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2018丨邱志杰:分裂的价值观交锋缺乏理性,“北京实验室”将展开实质性创新
用什么方式打开2018?
我们试想这是一次特别的聚会,每个人携带自己的新年期望而来,个体的汇聚,使一段时间的共同议题也浮现出来,艺术行业看上去更加繁荣,但内核反而不那么清晰,是系统出了问题,还是对艺术的认知需要再调整?在谈论生态与结构时,有没有更多关注作品本身以及艺术家被时代裹挟的命运?
面对这份问题直接的问卷,有人审慎地一再修订自己的回答,也有人选择了沉默。一份问卷当然解决不了多少现实问题,但至少可以借此检视这一年,留下真实的标注,面对各自或共同的困惑,寻求症结,并付诸行动。
回到原点,艺术何为?请接受我们一以贯之的追问,在这个以花巧挪揄与时代调笑见长的轻媒体时代,我们依然坚持拥有自己的锐度。
这样一份问卷将贯穿一月,就当这是艺术家、策展人和收藏家们一同撰写的一份新年献辞。
感谢各位,带上了坦诚,一起来赴这一场大多数人并没有避重就轻的新年聚会。
——《艺术新闻/中文版》
提问2018
Issue.01
」邱志杰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90年代初邱志杰以其大型装置作品知名于中国当代艺术界,其作品将绘画、装置和偶发艺术融为一体。他创作的《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叙》体现了行为艺术与中国传统书法间的对话,影响深远,也被收入2017年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大展。近几年,他的研究兴趣涉及生物学、物理学、与工程技术等更广义上科技进程中与艺术的结合领域。邱志杰同时还是一名极具影响力的理论写作者和策展人,于2017年曾担任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Q: 2018年,你将要实现的最重要项目是什么?
▲ 2015年“邱注上元灯彩计划”展览海报,图片来源:artlinkart
A: 为科技艺术教育国际联盟创建北京实验室。实质性地展开研发创新,而不是开研讨会打嘴炮谈创新。以及《邱注上元灯彩计划》的终结展。
Q:2018年,你希望艺术界发生哪些发展或变化?
▲ 北京很多园区被迫搬迁,图片来源:maimai
A:希望北京市政府意识到,拆艺术家工作室和园区,是一个地方政府所能做出的最短视的动作。政府应该建很多廉租工作室招纳全球艺术家和设计师来北京工作,这座城市才会有创新力。
Q:在艺术领域中,什么是你最为关心的紧迫课题?
A:为年轻人建立独特的历史观和核心价值观。
Q:你最期待发生的艺术事件是什么?
A:一个平静的夏天。
Q:你认为什么是中国艺术系统中最应受到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A:作品和展览的评价标准紊乱,通过互联网自媒体各说各话,各有粉丝,都自以为正确,没有真正的对话。分裂的价值观之间的交锋缺乏理性。网络流氓式的话语比理性的声音更吸引眼球。
Q:过去一年,你最重要的工作项目是什么?
▲ “不羁之旅”展览现场,图片来源:荷兰范阿比美术馆
A:个人方面是我的回顾展“不羁之旅”在荷兰范阿比美术馆、日内瓦当代艺术中心举办。同时出版大画册《万物有灵》。
Q:你看过最好的展览、最有意思的书有哪些?
A:看过的最好的展览没什么特别可以提的。最有意思的书是《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
📚
邱志杰2017推荐书单
《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
书籍介绍:
《麻省理工学院和创业科学的兴起》是一部分析大学在社会中的职能转变的权威著作,为我们了解麻省理工学院如何从一所赠地学院发展成世界著名理工科大学的历程提供了难得的素材。全书系统分析了创业型大学模式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起源和发展。为了对这种创业型大学生成及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作者不但对麻省理工学院不同发展时期的四个关键人物进行了系统研究,还对学院在将研究、教学与创业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文化价值观,及“大学-产业”“大学-政府”的新型关系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