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实在很操蛋,幸好还有高晓松

2017-02-26 天涯文摘


心 / 里 / 有 / 束 / 光          眼 / 里 / 有 / 片 / 海

“年轻的时候,每件事情你都想明白,因为老觉得,有些事情不明白,就是生活的慌张。后来等老了才发现,那慌张就是青春。你不慌张了,青春就没了。”——高晓松


01

1969,天安门秘密拆除重建的那一年,

高晓松在北京一个高知家庭呱呱坠地了。

他们家真可谓群星闪耀:

外公张维:深圳大学创办者、两院院士。

外婆陆士嘉: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

舅舅张克潜: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

舅公施今墨:民国四大名医之一。

母亲张克群:著名建筑学家和教育家。

父亲高立人:清华大学教授。

高晓松说:“硕士在我们家基本等同于文盲。”

从小在清华大院长大的高晓松,

在求知上可真是占尽天时地利,

“小时候我遇到什么问题,家里人就写一张字条,说你去问谁谁谁。”

这些谁谁谁,很多都是中国头把交椅。

“随便踹开一家的门,进去聊会天就很长知识,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家前院。”

▲ 高晓松和妹妹高晓江

02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高晓松,

等于在脑门刻了两字:学霸。

他中学读的是北京最牛逼的北京四中。

且是A1班——成绩前50名的尖子班。

高三下学期,他获得了保送浙大的名额。

高晓松窃喜不已,他喜欢江南,

“那里山清水秀,美女如云。”

结果没高兴几天就被爸妈发现了:

“你怎么不复习啊?准考证也没有?”

他瞒不住了,只好实话实说。

然后,爸妈给了他两个选择:

第一个:我们尊重你的选择,但你必须自己打工上浙大。

第二个:听我们的,考清华,我们养你。

“根本就是伪民主,我怎么养自己啊,那时不像现在可以随便打工。”

不得已,高晓松只好考了清华,

以超线60多分的成绩进了电子工程系。

系主任嘛,就是他舅舅。


03

爸妈已替高晓松规划好了人生蓝图:

“读完清华,就到国外留学读博,

然后成为某个领域的学者或科学家。”

打小,爸妈就培养他学习琴棋书画,

想让他当一个有艺术修养的科学家。

“琴棋书画,我娘既当师父又当师娘,

手把手嘴把嘴教我这些‘雕虫小技’,

以备我人生不如意时用以解忧。”

哪知生活常常事与愿违,

高晓松没爱上科学,倒爱上了琴棋书画。

别看他家是高知,但生活依然清苦,

为贴补家用,妈妈油印乐谱,让高晓松拿出去卖:

”不管卖多少,只收两毛,剩的归你。“

高晓松用攒下的钱,买了第一把吉他。

那时,妈妈教育晓松时喜欢说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你要觉得眼前这点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

这句话像钉子般镌刻在晓松脑海里。

只是妈妈万万没想到,

她原本是想让儿子心怀大志献身科学,

却不料儿子的“诗和远方”却是琴诗书画。

高晓松抱着那把吉他,开始了浅吟低唱。


▲ 老狼和高晓松

04

1988年,高晓松上了大一。

念了两月后,实在觉得没意思。

“我不喜欢数理化,我爱音乐。”

他提出组建乐队,爸妈不让。

一家子科学家怎能允许子女成为艺人呢?

妈妈说:“你敢拿把琴就走吗?”

