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西望》导演徐嘉佳:用人性写一首散文诗

王薇晴 复旦青年 2023-04-06

舞台上,只有一男一女,一根跷跷板,两根高悬的灯管,从“要不要生孩子”的讨论开始,在转动起伏的跷跷板上争吵又妥协。


“小而精致,去细腻地剖析人性,去探讨人跟人的关系。”这是徐嘉佳理想中作品的呈现状态。


复旦青年记者 王薇晴 主笔

复旦青年记者 徐岑 李一钒 编辑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这是一届届研支团前往西北热土展开支教的真实写照,而对导演徐嘉佳而言,她所要做的,则是“用空余出来的两个月,讲好一个西望的故事”。《西望》,是以研究生支教团为主角的复旦大学原创戏剧,现定11月份演出。



从《谢希德》到《西望》



2019年,复旦大学希德书院师生策划展演原创大师剧《谢希德》,从谢希德老校长本人视角回忆她从1952年至1999年间的峥嵘岁月,讲述这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物理学家、新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的一生。


2018年10月,这部大师剧首次登上相辉堂舞台。在书院招募创演人员时。复旦大学旅游学系2015届本科生、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2018届硕士研究生徐嘉佳成为了导演候选人之一。“可能因为我是复旦毕业的学生,对复旦比较了解,而且也在上戏经受了专业的训练学习,所以老师就找到我,认为我是导演的适合人选。”徐嘉佳回忆。对母校的牵挂,让她希望能够回到复旦为大家进行创作。虽然复旦目前未设置戏剧专业,但她依然想将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带回校园,“想要用戏剧感染更多人,让大家感受到这门艺术的魅力。”于是,她接受了学校老师的邀请,揽下了《谢希德》的导演工作。


次年,《谢希德》计划进行第二次公演,依然由徐嘉佳负责导演工作。3月,剧组重新招募演员,经过6个月的筹备完成15次排练,10月25日,《谢希德》最终再次走进相辉堂,面向2019级希德书院大一新生上演。万里归国、扎根复旦、度尽劫波、伉俪情深……一个个片段交织连接,描绘出谢希德先生的不平凡的一生。在宏大历史背景之下,徐嘉佳将视角放在老校长的人物本身,放在她的心路历程、人际关系之上,把存在于校史资料中的名字,还原成教室里的普通学生、老师,让人物形象更为真实亲切。


▲2019年10月25日,《谢希德》公演结束后,全体演职人员与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合影留念/图源:徐嘉佳


2022年,徐嘉佳再次受邀导演复旦大学原创戏剧《西望》。这部话剧由复旦大学西部计划项目办和校园文化中心联合创作,以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23年来的真实支教经历为主要内容,试图带领观众走近了解研支团成员在各个支教点的生活。8月10日,剧组召开线上建组会议,介绍了剧本以及演职人员,并由徐嘉佳组织围读了剧本。随后,《西望》剧组便进入了紧锣密鼓的排练之中,由于疫情形势不稳定,原定9月底的演出时间改为11月,这让剧组有了更加充分的准备时间,“我们可以把每一个人物、每一组关系和每一个小故事都做得更精致一点。”


国庆假期之前,剧组“粗联”结束,徐嘉佳将其形容为“搭建完成了骨架”,“每一个片段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中的人物、每一个人物之间基本的情节线都已经确定了。”然而,上海疫情的反复让剧组成员难以聚集到一起,“同学们有的待在家里,有的待在学校,整个排练有点支离破碎。”原本国庆假期结束后继续排练的计划,此时因疫情封控要求略有停滞。同时,演员们的课程安排不同也影响了排练的进度,一些场次涉及到的演员大约有7、8人,难以安排出所有人都空闲的排练时间。


不过,种种困难并没有让徐嘉佳丧失信心,诸如剧本修改等等能够在线上完成的事务进展依然比较顺利,粗联的结束,也让她对剧的内容安排更有把握。“接下来就是打磨,不停地打磨。”



“为什么不继续?”



