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吸猫过时了,第一批九零后已经开始养花

2018-04-30 邢逸帆 PingWest品玩

“狗不如猫,猫又不如植物,互动越强的生物就越麻烦。”


在国贸附近工作的陈浩文不喜欢养猫。尽管他的头像就是只肥橘猫。

就算同事们每天都在朋友圈甚至工作群里晒猫,交流育猫经验,他也从来没有动过心。被同事指责拖了公司“人均猫持有量”的后腿,他也只是回答,“在北京连自己都养不活,哪有时间养猫?看看你们养的,我就当自己有猫了吧。”

陈浩文说的没错,在北京养活自己确实很难。想住公司附近是不可能的,房租几乎要用掉他三分之一的月薪。想攒点钱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陈浩文选择用时间成本换金钱成本,在西二旗租了一套房子。一两个小时的地铁,每天回到家整个人早就筋疲力尽,别说逗猫,连 DOTA 都懒得打。

然而撑过了养猫潮,坚称自己“不入任何坑”的陈浩文还是沦陷了。最近下班后,他不会去三里屯喝一杯放松一下,也不再约朋友看电影了,而是直接赶回家。

其实,陈浩文的家里有一堆“孩子”在等他。

他孩子们是多肉植物。经过几周的辛勤耕耘,他的奇幻小森林已经颇具规模郁郁葱葱了。

陈浩文给自己的多肉拍了很多照片

现在再有人晒猫,他会用多肉照片怼回去,一点儿也不露怯。

至于养多肉过程,用他的话来说,“有趣而令人抓狂”。

多肉植物植株小,繁育成本低,常被卖家打包混在一起卖。此外,多肉的名字大多好听但令人摸不着头脑,什么子持莲华、雅乐之舞、女雏、千佛手,跟古风歌词似的,就算买的时候你点着名,收到货的时候也忘得差不多了。

于是这就催生了养多肉的另一个乐趣——开箱。

视频网站上随便一搜关键词,各式开箱视频应有尽有

和普通的数码产品、大人气初发卖产品开箱没有什么不同。植物状态如何,能不能种活,打开多肉包裹前谁也不知道答案。

这让开多肉包成为了和开扭蛋、开盲盒(道具随机固定价格的礼包)类似的娱乐活动,一种让人心跳加速的过程。“就算养不活也值了。”大部分买家都这样觉得。

在淘宝销量排行靠前的一个名为“30颗多肉组合盆栽新手包”的商品下面,有着二十万条买家评价,其中有六万条都附了照片。“卖家用纸把每一颗肉肉都包起来了,讲究”,“有几个叶子都瘪了,希望提高良品率”,“数了数竟然一共35颗,真是惊喜,谢谢卖家”。

连多肉都可以问“能好怎”

陈浩文也是从多肉新手综合包入坑的,但是把多肉埋进土里只是第一步。

他买的新手包只要 80 块,在北京两三顿外卖的钱,但这并不意味着多肉是个省钱的坑。“玩什么都有烧硬件的,你听过烧盆玩家么?人家多肉盆子都是青花瓷的,一个盆就数万块。”

就算是不迷恋硬件的多肉根性玩家,也还有原产地定制、高级沙土、花盆造景等在前面等着。

多肉这个坑,看着便宜,实则深不见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养植物也不例外。同样在北京工作的范林夕就不养多肉。在 Instagram 和微博上活跃的她告诉我,养盆栽早就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了,在流行过小灯串、粉红火烈鸟和软泥之后,绿色植物是目前 Instagram 上最流行的玩意儿。

Instagram 上的绿植网红账号 @Urbanjungleblog,有 61 万关注者,每一张照片都有上万人点赞

林夕告诉我,“抱猫拍照已经过时了,现在养植物才是最火的。”

我去她的 Instagram 上看了,最近的一张照片是她和一株大琴叶榕的自拍照,获得了12个赞,而之前的一个有9张猫图的帖子只有6个赞。“阿当(亚当·兰伯特)家里也有很多绿植,种点树多好看啊。”

尽管这株一米多高的琴叶榕对她的合租小屋子来说太大了点,而且将来还可能长得更大,但她一点也不介意和植物分享空间。

可以看出,照片经历了一个猫、猫和植物、人和植物、纯植物的进化过程

她的话让我惊觉自己已经落伍了,怪不得最近在朋友圈发猫图得到的赞越来越少。

于是我如法炮制,也买了一点花,发了一条朋友圈,取名: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低配版)

没想到,养鲜花的我在他们眼里,根本不能算养植物的。刻薄的评价挤满了我的朋友圈:

“这就好像我们在家养了一只小鹿,而你把鹿头砍下来挂在墙上,”

“准确来说,你只是看花一点一点死掉,你关心过花么?没有,你只关心你自己。”

养植物的鄙视链已然形成。

然而这并不妨碍一拨坐享其成的鲜花爱好者玩得开心。大大小小的互联网鲜花配送服务,把新鲜的时令花束送到你家,每周只要几十块钱。旧花败了,还来不及伤春悲秋,就有新的蓬勃的生命填满了你的花瓶。这些花送来的时候大多是花苞形态,辅以营养液,一周的过程中你会目睹花从开放到枯萎的生命历程,就像一本精致的短篇小说。

某互联网鲜花配送平台

不管是多肉、盆栽、还是鲜花,这些退休中老年人的爱好,就像枸杞茶和大保健一样,不可避免地向年轻人身上转移了。这些 Instagram 系陶土复古花盆、多色生石花 10 粒装、和新鲜芍药花束每周配送的主要消费者,都是城市里的 90 后。

陈浩文就是一个典型的城市 90 后。一开始都市里的年轻人养猫,不能说不是为了治愈寂寞病。狗需要陪伴、需要遛、需要很大的活动空间,而猫只需要一个纸箱子,还会自己去猫砂盆里上厕所。但很多年轻人,就连一只猫也负担不起,于是能养猫的人很快就成了大家口中的“有猫阶级”、“有猫贵族”。不得不一人养猫众人吸。

“狗不如猫,猫又不如植物。互动性越强的生物就越麻烦,”陈浩文说。

植物可能是一个好的替代品。陈浩文觉得养多肉其实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每一天它都在努力成长,发生着细小的变化。“它是活的,它很好看,它很安静,让我心情愉悦。”

在他眼里,养多肉和前一段流行的《旅行青蛙》游戏并没有区别,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就会开花,就会长新芽,在那之前你只能等。

比起浩文的佛系养花哲学,林夕则更加主动。“琴叶榕的叶子质感很奇特,像皮革。”“我最近还买了一个三叶草,它的豆荚轻轻一碰就爆炸了,差点弹我眼睛里。”“我又买了一个好看的花盆,但是我上周刚换过盆,这样对植物的根不好,我还得再等等。”最近我们的聊天内容越来越专业,我不得不打断她,问她最近出门没有。

“出门了,我在楼下捡了一个别人不要的绿萝。”她对我说。

我问他们打算在北京呆多久,在现在租的房子里住多久,如果离开的话这些植物怎么办,难道和猫一样搬上飞机带回家么?

林夕笑了笑,告诉我她已经调查好了,搬家公司可以免费搬花。

不知道为什么,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娜塔莉波特曼一手抱着纸袋子,一手抱着那盆万年青的小小身影。

免费报名啦!


5 月 11 日周五晚,来 Ping-Talk 第六季现场


偷听开心麻花导演李唯贺的「喜剧记忆」


学习果壳网、科学松鼠会成员 Ent 的「真相记忆」


还有混乱博物馆的「砍头记忆」、POPMART 的「玩具记忆」……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刻免费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