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波老虎咬人事件:生命逝去令人悲怆,也请敬畏规则

2017-01-30 新京报记者 新京报

点击新京报关注猛料最多的公号!


 这起老虎咬人事件,责任仍待厘清,却也留下警示性隐喻——敬畏规则,往往也是种自我保护。

先看事件最新进展


1月29日下午两点左右,一名成年男子出现在雅戈尔动物园虎山内受到老虎攻击,被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29日晚11点43分,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管委会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死者张某未购票,翻墙进入动物园。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70dfhjwn&width=500&height=375&auto=0
▲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被老虎咬伤男子已死亡(略恐怖,慎点)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下午3点40分,雅戈尔动物园负责人称,咬人的一只老虎已经被击毙,其他老虎也被驱散,伤者已经被送往鄞州第二医院。下午5点34分,记者从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管委会获悉,受伤男子经抢救无效死亡。


▲图片来自网络


晚11点43分,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管委会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根据死者张某(籍贯湖北)同行人员李某某陈述并现场指认,当日下午2时许,张某及妻子和两个孩子、李某某夫妇一行6人到雅戈尔动物园北门,张某妻子和两个孩子以及李某某妻子购票入园后,张某、李某某未买票,从动物园北门西侧翻越3米高的动物园外围墙,又无视警示标识钻过铁丝网,再爬上老虎散放区3米高的围墙(围墙外侧有明显的警示标识,顶部装有70厘米宽网格状铁栅栏)。张某进入老虎散放区。李某某未进入,爬下围墙。相关情况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新京报记者赵凯迪 曾金秋)


声音:生命堪悯,规则当守


老虎咬人惨剧,发生在“初岁元祚,吉日维良”的喜庆节点,愈显悲怆。生命堪悯,涉事男子命丧虎口,让人扼腕且痛心:他的离世,宣告了悲剧最后的转圜空间被堵死。毋庸置疑,这么一条生命遽然画上句点,于家人是丧亲,于你我则是秋鸣也悲之痛。


▲图片来自网络


对逝者当怀悲悯,但此事中的是非仍需廓清,这也是对涉事各方和公共舆论的交代。


就目前看,有些信息仍不明朗,比如男子究竟是如何被老虎“拖进虎园”的;网传的男子“逃票误入”“私自穿越”等说法是否属实;有媒体报道男子“14:30分许被老虎叼入园内,被救出时间为15:43”,救援有无耽搁;还有游客反映关老虎的玻璃内侧未加装防护网……这些问号亟待被拉直。如今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希望其借助园区监控视频和缜密查证,尽早查出和公布真相。


这次惨剧,易让人想到以往的很多动物园动物伤人事件。这些事件在具体情节上千差万别,但这类事故上的动物园管理方与游客责任划定,适用的法则却如出一辙。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16nw8x22&width=500&height=375&auto=0
▲去年7月的八达岭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视频


尽管男子去世令人悲痛,但情归情,责任判定仍需回到以法律为准绳的框架中来。对于动物园动物伤人,《侵权责任法》明确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动物园免责的唯一法定情形,就是证明自己“尽到了管理职责”——注意,是监管,而不只是提醒。


男子有没有越过虎山与游客游览区之间的河擅入“禁地”,动物园方面有无尽到隔离还有现场救人责任,关乎两方的责任分量划分。在事故合理担责方面,有个汉德公式:B(预防事故的成本)<P(事故发生概率)×L(事故损失)。也就是说,涉事各方的责任与其避免事故需付出的代价成反比。


图片来自网络


在网上,好多人“同情那只被击毙的老虎”。这是种感性判断,糅合了不少基于“小道消息”的臆断。若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救人而杀虎,采取“枪杀”之类应急办法,合乎人道原则,符合民法上的“紧急避险”要素,当然这也得视枪杀老虎是“事中”还是“事后”、具体情境合宜与否。


真相是结论的依据,就目前看,许多把靶心对准死者的说法失之过激,有些悲剧也不可轻易“段子化”。但跳出个案看,有些提醒并非多余:比如对规则意识的信守。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罔顾规则的低成本与好处,却忘了规则被漠视背后的风险。


今年春晚上相声《新虎口遐想》很火,人落虎口旁,衍生出一堆笑料包袱。可现实中人落虎口的代价,容不得“戏说”。在动物园游玩,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即便有好奇心,也要将其收束在规则和理性框定的边界内。“偏向虎山行”当拟喻还行,当实践指南就惨了。


图片来自网络


死者已矣,殷鉴犹在。宁波这起老虎咬人事件,责任仍待厘清,也必须廓清,但其隐喻仍具警示性——敬畏规则,往往也是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规则意识缺失背后连着的,往往是灾祸之始。


好文荐读:

民警除夕遇袭身亡:为一个公民、丈夫、父亲而悼

愿你我他的心,都能稳稳安放

我的“大车”父亲 | 记者还乡




本文部分内容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