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认识下我们

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 2022-04-30


你知道记者节吗?
2000年11月8日
记者节正式确认并通过批复
第一个记者节就此诞生

记者节是为了表彰和感谢记者
为社会所做贡献的节日
像护士节、教师节、医师节、中国人民警察节一样
是我国的行业性节日之一


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在圈外人眼中

记者这个职业

风光、神秘、人脉广泛


在家人眼中

他们日夜颠倒

奔波忙碌



在朋友眼中

他们总是临时爽约

不回信息

一个视频
带你认识下我们

新闻工作者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让我们留一个机会给自己

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普通而又神圣的职业


听听记者们讲讲TA的故事

感受新闻人的力量

↓↓↓

点击图片看更多精彩内容


记录时代 上山下乡

向下滑动看更多▼

河南日报记者 刘晓阳
如果说有一种职业最能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那一定非记者莫属。很幸运,我成了其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农口记者,蹲在基层、跑在一线成了工作常态。有时,风吹日晒、舟车劳顿会精疲力竭,无暇顾及家庭和孩子会有些许愧疚。然而,通过倾听和记录,感受不一样的人生,体味与时代的同频共振,我无悔于当初的选择。
在商城黄柏山林场,我见到了在山上坚守30多年的护林员。简陋的生活条件,重复的工作内容,挡不住他们对林场一草一木的热爱,这种热爱让他们有勇气扎根深山、埋头苦干,把昔日的一道道秃山荒岭变成一片片林海。
在黄河秋汛期间,我遇到了奋斗在一线巡堤查险的河务人。他们连续一个多月没有回家,24小时坚守岗位,困了就在帐篷里打个盹儿,只为筑起守护黄河安澜的铜墙铁壁。
在田间地头,我结识了不少奉献在农业生产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用科技成果惠及千家万户,让我们的生活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于是,通过我的文字和视频,越来越多的护林员故事被人所熟知;通过我的直播,因黄河秋汛而不安的人们了解了黄河秋汛洪水演进情况;通过我出镜的短视频,小西瓜背后的科技密码被揭开,还为瓜农拓宽了销路。
脚下沾着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经历得越深入,感悟就越走心:记录伟大时代,讲好河南故事,是践行“四力”的过程,既要深入基层、独具慧眼发现好选题,又要勤于动脑、善于表达呈现好作品。
伟大的时代里,有太多的好声音、好故事,需要我们去聆听、去讲述。作为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通过手中的笔和镜头,锻造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接地气的精品佳作,是对这一职业最大的尊重,也是对这个时代最好的回馈。


乘风破浪 探索真相

向下滑动看更多▼

河南日报记者 李倩
我真正理解“记者”两个字意味着什么,是在今年夏天。
七八月份的河南,洪涝与疫情先后来袭,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夏天。那些天,我一次次联系采访对象,4天时间微信通讯录增加了上百人,有红十字救援队员、120急救员、医生护士、热心志愿者……
7月20日晚,我偶然得知,郑州市花园路上一家电影院敞开大门,免费接待因暴雨无法回家的人。暖黄的灯光下,看到上百人蜷在影厅座位上酣睡,我瞬间有些鼻酸,立即采写了《郑州一电影院免费开放影厅供千人留宿》,相关微博迅速被广泛传播,引起1.5亿网友关注、上百家媒体转发。
7月24日,省卫生健康委派出5支防汛救灾医疗队,赴相关地市医疗援助。我第一时间联系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跟随医疗队前往当时受灾严重的新乡采访。
当时气温接近40摄氏度。头顶是炎炎烈日,脚下是恶臭积水,冒着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风险,我爬上铲车进入深水区采访。
当地多处停水停电,馒头稀饭凑合着就是一顿饭;为了找通信信号,及时传回视频、文字,我有时要爬到最高的楼顶或蹲在灼人的骄阳下,衣服湿了又干,结了一层层汗碱。
记者离现场越近,新闻离读者就越近。
8月疫情卷土重来,我们继续冲锋在前。凌晨探访核酸检测点,记录下全民抗疫中一个城市的力量;在定点救治医院,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与病毒抢夺时间;跟随流调人员探索蛛丝马迹,弄清密接者的行踪轨迹……
这个夏天,我见证了最美的风景:皮划艇上,救援队员手臂晒到蜕皮;核酸检测点,护士们的手套一脱就是一兜汗水……
这个夏天,郑州的年轻人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作为一名90后记者,我也像竹笋拔节般长大了。脚沾泥土,到现场去,这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更是党报人的担当。


基层一线 追求梦想

向下滑动看更多▼

河南日报记者 张笑闻
2019年,我进入河南日报社,成为一名年轻记者。
此时正值全媒体融合浪潮澎湃,新闻报道发生巨变,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小白”,我努力触摸时代脉搏,用笔和镜头记录身边故事,见证河南变革。
近3年的记者生涯,丰富了我的见识,拓宽了我的视野,更让我明白了一名新闻记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名记者,要有随时进入前线战斗的觉悟。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席卷中国大地,前往抗疫前线记录这场史无前例的战斗,是一名新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到过基层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与援鄂医疗队队员有过交流,也与无法返乡的湖北游客交上了朋友。我曾遇到一名无法返鄂滞留他乡的湖北女孩,独自被隔离在酒店,无依无靠。当她的遭遇被河南日报报道后,整座城市的人纷纷伸以援手,用不同的方式陪她度过孤独的时光,彰显了一座城温暖一个人的大爱。能够用镜头和笔记录下疫情面前中国人的团结和坚强,我对自己的职业充满骄傲。
一名记者,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南阳视察,医圣祠是第一站。作为前线记者,我意识到中医药将会成为一篇大文章。在不到3天的时间里,我和同事们深入南阳的中医院校、诊所、企业,对当地中医药产业进行全方位采访,并交出了时政短视频、新闻稿件等一系列产品,取得较好反响。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做一名党报记者,紧跟时事、保持政治嗅觉是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发掘好新闻的第一要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将继续在新闻之路上砥砺前行,践行“四力”,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党报人。


