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支付宝出品的“相互保”,你会买么?

刘慧莹 IT时报 2018-12-17

“0元加入月付数元,最高可获30万元大病保障。”10月16日,蚂蚁保险、信美相互联手向蚂蚁会员推出的“相互保”赚足了公众眼球,短短9天,用户数量即过千万。用户只需满足芝麻分650分及以上,投保人年龄在出生后30天到59周岁之前,就能免费加入到“相互保”当中,获得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100种大病保障——在他人患病产生赔付时才参与费用分摊,自身患病则可一次性领取保障金。



网络互助平台模式,加上传统保险公司的背书,支付宝用零元参保后端赔付的低门槛,欲打造国内互助保险的第一个“爆款”。在全球相互保险市占率约四分之一的环境下,中国的相互保险才刚刚开始。


作为第一个大口“吃螃蟹”的相互保险,“相互保”能给保险业和参保者带来怎样的影响?在业内人士看来,相互保险未来将成为我国保险业的主流险种,但不能忽视伴随相互保险而来的法律适用条款缺失、商业模式是否可复制等问题。


01

送给年轻人的第一份保险


0.1元,30万,这是在“相互保”营销文案中两个极具诱惑力的数字。“相互保”官方承诺,“单一出险案件,每个用户分摊不超过1毛钱”,而用户初次确诊重疾时若年龄不满40岁,即可获得最高赔付金额30万元,超过40岁则为10万元。确诊患病后,只需手机拍照上传相关凭证,公示无异议后就能一次性拿到保障金。


事实上,“相互保”中“一人患病,众人均摊”的保障形式与互联网互助平台极为相似,参与者累计分摊的赔付金额即为“相互保”的参保金。相比每年数百元的商业保险,《IT时报》记者曾在水滴互助平台加入“中青年抗癌互助计划”,222天,7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均摊只有14.81元。根据相关人士估算,“相互保”最多需要每年百元左右的分摊金,即可获得等同于数百元商业保险费用的保障额度。



与仅凭《互助协议》进行互助金发放的互助平台相比,“相互保”的基因中植入了更多监管元素。2015年2月,我国发布《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为相互保险铺设了制度基础。2015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修订《保险法》的征求意见稿,第一次提出“相互保险公司”的概念。2016年6月,保监会(现“银保监会”)批准筹建首批3家“互相保险”机构: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和汇友建工财产相互保险社。


此次与蚂蚁金服共同推出“相互保”的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成立于2017年5月11日 ,初始运营资金为人民币10亿元,是三家相互保险机构中初始运营资金最高的机构。银保监会监管与蚂蚁金服的信用体系为“相互保”的刚性兑付提供了双重背书。


网络互助平台夸克联盟创始人翟亮告诉《IT时报》记者,“相互保”的当前模式,正是过去网络互助平台不断探索和试图达到的目标——建立一个互助机制,解决当前中国大病致贫、大病返贫的情况。他认为,支付宝在过去网络互助平台和国外相互保险的基础上,将芝麻分等机制嫁接其中,或将保障这个计划更加持久地经营下去,甚至能够深刻改变老百姓的大病医保情况。翟亮坦言:“‘相互保’一定程度上帮助网络互助平台完成了用户科普,未来整个行业会乐享其成。”


水滴互助创始人沈鹏同样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互助行业将会是多寡头格局,能够存在很多玩家。当前水滴互助会员约4813.4万人,仍处在互助行业头部领域。沈鹏希望能在这个市场足够大、场景足够多的互助领域做大蛋糕,协同新入局者共同教育市场,使每个“玩家”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


02

一劳永逸?或许没那么完美


低门槛、透明流程,又有监管和新兴技术作为背书,“相互保”真的能够如其宣称,成为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劳永逸的良药吗?