晓松答:“我敢。”

妈妈立马过去搜身,把钱搜光。

“我给你买张火车票去天津,

如果你能在天津坚持一周回来,

乐队的预算我们立马就拨给你,

如果坚持不下来,就乖乖念书。”

高晓松抱着吉他就去了天津。

第一天,他坐在天桥弹琴,

一天下来要到了5毛钱,

花4毛7买了盒烟,就没钱吃饭了。

第二天,饿着肚子去天津大学卖唱。

“结果被当成流氓,让学校保卫处抓了起来。”

保卫处要没收高晓松的吉他,

这可是他的命,他一下急了:

“我是清华大学的学生……”

最后,表哥去把他接回了家。

打赌失败,他只好回清华念书。


05

念书也不正经,整天想着乐队。

他从北京各高校东拉西凑,

找来蒋涛、戴涛、赵伟、老狼等人,

就这样凑起了“青铜器”乐队。

没有经费,乐器超级烂:

“吉他和贝斯不超过一百块钱,

没有鼓槌,就用刷子把替代,

音箱是用电子管收音机改装的。”

几个人就带着这堆破烂玩意,

坐在清华礼堂旁边那片大草坪上,

对着夕阳、对着啤酒、对着女生,

把过剩的青春荷尔蒙化成纵情嘶吼。

那时,大家根本没想过出人头地,

“写歌就是写着玩,下酒用或唱给姑娘听。”

唱着唱着,青铜器竟有了一点小名。

1990年暑假,海南一歌厅竟发来邀请:
“希望你们能到我们这里来演出。”



一开始大家很兴奋,但兴奋后多选择了退缩。

只有高晓松和老狼不顾一切踏上了旅途。

“我们的音乐在海南缺乏群众基础,

又坚持不唱粤语流行歌,

几天后就被歌厅老板炒了鱿鱼。”

这几天找的钱只够一人回北京,

高晓松当即对老狼说:“你先走。”

因为老狼必须赶在开学前回去上课。

老狼走后,他摸出剩下的钱计算:

“顶多能买一张去厦门的火车票。”

于是他背着吉他,就去了厦门。

他决定死也不回清华念那个书了。

后来,这也成了他的一条处世原则:

“每当生活里不知道想要什么时,就先想想自己不想要什么。上清华,再去国外读博,然后成为科学家,这不是我想要的的生活,所以我决定退学。”

至于“想要什么”,去路上找吧!

后来很多人说:“你这辈子真走运。”

高晓松说:“我走运是因为我知道放弃。”


06

清华开学了,高晓松却还在厦门。

天高皇帝远,爸妈也管不着了。

那天,大雨,滂沱。

许多卖伞的,但高晓松囊中空空。

四处避雨的他,竟避进了厦大女生宿舍。

他随手敲门,门“吱呀”打开,

一位穿着碎花小睡衣的姑娘,

看见落汤鸡高晓松,“啊”了一声。

随即,里面有5颗美头从床上浮起。

女:“你有什么事?”

晓松:“来避避雨。”

女:“你是干什么的?”

晓松:“我,我,我是个流浪歌手。”

一众惊呼:“你是流浪歌手?”

女生们齐刷刷地从床上惊坐而起:

“快进来!”“吃饭了吗?”

“你从哪来?”“用什么乐器呀?”

落魄的高晓松就像掉了队的红军战士,一不留神进了革命老区,受到箪食壶浆的待遇。

“酒精炉煮的巨香的粥,姑娘们还怕不够香又往里放了些桂花。”

凭着一把吉他、几句浪漫的诗话,

高晓松收服了一屋子青春少女心。

于是他扎根厦大,成了音乐流浪者。

没多久,他就和厦大一妹妹热恋了。

“拉着手在夜凉如水的东边社幽深小巷里,接了10分钟41摄氏度的吻。”

一天早上,他给这位妹妹梳头时,

突然疯狂大叫:“有了有了!”

他抓起纸笔,就有了《同桌的你》。



在那个“摇滚才是音乐”的疯狂年代,

不合时宜的高晓松在爱情滋润下,

却写出了一首首骚柔的校园民谣。

多年后,高晓松在书里这样怀念:

“厦门大学早已变了模样。

曾经学校门口的小吃摊不见了,

那是我多么留恋的味道,

记忆中那些小吃比现在任何珍馐都美味。

曾经蜗居过的小村子也高楼林立,

失去了我记忆中的容貌,

那是我多么魂牵梦绕的地方。

虽然生活条件不好,

但是因为有了那么多和我一样有梦想的人,

所以虽是寒舍但也有温暖。”