在导演之外,徐嘉佳同时也是一名话剧演员。对她而言,演员和导演身份的“阶段性交替”是常见的工作模式。“比如我这段时间做了一部剧的演员,下一步我可能就会考虑做一部作品,做完作品之后,我又会觉得我不能这么长时间不上舞台。”她认为这两个身份是相辅相成的。从长远角度来看,她会把导演作为自己终生事业的发展方向,但在目前的人生阶段,舞台体验可以成为她重要的积累,对导演工作进行反哺。


徐嘉佳与话剧的结缘开始于童年时期,6岁时,父亲便将她送到上海小荧星艺术团学习影视表演。2001年,上海戏剧学院正在为献礼剧《共和国不会忘记》招募演员,剧组便找到了她的母亲。“这部剧讲述的是中国造原子弹的故事,需要外国人来演与前苏联专家相关的角色,而我妈妈就是俄罗斯人。”除此之外,剧情还需要一个混血孩子的角色,作为中俄混血的徐嘉佳,就这样被母亲带到了排练场。


这是徐嘉佳第一次参与话剧演出,由于有学习影视表演的基础,8岁的徐嘉佳在台上表现得很不错。“给剧组老师们留下的印象还挺好的,我自己体验也很开心。”排演结束后,徐嘉佳继续在艺术团学习表演,直到初中毕业。高中,她进入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就读,相对非应试的环境让她得以继续发展戏剧爱好,加入戏剧社团排戏演戏,并第一次担任了导演职位。


进入复旦后,她成为了“复旦剧社”的一员。在复旦,她看到了与高中戏剧排练不同的一面。相较于从前高中剧社成员的一腔热情,复旦剧社多了一份专业性。“舞美、服化、灯光、音效,每个岗位的分工都比以前清晰很多。”清晰的分门别类让徐嘉佳产生了尝试不同工作的想法,除了导演和演员,她也担任过制作人、场务等等职位。“感觉大家就像在运营一个小剧团,大家都很真诚。”徐嘉佳说,“既是一个合作的团队,又像是一个家。”


徐嘉佳回忆起从前社员一同策划戏剧节的经历。当时,复旦剧社每两年会组织一次戏剧节,邀请校内和其他学校的剧社一同合作,进行一些作品的展演,互动剧《1925》的制作即为2012年的戏剧节活动的一部分,这个数字既代表着复旦剧社创立的年份“1925”,也接近于大部分话剧晚场的开场时间“19:25”。为了体现互动性,他们向复旦同学征集意见,希望大家投稿自己想要看到的呈现在舞台上的台词。将台词投稿整理好后,剧社成员一同将其编创成具有实验性的台词剧。“从那时起我们就发现,我们并非一定要做现实主义的话剧,也可以通过实验性表达自己。”


后来,《1925》被多次改编,从台词剧变为肢体剧,并采用各种不同的、抽象的形式,演绎当代大学生关注的恋爱、课堂、性别意识等话题,徐嘉佳则是肢体剧改编版本的制作人。“我们会模拟植物,也会纯粹地用艺术手法呈现出跑、跳等普通动作。”徐嘉佳记得,当时观众的反响都很不错,2014年,《1925》被带到了上戏的“青年艺术创想周”进行展演,“这个作品可以被看很多遍,每个人都能给这些抽象的动作赋予属于自己的意义。”


在剧社的经历,让徐嘉佳对戏剧的认知逐渐成熟起来,她渴望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在她临近大四时,当时就读于上戏导演系本科的朋友正在筹划一部自己的作品,邀请徐嘉佳出演,她同意了。在上戏的氛围里,她看到了与复旦剧社不一样的“专业性”,也就是同学将戏剧作为终生事业的目标。她发现,剧组同事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以演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专业且系统化的训练让他们养成了每日练晨功的习惯,排练前热身,排练之余演员会以剧中角色的状态进行交流。


“在复旦剧社,大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把戏演好’,而上戏同学就是‘如何做一个好戏剧人’。”在徐嘉佳的身边,很多复旦剧社的学长学姐,毕业之后都不再有时间和机会参与演出,只能走进剧场成为观众。“如果要我放弃做戏剧,我会很难过。”在上戏的经历,让徐嘉佳看到了更多话剧事业的可能性。“为什么不继续?”,这个问题,不断浮现在徐嘉佳的脑海中。那时,她即将本科毕业。


