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谷鸣:学校“围墙”将倒塌丨论坛撷英

2016-08-10 翼动课堂 翼课网


2016年7月27日,第三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上,多位来自基础教育届的领导、专家、学者依次登台,为现场1000多位教育从业者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今天,我们将重温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杭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夏谷鸣的题为《学校“围墙”即将倒塌》的主旨发言,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我们要讲的问题是教育国际化。所谓教育国际化,首先是要立足于本土,放眼于全球,用国际的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教育,所以要考虑到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教育的能量,也就是说要培养能站在国际舞台当中的学生。这个观点在整个国际当中应该是有共识的。比如说在很过年以前,很多国家都在研究自己的国民关键能量。


在国际当中有关关键能量的模型有很多很多。中国要培养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量、国际合作能量等,要借用本土的资源来研究我们中国学生发展的能量模型。前段时间国家组织一些专家,已经研究学生的发展的能量模型,也就是所谓的核心素养。具体就不做展开,这主要是我今天讲的话题的背景。



1国际意识语言

最早的musicals 他们提出的五个learning:

1

learning to know

2

learning to do

3

learning to together

4

learning to beat

5

learning to change



2三大领域、九项能量

三大领域就是人与自我、人与工具、人与社会。

1

人与自我包括环境应变能量,创建管理生活规划和个人项目能量,维护个人权益,全力全意和需求能量。

2

人与工具是使用语言、符号、文本能量,使用技术跟信息能量,使用技术能量。

3

人与社会是理解他人能量、共同协作能量、处理和解决矛盾能量


原来没有网络,我们都是靠把教师关在门里面,靠一个老师和一支粉笔在教,把学生给教出来。学生发展以后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跟可能当时的社会形态结合起来,也许是可以的。但是在当下国际化背景下的社会形态,那我想我们的实践是不够的,所以说我们必须坚持在互联网+背景下来发展我们的教育。至于此,我想讲三个故事加上一个尝试。



三个故事



01

国际理解课程global understanding:


第一个故事,是在我自己的学校。我们一个已经做了四五年的选修课程,叫国际理解课程global understanding。这个课程是怎么实施的呢?就是通过互联网,我们的学生跟美国一个非常好的高中的学生,通过互联网构建了一个实体的教室。比如说我们打开一个图片,这就是我们上课的图片。上课时间是晚上10点。由于时差的关系,美国学生是早上7点15分。好在我们两所学校都有body school,这个问题不大。这是我们的一个实体教室,屏幕的后面是美国学生。也就是说,我上课面对的学生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我自己学校的学生,屏幕后面是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学生。我们一周一节课。我们有很多很多话题,比如说我自己上的这一节课。我当时跟美国一个历史老师一起上,我说的是我们自己老夫子的论语,美国那个老师讲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然后我们讨论到东西方对为政的方式方法不一样等。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大量的学生,参与了所谓自己的互动。我们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让中国学生跟美国学生通过互联网讨论交流这个课程。再比如说,有一年我们搞了一个圣诞晚会,也是从文化交流,也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看这里,这是我们的教室,学生在搞一个文艺表演。通过屏幕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学生在干嘛。这是我们一个学生在表演节目,美国学生也可以看得到。这个课程很典型的说明由于互联网,把我们学校的围墙给推倒了。我们可以把各式各样的学生连在一起,我可以架构一些课程,把他们连在一起,而且我们的学生可以跟不同文化背景的同龄学生在同一个课程当中进行沟通交流。

02

现代领导力课程:


我们学校已经做了两年多了,我们跟英国一等公学合作,引进他们一个课程叫现代领导力,这个课程上的方式是由两块组成的。


一块,就是由我们自己的老师,参考一等公学的课件,我们进行线下上课


第二块,是线上上课,是我们的学生跟一等公学的老师进行一对一交流,一周大概四个小时。来看一下这些图片。比如说这一个,这是一个我们线下的课,这个课是干嘛呢?是每一个组给学生发十张A4的纸,不能用其他任何东西,比如说胶水之类的,就是10张纸,让他们去搭一个纸塔,看谁搭的高。在所有过程当中体现了方案交流合作等,。我们这个课程推出以后呢,一等公学会给我们学生颁发结业证书。


