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克腾冲采红蘑菇!

腾冲报社 腾冲新闻网 2019-04-07


腾冲新闻网微信由 恒益 • 学府雅苑 赞




腾冲夏季,连绵细雨孕育了大自然的恩赐——菌子。腾冲菌子种类繁多,各有千秋,但要选出一个菌中的老大来,勐连红菌(红蘑菇)当仁不让。




红菌随着夏天一起,悄悄在山林里冒头,家住下勐连社区的姚家夫妇也开始翻出了往年上山采菌子的装备——老爷帽(斗笠)、雨鞋、塑料雨披、大小适中的背箩,有时候还得配上一根拇指粗细、坚硬的石竹当拐杖。姚家夫妇就是靠着这些简易的装备,穿梭在勐连片区广袤的深山野林中。



在这吃菌的季节,最向往的就是一锅勐连红菌。7月3日早上,姚家夫妇作为向导,带领我们上山采红菌。




在山下等着我们的是姚哥的媳妇,朱姐。别看朱姐已经53岁了,但依然身姿矫健,我们看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在另一座山,采到了三斤左右的红菌。朱姐带我们穿过玉米地边上的田埂,又爬上泥泞不堪的地头小道,方才才到达今天的“寻宝地”。



这座山不算高,但很陡,长满了不高不矮的栎树,一条算不上路的路,通向幽深的林子里。朱姐率先弯着腰钻进去了,我们也急急跟上。进了深林,恍若进了另一个世界。杂乱的树木遮天蔽日,地上铺满了华为“营养”的枝枝叶叶,林间昏暗,山体陡峭,没有路,但有一些采菌人踩出来的痕迹。我们扯着藤、扶着树,亦步亦趋跟着朱姐,生怕一个晃眼,就看不到人了。



朱姐告诉我们,采菌子的季节,他们夫妇几乎每天都是六点左右就上山了,采菌子必须赶早,因为采的人多,去的迟了,别人都背着菌子下山了。



爬了一截,我们也看到菌子了,似乎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红菌。大家都很激动,各种拍各种照,拍完了又去采。激动之余,朱姐告诉我们,虽然这个也是红菌,但不是我们要找的正宗勐连大红菌,因为这些红菌个把小,颜色不够红,腿细,叶子薄,虽然也能吃,但有的会带点苦味、辣味,口感不好,所以他们采菌子的人都不会采这样的红菇。



再往上,菌子种类多了起来,有能吃的,也有叫不出名的,但采惯了大红菌的朱姐,看都懒得看它们一眼。等穿过了不知多少丛林,我们听到了姚哥的应答声。姚哥一身经典采菌人的打扮,在茂密陡峭的丛林中猫着腰搜寻着菌子。不多时,姚哥就发现了一小片大红菌,连忙喊我们过去。



这一小片红菌,有六、七朵,就长在层层的腐叶中,有的开成了一把伞,有的还是小骨朵,在腐叶里躲躲藏藏。但它们颜色鲜明,跟黑褐色的山地比起来还是比较显眼。待我们仔细观察、拍照片后,姚哥才把红菌采到背箩里。




在山上转悠了一阵,我们也没有找到其他的大红菌。下山的时候,姚哥告诉我们,采菌子不能漫无目的,因为菌子多数都有自己的“堂口”。什么菌子在哪一堂(方言,地点)出,大概什么时候出,都是有数的。所以采菌子经验丰富的人,知道哪片山哪一堂出什么菌子,出多久。而没有经验的人,找不到菌子堂,很难采到真正的好菌子。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此时还飘着细雨,虽然被茂密的树叶挡去了一部分,但我们还是被丛林打湿了一部分。山路又陡又滑,必须紧紧拉住树枝,但还是时不时有人拉到枯枝和刺藤,滑一大跤。等大家从树林里钻出来的时候,个个都是泥水鞋子,衣服邋遢,发型凌乱,有的屁股墩上还开了花。但总的来说,还是收获满满。



姚哥夫妇,不仅自己找菌子,还顺带收购一些红菌。一般上午10点过后,就有人陆续来他家卖红菌。姚哥说,这几年勐连大红菌越来越火了,前两年就有老板来收购,烤成干红菌,卖到福建、日本一带。但这两年,勐连红菌根本不愁卖,随时有人来预订,新鲜的红菌都不够卖。



勐连红菌因其独特、讲究的生长环境,个头大,颜色深红,叶片厚实,菌杆粗壮且带有红色,闻起来有清香味,成熟后的红菌菌脚逐渐空心、松软。而烹饪后的红菌,汤色玫红,口感鲜甜,营养丰富,真正的色香味俱全。与其他地方的红菌相比,勐连红菌显然在外形、口感上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菌子中的珍品。



“勐连红菌都是生长在深山中湿润高温的腐质层中,一般从6月下旬采到9月份,整个勐连片区平均每天的红菌产量只有50斤左右,真正的供不应求”。上勐连社区的支书杨世勉也向我们介绍。






总之,想吃到一顿正宗的勐连大红菌,并不容易。反正不管是红菌、鸡枞,还是牛肝菌、见手青,只要是能吃上一顿鲜美的菌子,也算是不负这个季节的美好了。



图文:胡长娇

编辑:沈祥贵

审稿:申美玲




   更 多 精 彩 



广告



腾冲云烽文化传播技术推广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