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年数百本,西财达人:读书让生活更美好

热爱阅读的 西南财经大学 2024-06-18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阅读之风吹拂光华柳林,读书风尚厚植书香底蕴。今天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让我们跟随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2023年度借阅数据,对话爱读书的西财学子——

  他们有的一年借阅200多本图书,有的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有的在书海中充实了大学生活,有的在阅读中明晰了奋斗目标……他们手不释卷、亲近经典、知行合一,他们在阅读中求索、碰撞、感动、收获。关于阅读,他们有说不完的故事……


以史为镜 以书为镜
曾培森

2022级经济学
(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班)

  2023年,曾培森全年借书达231本,“借阅达人”可谓实至名归。在学习生活中,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博采众长。谈到读书的体会时,曾培森侃侃而谈:“在我读过的书中,历史名作让我感受到千百年前古人的智慧与博大;优美抒情的诗集能让我与作者一同体会文字的魅力和动人的情感;专业书籍的知识晦涩难懂,却让我收获颇丰。”

  在曾培森看来,广泛借阅各个领域的书籍并非一味地汲取知识,而是要在知识的广阔海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内容,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凝结在阅读中。

  作为一名经济学学子,曾培森却对历史情有独钟。对于历史,他有着自己的见解。“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从千年前古人智慧中,我们时至今日仍可以有许多收获。”

  对他影响最深的一本历史书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以细腻的文笔描述了千年前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发展。“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理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其实是一个从间接到直接,内容由浅至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文化是历史的缩影,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浓缩了时间的精华,也让我们得以窥见千年前的一刹绚烂。”曾培森分享道。

  “图书馆真的是一个你去过就会爱上的地方,置身于这样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中,知识和乐趣会让人觉得在那里度过的每分每秒都充满了意义。我甚至想一口气读完所有我想读的书!”他谦虚地说:“读书越多思考越多,就会越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知道的还很少。”


大学四年 与图书馆相伴

张奉驹

2020级经济与管理
国际化创新人才班

  凭借着在图书馆的阅读积累,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大四学生张奉驹,在考研中成功跨考到中山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方向。

  过去一年,张奉驹在图书馆借阅图书142册。从大一到大四,图书馆陪伴着他度过充实而美好的大学生活。日复一日的阅读,让他的视野越发开阔。他逐渐意识到“世界上有许多有趣的研究领域”。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奉驹在图书馆二楼邂逅了欧内斯特·内格尔和詹姆士·纽曼合著的数理逻辑科普书《哥德尔证明》。从中,他了解到逻辑领域著名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意义和来源。正是这本泛黄的小书驱使着他向逻辑学的腹地迈进,激发了他要考逻辑学研究生的决心。随后的日子里,张奉驹搜寻并阅读图书馆丰富的逻辑学藏书,完成了对于逻辑学的“知识原始积累”。大学四年里,图书馆就像张奉驹的老朋友,见证着他追寻学习兴趣,也陪伴着他的风雨考研路。

  谈到读书方法,张奉驹分享了他的经验。首先,保持阅读兴趣,由易到难,先选择读一些简单的、令人感到愉快的书籍;第二,抓住书籍核心,去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主旨。目前他最喜欢的书是美籍华裔逻辑学家王浩所著的《哥德尔》。此书主要介绍了数学家哥德尔的经历、成就和思想。哥德尔是张奉驹非常敬佩的学者,他的“数学实在论”的观点吸引着张奉驹在逻辑学的世界中越走越远。张奉驹提到:“毕竟一旦你接受了‘数学对象真实存在’的观点,就很难不去问‘那么这些数学对象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书籍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

王龙洁2022级商务英语研究
硕士研究生

  “与其说是我选择了书籍,不如说是生活将我推向了它。”问及阅读经历,王龙洁深情地说。

  从本科到读研,学习方式和学习强度的转变曾经让王龙洁彷徨。“面对研究课题,有时候无论怎么思考都无法得到答案。”感到无解的时候,王龙洁选择了图书馆,去那里拥抱广阔的知识海洋。

  走过图书馆门前长长的阶梯,进入大门,找到某个靠近窗边的位置,轻轻拉开椅子,按下台灯的开关,温暖明亮的灯亮起后再缓缓入座。“在这里,我可以不惧时间的流逝。图书馆仿佛有股神奇的魔力,它让我那紧绷的大脑变得松弛,让我浮躁的内心变得平静。”王龙洁说。