在课程结束以后呢,我们有学生以图形,通过搞project进行。例如这一组学生,他们对癔症的孩子的调查报告,在调查的过程中体现了他的领导力。所以说在这个课程上,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国外资源。

03

先锋项目课程:


第三个故事。这个叫pioneers课程,我们也是做了三年左右了,这个课程是选拔的。是美国一帮资深教授,比如说西北大学的、耶鲁大学的、哈密尔顿大学等教授,这些教授研究领域是各自不一样的,有物理学的,生物的,化学的,社会的、历史学等等。学生通过申请,一旦被录取以后,这个学生通过网络跟教授学习十周时间。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呢?教授在研究什么,他就跟着学。第一个阶段,教授会培训他怎么研究。最后十周以后学生要求被要求写大概60到100页左右的学时报告、课题报告。比如说,我们看一下,这是他2103到2014年的一个项目。当时他在招生过程当中,会有一个list,我们学生自己会选择。比如说,我选择environmental and policy information of BPAN and new colleges 等,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你就选这个。它背后是某个大学教授的研究话题。一旦定了,以后我们的学生跟这个教授一周互动一次,平时大量通过是邮件沟通。互动就是用这个屏幕进行的,进行学习。最后他们会写这个报告。比如有个学生写了这么个报告,我翻译成中文叫“公正社会的局限与现实主义的批判”,而教师会给他相应的评价。最后这个孩子要申请国外大学,他还愿意给他写推荐信等。这是一个西北大学的教授,教孩子搞一些东西,他的评估报告这里没有展开,教授对学生在这十周的学习过程都有很详细的评估。所以这个故事说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外大学资源,来拓展我们学生的兴趣发展以及帮助我们学生选择今后的专业。所以这三个故事我主要想表示,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拓展我们学校自己的课程资源。



    一个尝试:互联网+课堂



下面我再想讲一讲26日我自己上的“互联网+英语课堂”,这次是我花了很长时间在互联网+课堂做的尝试。昨天的课,假如说我们在座的老师都想看一下里面学习一些材料,就可以扫描二维码看到。

点击获取——夏谷鸣“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及课件大公开!



我对文章的阅读分了三个层面:


1

快速阅读global reading

掌握文章的主题,我会设计四五个问题,看她能不能选对。如果大体都选对了,说明这一层大家都到了,可能在走这一层时间不太一样,有的同学很快,有的同学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2

练习

把这个文章的一个note写下来,假设一个学生读了这篇文章,他做了一个读书笔记,所谓的读书笔记主要是information,那我明确告诉学生,这份笔记里面有八个姓氏错误,请你把他找出来,由此来检测学生在阅读当中他的细节是不是掌握了。我通过学生提交的问卷我就清楚了,多少学生交上来了,他做的情况是怎样。

3

thinking logical

主要从thinking logical 角度来做。这是一篇很严谨的文章,它有conclusion,reason 等等。



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课堂中我通过提到的这个心理学家做实验来验证网络对我们记忆的影响,这个心理学家他认为不会削弱我们的记忆,而网络会改变我们记忆的方式,这是他的结论,学生通过学习能不能找到他的结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探索过程。找到了,OK。


如何支撑结论?他怎么来支撑他的结论?理由是什么?因为我们说一个argument 就是reason conclusion。这是基本的逻辑公式。我主要通过这个来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思维系统。reason找到了,那reason是什么。


WeChat 我用了那个WeChat。在上这个课两周以前,跟我的学生已经建立了这个WeChat。所以说我昨天还没上课,我见到这些学生,我问他们“孩子们,紧张吗?”“不紧张,看到你很亲切。”因为在WeChat里面我们很随便,他们已经不把我当成老师了。今天早上我还给他们鼓励了。这需要我们改变一个学习方式方法,什么叫深度学习。所以我建立了WeChat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有些同学会私聊我这个问题怎么做啊?我就告诉他,给他指导,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这个平台。


