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洲的青山,注定要去的地方

刘冉彦 祝一丹 复旦青年 2023-04-06

青年副刊为《复旦青年》学术思想中心出品:共分为思纬、读书、天下、艺林、同文、诗艺、灯下、专栏八个栏目,与你探讨历史、时事、艺术等话题。


良宴新声,识曲听真。灯下为你提供高品质而不落俗套的原创书、影、音评,愿你能在这里找到学术之外的趣味。


未经玻璃反射的日光。空气里泥土膨胀的味道。掠过地面的鸟的影子。草尖上滚动的风。视野尽头波澜不惊的地平线。


按下播放键,种种陌生而又亲切的印象,一齐向我们涌来。


《像动物一样生活:非洲野生动物观察日记》是看理想推出的一档主打非洲野生动物观察的音频节目。主讲人陈见星,笔名“非洲的青山”,在非洲有着长达十二年的生活经历。他能凭花豹身上的斑纹喊出它们的名字,能在草色的隐微变化中看见雨季与旱季的更迭,能对狮子的群居现象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讲述的自然故事,让几乎被城市生活驯化的人们深深着迷。


《像动物一样生活》为何广受欢迎?都市人究竟在追求具象的草叶,还是抽象的自由?激发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渴望的,是单调的重复,还是失真的幻想?


复旦青年记者 刘冉彦 祝一丹 主笔

复旦青年记者 杨越 编辑



在非洲,过一种原生生活



《像动物一样生活》开播于2021年7月,完结于2022年1月。按照不同的生态系统,播客分为五个章节,共有五十多集的正片。每一集都聚焦于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非洲野生动物,向听众普及它们的特征、习性与生存现状,讲述动物个体的生命故事、人与动物的互动联结,以及动物保护工作中的独特经历与体会。


青山老师介绍他的母猎豹朋友希拉,回忆自己与她互相陪伴度过的许多个午后——“她有时轻盈地一跳,到我的车前盖上,然后再一窜,钻到了车梁下,躲在车梁的阴影处享受凉风。有时离得太近,我甚至能看到她的胸腔在急速地起伏,听到她鼻孔里传来细细的呼吸声……我们俩就这么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安静的下午。”


他分享自己在雨林中初次见到山地大猩猩的感受:“看到它们,我激动得发抖,几乎要喊出声来……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戴安·福西说过,与大猩猩相遇是非洲大陆上最激动人心的体验了……在原生环境中一睹这种强健、稀有的类人猿,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人类的远祖,也是从这样的环境里走出的。”


他描绘自己在鲁菲济河畔停泊,与狮群遥遥相望的宁静黄昏:“我的船停在河边的沙洲上,我摆上一张小方桌,饮一瓶清凉的啤酒。清风如水,白云悠悠,在橘黄色的暮霭中,归鸟成群地在河面上飞过,在河畔的一棵高大的棕榈树下,丽萨和它的狮群正抖擞精神,齐声吼叫,互相召唤,预示着它们又将开始集体狩猎了。”


▲青山老师与雪山、象群/图源:看理想


温和平静的叙事配以采自自然的背景声,带领听众走进那个遥远而又真实生动地存在着的自然世界。从非洲大草原讲到热带雨林,再到火山和湿地,最后来到非洲的岛屿,青山老师想要和城市里的听众一起,看见“另一种可能”。


一位听众这样写道:“听到‘现在我每天都在想念非洲’,我几乎哭了出来……”青山对动物、对非洲的深情,似乎有着奇迹般的感染力,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对自然的依恋与牵挂。遥远大陆上大象的鼻音、火烈鸟的高歌、斑马的嘶鸣,仿佛现代文明深处萦绕不散的乡音;从未亲见的生物与景观,亦似故人故景。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从封锁的罅隙,触摸自然的风



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其实早已潜藏于人类基因之中。从生物进化的阶段来看,人居于自然环境的时间极长。相比之下,工业化、现代化的时间不过短暂一瞬。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层面,人类都还并未真正适应城市环境——我们淬火炼金打造出钢铁丛林后,却尴尬地发现自己无法顺滑嵌入亲手建构的系统里。


