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者的困境与破局(下)——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编者按:
本文主要从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创新人才工作入手,着重在中观和宏观讨论相关议题,致力于形成一个结构性的分析框架,提出一些骨干性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供业界、学界和政界的相关同仁参考。相关材料和分析,基于作者从社会创新创业、企业社会责任、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不同角度的系列研究汇总梳理而来。相关材料来自于对于包括上海、北京、广东、江苏、重庆、四川、云南等地的260家以上的社会组织、240家以上的企业社会责任部门、30家以上的政府部门的专题调研,以及超过25场的专题座谈会的成果展开。
第二部分:问题分析
国家社会重构中的边缘精英与多元主体
中国的社会创新事业和社会创新人才,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境,有很多角度和细节可以描述。但如果抽象出比较主干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归纳为:
重构中的中国社会的正在重建中间层的社会功能主体,这一过程与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并行和磨合中。同时社会创新相关主体的业务体系、价值体系、人才体系依托于其原生系统,总体处于边缘状态,缺少共识和共同的话语体系。社会创新人才的能力存在错位,自我认知与定位不清晰,有效行为能力有限。
01
当前社会创新人才,其现有能力与其角色职能间存在错位与缺失;社会创新人才的自我认知和定位不清晰,行业内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弱;同时,受限于创新空间和能力结构,有效行为能力有限。
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社会创新人才通常从其它部门流入到社会创新领域,且普遍为专业人士或者中层。社会角色转换形成的职业能力的错位和缺失,表现在其进入社会创新领域的初始能力往往都是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或者政府、企业的技能,与社会创新领域的工作需求有差异。包括原技能无法直接用于新岗位,也包括缺少新岗位所需的行业知识、社会思维、管理能力、社会动员能力等。
社会创新人才往往有着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价值追求,但受限于所处位置、视野、知识背景的局限,对于社会创新领域的整体现状和发展缺少整体性认知,缺少对宏观愿景和路径的理解和把握。在只能感知到局部的当前处境,如:事业空间局限、职业前途不明、薪资待遇偏低的情况下,使得他们事实上的自我认同感、事业成就感和职业归属感非常的弱。这也影响了他们的自我提升和职业信心。
作为一种复合型人才,社会创新人才其有效行为能力模型,包括了两个层次:赋权和赋能。其中赋权是指给予社会创新人才足够的社会创新空间、资源、政策和环境,直观的说就是给予社会创新的舞台和自由;赋能指得是使社会创新人才有能力有效操作和影响赋权的要素,它包括了三个维度:个人维度、组织维度和社会维度。而目前业界,对于社会创新人才的赋权往往局限于现有格局下的工作要求,而对于赋能,则局限于个人维度的能力提升上,也没有理解社会创新的赋权和赋能的结构性思维。
02
中国当前从事社会创新的主体,是一群现存体系下的边缘精英。当前社会创新生态系统未形成,现在社会创新实践,基于创新主体对于原生体系的外围社会创新事件的松散集合。共识和全局性思维还没有形成。
一个即充满活力、又合谐有序,进而可持续的社会创新生态体系,需要是一个业务体系、财务体系和组织体系都能实现内生循环的生态系统。而现阶段的社会创新,主要是现存社会体系(政府、企业、社群)基于各自诉求,建立的相关事务、经费和人才的松散集合,具有明确的碎片化和孤岛特点。同时,由于各方面对于相关工作有着截然不同的目标、话语体系、工作内容和评估体系等,缺少共识,产业链整体呈现断裂状态,无法形成生态体系。
同时,不论是在政府中从事社会服务或者社会管理,在企业中从事公共事务和企业社会责任,或者作为社会组织成员服务于特定社群。各个社会主体中的社会创新人才,其业务开展、价值实现和职业发展,往往还要依托其当前所在的原生社会主体。但从原体系看来,他们普遍从事的是边缘事务,创造的是边缘价值,是在当前权力架构和价值框架下的边缘部门和边缘人群,缺少足够的内部认同、资源调配能力和影响力。
03
中国的社会处理重构中,相适应的中间层社会功能主体、社会事务、国家治理体系正在同步形成和调整中。受国家改革加速的影响,处在浪潮中的社会创新主体同时面临着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个阶段的问题。
