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潜心研究、笔耕不辍

甘愿坐在“冷板凳”上执着付出

只为看见那个

梦想中的科技强国


河南消防驰援安徽抗洪救灾


在抗洪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在危险暗藏的扫雷场

战士们从不畏惧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

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


河南医疗队深夜驰援石家庄


在与时间赛跑的危急时刻

白衣天使们挺身而出、从不放弃

用生命托举生命


在高高的八尺讲台上

度过多少个日日夜夜

乡村教师们都无怨无悔

只要能给这些大山里的孩子

插上梦想的翅膀


时代楷模、河南乡村教师张玉滚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

无数扶贫工作者

以生命赴使命

让山乡巨变

换了人间



我们脚下的每一寸热土

都有奉献牺牲的故事

和平年代也有风云激荡

面对来犯之敌

“后来人”宁可向前十步死

绝不后退半步生



“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


这是河南英雄王焯冉将战友推向岸边时

留下的嘱托

20岁那年

王焯冉瞒着家人偷偷报名参军

走上斗争一线前

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这个时候递交入党申请书

就是希望组织能在任务中考察自己

在斗争一线考察自己”



他用青春和热血

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那天,王焯冉为了救助战友

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那场战斗

为了守护祖国山河

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河南)三名烈士

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脚下是中国的最前线

背后是万家团圆的灯火

他们宁洒热血,不失寸土


……


中华历史的每一分变化

都有艰苦卓绝的努力

追梦路上的每一滴汗水

都不负人生中的璀璨年华

他们保家卫国的坚定

奋进开拓的壮志

对梦想不懈的追求

不断刷新中国速度

不断写就中国奇迹

不断书写新的中国故事

百年过去

先辈叮嘱言犹在耳

吾辈岂容解甲

惟有自请长缨

“前行有你

后继有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

终将在我们一代代人的

接力奋斗中

变为现实


大家都在看




☞姜淦卿,你真“讲感情”!
☞河南日报向你分享了一个心动位置 
☞新密码已发!
☞河南14条高速开工,经过你家吗?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名单出炉!河南4人受表彰


来源:河南日报微信(ID:hnrbxmtb)整理自央视新闻、新华社、河南日报、共青团中央、新华网、人民日报、人民网等

文案:惠晓晗 谢丛蔓 张远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河南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

觉得不错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