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们的朋友圈,还剩下多少朋友了?

2017-08-03 新京报

你的朋友圈,早已不是“生活朋友圈”了,恐怕早就被心灵鸡汤圈、修生养性圈、广告代购圈和疯狂自拍(或晒娃)圈攻陷。


全文1255字,阅读约需1.5分钟


如果要评智商最欠的测试游戏,估计很多人都会投“清清吧,不用回”一票。这固然能筛查出微信上谁删了自己,更会诱发别人“收到一次删除一个”的冲动。但这么尿性的测试,可能马上就要下岗了。



这两天多家媒体曝出,微信正在内测“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用户可以在更新了的“我-设置-隐私”中新增的该功能下面,选择“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以及“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三种条件,有望将“不常联系的朋友”一次性删除。



该功能还只是内测,但网上有些人已炸裂:称其“浅关系终结者”“清理备胎利器”的,认为“精准删除陌生人”“这个可以有”的,希望早日推出双向删除功能的,呼吁“给不敢给女神留言的暗恋狗留条活路”的,感慨“我没朋友这件事就要瞒不住了”的,忧心“不太会用聊天软件的父母被无意删除”的……臧否不一。但可以肯定,这功能一旦推出,就是那些清理好友软件的“罹难日”。


微信方面为什么要“帮”某些人筛出“不常联系的人”,方便他们删人?


因为朋友圈已经不是“朋友”圈。


都说微信是熟人社交,但如今,涌入我们朋友圈的不只是熟人,还有很多“半生不熟”的,甚至连“点赞之交”都称不上的。很多时候,你压根都搞不清,朋友圈里很多未备注的所谓“好友”叫什么、什么时候加的。而你的朋友圈,早已不是“生活朋友圈”了,恐怕早就被心灵鸡汤圈、修生养性圈、广告代购圈和疯狂自拍(或晒娃)圈攻陷。



这也是微信取代以往微博的信息入口地位之后的必然:它会代偿微博以往的部分信息系统功能。当这些过剩的信息涌入社交通道时,将社交工具变成半媒介平台时,它必然造成信息多余基础上的社交冗余。可每个人的社交容量终究都有限,当那些实属陌生人的人涌入我们的“熟人圈”时,我们很难承载得了。


所以,无论是拉黑、屏蔽、分组还是“朋友圈三天可见”,都是为了消化社交冗余而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


本质上,微信仍是以工具形态切入市场的产品。但跟工具应用普遍在追求转型服务方向、急切寻求变现途径不同,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工具,微信一直在强化“工具产品”属性。但微信要做的不是“尺子”“锤子”之类的应急品,而是要变成适用场景极为丰富的必需品。


而这些,都是基于微信熟人社交的“人设”。


“微信之父”张小龙在去年的首次公开演讲中就曾提到:“我们刚开始看朋友圈里面都是一些朋友的动态,可是慢慢发现朋友圈里面有很多心灵鸡汤,被各种各样地诱导上来发了一些内容,如果这样的信息多了其实最终的结果未必好,最终的结果可能是用户觉得朋友圈里面的信息太水了、太杂了,慢慢他再看朋友圈的意愿越来越低,这会变得非常可怕。”



对微信而言,只有不被打扰的熟人社交氛围回归,才能保持其黏性。朋友圈东西太多太杂,只会赶跑某些不堪其扰的用户。


跟微信有些相似的Facebook,也曾面临社交平台性质被蚕食的难题。结果Facebook用产品矩阵——除了Facebook,还有主营即时通讯的WhatsApp和Messenger,及类似于美拍的Instagram,实现了功能分解,化解了这个问题。


而微信很难这样,所以它是在自身功能设计上寻找破题的法子。所以它在推出“不看他的朋友圈”“分组”“设置仅3天可见(国外的Snapchat就是这样“阅后即焚”)功能后,在iOS版微信6.5.12以及安卓版微信6.5.10的最新更新中,又推出“可以设置某条朋友圈的互动不再通知”的功能,为的就是通过“用户需求导向”的功能补缺,保持微信昔日的社交平衡。


这次微信内测“不常联系的人”功能也一样:你想删陌生人?行,我帮你找出来,人性不人性?开心不开心?


所以真不能怪微信总想做“成长守护平台”:只要用户们在“用户体验”上觉得还可以更好,它就很难说“我只能帮你到这了”。


文/侃人 编辑 与归  校对 郭利琴


值班编辑:李二号 一鸣  


推荐阅读:

少林1500年来首办无遮大会,铁砂掌二指禅都来了…

超300万信徒的“心灵法门”涉邪教!创办人每年敛财数亿

人人网原负责人被捕!“天才少年”为何变成赌博“校长”?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