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新华阿昌族山寨

腾冲报社 腾冲新闻网 2022-07-24


腾冲新闻网微信由 恒益 • 学府雅苑 赞助




阿昌族是云南西部一个古老的民族。阿昌,史书上写作“蛾昌”“莪昌”“阿昌”,因居住地区的不同而有“蒙撒”“傣撒”“汉撒”“阿昌”等自称。到元成宗大德年间,便开始以“阿昌”这一统一名称称呼阿昌族祖先。

——题记


         

带着激动和憧憬我踏上了新华这片“热土”——这里的气温比腾冲城里稍高2-3摄氏度,温热没有风,植物生长茂盛,放眼四周一片苍翠。在距新华乡政府约4公里的地方,坐落着我们即将要去的阿昌族村寨——坝角。


到达新华乡后,车子沿着一条乡道一路向上爬坡,路面不宽,道路两旁村舍俨然,房前屋后花木繁盛。感觉似乎是山顶的地方,就是阿昌族寨子坝角村。



我们一下车,就有一群身着民族服饰的妇女迎上前来向我们热情地打着招呼,她们的服饰颜色甚是鲜艳夺目,头上戴着高高的包头,包头上挂有珠链和彩色绒球,上衣均为长袖圆摆对襟衣,下着色彩斑斓的筒裙,腰系绣花围裙,配戴银项圈、银手镯等饰物。



在我们的惊叹声中,她们已笑盈盈地唱着敬酒歌,端着斟满米酒的竹筒杯,向我们款款走来,酒香扑鼻。阿昌族素以好客闻名,而其好客就体现在“以酒待客”上,这是他们的“进寨酒”。有朋自远方来,他们会在村口设酒,表达自己对客人的尊重和诚心。同行的伙伴们虽都不剩酒力,也纷纷端起酒杯或一饮而尽、或浅尝辄止抿一小口,清冽的米酒下肚,我们之间的陌生感也瞬间消弥。



放下手中的竹筒酒杯,咚咚锵锵的音乐声随即响起,妇女们载歌载舞,她们告诉我们舞蹈的名字叫做“蹬窝罗”,是过“阿露窝罗节”时跳的。“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的盛大节日,是为了纪念“遮帕麻”与“遮米麻”即“天公”和“地母”的壮举,于每年公历3月20日—21日举行。坝角村过“窝罗节”的时间又与别处不同,于每年农历正月初六举行。届时,阿昌族男女老少都穿上民族盛装,汇集到塑有青龙和白象图腾的舞场,围绕着青龙和白象图腾载歌载舞,开始 “蹬窝罗”,跳上一整天欢度节日。




此时此刻我们置身期间,感受着阿昌族浓郁的节日氛围。她们的热情也感染了我们,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跟着她们忘情地跳起舞来;尤其是孩子们,像一群活泼的小鸟在林中欢呼雀跃,往来穿梭。一连跳了三曲过后,伙伴们跳得满脸通红,爽朗地说笑着,仿佛自己也是个地道的阿昌族女子。如果不是细雨忽至,我想我们或许可以跳到月上柳梢。



细雨中,我们转至旁边的“阿昌族博物馆”里,坝角虽是边远村寨,但博物馆里陈设的一丝不苟。据讲解员(坝角村主任)介绍,坝角村全村112户,除8户汉族外,其余都是阿昌族,共456人。建寨历史300多年,寨子依山而建,砖瓦房其间夹杂着“杆栏式”竹屋。从前,阿昌族人民的生活较苦,大多数人住茅草房(以竹、木为屋架,篱笆糊泥为墙,茅草盖顶)。如今,生活好了,很多人家都建起了砖瓦房。



阿昌族是云南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追塑历史,其祖先源于古代的氐羌族群,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里与西南边疆当地土著相互融合,并不断分化,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寻传蛮”有直接的渊源。腾冲地区的阿昌族分布在新华和蒲川两乡,大理地区的阿昌族多分布在今大理州云龙县。现在,坝角村和云龙县两地的阿昌族之间常互相交流学习。



博物馆里陈列的生活用具是100多年前的族人使用过的。 阿昌族先祖最初以采集、狩猎为生,到后来的“刀耕火种”开始锄耕农业,阿昌族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尤其擅长锻制刀具。




博物馆的一角搁置着一台木质织布机,织布机上挂着未纺织好的花布,这样的花布是勤劳的阿昌族妇女采摘天然蓝靛染制棉线并手工纺织而成。据介绍,阿昌族妇女穿着的筒裙,需要一个人花一个月的时间方能制作完成。



阿昌族的婚恋习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生动有趣,充满情调。留下了许多的情歌对唱小调和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领婚”是其中的一种婚恋形式,即男女自由恋爱,但父母反对,这样男方把女方领回家中成为事实婚姻,然后再请媒人说服对方父母,再举行婚礼。在古老的婚俗中还有“三回九转明媒正娶”“逃婚抢婚”等,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是男女双方真爱才能结为夫妻。



我们从她们的头饰上就可以辨别出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来,未婚时姑娘是编辫子,将发辫挽于头上,发辫上插花。到新婚之夜,要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为新娘梳头盘发,带上约30厘米高的包头,“收发”即“收心”,喻意从此“收心”做人妇。



博物馆的墙壁上,还记录着许许多多关于阿昌族的故事和传说,深深地吸引着我。这样一个古老、美丽的寨子,总是让人留连忘返。



文:余晓曼

图:段其集 新华乡提供

编辑:李燕滔

审稿:申美玲





   更 多 精 彩 




广告



腾冲云烽文化传播技术推广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