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二郎腿后瘸了?浙大一院专家:TA最伤的其实是这里……
跷二郎腿
是不是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做的事?
办公时、开会时、和朋友聚会时
是不是你都会不知不觉就跷起了二郎腿?
我们也总听到
说跷二郎腿对身体不好
那么到底它对健康有没有损害?
人为啥喜欢跷二郎腿?
所有人都可以随便跷吗?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雷哥(化名)的故事
大哥跷二郎腿
瘸了?
“医生,你看看我这是咋了,怎么突然瘸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蔡友治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里,被轮椅推进来一位男性患者,今年48岁的雷哥。
雷哥一直从事五金方面的生意,这两年受到疫情影响,生意时好时坏,没事做的时候,雷哥就在家里打麻将——别着急,并不是“聚众赌博”,而是在电脑前打在线麻将。这天下午,雷哥在电脑前以跷二郎腿的姿势一坐就是4个多小时,“如痴如醉”地打麻将,都没起来喝杯水、上个厕所。
待到天都黑了,雷哥才惊觉肚子饿了,想站起来做个面吃,谁知,跷在左腿上的右腿竟然毫无知觉。“不是那种坐久了腿发麻的感觉,是从膝盖到脚趾都没知觉了,根本没力气,脚趾也动不了。”雷哥吓坏了,第二天就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了浙大一院。
经过查体、肌电图等检查,雷哥右腿的腓总神经受损,导致其右腿无力、没有知觉。在了解了雷哥跷了4个多小时的二郎腿没有变化姿势后,蔡友治副主任医师明白这又是一起“二郎腿引发的惨案”。
//
“从今年初到现在,我们接诊了多例这样的患者。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一个主要分支,从坐骨神经分出,分布于小腿外侧面,正好就是我们跷二郎腿压住的位置。它的作用主要是使踝关节背伸、外翻以及足趾背伸等,如果压住时间过长,会造成腓总神经麻痹,严重者会使得神经缺氧缺血,造成膝盖以下腿脚无力、瘸腿。”蔡友治副主任医师说。
还好,雷哥的腓总神经受损仍可逆,但至少需要3个月以上的康复期,他需要服用相关药物,同时进行康复锻炼,可以逐渐恢复神经功能。
“除了跷二郎腿之外,还有其他行为,如长期盘腿也会造成腓总神经受损,这是因为腓总神经位于浅表,周围软组织少,移动度差,易受撞击、挤压、压迫、冷冻等各种因素的损害。另外,像外伤、骨折等也容易引起其受损。当腓总神经受损,症状较重时,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治疗效果与治疗方式及时间有明显的关系,损伤后就诊越早恢复越快,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骨科主任胡懿郃教授说。
为什么我们喜欢跷二郎腿?
跷二郎腿,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就跷起二郎腿。这些年,我们也时有听到跷二郎腿对身体伤害的新闻,但为什么还是“屡教不改”呢?
曾有媒体调查大家为什么喜欢跷二郎腿的原因,大部分人选择了习惯、舒服等原因。浙大一院骨科专家表示,目前并没有对大家喜欢跷二郎腿有“统一的定论”,但比较得到认可的说法是,这是延续亚洲人尤其是东亚人自古以来席地而坐、盘腿而坐的习惯。而且在某些场合,跷二郎腿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得体”的坐姿,尤其是对穿裙子的女士而言,不容易“走光”。
同时,也有研究认为,我们每个人的臀部大小、腿的长短、身高、体重都不一样,为了让身体适应不同的凳子,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跷二郎腿,从而调整身体重心、保持平衡,因为跷二郎腿所形成的三角形姿势会让坐姿更加稳定、舒适。
跷二郎腿还有这些伤害
建议以下人群不要“跷”
除了因长时间跷二郎腿对腓总神经造成伤害,其实跷二郎腿对身体还有很多“慢性伤害”。
首当其冲的就是脊柱,尤其是腰椎部分。跷二郎腿时,脊椎要配合单脚来维持平衡,长时间的受力会让脊椎产生变形、扭曲,同时,大家可以试一下,跷二郎腿时,腰部肯定会往后突出,这也是让我们觉得“放松”的原因之一,但其实对腰椎最健康的姿势是“挺直腰板”,如果后凸,腰椎受力会以几何倍数增加,长此以往,对腰椎影响很大,会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概率。
其次是膝盖,跷二郎腿的膝盖会很大程度的弯曲,这对膝关节的损伤也很大,你可以想象是一条韧带、齿轮被长期拉伸到最紧绷,肯定会造成伤害。
同时,由于跷二郎腿也会压迫腿部的静脉血管,造成静脉血流受阻、流速下降,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特别是有静脉曲张疾病的人,更需要注意。
专家表示,如果你是二郎腿深度爱好者,也无需过度紧张,虽然跷二郎腿对身体几乎是“百害而无一利”,但毕竟是我们非常习惯的行为,建议每次跷二郎腿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注意两腿交替,同时每静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专家表示,对我们脊柱最友好的坐姿其实是“骑马”的坐姿,收腹挺胸、挺直腰杆。
如果你是以下人群,专家建议最好彻底改掉“跷二郎腿”的习惯:
1
本身腰背有伤的人群,如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
2
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人群;
3
本身脊柱有问题,如椎管狭窄等;
4
体重较重人群,会对神经、腰椎的损伤程度更大;
5
有静脉曲张人群。
浙大一院专家门诊时间
点击图片 可看大图
点击图片 可看大图
点击图片 可看大图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温暖有趣医学事
请关注浙大一院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