于是,她做出了前往上戏导演系攻读硕士的决定。从上戏硕士毕业后,她正式开启了戏剧的职业生涯,成为一名职业戏剧导演与演员。



有力量的人性



上戏的学习经历,为徐嘉佳导演风格的探索提供了基础。读研期间,她导演完成了话剧作品《完美陌生人》。这部作品根据意大利同名电影改编,讲述了几对夫妻一起聚餐,通过公开每一个人的手机讯息而揭露秘密。徐嘉佳为了把电影的矛盾冲突集中到舞台上,进行了人物删减和剧情的合并。最终她邀请了复旦剧社的成员参与演出,作为研究生中期作品呈现出来。“我自己还是很满意的。”徐嘉佳笑了。


▲2017年4月22日至23日,话剧《完美陌生人》在上海戏剧学院黑匣子剧场进行展演/图源:徐嘉佳


这是一部场景集中且突出人物心理变化的作品,而这也是徐嘉佳所偏爱的风格。她提到了“椎·剧场”团队,这是一个常从国外引进现当代剧本,转换成中文版进行演出的话剧团队。这些剧本大多体量不大,一般由两到四位演员出演。徐嘉佳对他们的《呼吸》印象很深。舞台上,只有一男一女,一根跷跷板,两根高悬的灯管,从“要不要生孩子”的讨论开始,在转动起伏的跷跷板上争吵又妥协,“小而精致,去细腻地剖析人性,去探讨人跟人的关系。”这是徐嘉佳理想中作品的呈现状态。


因而,在面对《谢希德》这样具有宏大历史背景的作品时,徐嘉佳同样选择将视角放在老校长的人物本身,放在她的心路历程、人际关系之上,把存在于校史资料中的名字,还原成教室里的普通学生、老师。徐嘉佳在创演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史料可能都会侧重于讲她的贡献,但不会详尽地讲述她的生活……这个部分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补足的。”


她提到了创作过程中的小小遗憾。在讲述谢希德校长放弃国外优渥生活,毅然选择回国参与祖国建设时,徐嘉佳查阅资料发现,父亲曾以断绝关系的方式来阻碍谢希德回国。于是,她试图探究老校长的情感变化:当她面临着亲情和家国情怀的矛盾时,她的抉择过程会有多艰难?“这绝不是我们简单说一句‘不顾劝阻毅然回国’就结束判断的一件事。”徐嘉佳觉得,自己当时对这一段剧情的处理还不够充分,应当再削减一些说教成分,更加凸显人性。“当我们看到她即便承受着亲情破裂的失落,也依然选择承受这些,坚持自己的信念,我们所感受到的爱国主义精神才是更真实、更有力量的。”


2021年3月,由上海戏剧学院教师周可导演的上戏原创话剧《邬达克》在上戏进行了展演,并于10月在乌镇戏剧节亮相。剧中,徐嘉佳饰演了青年吉塞拉、儿时邬达克、列宁等角色。她笑称,这部剧也可以被视作“大师剧”,一个建筑大师的一生,折射出了背后的时代与历史文化。


“我到底是哪里人?”剧中,邬达克被追问着,不断探索着属于自己的身份认同。随着剧情的发展,邬达克的多面形象逐渐展露出来,不仅是在上海留下多个地标的建筑师,也是漂泊四海的异乡人,家庭中的丈夫与父亲,抑或是信徒与神学家。“每一个侧面交织在一起,最后就像组成了一篇散文诗,而不是单纯聚焦于某一个故事。”徐嘉佳感叹道,“人物的每一面都被很好地描绘出来了,这也是我认为我们自己在做大师剧时应当追求的。” 因而对于她而言,这部戏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青年吉塞拉是徐嘉佳曾在《邬达克》中饰演的角色之一/图源:徐嘉佳


2022年上半年的上海疫情,再一次让这座城市进入“戏剧寒冬”。疫情封控的日子里,徐嘉佳开始为上戏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备考,“反正也没法线下演出,就踏踏实实在家里看书。”她笑着调侃道。今年8月,徐嘉佳收到了博士录取通知书。解封后,她的线下工作也逐渐恢复, 今年12月,《邬达克》将在上海再次上演。“大家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封控后,可能对邬达克那种漂泊者的状态有了新的不一样的体会,排练时也许会有新的想法与共鸣。”徐嘉佳憧憬着剧组的重逢。


微信编辑丨王薇晴

审核丨甲干初 徐竞彦



往期精彩


气象人张鹏与他的北极漂流:“一生说不定就这一次”


杨牧:我从东方来,浪声满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