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永远也不会老成持重,记住那些不愿平庸的报道

潘新华 IT时报 2020-11-18

《IT时报》15周年之际,即将出版作品集《风口的背后》。那些不该被遗忘的报道,镌刻着我们对中国TMT产业的理性与热爱。感谢新闻界前辈潘新华为本书作序。




永远也不会老成持重


潘新华 序


“古时女子年满15时,要以笄绾发,意为成年,那么,以100多年的中国现代报业史而论,2019年4月11日,我们刚刚成年......”



春日午后,一份最新出版发行的全彩铜版纸16版《IT时报》,以它大气亮丽的视觉阅读冲击效果,跃入读者的眼帘。这是一份纪念IT时报创刊15年特刊。头版文章中,编辑部主任郝俊慧这样描述当下传媒生态和报纸自我性格:


“如果将15岁的《IT时报》放到当下的媒体环境里,我们似乎又是老派的。近几年来,报纸关张不再是新闻,或是停刊,或是转型,年轻的《IT时报》,竟隐隐有种‘坚守者’的姿态......《IT时报》出生于互联网时代,是真正的数字原住民,追求前沿科技体验和更加垂直细分的内容,对时代的快速发展拍手叫好,却又用质疑和疏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读完封面文章和其他版面内容,不由想起前几天,报社总编辑赖真在一次报社好新闻评审会间隙对我言及:IT时报一年一度的优秀作品将辑集出版,书名为《风口的背后》,它精选近年来该报发表的调查性报道。赖总编邀请我写序。我听后居然没过多推辞,就不自量力地答应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是多次受邀参加IT时报的季度和年度好新闻评选,亲历了这张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周报不断成长;见证了报社青年记者编辑在沈云华、赖真两位新老总编带领下不懈努力,特别是在调查性解释性等深度报道类作品采编方面所取得的出色成果。


原因之二,是因写序必先再次完整地阅读新书收入的数十篇已经好中选优的调查性报道,可以更集中深入地体会感悟这些作品在题材把握、选题角度、谋篇布局、段落行文、语言风格等多方面,是怎样体现深度报道的共有规律、基本元素。


原因之三,在于要完成赖总编交给我的任务,就应力求回答包括笔者在内的传统纸质媒体人常常思考并实践的“大题目”——在海量滚动发布、甚至秒杀刷新的全媒体信息海洋里,为什么优秀的调查性新闻报道并不像许多“易碎的新闻品”一样过眼烟云,而能镌刻下社会变化之印、时代发展之痕?为什么能满足受众在第一时间获悉新闻信息“先睹为快”后,更满足第二时间阅读深度报道的“细睹为乐”?


几天后,IT时报社总编辑助理李萍通过微信,发给我将要入选这本新书的作品全文。其中包括:通过沪上最后一个老式公用电话亭记录城市记忆的《勾起一代上海人共同回忆》;通过华为娘子军、摩托车大军等闯荡非洲大陆,介绍IT行业的中国掘金者《我在非洲做电商,是怎样活下来的》;通过记者春节返乡描述数字中国之变:智能手机、微信、网购、智能电视、余额宝等“占领”三线城市和四线县城的《过年回家不变的是亲人变化的是生活》;还包括记者通过调查核准,以真实的首发案例批评国内著名网站搜索一下“最好医院”、妇科疾病就此缠身;揭示多款网红热销品牌手机的指纹锁居然可被他人破解;提醒消费者购车防止陷入网络贷款白条的“挖坑”;批评农村电商在空心化严重的北方县城村镇走了4年“瘸腿路”,许多电商村小二惨遭淘汰......这些报道,笔者平时在每周出版的IT时报上,虽已看过,但辑集出版前再次细读,内容不觉过时,话题不觉平淡,结论依然启人思考。


我们知道,成功的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分析性报道、专题特稿等各类深度报道,虽题材各异、写法有别,但它们已无例外地被新闻学专家列为“三层报道概念”之第二和第三层大类——


“第一层报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报道和分析性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教程《新闻报道与写作》,【美】梅尔文·门彻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


作者梅尔文·门彻任大学终生教授,之前曾从事采访。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线记者采写这类报道的7条实际建议,其中包括:◎为任何突发新闻报道枕戈待旦。◎记住几乎在任何事件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大勇无畏,做你不想或不敢去做的事,否则你永远不能挖掘到一个故事。◎质疑所有假设。相信皇帝穿了衣服的人,数量众多且被遗忘,我们只记住了指出皇帝是赤身裸体的那个孩子。


在移动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3G、4G、5G发展坐标定位图上,上海走在数字城市前列。作为纸媒、网络、移动客户端等一体互动的IT领域产业报,有幸与“数字上海”同步成长并作出实时报道,是IT记者生逢其时的幸运,更意味着媒体人必须具备正确坚定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而它们绝不是抽象空洞的,往往通过一次次现实具体的采编出报体现出来。在锲而不舍的调研分析、对话追问甚至旁敲侧击采访挖掘下,事实与假相终将显露,泡沫与岩石水落分明,打捞出一个个沉没的真相,无疑是记者采写调查性解释性报道的基本功之一。


笔者写稿之际,正值2019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颁布出炉,多篇调查性、解释性报道得奖。笔者想起,历史上曾被喻为“天下第一笔”的美国记者赫什(Seymour Hersh),曾首先揭露美军在越南美莱村屠杀300多名老弱妇孺,作品获普利策奖。赫什后来被人这样评价,“说他稳坐全美甚至全世界调查记者的第一把交椅绝不为过”。赫什说他自己是调查记者,不是丑闻记者。丑闻记者是靠别人别有动机的泄密,而调查记者却像矿工一样一块一块辛苦挖掘。他有一本名册,里面有几千个名人的电话。他为了写一本揭露滥权的书,访问了1000多人。他调查采访美军将领滥杀伊拉克士兵,花了6个月时间,访问了300多人。(《凯撒不爱我 追寻新闻人的自由传统与典范》,王健壮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写好调查性报道之心血功夫,可见一斑。


除了采访环节外,深度报道的政策把握、审定流程、发稿时机等其他操作环节无一可以轻视。2000年,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新民晚报前总编辑束纫秋要求我为正在编纂中的《中国晚报学》,撰写其中“深度报道”一节。笔者当时已从经济记者转为特稿记者,并任新民晚报特稿部主任。诚惶诚恐地接受任务,下笔总觉肤浅。我从深度报道的由来、定义、特点和晚报深度报道的类型、分工、操作方法两个方面,整理撰稿。在操作方法这一部分,学习同行经验,结合本人实践,归纳出10个操作方法。它们分别是:细心策划、精选角度、钓出“鲜头”、由近及远、举重若轻、开掘深井、明查暗访、一气呵成、深入跟踪、后期整合。(《中国晚报学》,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时过境迁,深度报道的操作手段,如今早已丰富变化。阅读《风口的背后》全书,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


导师寄语,重温铭记。“报刊总是常变常新,永远也不会老成持重。凡是报刊年轻的地方,人民的精神也就年轻。报刊的本质总是真实的和纯洁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


创刊15年的IT时报,在深度报道领域的成功实践,证明报纸不愿平庸,而是保持真实纯洁与锐度朝气,正在踌躇满志地走向成熟自信的青春未来。是为序。


(作者:高级记者,历任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新民晚报总编办公室主任等)


2019年4月19日


感谢所有为本书做出贡献的记者、编辑、采访对象,我们仍会不忘初心,坚守新闻本义。


编辑/挨踢妹

图片/ IT时报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往期回顾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