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数字革命的中年危机,创立40年的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中国行
“40年前,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电子艺术节正在构思并且实现的过程中,而数字革命的重要性已经浮现。最重要的时刻发生在1981年,电子艺术节诞生后的三年,IBM公司将其新型号命名为‘PC’(个人计算机)。由此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可能是数字时代最重要的时刻:计算机的个人化,使计算机脱离了大型机的数据中心和研究实验室,进入了日常生活。”
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今年正值40周岁,既为不惑之年,却也标志着中年危机的到来。由数字革命延续而来的辉煌在即将进入新千禧第二个十年之际,从技术和艺术的双重维度中陷入了停滞和困顿。因此今年的标题为“出箱——数字革命的中年危机”(Out of the Box–the Midlife Crisis of the Digital Revolution),显示了这一全球历史最为悠久的科技艺术节清醒的自我审视和幽默的自嘲。即使如此,作为科技艺术界的“麦加”,林茨电子艺术节的规模依旧盛大,吸引了数千位艺术家、科学家、学者前来,并有五六百场的讲座、工作坊、音乐会在五天间举行,观众亦达到惊人的十余万。
移步中国,中年危机的新出口
电子艺术节的“中年危机”与其二战后欧洲重要的工业城市这一身份息息相关,林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强烈地影响着这个艺术项目。而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相关的各项产业正在蓬勃兴起。
11月3日,结束为期五天的庆典后,林茨电子艺术节第一次来到深圳,在设计互联举行“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以文献回顾其40年历史的同时,也展出了包括生物艺术、算法艺术、人工智能等多种形式的作品。由中奥双方联合策展,无疑具有象征性的意味。在拥有大量互联网巨头企业、华强北以及大量科技加工企业的深圳,所有的信号指向一种少年式的意气风发,毫无中年的颓废。
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副标题是“艺术、技术、社会”,那么身在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艺术,将成为“对数字革命持批判式的异见”,还是成为技术更好的阐释者?除了技术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国与欧洲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激发,是否能为年逾不惑的中年艺术节产生新的灵感?中国艺术家和老牌欧洲媒体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是学习借鉴,还是另一种范式转换后的平等合作?如何处理未来四十年中艺术与技术的相处模式,这是林茨和中国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11月9日,在上海中心大厦举办的《艺术新闻/中文版》国际艺术论坛中,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奖项、展览联合出品人克里斯特尔·鲍尔(Christl Baur)介绍,1979年,以产钢为经济支柱的林茨受工业污染的影响,城市管理者面临着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重新规划。彼时的计算机技术只在专业人士工作中使用,城市管理者与电子艺术节创始人决定以此为起点,另辟蹊径组织以科技为主导,科学与艺术跨界的电子艺术节,创造一种全新的城市文化,以区别维也纳和萨尔斯堡等历史和文化底蕴丰富的城市。
“电子艺术节在过去40年中做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艺术家与来自不同机构和公司的科学家、工程师等科技领域的先锋连接,通过创作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鲍尔说。从1979年第一届电子艺术节20位艺术家和20位科学家参与,到2019年汇集了全球1300多位创作者,林茨电子艺术节逐渐国际化的同时,从未改变过“扎根本土”的原则。鲍尔表示,“许多艺术节在举办两三年后就无法继续了。如果林茨电子艺术节不是从第一年开始就让本地居民参与进来,每年更换举办地点为林茨带来实质改变,也不可能持续40年。”
11月15日,第三届EAST-科技艺术季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今年就以“新时代的全球科技艺术全景”为主题,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协同进行,邀请来自十二个国家的五十余位艺术家、理论家、科学家及三十余家知名科技企业围绕相关议题展开重点讨论,活动包括三场顶级学术会议,四个展览,四场工作坊及若干场讲座。“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正是四场展览中的一场。