那段日子无比狼狈,但后来却成了他一想起就会热泪盈眶的“闪亮青春”。

他也在书里感谢那位厦大姑娘:

“谢谢你,X,你教了我许多许多,

尤其是,你要我堂堂正正做一个男人,

但愿老生没辜负你最初的期望。”


07

在厦门流浪大半年后,

靠音乐难以求生的他还是回了北京。

“音乐不行,那就去拍电影。”

回到北京,高晓松也没回清华,

转头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

这一考,就考了一个最高分。

但最后,还是没有被录取。

多年后,北影导师谢飞说:“那时的教授觉得导演不需要硕士学位,就一个也没录取。”

高晓松只好进亚洲电视艺术中心做了实习编导。

干了几个月后,他被派去成都,

拍一个糖烟酒交易会的纪录片。



一天晚上,在卡拉OK厅,

他碰到一家葡萄酒厂的人正筹划拍广告,

高晓松灵感上头,胡编了一句:

“想活九十九,常饮××葡萄酒。”

厂长一听:“这个好,给我拍吧!”

高晓松一咬牙说:“八千。”

厂长一挥手:“给你一万六,拍两个!”

那时,公务员月薪才72元,

而高晓松两个广告就赚了一万四。

尝到甜头的他,立马开了一公司,

闯进了刚刚起步的中国广告圈。

两年里,他大发横财。

他买了一辆车,名字叫做林肯。

又花三万块钱买了一个大哥大,

再花三千五在大哥大上吊一BP机,

还给BP机上了一个特别贵的呼号。

然后整天带着这身行头四处招摇,

俗得就像刚从山区出来的暴发户。

他膨胀他张扬,但活得青春热血。


08

1993年,香港大地唱片公司落户北京。

高晓松被一朋友推荐给了大地黄小茂。

在黄小茂鼓动下,高晓松加盟了大地。

然后以800块一首的价格,把《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歌卖给了大地。

条件只有一个:“让老狼唱我的歌。”

这些歌,被黄小茂录入专辑《校园民谣》。

在唱片发行后的一年多时间里,

高晓松和老狼都没意识到自己火了。

一天,他俩去北京工体看球赛,

突然发现周围观众都不看球了,

而是盯着老狼看,然后蜂拥上来求签名。

接着,各种演出邀请也蜂拥而至,

老狼妈妈是中央广播交响乐团团长,

开始在家里接到邀请电话还不信:

“就老狼那点条件还能唱歌?”

一个月后,她接电话时就变了口气:

“我们家老狼三千块钱可不行。”



再接着,晓松和老狼开始频频出席颁奖典礼。

“把那一年的音乐一等奖全都拿了。”

很快,两人就膨胀得一塌糊涂:

“颁奖,如果是第二,就不去。”

1995年,膨胀的两人终于产生了分歧。

老狼觉得校园民谣没意思,想转型玩摇滚。

但高晓松始终坚定要做骚柔的校园民谣。

两人就互相烦对方,见面就吵。

录《恋恋风尘》时,两人彻底闹翻了。

旋律的分歧最后演变成“谁捧红了谁”之争,

急火攻心下,高晓松说了一句:

“反正一切都是你给我的,我都还给你。”

老狼也说:“一切都是你给我的,我都还给你。”

两人掀桌子、砸椅子,决绝而去。

好得穿一条裤子的哥们从此一拍两散。

决绝而伤感,但这就是惆怅的青春。


09

1995年,好友宋柯美国留学归来。

高晓松跑去他家叙旧,

看他带回来一堆唱片和一把电吉他,

就乘势撺掇:“咱们开个唱片公司吧!”