久居城市的人们,常怀着对自然的深切思念。而当自然与世俗生活渐行渐远、日益模糊,人们恋恋遥望的同时,又赋予了自然更多象征涵义。当叶芝在1890年的伦敦街头热泪盈眶,念出诗句“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时,茵尼斯弗利岛便在诗人的想象中,缔结成理性的意象,寄托起远离社会、选择宁静美好的意愿和决心。许达然在散文《如你在远方》开头这样写道:“你已疲惫,窒息于此地的世俗、喧嚷与愚昧。向往远方,你将去,悄然远离此地。远方有海,有山与林,远方总是飘扬着你的梦。”遥远的自然在此刻被符号化,与心灵禁锢、理想蒙尘的世俗生活对立。


将视线落到当下的日常,城市草坪上“精致露营”的热潮从未停息。当“竹杖芒鞋”在林里山间的闯荡变得遥不可及,高楼间几分可供徜徉的绿地,也能稍稍缓解城市人对自然的渴求。


▲精致露营“Glamping”/图源:网络


但如此短暂而浅薄的缓解,终究难以长久。纵然心灵深处的目光穿透玻璃幕墙,渴望接触热闹的自然生命,在不由分说的现实里,人们仍然行色匆匆。都市人对自然的思念,最终为单一繁忙的生活所困,成为疾走奔突的麻木下潜涌的暗流。


或许,只有当城市的束缚加深到一定程度,当某种意外骤然降临,并打破旧有的秩序时,人们内心深处的呼唤才变得足够大声。人渴望在自然的母性中获得精神慰藉,满足一种刻在基因里的寻根欲求。而状态的重置通过创造“失去”让人发觉自然的可贵。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接触——观看树叶摇曳时被晃了眼睛,整朵棉白的云近得仿佛伸手可及——都成为了珍稀的幸福。


自然所象征的原始自由、广阔空间、稳定的秩序,成为了人们最为渴求之物。在无法亲身走进自然的情况下,“远方的自然未受扰动,依旧保持祥和宁静的恒定状态”,也能提供一个相对可靠的信念支点,给予人们极大的精神安慰。



新的叙事,为自然幻想祛魅



近几年来,许多自然主题的作品涌入人们的视野。除了《像动物一样思考》,还有大量制作精良的自然纪录片,例如BBC出品的《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等等。在逼仄的房间里徘徊无措的人们,向屏幕里的山河湖海,谋求畅快呼吸的空间。


然而,大部分自然纪录片的传统叙事手法,潜伏着极易受到忽略的思想风险;在形式上的完美无瑕里,埋藏着巨大的缺陷。通过与它们比照,我们能看到《像动物一样思考》别开生面的叙述方式,以及贯穿其中深刻的自然观念。


当下许多风行全球的自然纪录片习惯于捕捉与放大具有震撼效果的自然奇观,塑造一个完美、纯粹的自然乌托邦幻境。正如埃玛·马里斯(Emma Marris)在2021年发表的文章《远方代替身边,音乐遮蔽寂静》中所说,这些纪录片“挑选最令人惊叹的镜头,并将人物从画面中删除”,“由此创造了一个未受破坏的平行宇宙”。这些纪录片构建了一个人与自然互斥的世界,堂皇地讲述一个谎言:静穆的自然无法与人共存;没有伤痕与争斗的自然才能称之为美。


▲《我们的星球》剧照/图源:Netflix


不可否认,以此种方式呈现的自然有着很强的心灵疗养作用,但若被固化为仅有的模式,便可能造成人与自然的进一步远离。对此,埃玛·马里斯在文章中也有着犀利的批判:“在这个高光泽版本的自然中成长起来的观众,可能会很难联接或欣赏真实的世界:一个充满奇迹和美的地方——但也有泥泞、寒冷、炎热、蚊子叮咬,以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远处难以看见的动物实际上什么都不做”。被过滤失真的自然,不过是悬浮于现实的神话,在普通人眼中显得过分遥远而不可触及。


