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删掉微信不常联系人,你就不孤独了?

2017-08-05 新京报

删掉了微信不常联系朋友,我们就会摆脱孤独,继而轻松快乐吗?


全文2564字,阅读约需4分钟

前天新京君已经跟大家透露过消息,据传微信正在内测一个“不常联系的朋友”的新功能。系统将会自动区分出三类联系,“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等。按照测试版本的说法,只需选中即可批量删除。


▲流传的微信内测新功能。


如果新功能经过内测全面推出,将意味着,用户对联系人的管理便宜程度,继续往前走了一点点。惊不惊喜?开不开心?


回看近一年来,微信常常被说是“半熟悉半陌生”的社交网络。既不同于微博上的陌生关系,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关系。尽管添加了微信号,有的一年半载也从未交流,或局限于朋友圈的点赞互动,再到后来索性连点赞也没有了。于是一种手动的“自动清除”做法火了起来。


▲手动“自动清除”。


微信的功能设计常常能击中我们的弱点和需求。查找附近的人、分组可见、拉黑、删掉联系人而不用通知对方,等等。然而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技术,仍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好友,打开朋友圈却已不见好友,看似喧嚣和热闹,却难以克服内在的孤独。


有人说是微信的错,是新技术的错,是它们改变了朋友关系,是这样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是一种古老的辩证说法,我们固然需要所谓的“技术主义”警惕(比如受威胁的隐私权利、被解构的个体完整性),但除外呢?


▲通讯新技术带来的日常社交恐惧,在早年电影《手机》(2003)中即有呈现。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删掉了微信不常联系朋友,我们会摆脱孤独,继而轻松快乐吗?会摆脱网络社交恐惧吗?如果这一内测的新功能真的推行了,你会用它删掉不常联系的朋友吗?



━━━━━

经营朋友圈

变淡的“朋友”与浓烈的“圈”


朋友圈“朋友”的色彩越来越淡,而“圈”的味道则越来越浓。它早已不是朋友之间分享动态和感悟的场所,而变成了一种自媒体。每个人都在“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在那里提升自己的颜值,也提升自己的个人品牌。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2017)中“丁义珍”的酒桌。


这几乎是必然的结果。中国人也许是全世界最喜欢社交的,大量的职场人员,都不回家吃晚饭。所谓应酬,大多数都并没有实际的意义,既不真正谈论业务,也与个人成长无关。应酬是典型的中国式社交:话语主题宽泛,极少数有价值的信息,隐藏在酒肉之间。


朋友圈越来越成为现实的映射,这也是微信成功的根本原因。朋友圈添加一个人,其实和饭桌上偶遇一个陌生人差不多,递上一张名片,回家后人家可能就扔了。多年后见面,恐怕是这样的场景:我们一起吃过饭呢,还记得我吗?


朋友圈其实是把这种“陌生人”给升级了,如果没有屏蔽,你可以经常看到对方的更新,这其实比现实中的碰杯更深入。现实中,大多数人都不可能认识太多朋友,但是在朋友圈,据说上限达到5000人。当一个人添加5000个好友时,他的个人账号已经升级为媒体了,要知道,有很多杂志的发行量还不到5000份呢。


最终,人们拥有的是一个“圈”,而不是真正的朋友。只有对朋友的传统概念念念不忘的人,才会感叹朋友圈不够纯净。加一个人,如果长期不互动,有什么意义呢?在现实中,其实也有同样的烦恼,有朋友换工作,发现抽屉里有几千张名片。那意味着有几千双伸过来的手,但是80%没有联系过,也都记不清面孔了。



━━━━━

数据化和客观化

被重新定义的“朋友”


据说,张小龙是一个很不喜欢社交的家伙,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埋头苦干,开发了一个改变中国人社交的伟大产品。微信的一个理念叫“用完即走”,不给用户增加负担。如今,微信的强大,可能已经让张小龙产生困惑:很多人手机内存的一大部分都被用户占据,流量也被微信给耗掉一大半。


不久前微信推出的“只看三天朋友圈”功能,可能就是张小龙焦虑的具体体现。他似乎并不想让用户在微信上沉溺太深,为那些像他一样不喜欢社交的人,提供一些技术手段,对朋友圈进行更细致的区分。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朋友”意味着一种价值观层面的认同和深入的交往。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朋友,可以有很多标准,但没有哪个标准会把点头之交视为朋友的。有时候,人们会在朋友两个字前面加上定语,“真正的朋友”,这就更严格了,它可能意味共甘共苦,两肋插刀。这其实已经把“友情”上升为信仰了。


“朋友圈”其实重新定义了朋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一个群里,可能意味着有大致相同的价值观;曾经私聊过,意味着有了真正的互动;经常为对方点赞,意味着有一点点私密的情义。


微信通过技术上的设置,对“朋友”进行了重新分类。发布一条朋友圈,可以选择屏蔽具体的人;你也可以选择不看某人朋友圈,或者永远不让某人看你的朋友圈。最严重的操作,是直接把一个人从朋友圈“删除”,也就是俗称的“拉黑”。


过去人们对所有认识的人,也有一个亲疏的认知,但是大多数时候这种认知都是模糊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见如故”这些文学性词汇,其实都体现了这种模糊性。只有在关键的时刻,人们才会认真思考和别人的关系,比如爱情的诞生。


朋友圈是通过技术手段,把人与人的各种关系给数据化、客观化了。人与人的关系,不再有模糊地带,还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

自我权力

我们会更“自恋”,更孤独吗?


所有的操作,其实都强化了自我这个核心。每一次操作,都是对自我权力的一次确认。有时候会看到有些朋友晒出自己的“拉黑”成绩单,其实你拉黑一个人,对别人并没有实质性影响,而只是给自己一次廉价的满足。它体现出了完全的主动性和掌控力,认为这样就改变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让自己所处的环境更美好一点。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并不因为你拉黑一个人就会变好一点,但这样做却能让自己更开心一点。这就是这个世界最核心的精神:自恋。


微信作为软件,可能及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社交,同时让人们更加自恋。你在朋友圈看到的照片,大概普遍比真人好看30%以上。这两年流行一个词“颜值”,还有那个时代的人,像我们今天这样在乎自己的外貌,并且每天花大量时间用来P图呢?


▲与自恋相对应的自嘲表情包。


微信内侧的新功能,将会让我们的自恋升级,也会让我们的孤独升级。不管怎么分类,最核心的那个人永远是“我”,这不是一种孤独吗?社交软件提供了技术上的方便,你可以更方便地与一个人建立联系,但是却无法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每一次拉黑,其实都是交流彻底失败的证明,在满足某种幻觉的同时,也会给人以孤独感。那种成批量的拉黑,让自己感觉像一个暴君,获得一种权力的迷狂,但是孤独感也是最深的:这些人都没和你真正交流,到底是谁的错呢?这会是挥之不去的疑问。


文/张丰 编辑/阿东


值班编辑:一鸣  张一对儿


推荐阅读:

朱日和沙场阅兵后,“满广志”这个名字火了

陕西榆林“7•26”洪灾调查

票房5天破12亿!揭秘《战狼2》背后你不知道的事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书评周刊”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