新中国建国以来,国家治理的基础长期是全能政府主导下的计划经济与单位制社会功能主体相配套的经济社会形态,辅以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导致长期以来,高度萎缩的狭义社会的地位基本被忽略。
改革开放三十七年,伴随着经济改革和行政改革,社会被捎带着从全能政府中释放出来,伴随着相关的社会创新主体的出现。这即包括从相关社群中原生出来的新兴民间社会组织,也包括了企业中的社会工作部门(如: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企业党群部门、企业基金会等),以及属于广义政府体系的事业单位(及其它官办社会组织)。他们的相关社会性工作构成了目前整个社会创新事业的整体。
这一社会生态及其中层功能主体的成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并这一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会通过不断的博弈达成相互之间的权利与角色的稳定关系。这一过程中,除了经济生态的发展,也伴随着国家政治生态的相应演化。它具体表示为国家提出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顶层思维;相应的社会组织党建、群团组织改革、公共服务及事业单位改革等具体工作中。
可持续的社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将是一个中长期的进程,而国家的相关改革,正在加速和压缩这一综合性进程,使得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和不同阶段的问题,在一个较短的时期里集中和交错的呈现。
政府对于社会事业过度积极和微观的介入,使社会创新领域处于非常规发展,强化了不确定性和波动程度影响了原生社会事业的发展逻辑、进度和稳定性;同时政府试图直接将其内部治理逻辑和组织体系、业务体系植入社会事业中,引起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和排斥反应。
04
社会组织党建与社会创新人才的主流化进程高度正相关,但是基于组织与建构思维的狭义党建可能作用会有限,而基于统战与发展思维的广义党建会更有可能建立起较强的价值认同和发展共同体的关系。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官方所强调的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基于的是中国政治社会现实和政治学逻辑,与基于西方公民社会传统和社会学逻辑有本质的区别。它具体体现在中国的政治实质是一元权威主导下的精英集群同参与的国家治理形态。
这种政治治理结构存在着一个治理核心,即约等于广义国家概念的中国共产党。治理核心基于政治纳入的逻辑,以狭义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群团组织等为抓手,以党团组织为结点,将各个领域的精英纳入到这个治理集群体系中,共同行使决策、权利及资源配置的职能。为提升和加强治理的合法性、有效性、稳定性,新兴的社会领域的精英也需要被纳入这个治理集群体系中。其中,中心体现治理高度、边缘体现治理广度。
这就是社会组织党建的逻辑。基于实用主义的逻辑,我们先抛开意识形态的争议,这种广义的政治纳入,对于社会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以及处于边缘状态的社会创新人才的主流化进程,以及相关赋权和赋能呈高度的正相关。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社会组织党建主要由组织部门在抓,其思维是传统的建立组织发展党员的狭义党建思维,对于小微组织为主的社会创新主体可能起不到这样预期的效果;而基于统战体系的发展思维的广义党建,相对于多元主体而言,更有可能形成以上的这种价值认同和发展共同体的关系。
第三部分:对策建议
以社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为目标,社会创新人才的立体赋权与有效赋能
基于对社会创新者的困境的梳理,以及相关原因分析,大致可以判断现阶段的核心问题是:
主要体现在
可持续的社会创新生态系统的确切形态是什么;
哪类社会创新人才是现阶段的工作重点;
他们现阶段最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如何提升他们的事业空间和有效行为能力;
现阶段谁来做相关工作最容易起到成效。
基于以上问题的提出,相关工作的基本思路与建议如下:
可持续的社会创新生态系统的蓝图
这是一个能对所在社会的相关社会需求提供有效、稳定、可行的社会产品及服务的产业集合。其中的社会创新组织(及部门)业务体系、价值体系和人才体系能够与现存的主流体系有机的衔接,从而确认自身的业务、财务和组织的可持续。社会创新者能在其中获得足够事业空间和主流的收入水平,并且被公众和相关方以平等心对待。
中长期及阶段性工作目标