其中,科技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邀请来自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惠尔康基金会、阿姆斯特丹视觉艺术和数字文化艺术基金会、慕尼黑艺术博物馆、柏林马丁·葛罗比乌斯博物馆、莫斯科LABORATORIA科技艺术空间、里斯本Ectopia实验艺术实验室、日本山口媒体艺术中心等国际高校及相关机构的研究者。
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总监马丁·霍齐克(Martin Honzik)在发言中指出:在新的工业革命和科技浪潮之下,数字化、自动化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EAST-科技艺术季”正好在这样的背景中提供了一个在传统艺术领域所没有的平台,将世界联系在一起,聚集来自各地、各领域的人才,使艺术更多地融合到科技发展的进程之中。他希望能通过此次大会,逐步在艺术和科学技术之间找到新的连接方式。
“冇限人类——人类的极限与局限”展览现场,图片来源: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11月19日,马丁·霍齐克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科技方向教授、策展人、艺术家费俊联合策展的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全球艺术项目“冇限人类”北京站在位于798艺术区的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启幕。早在2018年,现代汽车与奥地利媒体艺术团体——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就开始合作举办展览 “未来演化 — 我们的共享星球”,今年是双方的第二次合作,而标题则沿用了今年林茨电子艺术节主题展的名称。
Hyundai Blue Prize 2019决赛的三位获奖者,从左至右:陈嘉莹、张业鸿、陈旻,图片来源: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Hyundai Blue Prize 2019决赛结果也在11月19日当天公布,陈旻、张业鸿凭借策展方案《狼、猞猁和蚁群的社会生活》获得“创意能量Creativity”;而“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 则被陈嘉莹凭借策展方案《爱的几种形式:爱屋及乌、偏见与柏拉图》所斩获。“如何运用社交媒体本身,不仅仅是在白盒子系统里面。换句话说,如何拓展白盒子空间,来和更广义的社交网络进行关联,这也是我在多个候选人方案里面能够感受到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家都在寻找跟这个时代最相关的一种语言方式。”费俊说,“今年的情况很明显,大家水平都在提升,没有那么明显的悬殊。”这一奖项今年已迎来了第三届。
人工智能、生物艺术风潮与新的市场
林茨电子艺术大奖今年颇为瞩目的一点是从2007年开始颁发给无法定义的前沿艺术形式,称为混合艺术奖(Hybrid Art)。从今年起改名为人工智能与生物艺术奖(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Life Art),给了这十二年的“无定义”一个颇有意味的定义,也定义了新时期科技艺术的两支重要力量。
对于生物艺术来说,不仅今年主题展《人类极限-有限的人类(Human Limitation—Limited Humanity)》和校园展有大量探讨这一主题的作品出现,而1999年的电子艺术节主题“生命科学”,该年的论述提到:“林茨电子艺术节开始关注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内的议题。这个历史悠久的艺术节在传承过往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定位:换句话说,将注意力投向气氛紧张,酝酿着冲突的领域。”这在千禧年间曾催生过大量标志性的生物艺术作品的出现。而自2007年来颁发的混合艺术奖也有90%是颁给了生物艺术家。
而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自从2016年Alpha Go击败人类棋手拿下各大媒体头条,就昭示着人工智能的第三个黄金期到来。2017年林茨电子艺术节的主题即是“人工智能——另一个我”。今年这一风潮依然保持,不仅主展区出现大量人工智能作品,新装修完的电子艺术中心首展“罗盘——航向未来”(Compass,Navigating the Future)也是一档以人工智能为主的展览。另外,圣弗洛里安(St. Florian)修道院作为特设展区,主题为“人工智能与音乐(AI x Music)”。在为期五天的电子艺术节期间,这个教堂充满了各种音乐会以及与AI音乐相关的研讨会。
科技艺术/媒体艺术的画廊部分是林茨电子艺术节非常新的一个板块,于2017年首次设立,但是发展极其迅猛。该板块涵盖了全球经营媒体艺术的数十个画廊,大部分都是年轻而颇具想象力的经营者,因此挑选的作品包含了机械臂装置、生物艺术、数字雕塑、生态艺术等多种形式。更有趣的是,其设置的讨论显然对于整个艺术市场具有前瞻意义,仅以几场讨论为例,《如何保存与展示生物媒介艺术》探讨了与生物媒介相关的艺术形式应当如何保存、展示和收藏,而艺术节现场也出现了一位专门收藏生物艺术的藏家系统自我介绍,也预示着这一作品类型进入市场的可能性。