上课需要phone 我自己是校长,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是件很愚蠢的policy。真的。但是这又涉及到家长的问题了,上次期末我跟家委会开会,我就把这个问题抛出来,我说:“请你们讨论,按照我的想法,放开手机,家长你担心手机影响学生学习,那你可以不给他购买手机,这是你的权利,我放开。至于学生,假如说,是真的喜欢玩游戏,那他的责任自负。但,可能我的这个想法有点太理想化。我们现在还在纠结这个问题,但是未来一代的人,移动学习是必然的,所以这节课我们要求学生带手机。


我们听课老师可能发现,昨天夏老师上课,成本太高了。因为我一上课前就发红包,发红包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使学生waking up, 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的手机有没有上网。抢红包就一定要上网,上网了我们才能上课啊。这是个iPad ,这个课基本的逻辑程序是这样的:


首先我问学生你的观点是什么。


然后第二层就是要学生去做一个问卷调查,这是两周以前开始做的社会调查。


调查的时候人们是怎样想的,课堂上专家是怎么想的,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相信吗?假如你不相信,这就涉及到批判性思维,你去验证一下。


第四层就是做实验。在这个事件里面,我昨天觉得特别高兴的两件事情,当然这也是事前我征求了学生的意见。我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一个在杭州,是名非常优秀英语老师。另一个也是我的技术指导老师,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现在在柏林参加苹果公司的活动,是我们中国少数的苹果公司特聘参加活动的人员。那我同学们商量“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通过WeChat跟这两位老师做实验?”两方都愿意,所以昨天有两个活动非常有意思,但是昨天在跟柏林联系的过程中,网速有点卡,最后还是做成了。所以这个就是,我充分享受,如何利用互联网为我课堂所用,把课堂的门、墙以及学校的围墙都“推倒”,让学生真正走出这个社会,在课堂当中跟这个社会所联系,而且这里里面借助互联网,个性学习出来了。


1个性化的需求

比如说,阅读理解。在我们平时的阅读理解里边,大量的questions都是事例questions。而且根据我的课堂经验,我是教了30年的书了,我们一堂课里边,大概2/3的同学没有从老师这里学到东西。而有些同学,在上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这堂课的知识。但是有了互联网,比如这次我在两周之前就建立了这个共享平台,那么同一篇文章,慢的学生要看好几遍,快的学生一遍就看完了。这就是个性化的需求。


2学生的主体性学习

在我昨天的课中,我尝试,自己基本上退到外边。让学生活动,理性发表意见,第一个用PPT来汇报他们做的社会调查。第二个小组活动,来看专家的结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第三个大活动,又是小组活动,走到老师当中去做实验来验证网络对人体记忆的影响,这样要能充分调动使得学生独立自主思考、获得,就很好了。


3深度学习

这个学习不仅是局限在课本当中了,什么是“深度学习”,我想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探讨,这个尝试我想我们可以慢慢的完善它,理论上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这里就不展开了。



教育国际化加上互联网,对我们的教师挑战是什么呢?我们教育者需要具备创新精神,需要批判式思维。这么多资源,不是全部都是“好”的,这么多数据,怎么用起来,这是个起疑求证,为你所用的过程,需要老师的“教育领导力”。



如何利用互联网为我课堂所用,把我课堂的门、墙以及学校的“围墙”都“推倒”,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走出这个社会,在课堂当中跟这个社会所联系,借助互联网,实现个性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思考的。



- The End -

欲知骨干研修班更多精彩

请持续关注翼课网


--------------往期文章精选------------


回复关键字【兆义走笔】丨查看往期兆义走笔栏目精彩合集,阅读刘兆义老师随笔文章
回复关键字【观摩课评论】丨查看第十一届全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课微信大屏幕精彩合集
回复关键字【中考英语】丨查看中考英语常见考点汇总,把握中考英语核心干货

回复关键字【英语教师】丨查看有关英语教学和英语教师教育的论文、实验报告和书评等

回复关键字【思维导图】丨查看于玲老师团队精心制作的中考英语核心考点微课及思维导图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