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旦野生动物调查:看见被忽视的“近邻”

钟佳琳 复旦青年 2021-12-07

2020年4月,复旦大学自然生态科考社社长(以下简称科考社)、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陈泳滨回到复旦校园,着手启动因为疫情耽搁近半年的全新项目——从科考社孵化、专注于校园及城市的野生动物调查的志愿者团队“校园科学家”。


2020年6月,团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灵猫,并获得了上海地区关于小灵猫的第一例视频资料。


复旦青年记者 顾芃 罗皓 报道

复旦青年记者 钟佳琳 主笔

复旦青年记者 王雨晴 编辑


“这里有两条兽道的交叉口,旁边就是湖,湖岸还有螃蟹洞。野生动物晚上可能走过这里,去抓螃蟹、喝水,就可能被相机拍到。”“校园科学家”团队成员、 复旦大学药学院2019级本科生李骥玄踩着石头踏上湖中小岛,穿过灌木丛,沿着小泥路走到尽头。尽头有一棵树,树干上绑着一台红外相机。他正在新江湾城湿地公园查看提前布设的红外相机。


检查红外相机是李骥玄的例行工作。调查初期,团队成员在复旦校区内布设了15台红外相机,每隔一两周,团队成员便会找到隐蔽在树丛中的红外相机,查看拍摄记录,寻找可能出现的野生动物。


发现小灵猫:突如其来的惊喜


运用红外相机寻找校园及周边的野生动物是一片仅有少数人踏足的领域。目前,城市动物的影像大多是关于猫和鸟类的、拍摄工具一般是手机或者一般相机。考虑到野生动物活动隐秘,而红外相机能够24小时工作,对动物的干扰较小,团队决定通过定点布设红外相机寻找校园野生动物的踪迹。


根据复旦大学地图上的水源分布、绿化情况与人类活动情况,团队成员圈定了野生动物可能现身的15个区域,分别布设红外相机。陈泳滨回忆:“刚开始我们很苦,只有四个人手,在邯郸校区和江湾校区布设15台红外相机,每台相机要花费30至40分钟。”但他没想到,付出很快有了回报。


2020年6月8日,陈泳滨和团队成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臧少平前往检查红外相机。不一会,臧少平说:“我可能发现了小灵猫。”


“那只动物确实和普通的猫不一样。”录像中的动物头骨小、身体细瘦;身体上部斑纹呈条纹状,下部斑纹呈斑点状。最特别的是,尾巴上有七个圈,这正是小灵猫别称“七节狸”的由来。随后,他们对比了图鉴,与社团指导老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放交流,确定拍到的动物就是当时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灵猫。


小灵猫出现在红外相机的录像中,可清晰看到尾巴上的七个圈/图源:受访者


布设相机后第二次检查便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灵猫,陈泳滨被成员戏称为“欧皇”。


此后,“校园科学家”团队又拍到了两只活体小灵猫,捕获了六次图像记录。


与上海市林业主管部门沟通后,王放决定让团队压下惊喜之情,暂时保留小灵猫现身的消息,只在学校内进行了相关宣传,担心小灵猫位点向社会公布会引起市民过度的关注,甚至是干扰。另外,由于小灵猫的身体、毛皮、分泌物带有与麝香、龙涎香、河狸香并称“四大动物香”的独特“灵猫香”,极具经济价值,所以野生小灵猫也一直受到捕猎的威胁。最近二十年,小灵猫在上海地区仅现身过三次,几近绝迹。


2021年2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小灵猫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转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意味着相应的合法猎捕审批权限也将上调,对非法猎杀交易等违法行为给予更大力度的惩处。团队成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卓锦非常激动:“看到许多濒危动物得到了应有的保护等级,朋友圈里都普天同庆;而小灵猫也获得了应有的重视,成为了‘牢底坐穿兽’。”新名录发布后,“小灵猫现身复旦大学”的消息才开始在社会上被广泛报道和宣传。