另一场讨论则涉及生态艺术,西班牙的QUO ARTIS基金会发起主持了该主题的论坛,并设有同主题展览。该机构曾参与组织和制作2017年的“南极双年展”,来探索南极这一“无望的乌托邦”(hopeless utopia),并聚集了一百多位全球关注气候变化和冰川消融的艺术家、科学家、建筑师、研究人员等。
在采访基金会的共同创办人之一塔蒂亚娜(Tatiana Kourochkina)时,她提到基金会下一个乌托邦式的策展将于明年发生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该岛的生物独特性,对达尔文对于生物起源的思考有本质性启发,进而成为其书写《物种起源》的思想源泉。基金会将于明年九月开启“加拉帕戈斯艺术与科学之旅”,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世反思的艺术项目公开招募已经开始,而获选的艺术家将在此次旅程中发展其艺术项目,并与四位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家开展交流。通过对科学史的回溯,重新组织科学与艺术在生物多样性以及气候问题上进行对话,这一极富想象力的形式将是生态艺术新型的生产模式。同期举办的展览由策展人Daniel López del Rincón策划,包含艺术家Brandon Ballengée探讨严峻生态下面临变异的物种,以及Maja Smrekar的《人类世逃生箱》(Survival Kit for the Anthropocene)等作品。
电子艺术节也逐渐显现对女性主义的重视,并增设了“女性媒体艺术工作者的全球地图”网站项目,访客可以通过该地图查找不同国家的女性媒体艺术家/策展人,也可以上传相应的资料。
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历史维度
因是四十庆生,在9月5日开幕的艺术节增加了历史的厚重维度。首日的论坛设有“电子艺术节历史峰会”,邀请诸多媒体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参加论坛。而今年的特邀校园展也由名声斐然的魏玛包豪斯大学来担纲,从格罗皮乌斯创建该学校至今正值百年诞辰,今年的展览却展示大量与生物媒介有关的创作。
主展馆Postcity则呈现了非欧陆地区的媒体艺术史,包括展览“芝加哥新媒体1973-1992”(Chicago New Media 1973-1992)以及“日本媒体艺术时间轴信息图计划”(Japanese Media Art Timeline Infographics Project)。前者注重影像和照片的展陈,后者则从数据本身出发,涉及日本历代媒体艺术家的师承关系,以及日本媒体艺术节和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关联历史。
在兰多斯美术馆(Lentos Art Museum)的展览“林茨电子艺术节及其城市”(Ars and the city)展示了从1979年以来,在林茨的公共空间发生的艺术、媒介以及参与性艺术项目,这四十年从不间断的公共项目塑造了电子艺术节,同时也塑造了林茨的城市史。例如2012年由50个无人机组成的矩阵在多瑙河上飞行,为市民奉献了独特的感官体验,也是电子艺术节历史上令人惊艳的一幕。
而在主展区的另一个展览“林茨电子艺术节及其虚拟空间”(Arson the wire)则描述了参与电子艺术节的艺术家们,在四十年间如何探索电子空间中的社会维度。两个展览从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历史相互补充,也体现了科技艺术的丰富表达形式。
每年的主题展都会提出新话题,并且推出一批新的艺术家。今年的主题是“人类极限-有限的人类”(Human Limitation—Limited Humanity),探讨人之为人的优势、缺陷和极限,并着眼于其与非人(non-human)诸如动物植物以及机器之间的融合。
俄罗斯艺术家海伦娜·尼康诺(Helena Nikonole)的作品 《鸟语(Bird Language)》探索了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工具破解其他物种语言的可能性,艺术家让AI学习夜莺的啼声,并发展出一套与鸟类对话的机制。日本艺术家菅野創(So Kanno)的作品《Laser mice(激光老鼠)》则开辟了协作机器人的模式,模仿动物世界中的蜂群效应,通过六十个小型机器人的交流协作,来完成绚烂的光之舞曲。来自斯洛文尼亚的艺术家萨莎·斯巴卡(Saša Spačal)的《地之连接(Earthlink)》是一件简洁而恢弘的作品,通过机器之间的赛博连接模拟了地球万物的相生相灭。来自日本的组合Another Farm通过《改造的天堂:衣裙(Modified Paradise:Dress)》展示了转基因蚕丝如何颠覆人们对于传统服装的想象,并进入多重视角的材质学领域。
以上作品只是展览的部分组成,由此激发的想象空间足以为新一代的艺术家提供丰富的话题,从而颠覆老调重弹。从这个意义上,数字革命带来中年危机或许可以通过更为广泛的媒介使用去克服——数字艺术或许出现了顿滞,但是更为广义的科技艺术却正跨入另一个黄金时代。(采访/TANC、魏颖,撰文/魏颖,编辑/孟宪晖)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林茨电子艺术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