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户腾冲人家所穿过的“豆粉岁月”
腾冲新闻网微信由 恒益 • 学府雅苑 赞助
董官村上空一声悠长的“卖稀豆粉喽!”让我突然想起了外婆——其实大街小巷经常会响起这样的叫卖,却不知为何会在这一刻,记忆就这样被连接了。
其实腾越镇董官村在北,我外婆所在的荷花镇朗蒲村在南,相隔三十公里左右,随着《舌尖上的中国》对稀豆粉的推介让它达到“天下闻名”,已经过世的外婆挑着稀豆粉担子穿梭过清水、荷花两个乡镇,养活过一家老小十多口人也曾在当地传为佳话。
稀豆粉
XIDOUFEN
于我的“豆粉世家”而言,做稀豆粉更是一桩生计,但如此温暖的生计,使得“生计”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让贫穷也不那么苦涩和锥心。
闭上双目,一切真的近了,清晰如昨。第一个眼前泛现的东西,便是外婆家厨房两个硕大无比的铁锅,总是烧得旺旺的柴火,总是嘟嘟地冒着豆香味的锅,一屋子的蒸汽,让我总看不清外婆的脸。
只见她的身影在晃动,她用专制的大木棍和锅铲,用力地搅动着锅内金黄的浆液,有时妈妈姨妈姨娘过去帮搅一会,舅舅们又帮去搅一会。
成熟了,有的盛进大瓷盆里晾凉了做豌豆粉,有的放进小锅里继续用碳火温着,趁热吃,就是稀豆粉。
外婆家院内有棵桃树,总挂着雪白的纱布,被晒成太阳香,用来滤豆汁。院外一大块地,总种着一大片豌豆,开白色的花,结绿色的豆包。
一粒粒小小的豌豆,和我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神奇的小小的豌豆,当它被晒干,被水泡发,被榨成汁,被滤成浆,被煮成一碗热汽腾腾的美味,它的世界变了,我家的世界也变了。
不知外婆从哪里学到的这门手艺,这手艺伴随了她的一生,让我甚至怀疑这就是她的创造发明。她持之以恒地挑着担子走村窜巷去做买卖,有时要步行十几公里到清水乡。乌发变成银丝,就算是“豆粉西施”也敌不过长年累月的奔波劳苦,变成了皱巴巴的“豆粉太婆”。
我见过许多人,如果做一件事太长太苦,将来会十分嫌恶,而外婆对这个活计却充满了感情,不但在她老年的时候仍坚持做豆粉,还把手艺传给了她的儿女们。大姨妈甚至带着手艺出嫁,在另一个村另一个家庭里另起炉灶,把手艺在那儿发扬光大,开枝散叶。
于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去肖庄村大姨妈家的原因,就是因为早晚都能闻到豆香,喝到热腾腾的琼浆玉液。不用挑着担子去卖了,大姨妈家就在集市边上,有了固定的摊点,作坊更大更规范。后来也有别家在卖,但她家就是做成了“金牌豆粉”,供不应求。虽然大姨妈家巷道有点绕,我每次去都不太找得到路,但只要一说是做稀豆粉那家,总会有人给我指路,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酒香不怕巷道深”的道理。
三个姨姐也传承了手艺,除了稀豆粉,还做卷粉——用米浆在锅中用蒸盘一片一片蒸出的雪白细薄柔软的饼状物。不是你现在吃到的稀豆粉粑粑和饵丝,我觉得,稀豆粉卷粉才是人间绝配,卷粉切成条放在稀豆粉里,再拌以酱油、芝麻油、麻油、辣椒油,顺滑爽口,活色生香。
我一直觉得,是因为稀豆粉的支撑,当时大姨妈家的生活才会比别家好了几分,姨姐姨兄吃穿不愁,前途光明。但,也同样是因为有了对稀豆粉的依赖,他们也有一些不思上进,得过且过。
总之抵不过时代发展的洪流,集市开始繁荣,在五花八门的小吃渐渐遍布街市,稀豆粉不再是解馋或填饱肚子唯一或极少的选择,也随着大姨妈常年操劳过度变得力不从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繁忙的稀豆粉摊子变得冷落下来。
豆粉岁月
也或许,姨姐和姨兄们不再执着于小吃摊赚取的小米小钱,于是他们转行开客运车,做翡翠生意,出外打工……兜兜转转,小有收成,但难修正果。无论做什么,我说出其中一种,再也没有人指着前方告诉我:“那是开客运那家”,“那是做翡翠那家”,“那是外出打工那家”了……
很早有一年了,我回家问起母亲,大姨妈家还做不做稀豆粉了,母亲说,早不做了,现在她家谁还能做呢?心里突然有一些伤感,想到那可是外婆传下的手艺,想到更早更早那一年,我和母亲到集市上去看大姨妈,我望着锅中所剩无几的稀豆粉,很想吃,可是排队在买的人还有好几个,我只好咽下口水,告诉大姨妈:“我不吃了,我不饿!”
哪怕工序繁琐,近年来我的母亲却开始频繁地做稀豆粉——其实她年轻时对这个最不感兴趣,抑或她是对做生意不感兴趣,但当稀豆粉不再是家里的生计来源而真正成为一道美食去享用的时候,她兴趣来了。
有事无事,她一个电话就能把我勾回老家:“回来嘛,我给你做稀豆粉!”一想到家里的大铁锅里咕噜咕噜的响声,那些让人迷醉的豆香,我便丢盔弃甲往家里飞奔而去。
锅里蒸腾的蒸腾着,阳台上铺开的稻草上,已晒开了薄脆金黄的一大片干豆片,可以长期储存下来,油炸了吃,香脆酥,有嚼头,美其名曰“刚瑯片”。我觉得那应是外婆那一代人的心眼或者是智慧之作,以前卖不完的,就拿竹片片成薄层,晒干了又卖,居然又无意为这世间制造了一道美味。
想起从前,外婆老得连担子都挑不起来的时候,命令舅舅把她的担子挑到“老地点”——村中那棵大青树下去卖常说的一句话:“我不卖豆粉倒可以的,但我那些老顾客不得吃了不习惯呀!”
我的母亲,一直坚持把豆粉做下来的这点倒是和外婆有异曲同工之处,她不做,我就真正吃不到外婆的味道了,远去的岁月里那温暖如初的人间真味!
文 ✎李燕滔
图 ✎尹大桥 刘恺 杨国辉 倪学锐
编辑 ✎李燕滔
审稿 ✎申美玲
广告
腾冲云烽文化传播技术推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