在阅读了相关论文后,李骥玄发现,“其实国外的研究已经发现小灵猫很能适应与人亲密接触的生活,在晚上它们会溜进城镇翻垃圾桶捡垃圾吃。但在中国就没有什么关于它们的研究。”王放认为,这次小灵猫的发现很好地补充了国内小灵猫物种分布和影像记录的空缺。更大的意义是,这证明了野生动物对城市环境的适应能力。


但是,目前还不能确定小灵猫在上海是否存在一个稳定的种群。陈泳滨认为,“惊喜”过后,需要更加细致、漫长的调查。接下来,团队将增加复旦校园里红外相机的数量,扩大调查范围,进一步调查小灵猫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食物来源,基于充分的数据提出更好的保护措施。


本来很冷门的小灵猫“出圈”后,科考社有了从未有过的关注度。陈泳滨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小灵猫和科考社的活动:“其实学校里不止有流浪猫,还有很多可爱的野生动物值得我们去关注。”


“校园科学家”在复旦校园里发现的野生黄鼬/图源:受访者


从科考社到“校园科学家”:把爱好变成学术研究


本科时,陈泳滨爱好旅游,但觉得“只是单纯地观山看水还是太简单了”。他想要召集一群有相同爱好的人,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的奥妙。2018年11月,陈泳滨“单枪匹马”地建立了复旦自然生态科考协会。度过一段“籍籍无名”的时期后,在2019年的植树节,他自费买了1000盆多肉,面向全校师生发起赠送活动。科考社就此“一炮打响了”。


一开始,陈泳滨只是希望科考社成为自然爱好者交流分享的地方,组织了制作生态鱼缸、模拟琥珀化石等等活动,并带领社员设计原创“生态文创”,将动植物元素融入到卡套、胶带、窗花等,换着法子地吸引更多人关注生态,对生态产生兴趣。


而多年研究野生动物与城市生态建设的王放作为社团指导老师,改变了陈泳滨最初的道路:“社团更偏向放松娱乐,除此之外,我还想给那些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同学一个新的平台。”2019年底,偏向学术性研究的“校园科学家”团队从兴趣取向的科考社孵化出来。


李骥玄是“校园科学家”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负责红外相机的布设和检查,一把钳子和几根钢丝是他必备的工具。从城市的砖面路拐进小土路,穿过灌木丛,走到树林深处。当城市的喧嚣渐渐落在身后,就到了李骥玄的工作地点。


用钳子剪断固定相机的钢丝,查看相机记录的过程像是在“拆盲盒”。猫是红外相机记录中出现最多的动物,照片里,它们花色各异,白的、黑的、花的,橘猫往往最圆润。有时,还会有带着好奇神情的人闯进镜头。


李骥玄和社员们在树干上用铁丝绑的红外相机/图源:钟佳琳


但是在这些未知的惊喜和有趣的发现之外,查看相机,负责数据校对和物种鉴别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一千多张照片,他们要一一看过去,记录拍到的野生动物物种,并辨别出年龄、性别。”李骥玄说。有时,红外相机里还会存在因某处温度明显高于环境温度而导致的空拍。李骥玄和团队成员曾在跑了三个点、翻阅了三百多张照片后,才终于在最后一台相机看到了野生白鹭的清晰照片。


如果一个点位的相机里拍到人的概率大,也是有价值的。“因为人常去的地方,野生动物去的概率就降低了。我们就要换个点位了。”在检查红外相机的过程中,李骥玄曾发现红外相机被人动过的痕迹。他便将相机移至有灌木丛遮挡的另一棵树上,用钢丝绕了相机三圈,用力收紧,折掉相机前的树枝,在相机背后垫了一根木棍,让镜头朝下倾斜。“我们主要的拍摄对象是小型野生动物。”李骥玄解释。


社员们在江湾校区附近的新江湾城湿地公园布设红外相机/图源:钟佳琳


在校园里发现新的野生动物后,团队会挑选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动物,查找学术文献,撰写科普文章,开设科普讲座。2020年6月,李骥玄在邯郸校区综合楼前的小水池里发现了一只野生雌性乌龟。他开始查阅国外资料,结合自己的观察,挖掘出野生乌龟的一些有趣习性。


