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迎月楼——腾冲手工老月饼

腾冲报社 腾冲新闻网 2019-04-07





中秋


我相信,人的味觉也应是有着某种记忆的,眼看中秋即至,那种对月饼的“馋”突然涌上味蕾,回想着,自己去年吃过哪种月饼,就想到了位于邮电小区那个干干净净的小院,那户做“迎月楼”月饼的人家。




迎月楼——腾冲老品牌手工月饼。做月饼的段师傅一家,十五年前,和缅甸的华侨亲戚学到了这个做月饼的手艺——而据说,这个手艺也是腾冲人带到缅甸去的,兜兜转转,又回到腾冲,回到一个普通人家的小院里,如此传承了下来。


打电话过去,问段师傅家今年做不做月饼了?回答说还做,而且,虽然离中秋还有十几天,但已经万事具备了。


我们一群人凭着记忆去找那个小院,其实并不难找,就在工商局大门口往下第二个巷道里,邮电小区135号,在巷道口能看到他家的招牌,并且,已经有月饼的香味飘了出来。


走进小院,仍如我去年见到的一样,干净而整洁,我很少见到一个做食品的家庭作坊有如此洁净的空间,纤尘不染的感觉,像腾冲大多数人家一样,木结构房,火山石铺就的院落,栽花种树养鱼,阳台上有藤蔓的丝绦垂了下来,院中有一棵木瓜树,结满了硕果。


段师傅的爱人龙师傅——其实做饼主要是她带着一群和她年纪相依的妇女在做,见到我们,热情地迎了出来,全都穿着白色的大褂,戴着白帽子。“饼香不怕巷道深”,已经有不少像我一样的客人在咨询过他家今年做不做月饼,虽然平时他家并不从事甜品之类的生意,但时间一到,客人自然来了。许多老传统手艺已经在慢慢流失,如若没有人来坚守和传承,我们的确连月饼的味道都无法回味了。



有个朋友说:“其实一直很好奇,这些做月饼的,他们平时在干嘛?” 段师傅和龙师傅已经从单位退休在家,有一女儿在德宏工作且已成家,生活富足安稳,做月饼,并不是为了“讨生活”,应该也成了一种习惯,或者是情怀。



从十五年前学到月饼手艺后,他们每年都会认真总结做饼的经验,进行调整、创新。我觉得他们是深爱月饼的,一谈起做月饼老两口脸上便会浮现一种自得的笑意。性格爽朗的段师傅说,开始做的时候,他曾经骑着三轮车沿街卖了两三年,两三年后,便有客人自己找上门来,根本无需再拿出去卖!有几年,做的远远不够卖,供不应求。每天加班加点做到深夜,第二天便卖个精光,买不到人,甚至责怪他们:“怎么不多做些呢!”



段师傅说,因为要保证做月饼的原材料,就算尽量放宽了多做,毕竟也是有限制的。用于月饼的面粉、猪油、花生油、火腿、水果等等,她都会严格把关,就像可以在超市就能买到的花生油,她都不放心,而是到观音塘的榨油厂亲自守着榨出来。猪油得自己亲自炼,火腿也是亲自做……于是,我们在他家的厨房,看到了这些赏心悦目的原材料:猪油、花生油、火腿、核桃、芝麻、豆沙,齐整地摆放在那儿,简直就是一幅画。







在接下来的日子直到中秋,由这些原材料变成的腾冲人所熟悉的鸳鸯心、双料红腿、串糖月饼、沙饼,水密挑、香橙、草莓、凤梨等水果馅儿的月饼,就会去到千家万户的餐桌,迎接佳节,迎接一份香甜的团圆。




此刻,我们却全都忍不住,当场就拆开了几个火腿饼吃,都大叫着“好吃”,有个朋友说,“迎月楼”吃了很多年了,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酥”,我一直不太喜欢吃火腿饼,而当我吃过“迎月楼”的火腿月饼以后,就更不会去吃其它的火腿饼了,仅仅是那种酥软和香美,又能让我惦记到明年了!



温馨提示

“迎月楼”联系电话:0875—5181099

地址:上绮罗社区邮电小区135号





文:李燕滔   

图:王立权  解宏伟  

视频:王立权

编辑:李燕滔

审稿:申美玲





更 多 精 彩




腾冲云烽文化传播技术推广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