明亚保险资深经纪人刘云生(化名)告诉记者,不同于商业保险长期有效的机制,“相互保”是一年期保险,当出现如其终止机制中所约定的参保人数连续3个月不足330万,或出现不可抗力及政策因素导致相互保无法存续时,“相互保”有权自行终止。


刘云生认为,这是短期险普遍存在的问题,当保险公司赔付不好,或者公司亏损的情况下,有权利把保险停掉,后面的人没有权利继续续保,也无法为个人进行长期保障。


此外,“相互保”中对年龄进行了严格划分,当年龄低于40岁时,满足赔付条件者可最多获赔30万元,而参险人一旦到了40岁,其最高赔付金额便骤降到10万元。

 

刘云生告诉记者,这是后端收费的一种模式,也是“相互保”的创新之处。商业保险中,保险公司往往对风险较高的人群收取更高的保费,而非降低保额,即使高龄高危人群,在缴纳充足保费的前提下也能够享有与低龄层等额的保额。“相互保”的模式虽然能够帮助保险公司一定程度规避风险,但无法给予所有参保人充足的权益。


03

定位不清晰 法律适用不明确


与支付宝联合推出“相互保”的信美保险,公司经营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年金、重疾以及少儿白血病、终身人寿等商业保险产品。这些保险产品的用户条款中,既援引了跟股份制保险公司相似的条例,同时又引用了部分《保险法》原文。明亚保险经纪人何雯认为,相互保险在法律地位上,是一种介于商业保险和互助平台之间的保险形式,但目前并没有被明文确认。这使得“相互保”在出现法律纠纷时,适用条例范围并不清晰。


尽管银保监会承认相互保险属于保险,但《保险法》却没有说明相互保险到底是不是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保险,在《保险法》对保险的定义中,明确写明是一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由于定义不明,《保险法》也尚未涵盖互助保险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很多时候还只能参考《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因此,当发生相互保险纠纷时,何雯认为,可能只能最先适用《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


因此对于参保人来说,当发现自己身体抱恙,需要选择保险作为保障时,商业保险依旧是值得托付的最佳选择。但是对于身体尚处于强健阶段的年轻人来说,不妨将互助保险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份保障。


刘云生和何雯都认为,按照安全性排序,商业保险>相互保险>互助平台,不过三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任意组合,为自己调配出最具性价比的保障“套餐”。


04

深度阅读:支付宝为何涉足相互保险?


ICMIF(国际相互保险联盟)研究表明,2015年全球相互保险的市场份额为1.2万亿美元,市占率为26.7%。对比我国刚刚兴起的相互保险市场,未来留给互助保险的或许是百分之二十几的中国市场。


不同于商业保险的股份制,相互保险机构中不存在股东的角色,亦非通过赚取“三差”(费差、死差、利差)实现盈利。“相互保”唯一盈利点在于10%的管理费,而参照国际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即非政府组织)标准的10%-15%管理费,以及国家公益基金会10%的管理费标准,“相互保”的管理费基本上不存在盈利点。


值得注意的是,“相互保”的合作方之一,蚂蚁区块链一直是一家低调行进的区块链技术公司。据“相互保”官方表示,除机制保障外,相互保还会引入区块链技术,“相互保”中所有的赔案相关证据、资金使用流向都会通过区块链上的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电子证书中心、法院等全节点见证,全链路可信且不可篡改。无独有偶,作为同时期致力于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慈善基金会的技术公司,量子公社创始人许剑锋认为,区块链与相互保险的业务场景非常契合,尽管当前区块链技术的性能尚未满足行业所需,但未来区块链或将极大赋能以相互保险为代表的保险、公益行业。


或许为区块链寻求应用场景,是蚂蚁金融与信美保险共同推出“相互保”的目的之一。不过在更多保险行业人士看来,“相互保”带来的社会效益或更为显著,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认为:“相互保险没有股东,与消费者利益高度一致,建立好运营机制、整合好服务资源、服务好消费者是相互组织经营的核心目标,结合互联网技术、高效运营,可以让更多人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推动健康中国顺利实现。”



往期回

董明珠VS雷军“10亿赌约”你PICK谁?格力第三季财报给你答案

是我眼花了吗?竟然在纽约时代广场看到上海电信的广告

从娱乐圈到科技圈“逃税”大曝光,小米、苏宁易购、二三四五等公司被财政部点名

特稿 | 新加坡:网速从2M到万兆

特稿 | 东京:每月为运营商“打工”两天的“莉香和完治”

故意让手机变慢!苹果三星被罚巨款

互联网大厂缩招?拧螺丝的不要,要造火箭的

全球独一无二!魔都建成“千兆第一城”,万户家庭免费升速

2035年的上海长什么样?

阿里系出行新势力会让滴滴“失眠”吗?

“一网通办”,如何让魔都海量政务服务一站式上云?

女孩的脸真费钱,还好双十一又双叒叕来了

国美十一大促玩乌龙,瞒着用户“花式砍单”太任性

“不限量”,这个名字没取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