于是,两人就创办了麦田音乐。

麦田成立后,只发了3张专辑。

高晓松的《青春无悔》,

朴树的《我去2000年》,

叶蓓的《纯真年代》。

这三张专辑,虽然都红极一时。

但因为盗版蜂起,都没赚到钱。

那段时间,麦田连工资都发不出了。

“唱片已死。”高晓松心灰意冷了。

于是他背起行囊,开始了周游世界。

“哪怕所有的钱都花光了也没关系。”



他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

离开时就把车卖了,再去下一个地方。

旅途中碰上一堆人,很快成为朋友,

然后喝酒,然后下了火车各自离去。

没钱了,就跟着某一乐队四处卖艺,

到荷兰,到丹麦,到西班牙……

去看沙漠深处的血色残阳,

去看大西洋上的落日熔金,

去看原始部落那些明亮得晃眼的笑容和眼睛。

…………

两年壮游,让他见识了世界之大。

两年壮游,也开阔了他的心胸格局。

“世界变了,你没有变,因你缺乏壮游。

世界没变,你变了,通常在壮游之后。”


10

归来,晓松陪澳洲乐队到酒吧玩,

正好撞见了几年没有说话的老狼。

澳洲乐队问:“你以前组过乐队吗?”

晓松答:“做过,有个主唱很好,我们一起成名,后来因为一点小事闹掰了。”

澳洲乐队感叹:“太遗憾了!”

晓松端起酒杯,走向老狼。

老狼站起来,也端起酒杯。

咔嚓一碰间,彼此都红了眼睛。

后来,两人到录音棚录《青春无悔》:

是谁的声音,唱我们的歌。

是谁的琴弦,撩我的心弦。

你走后依旧的街,总有青春依旧的歌。

唱着唱着,老狼就哭了。



晓松问:“怎么了?”

老狼说:“你每天大手大脚,哪天没人养你了,我养你。”

后来,晓松落难狼狈时,

收到了老狼汇来的十万块钱。

这就是兄弟。

2016年,老狼参加《我是歌手》决赛,

晓松来帮唱,从不烫头的他竟然烫了头。

这就是兄弟。

什么是兄弟?就是一起做过很多傻逼的事。

如果你年轻时没和别人一起做过很多傻逼事,

年长时就换不来老狼高晓松一样傻逼的兄弟。

最好的兄弟,都是从路上找来的。

而且,我们越是年长就越会懂得:再多各自牛逼的日子,也比不上那些一起傻逼的岁月。


11

1999年7月,驾车闲逛的高晓松,

在对外经贸大学门口撞见了沈欢,

立马五雷轰顶,全身一震。

第二天,他求哥们介绍认识了沈欢。

沈欢,又白又漂亮,

但和高晓松一样疯疯颠颠,因而被称为“女版高晓松”。

两人一见面,立马就对上了眼。

才恋了三天,晓松就觉得找到了一辈子想找的那个人。

他对沈欢说:“我们结婚吧。”

沈欢心欢喜,但有些迟疑。

高晓松拿起烟蒂就往手腕上杵,

杵到第三个疤时,沈欢同意了。

这种求爱方式又俗又痞,但青春热血。

两个任性的人在一起的生活就像过山车,

一会儿蹦到峰顶,一会儿又跌入谷底。

2001年,两人婚姻终于走到尽头。

原本想好一辈子就这么生活了,

没想到最终却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后来,高晓松回忆这段感情时,用了“崩溃”一词。

他投入太多,也伤得很重。

于是他又上路了——又去寻找他的诗和远方。

他说:“别叫我诗人,叫我游子吧!”

身体或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12

最终,他在美国洛杉矶定居下来。

因为这里有个地方叫“好莱坞”。

他想在这里找回他曾经走失的导演梦。

他开启了疯狂的学习模式。

疯狂给各大制片厂写剧本,

疯狂学习好莱坞电影制作理念,

疯狂练习如何在半小时内讲完一个好故事,

疯狂学习历史典籍和人文风情。

喜欢青楼文化,看到哪本书写点相关内容就抄下来。

喜欢历史,就连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都要去找出来。

…………

那些日子,他过得非常清苦。

积蓄,花得一干二净。

车子,也早已经抵押。

困难时,连饭也吃不上了,

就靠朋友们周济一点过日子。

为了心中的诗和远方,他拼尽全力。



十年后,晓松写《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歌后,

很多人说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家庭出身好,你有钱,当然可以这么说。”

但情况其实刚好相反,

晓松每每追求“诗和远方”的时候,

都是他最穷、家里最帮不上的时候。

什么是诗和远方?

