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文主要从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创新人才工作入手,着重在中观和宏观讨论相关议题,致力于形成一个结构性的分析框架,提出一些骨干性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供业界、学界和政界的相关同仁参考。相关材料和分析,基于作者从社会创新创业、企业社会责任、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不同角度的系列研究汇总梳理而来。相关材料来自于对于包括上海、北京、广东、江苏、重庆、四川、云南等地的260家以上的社会组织、240家以上的企业社会责任部门、30家以上的政府部门的专题调研,以及超过25场的专题座谈会的成果展开。
背景概述
无论是在社会组织、企业或者政府之中,从事社会创新工作(社会公益事业)的从业者们,长期以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包括:业务困境(工作上碰到的各种政策性障碍和业务性难题等),认知困境(因为不同身份立场、价值取向和学科视角等形成的多元认知),职业困境(个人职业发展上面临的问题等)。
这些困境的形成包含了多层次、多维度、多角度的复杂因素,如宏观的政治、社会因素,中微观的行业和组织发展因素,个人的主客观因素等。在认知、理解和寻找应对这些困境的方法时,当事人往往被过多的信息和观点影响,无法简单和有效的把握情况。这需要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和叙事,以及基于系统论的思维来思考当时当下的应对策略。
总体上中国的社会创新事业处于起步阶段,不同社会主体(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的社会创新工作正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富有生命力的开展着,开始有一定业务、资源和人才上的交流,并有逐渐形成真正意义上第三部门的趋势。同时,中国的社会创新事业的总体上是由包括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各个社会创新主体内部的边缘创新的松散集合,价值取向多元化,尚未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社会创新生态系统。社会创新组织(及部门)的发展空间和创新行为受到局限,处于一种低水平重复发展的状态。社会创新人才面临职业发展的空间不足,职业能力的错位和缺失的问题,同时自我认知、预期和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中国的社会创新事业是现存体系边缘创新的松散集合,并没有形成一种独立、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整体受重视程度不高。
与欧美社会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部门不同,中国的各项社会创新事业,往往依附于原有的社会主体,如政府、企业等,比如承担中国公共服务主体的各种事业单位(及官办社会组织),企业的社会责任部门、党群部门(或相关部门)等,基于社群自身需求原生的社会组织,在总体数量和服务规模上其实很小。而这些不同社会主体的社会创新事业,主要服务于自身的需求,业务体系、价值体系和人才体系都相对封闭在自身内部,与其它主体联系较少。现存社会主体的社会创新部门及其从业者的工作内容、经费和资源提供、个人职业发展等是得依托于其原生体系;而独立的社会组织及其从业者,由于社会公益事业本身的非盈利特点,也必须依托政府购买、企业赞助、基金会项目及其它捐赠才能生存。两者都属于现存社会体系的成本中心和外围事务。同时由于现阶段社会创新工作普遍的价值产出和评估体系并不清晰独立,因此其社会创新事业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在其内部并不受到重视。同样,因为各种原因,不同的政府部门也分别出台过各类关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等的相关政策,配套有相关的资源,但由于部门视野和能力的局限,加之工作人员的不足,相关政策和资源往往也碎片化和孤岛化。不同部门之间的初步有一些横向交流合作,但总体上并没有有效的衔接,更谈不上什么协同效应。各自的相关工作及人员,虽然可以都用社会创新事业和社会创新人才统称,会经常出现在同一场合,但其实只是一种松散的集合,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同时,社会公众对于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普遍认知为一种泛道德化、浪漫化、悲情化、另类视之、与己无关的事物,而没有把相关事情看成一种专业的工作和普通的职业,这种心态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相关从业者的职业心态和社会处境。社会创新组织(及部门)的发展普遍处于低水平重复发展状态。专业能力弱,无法有效承接转移出来的政府职能和企业业务;组织与业务均不成熟,且普遍面临低水平发展陷阱。