而《像动物一样生活》的叙事并不试图迎合人们对自然的惯有印象或浪漫期待。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将幻象打破,完成了一种对自然的祛魅。它让我们意识到,城市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单调无趣等弊病在自然中也可能存在,而自然生活的贫瘠、狼狈,也是习惯于安逸生活的都市人难以想象的。它并不做“反向的放大”来强调这些,只是如实呈现更完整的事实,真诚讲述最大限度贴近自然的体验——在旱季的草原,与野生动物争夺有限的水资源,随时提防院子里的出水口被动物发现;在深夜的荒野,面临被斑鬣狗撕成碎片的巨大危险,屏气敛声难以入眠;在一个个漫长炎热的午后,动物们匿迹,只能在翻涌的热浪里与书本为伴……气候变化、工业文明对荒野的入侵,也为自然增添了许多不可控性。在非洲塞伦盖蒂,频发的厄尔尼诺现象使气候愈发变幻莫测,错乱的雨水节律面前,人类与自然的相处,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的游刃有余。



从自然汲取现代的生命力



在城市人对自然祛魅之前,自然的不可控与人们的狼狈,常常为现代病深深掩盖。虽然在客观上,现代人能够在自然中缓解部分压力与负面情绪,但将自然当作现代问题的安慰剂并非一劳永逸的做法。认为自然是现代人许多问题的化解要义,或许是粗率而幼稚的。


将自然的抚慰当做止痛剂的人们,对秩序复归平稳、与自然重建联系,有着更深层的向往与期待。


在第四章中,青山跟随央视摄制组,前往纳特龙湖拍摄火烈鸟。漫长而艰辛的旅途中,他遇到了生活在湖畔的马赛人,他们告诉他,生活在高碱湖中的火烈鸟有着传奇的身世,它们只会沉睡,不会死亡,当来年伦盖伊火山大规模喷发时,它们会在熔岩中醒来,用纳特龙的红色湖水染红自己的身体,展翅飞向遥远的地方。


或许我们所追求的,本就不是彻底回归原野的拙朴,而是自然的肆意、顽强,遭逢大火暴雨而依旧持久跳动的心脏。艾温·威·蒂尔在《春满北国》中讲述,黑纹背林莺依靠森林大火为其清出筑巢的地方,“自然灾害以另外一种方式为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谋福利”。面对灾难,自然不会立即启动她本能的防御机制,因为生命逝于灾难,也始于灾难。


▲伦盖伊火山旁纳特龙湖的火烈鸟们/图源:看理想


在现代文明里上下求索的人类,与火烈鸟共享一种生命姿态。人试图在现代的熔岩中振翅,自然仍然不断提供新的灵感,人与自然的议题已超越栖居与依存,而是试图以“人同此心”的方式去体悟自然,汲取自然的生命力而内化为自我的生命力,以此叩问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取诸自然展现的强大抗逆力,人学着自然磅礴的脉动来对抗现代的异化。而自然包容一切,甚至包容灾难的力量,又给予现代新的启示——生命力与灾难并非互斥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生命的福祉有了更宽广的来源。


一如伦盖伊火山的熔岩,从现代的困境中涅槃有其悲壮的美;一如火烈鸟染红身体振翅远行,现代的美景有它创世的张力。现代人在自然的奇迹与她令人屏息的美中感受惊奇,也在她的丰富多元与潜藏的危机中感受共鸣。多元性并非现代文明的专属特性,人类仍蹒跚于蛮荒中时,万物便以千万种形态恣意生长,自然景观中已有宁静与活跃、永恒与变动的多重交融;动荡与困顿亦非城市生活独有的顽疾,自然中同样存在种种险境与贫瘠。其强健的力量,也正在于对复杂真相的沉静承受与宽广包容。因此,现代人在自然中汲取的,不仅是从静止而虚空的自然意象中所得的安慰,还有达观与振作的生命力。


逃离城市的计划或许注定成为渺远的幻梦,对自然的思念却从未减损。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在现实意义上重归自然,但自然始终是人类的精神原乡。现代文明无论行向何处,都将以千百种方式回到原点,在自然的怀抱里获得滋养,整装再出发。


微信编辑丨杨越

审核丨甲干初 徐竞彦



往期精彩


《看不见的城市》:柏尔修斯飞向另一个世界


复旦人在剧院:戏剧长河里的那些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