“之前大概知道龟是肉食性动物。而国内知网的文章大多关于如何将鱼肉做成鱼粉,压制成龟饲料。但其实野外龟是很笨的,抓不到鱼,只能吃水中的螺。”李骥玄还发现,野生乌龟喜欢选择在温暖的木头上晒太阳,而不是被晒得太热的石头;喜欢在被压实的土壤上产卵,而不像养殖乌龟喜欢将卵夹在沙子中。“这些在我们身边的小动物受到的关注很少,国内也缺乏生态学层面的研究。”


团队也面向社会开设了少儿生态科普课程。陈泳滨说:“这是受到钟扬老师的影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生前一直致力于向少儿科普生态知识。今年寒假,科考社成员手绘《自然实验室》实践手册送给复旦大学对口脱贫的云南省永平县的儿童,并进行线上的自然教育支教。“我们希望用生态系统知识,比如说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告诉孩子们‘合作共赢’这样一些的人生道理。”


作为指导老师,王放觉得团队成员让他感到欣喜:“我看到了有着理想志愿、并且找机会去实现的年轻学生,把爱好变成了学术研究。”


漫步在江湾校区湖畔边的野生黑水鸡/图源:受访者


从校园出发:扩大范围调查城市生态


在团队拍到小灵猫之前,曾有过一例小灵猫疑似车祸死亡的记录。李骥玄回忆:“照片上,一具小灵猫冷冰冰的尸体躺在马路中间,很可能是小灵猫受惊后窜出来被汽车撞死的,也是发生在江湾地区。” 


野生动物频繁在城市出现,说明城市可能还保留着野生动物所需的生存条件,或者是动物也在适应城市,比如人类投喂的猫粮,可能被野生动物“偷吃”,但这会使得它们依赖喂养,原有的行为发生改变,失去了一些生存技能,甚至引发动物之间的冲突。上海就曾发生过野生动物貉因争抢猫粮而互相撕扯抓咬的事件。“但也可能是我们人类的过度侵占了它们的栖息地,反而增加与它们不期而遇的次数。实际上,它们的生命力很顽强,只要给它们一点点空间就可以生存。” 李骥玄说。


目前,对人、野生动物、流浪动物在城市中的关系的研究仍只有初步的结论,这也可能会成为未来城市生态研究的方向。“同学们做的调查,包括现在全市几十个调查项目,就是看野生动物和人的相处模式是什么,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怎么互相回避。”王放说。


陈泳滨将校园调查看作起点:“校园是一个很好的模拟系统。譬如说校园的沿街草很美观,但小动物是穿不过去的;校园水池是水泥砌的,乌龟就爬不上去。我们会根据这些经验提出建议,也可以对城市的公园和绿地设计起到示范作用。” 


这也是李骥玄所希望的:“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对城市开发的决策产生一点影响,在城市给野生动物留一点空间,让它们和人类能够和谐共处。”


复旦小灵猫的发现也已经引起城市生态建设规划者的注意。


王放透露,在发现小灵猫后,上海市林业总站提出设想,希望用复旦学生的工作作为范本,联合上海二、三十个高校,做全市高校的生物多样性摸底工作。在未来,江湾地区也可能会被规划成一个上海市的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变成全市的重要野生动物集聚地。“对校园野生动物的调查,也是可以直接贡献给全上海市的。”


现在,“校园科学家”团队也开始走出校园,在校外展开城市生态调查。2020年12月,团队参与了杨浦滨江区域的入侵植物调查,“这些入侵植物常常被忽视,但他们的长势都很旺盛,会对本土植被造成威胁,破坏本地的生物多样性。”王放介绍道,“我们的调查可以帮助研究什么样的城市设计有利于城市的生物多样性,让这个地区恢复从前的人工湿地,甚至是半天然林。”


微信编辑丨李鑫瑀

责编丨王英豪



往期精彩


世界噪音日丨降智?脱发?关于噪音,还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


复旦人在陌上花开:学历追求遇上有条件的婚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