  她很喜欢莫言的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莫言用十二个故事,讲述了获奖后八年的里里外外。书中人物的命运走向给我启发——很多时候人生并不会按我们期望的那样发展,但人生只要走下去就会有希望。”她笑着说。阅读,对王龙洁来说仿佛是个智慧锦囊。“比如,当我感到焦虑、迷惘的时候,书中那些素未谋面的人告诉我,人与人的节奏是不同的,有的人走的快一些,有的人走的慢一些,不必刻意追赶。”她感慨道:“因为有书籍相伴,我随时可以跃入书海,自在地畅游于文字之中,暂时地进入另一个世界里,这是再幸福不过的了!书籍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


读书使我进步和成长

张琛月

2021级会计学
(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

  图书馆的方寸书架之间,是张琛月的心灵港湾。“图书馆,本身就是一种内涵深厚的文化,它以它的博大、宽厚和深邃,滋养着身处其中的人。”张琛月说。

  大一入学第一天,张琛月便被图书馆深深吸引。各层装饰风格不一,或时尚现代,或古色古香。“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和思考,的确是大学生活的一大幸事。我开始常常出入图书馆,熟悉书籍的布局和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

  张琛月最喜欢去图书馆五楼,东区的文学,北区的历史、地理和人物传记都令他着迷。在书架间的狭小空间里,他感动于“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爱情故事,折服于《春江花月夜》所展现出的“孤篇压全唐”的宇宙哲思,醉心于乐府诗集和碑刻字体叠加出的独特魅力。

  而对张琛月影响最大的书,莫过于《白鹿原》。“当我翻开《白鹿原》这部‘民族秘史’,白鹿原那刀切式的原边和厚重的黄土色便浮现在我的眼前。书中人物的命运牵动着我的心,在阅读故事之余,也开启了对书中意旨的思考,对我所生活的家乡文化的觉察,悟得了一些粗浅的感想。”张琛月把《白鹿原》这本书算作自己阅读经历中的一个坐标,一个从单极化思考向批判性思维转变的里程碑。作为一名会计学子,张琛月对图书馆的会计学专业书籍如数家珍。“三楼有很多会计学相关的书籍。其中既有老一辈会计学家的学术著作,也有当下会计学者的前沿理论。在二楼的新书专栏随手拿起一本书,读到阎达五教授和葛家澍教授关于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的学术讨论,教材中枯燥的知识便立刻变得鲜活。”这些书籍让他对会计学科体系认知越发深入。


敬畏经典 阅读经典

杨桂月2022级西方经济学
硕士研究生

  从本科到读研,除了寝室外,图书馆算得上是杨桂月待得最多的地方了。杨桂月从小就爱读书,床边时常堆着高高的书籍,仿佛是房间里的必备搭配。

  “少年时,先从大家耳熟能详的古今中外经典着手,囫囵吞枣式地看了不少书,小说、传记、哲学和历史……”杨桂月回忆道。当时,她和同学们谈论得最多的便是书中宏大壮观的世界观,以及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等。

  对杨桂月来说,在图书馆捧着书,呷口茶,闲看窗外的白云、阳光和绿树,其间偶有几只鸟儿飞过,“突然间会感觉自己好像觉察到了时间的存在,流淌得是那么轻柔,那么缓慢”。

  现在的杨桂月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忙碌的科研学习之余,她依然保持着这份悠然的阅读习惯。“我不断告诉自己,不能只去读自己想要读到的,而是放低姿态尽量去贴近、去停顿、去理解,也更加敬畏那些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从滚滚泥沙中沉淀出的不朽经典。”

在浩瀚的书海里

我们体验着情感与灵魂的交汇

品读着文字流转的奇思妙想和大千世界

让我们在书香文墨里

认识世界,成就自己

愿你在书里看到广阔的世界

感知人生的精彩

找到想要的答案



END

统筹指导 | 党委宣传部

出品 | 融媒体中心

采写 | 邓艾、庄铠源、闫云洁、郑瑜

图片 | 融媒体中心图片库、受访者提供

------

校对:李昊楠、李一鸣 | 责任编辑:王春燕 | 审核:闫文静




《新质生产力》出版发布!


第七届刘诗白经济学奖评奖公告


西财又有好消息~


告诉官微君,你“在看”,而且觉得很“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