社会创新组织(及部门),当前的业务主要是其所属体系(政府、企业、社群)的边缘性诉求,因此很难获得足够的资金、资源和发展空间,导致其专业性和规模都很难得提升,长期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发展状态。比如现阶段中国的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在20人以下,而党政部门的相关处室通常只有4-6人,而企业中有独立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社会创新的部门很少,大部分是都在相关部门有1-2个相关工作人员全职或者兼职的负责相关工作。独立的社会创新组织往往属于典型的小微创业组织,业务水平普遍有较大改进空间,人员不多,现阶段普遍是生存及业务导向,业务和组织升级空间不大。基本状态是:做不大,活不好;吃不饱,死不了。政府、企业等传统机构中的社会创新工作,往往从属于其中某职能部门,其工作和价值普遍被所在组织视为较低层次的需求,难以获得足够的工作资源和发展空间。基本状态是:一没权,二没钱;人不多,事不少。社会创新组织(及部门)一方面发展空间不大,另一方面维持成本也不高,而低成本低水平的维持,有些时候有助于获得于一些资源和公关价值。往往只要独立机构的负责人还在,或者传统机构中有一个人兼职负责这一摊子事,就可以视为其组织(及部门)还活着。理性权衡的结果就是:社会创新组织(及部门)普遍处于低水平生存的状态中。
社会创新人才存在较明显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和有效行为能力不足的情况。官方和民间的支持机构对于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存在认知偏差。同时,社会创新人才普遍存在职业能力和自我认知与客观现实的错位。
基于行业和组织发展不成熟的客观事实,加之各部门的社会创新人才在原生社会主体中的边缘性地位,社会创新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面临着较大的局限。主要体现在
1.在新兴社会领域中,很难获得事业发展所需的足够的空间和资源,只能考虑主要干一些鸡肋的业务养活自己;
2.在传统的社会体系中从事社会创新工作,很难进入该体系的核心价值体系。
同时由于对于这一领域的系统研究和叙事,社会创新人才往往基于自身的工作经验、角色立场、价值追求和学科知识背景,对社会创新领域进行理解,各种盲人摸象式的碎片化的行业认识和管窥,使不同社会创新主体的从业者们,对于社会创新事业缺少共识,全局性思维比较缺失,进而难以有效对话。社会创新组织(及部门)以及相关人才,往往只能凭借专业性和道德性获得一定的认同,而一项社会事业,往往面临着比企业更为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处理。包括:设计成本结构更多苛刻的社会服务产品、协调更为复杂利益相关方关系、处理结构性歧视的政策环境,管理价值观和背景多元的团队等。社会创新人才当前最需要能力是: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动员能力等,而目前在相关管理机构和枢纽型组织(及发挥枢纽作用的机构),往往偏向于对于社会创新人才的专业能力、理论水平、政治意识进行培养,没有抓住重点,也没有理解社会创新的赋权和赋能的结构性思维。于是我们看到各种形式上的培训和培养并不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并没有有效的开展起来。(本文上半部分结束,下半部分下周发布)
下半部分主要支持问题分析和提出对策建议,核心内容与描述附下
第二部分:国家社会重构中的边缘精英与多元主体(问题分析)
中国的社会创新事业和社会创新人才,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境,有很多角度和细节可以描述。但如果抽象出比较主干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归纳为:重构中的中国社会的正在重建中间层的社会功能主体,这一过程与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并行和磨合中。同时社会创新相关主体的业务体系、价值体系、人才体系依托于其原生系统,总体处于边缘状态,缺少共识和共同的话语体系。社会创新人才的能力存在错位,自我认知与定位不清晰,有效行为能力有限。
第三部分:以社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为目标,社会创新人才的立体赋权与有效赋能(对策建议)
大致可以判断现阶段的核心问题是:
1、可持续的社会创新生态系统的确切形态是什么;
2、哪类社会创新人才是现阶段的工作重点;
3、他们现阶段最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4、如何提升他们的事业空间和有效行为能力;
5、现阶段谁来做相关工作最容易起到成效。
基于以上问题的提出,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创新生态系统的蓝图大体如下:这是一个能对所在社会的相关社会需求提供有效、稳定、可行的社会产品及服务的产业集合。其中的社会创新组织(及部门)业务体系、价值体系和人才体系能够与现存的主流体系有机的衔接,从而确认自身的业务、财务和组织的可持续。社会创新者能在其中获得足够事业空间和主流的收入水平,并且被公众和相关方以平等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