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晒”爱心可以,还请别忽视受助者的感受

2017-12-10 公益智坊 善达网


最近,几位爱心人士到西部山区送温暖。一进门,直奔贫困户家中,送上米面油等过节物品,还递上一个大红包。

这些贫困户确实很穷,石头房很陈旧,家具没有像样的,床上的铺盖、家人的穿着,都比较破烂。爱心人士的到来,他们很惊喜,很感动,连声道谢。然而,当有爱心人士用照相机、摄像机、手机和他们合影时,对他家留影时,他们却有些不大情愿。这是为什么呢?

悄悄问当地一朋友,他说,这些人家虽然贫穷,但是,他们也爱“面子”,不愿意让自家的贫穷让更多人知道,更不愿意让自己和家人上镜头,放到网上,广为传播,成为贫穷的“典型”。

的确,现在网络上或微信圈里,不断看到有爱心人士给贫困群众送温暖的照片或视频,贫困群众陈旧的屋子,破烂的家具,沧桑的面颊,粗壮的大手,都非常清晰地出现在镜头或画面中。

仔细想想,贫困群众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他们爱“面子”是对的,他们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谁不爱面子呢?谁愿意把自己家不光彩的一面向外人展示宣传呢?再者,每个人都有尊严,都有隐私,贫困的家境就是他们隐私的一部分,应该得到尊重,得到保护。

当然,爱心人士乐善好施,扶贫帮困,让每个贫困家庭都能过好年,这是社会正能量,应该点赞。爱心人士拍照片、录视频,传上网,发微信,其目的是传播社会正能量,值得肯定。

只是,在拍照片、录视频,传上网,发微信时,请多考虑一下当事人的感受,或者提前同当事人商量一下,征得他们的同意。如果当事人不愿意,那就不要录了不要拍了。这样做好事,才更好。  

献爱心,也须呵护受助者的尊严

慈善不只是物质的援助,更需要体现平等与尊重,要少点救世主情结。如果以伤害贫困孩子的自尊为代价来秀高高在上的怜悯爱心,那就是“施舍式”慈善。

不少援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爱心扶助活动,几乎无一例外是以展示受助对象的贫困为前提的:先是通过媒体大张旗鼓地把受助者的图像、资料公之于众,再集中举行一个“展”贫穷“显”爱心的现场仪式。其时,捐助方风光体面地亮相,高高兴兴给钱给物;受助者接受钱物后,面对镜头“感激涕零”。随后,报纸、电视、网络再继续跟进,广而告之……

细心的人们注意到,在捐赠者轰轰烈烈地张扬“我在献爱心”的同时,受助者的尊严、隐私也一览无余,赤裸裸地袒露在公众面前,这无疑是对受助者的一种伤害甚至羞辱,也有悖慈善爱心活动的本义。所谓“予人者骄,受人者畏”,讲的就是此理。现今不少莘莘学子之所以宁愿默默地忍受贫困而不愿向社会求救,不愿向学校提出申请,正是怕自己的人格、尊严乃至隐私受到伤害。

窃以为,呵护受助者的尊严是献爱心的最高境界。真正的善举,是自觉自愿、默默无闻、不图任何回报、不添加过多附带含义的,是尽社会义务。那种高高在上,一做慈善就唯恐天下不知,就想“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影”,不注重细节,罔顾受助者内心感受的献爱心活动,绝非成熟和理性之举,在很多时候已异化成了一种急于索取回报的“作秀”和花钱获取社会评价的“买卖”。

在这方面,国外的成熟做法可资我们借鉴,即尽量通过慈善组织来隔绝施、受双方。比如,慈善家或爱心人士的捐款捐物可以在媒体上报道,但可以采取支票、信用卡、慈善组织转交等隐形方式,无须搞捐助仪式,无须让方方面面的领导和新闻媒体参与,也无须带上一大推现金和实物在众目睽睽之下现场“交接”。如此远离商业化现场炒作,受助者的尊严才会得到呵护,慈善精神才会得到真正彰显。

贫困也是一种隐私

其实,贫困也是一种隐私,帮困也要注意尊重受助者的自尊心、保护受助者的隐私权。扶贫帮困不仅要在经济上、生活上帮助受施者,更应该在心理上善待他们,在人格上尊重他们。

因此,愿媒体和社会各界最好能从保护受助者的自尊心和隐私权的人文关怀角度着眼,尽量别让受助人的真实姓名和形象在媒体或其他公众场合出现,给受助者留点隐私。

来源:红网

推荐:

若把做公益当郊游,拜托你不要来

当志愿者拿补贴,就不纯洁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