按图索河 点滴担当

向下滑动看更多▼

河南日报记者 李昊
清水河、双洎河、大狼沟、曹里干渠……进入7月下旬后,一连串的河流名称和水文术语突然成了周口人的“口头禅”。
这些或大或小的河流沟渠多是贾鲁河的支流,分布在周口市扶沟、西华及周边区域。大的如双洎河,在扶沟境内穿行20多公里;小的不胜枚举,许多名称我到周口工作一年来还是第一次听到。
变化源自一场席卷河南的特大暴雨。7月17日以来,河南多地普降暴雨,贾鲁河及其支流水位猛涨。专家分析,上游洪水过境周口时流量约800立方米每秒,严重超出贾鲁河周口段的过流极限,存在漫堤的危险。
一场防汛救灾的战斗立即打响!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子弟兵和人民群众奔赴防汛一线。作为一名党报驻站记者,我自然也要紧跟上前,用文字与镜头记录下这些感人瞬间。
我和同事找来河流水系分布图,把河流和相关信息一一对上号。哪儿是防汛的关键节点、哪里的河堤可能发生险情,就选作采访的下一站。
河两岸,我们一同见证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代表“热干面”支援“胡辣汤”的武汉医生;老父亲离世顾不上回家,坚守抢险一线的退役军人;从院子里取土修筑防线,自己却默默承担最大损失的村干部……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新疆喀什的库尔班大叔。两天三夜远行数千里来到周口,只为给受灾群众送来新疆打馕人的一片心意。
“我们镇是在河南援疆干部的帮助下,从全是平房到一点点有了楼房、有了高层。”“救援设备送不了,吃的用的咱多少能送一点!”
1个小时的采访,让我深深感受到了56个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情谊。
这些可爱的人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抵御着洪流的侵袭。他们的感人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
而我,也有幸陪在他们的身边,记录下防汛抗灾的点点滴滴,讲述万众一心重建家园的动人故事。


手握镜头 永志不忘

向下滑动看更多▼

大河财立方记者 朱哲
2020年7月10日,我拿到了记者证,红色的封皮上印着金色的国徽,神圣庄重,我也被朋友们调侃“如愿‘嫁给’了新闻事业”。记者这个身份给我带来了以前从未尝过的酸甜苦辣。一年6万多次按动快门,记录了新闻,也记录了成长。我逐渐认识到,身为一名摄影记者,就要对事实负责、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罗伯特·卡帕是20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他的这句话成为我的工作准则。只有到现场去,才能感知一线的严峻与温情;只有到现场去,手中的镜头才会更有力量。今年到过的种种新闻现场,也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切实的体会。
夏季的暴雨考验着河南,郑州告急、新乡告急、鹤壁告急……7月21日,在得到中牟县白沙镇有群众被困的线索后,我拿起相机立刻出发,经过数小时的辗转,同参加这次定向救援的江西南昌蓝天救援队会合。这次救援从当天晚上8点持续到次日凌晨,我见证了他们从水中救人并投放物资的全过程。
在近6个小时的跟拍采访中,他们鲜有言语,镜头记录下来的更多是他们站在水里拖拽冲锋舟、背着群众上船的画面和他们浮肿的双腿、挂彩的胳膊……我频频按动快门,想要记录更多鲜活的细节。这些平凡的英雄,也是别人的父母、别人的孩子,但他们却愿意为陌生人坚守。
作为一名记者,我有幸见证、记录了这些新闻故事,助力将“注意力”这种信息时代的稀缺资源进行再分配,去聚焦这时代的发展。
一个镜头就是历史的追光。记者,记着!记着新闻瞬间,被受访人记着,这就是记者这个身份赋予我的特殊的“甜”。


记者,始终记着

记着使命与担当




今天

是第22个记者节

向每一位记者致敬!

也祝(不放假的)我们自己

节日快乐!

愿大家

大家都在看



河南多地最新通告,郑州部分区域全员核酸检测
郑州通报12例感染者活动轨迹,涉商超学校餐厅酒店等
☞下!雪!啦!
☞河南昨日新增本土确诊3例、无症状3例,在这些地方
☞紧急关停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旅游景区暂停开放、网吧等暂停营业……河南各地多措施防控疫情
郑州、周口调整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
加强涉及重点区域人员管理工作、暂停一切公共场所活动……河南各地多措施防控疫情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河南日报微信公众号(ID:hnrbxmtb)”


海报制作:梁栋 王坤源

编:张远 谢丛蔓 惠晓晗

近期热门视频

了解更多,欢迎关注河南日报视频号~

记者节快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