中长期围绕建立可持续的社会创新生态系统开展工作,中短期以提升当前各个社会创新主体中社会创新骨干人才的事业空间和有效工作能力为阶段性工作重点。通过中短期工作的阶段性能果:社会创业人才的能力和地位的提升。为中长期社会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建设人才队伍,形成关键的生态位。
现阶段重点工作对象
能在未来的社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扮演重要生态位角色的社会创新人才。重点集中在:
在政府、企业、媒体、科研机构等现存社会主体中负责社会创新工作的中高级人才;
社会组织高级管理者;
有意在社会领域开创事业的社会中上阶层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代理人)。
现阶段重点工作内容
1.确认生态位关键角色与胜任力模型
2.社会创新人才的立体赋权与有效赋能
3.估计跨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4.梳理和盘活存量政策与资源
5.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愿景、目标、任务的确认和执行
6.大党建工作与社会创新人才主流化工作的融合发展
相关工作的工作主体
基于对工作资源、工作空间、影响力、专业性等因素的综合考量,现阶段对于社会创新事业更能起来关键作用和影响的是:枢纽型组织(包括公益孵化器、基金会、行业协会/联合会、智库等),以及发挥枢纽作用的部门(包括群团组织、统战部门、社工委等)。
这两者均有着相对完善和独立的工作体系,并且能与当前的主流的社会和官方的资源和工作体系形成有效的对接。还有前者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后者的合法性、影响力和杠杆能力,在当前阶段对行业发展都能起来非常积极和特殊的作用。
具体工作过程中,官方背景的枢纽应当提升自身的工作层次,减少对于微观事务直接介入和参与,强调自身在政治和行政体系中的角色优势,扮演好枢纽、平台和杠杆的角色;通过与社会专业机构合作开展工作,提升专业性,加强影响力,建立自身的社会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工作体系。
结语及归纳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人民群体的美好生活和公平正义,需要建立一个“即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可持续的社会治理生态体系,这也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
客观的说,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努力。社会创新组织(或部门)与从业者的业务、组织和财务在新生社会领域面临较大局限,在其所属原生社会体系(政府、企业、社群)中则属于边缘地位,总体上处于一种低水平重复发展的状态。相关现状与中国半个世纪的政治、社会、经济的演化高度相关,与社会创新事务与人才的边缘地位直接相关;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中长期进程中,事业单位改革、广义党建、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将与社会创新事业形成一种总体上正相关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现阶段破局的关键在于:以构建可持续的社会创新生态为中心,以中观层面的体系建设为阶段性目标。以当前社会创新主体(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媒体等)中的社会创新负责人为主要工作对象,通过跨部门合作对其进行立体赋权和有效赋能,提高其社会创新的有效行为能力,推进其形成新的社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生态位角色。
由于社会创新组织(及部门)普遍的边缘性地位和影响力的不足,在这一进程中,枢纽型组织(包括公益孵化器、公益基金会、行业协会/联合会、智库等),以及发挥枢纽作用的广义政府部门(包括群团组织、统战部门、社工委等),当前阶段能发挥较为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作者简介:
张利是业擎社创中心研究员、管理合伙人,上海壹号社会创新社群共同发起人,上海青年公益人才学院合作发展总监。曾任中国青年创业探索项目执行总干事,上海市社会建设青年人才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调查项目上海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社会责任研究所研究员等职。
张利长期从事社会治理、企业公益与CSR、社会创新与创业等方向的研究和实践,致力于通过推动社会创新领域的教育、研究和思想交流,促进社会创新领域的生态体系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