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在生命的黄金时代,选择过怎样的生活才是“正确”的?

2017-07-02 新京报记者 新京报

当人一天天老下去,选择的余地一点点缩小,奢望也会慢慢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正处于黄金时代的年轻人,该趁着尚未受锤,勇敢地做出抉择。

全文1438字,阅读约需2.5分钟


又到毕业季了,近八百万毕业生将走出象牙塔,接受现实社会的洗礼。


我知道,很多人一定是彷徨失措的。


回想当年,一位好友得知我毕业后有归乡就业的打算,曾问道:你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手拿两个学位的高材生,为何放弃北上广的大把机会,甘心囿于一个小城之中,过着与父母"一碗汤"距离的生活呢?


我无言以对,只得讷讷答道:"人各有志"。


彼时我刚二十一岁,可以说正是一生中的"黄金时代",除了向往未来,也被那个苏格拉底式的问题困扰着:


年轻人到底应该选择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回想好友的提问,现在的我或许会答得从容许多。


年轻人可以追求功成名就,背井离乡去异地打拼;可以甘于安逸平淡,在父母身边享受亲情的温暖;也可以听从"命运的召唤",骑上一辆单车去环游世界……这其实都没什么问题。


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而是一定要做出选择。



做出选择的困难,同时也是迷人之处,在于很多时候没有第二次机会。经济学中有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叫做机会成本,它是指为执行一种投资方案而不执行另一种可行选项所损失的利益或收入。当我手里只有两块钱时,就得在草莓冰淇淋和香草冰淇淋之间做出选择,当我吃下草莓冰淇淋时,就付出了少吃一支香草冰淇淋的代价。


总有一部分年轻人,害怕做出选择的机会成本太大,大过了收益会赔本,而逃避做出选择,并把这种习惯归咎于一种"病",叫"选择恐惧症"。如果这种"病"发作在纠结吃烤肉还是吃火锅上,问题尚且不大。但若是病发于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上,那真是药石罔医了。


马伯庸在《三国机密》中对吕布有这样一段评价,或许可以当作对这部分人的诘问:"吕布到中原这几年来,仗是打了不少,却没有一个明确目标,抓到什么是什么。他忽而是忠臣,忽而是逆臣,忽而是名将,忽而又是军阀--这种缺少定见的人,空有匹夫之勇和西凉大众,没有半点信念和规划。这才是真正的软弱!"


定见,才是吕布无法成为曹公或刘备的决定性因素。定见需要勇气,且这种勇气必然不是冲动。年轻人的冲动类同于本能,一旦过度解放,便会催肝裂胆,这时所做的选择,往往让人在回首时后悔不已。


定见的产生也并非一蹴而就,总有人说年轻人的问题在于做的太少而想的太多。但想得太少而做得太多,不免会使人迷失在"所求为何"的疑问当中,混沌行于世间,徒增缺憾。


定见之所得,只能剖开自己的内心,不断探索内心深处所想,无论是苟且于眼前也好,还是追寻诗与远方也罢,最后需能获得自我承认,与自我和解。


面对他人的关心与质疑,年轻人总会陷入短暂的自我怀疑中,但说到底,审察人生的资格,只有自己一人拥有。



所以,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父母、同伴想要什么,确认自己的信念,思考自己追逐的东西是否有价值,而不只是接受别人给你的规划,接受别人给你的选择。


所以,苏格拉底的那个"千古一问"本就不存在一个最佳答案。所谓"正确"的生活只是一个伪命题,"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既然没有哪种选择具有最高的普适性,不如将自己的定见贯彻到底。


对迈入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最令人恐惧的是举棋不定。选择月亮或是六便士,哪一个都没有错。错误的是,当你怀揣六便士时,仍在暗暗追悔月亮才是自己的真爱,那样不仅愚蠢,而且软弱。


做出决定往往是残酷的,有时得接受一些不那么美好的后果。但是,脱离他人的泥淖,不断审察自己的欲望,想清楚自己所求为何,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的。



王小波有个著名的"受锤论":当人一天天老下去,选择的余地一点点缩小,奢望也会慢慢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正处于黄金时代的年轻人,该趁着尚未受锤,勇敢地做出抉择。


当然,更希望你能永远生猛下去,什么都锤不了你。


文/实习生 李文峰 编辑 一鸣


推荐阅读:

FBI推测失联女留学生身亡,被捕嫌疑人为同校助教

宣扬女人不能换男人,女德教母背后藏伪国学利益链

对话“带母上清华”残疾考生魏祥:只需一间宿舍



本文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