大冬天吃火锅,吃得脸颊冒汗,不是诗和远方。

但你身上只有50块,还带女友去吃火锅,

把冰冷圣诞夜过得心满意足,这是诗和远方。

买了房子,到宜家选家具,不是诗和远方。

你租了一个破房,却买回藤蔓盆栽细细装饰,

露出几分雅致,这是诗和远方。

听后摇、爵士,不是诗和远方。

但你加班到深夜回家,还要取出淘到的碟,

听几首后摇,偷几分钟闲适,这是诗和远方。

习大大在梁家河插队落户,不是诗和远方,

他走一天的路去借莎士比亚,这是诗和远方。


13

几年后,他终于通过面试,

开始为好莱坞一家公司工作。

也许是运气好,也许是缘分,

在洛杉矶,他结识了留学生徐粲金,

又开始了一段浪漫销魂的爱情。

相恋一段时间后,他俩去迪斯尼玩。

那天雨下得特别特别大,

过山车正疯狂转着圈时,

高晓松突然喊了一句:“嫁给我吧。”

她说:“好啊。”

高晓松没听清,再问:“行吗?”

她大声说:“好好好!”

下了车,两人就去市政厅领证。

没想到美国结婚,还需要证婚人。

两人站在街头,愁眉不展。

哪知又来了一对结婚的,也没证婚人。

“于是我们就互相证婚,把证领了。”

高晓松的爱情,就是这么浪漫热血。

他和很多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勇敢而随遇而安。

这一点,特别像刘若英:

“永远使出浑身力气去爱,

从不给自己留后路。

其实不存在什么失败,

相爱时有过的真诚、幸福、甜蜜,

并不会因为最终没走到一起而被抹杀。

世界上只存在真诚或者不真诚的恋情,

而不存在成功或者失败的恋情。”


14

特喜欢高晓松写的这首《如果有来生》:

以前人们在四月开始收获,

躺在高高的谷堆上面笑着,

我穿过金黄的麦田,

去给稻草人唱歌,

等着落山风吹过,

你从一座叫“我”的小镇经过,

刚好屋顶的雪化成雨飘落,

你穿着透明的衣服,

给我一个人唱歌,

全都是我喜欢的歌,

我们去大草原的湖边,

等候鸟飞回来,

等我们都长大了就生一个娃娃,

他会自己长大远去,

我们也各自远去,

我给你写信,你不会回信,

就这样吧!

喜欢歌里传达的那种随遇而安的达观。

这也是他的人生哲学:以顺其自然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15

2010年,高晓松接到一大活,

被公司安排去导演电影《大武生》。

2011年5月9日,从美国赶回来为电影做宣传的他,

“就像傻逼似的喝了一堆酒,

叫代驾,结果傻逼代驾没来,

我时差上来了,就傻逼啦嗒开着车走了,

路上我傻逼地睡着了,造成四车追尾。”

法庭上,律师提出减刑要求。

“血液化验单上3个签字的人都没有检验师执照。”

这是一个很强的理由。

但被高晓松拒绝了:“有没有执照我也喝醉了。”

他拒绝减刑,只想彻底反省。

“这么多年没有好好反省了,

脑子里的东西一直在咕嘟着,

没关过火,脑浆咕嘟了二十多年,

现在找个地方关火晾凉,我觉得特别好。

我确实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

但我从来没有把这些事情静静地梳理过。”

最终,他被判刑拘半年。


16

没想到人人避之不及的看守所,

也被高晓松活成了“诗和远方”。

“那半年没有网,也没有手机。

只有特别高的房顶,有六七米,

那个灯,24小时永远不关。”

那半年,他和一些人就关在这样一个房里,

外面的世界,被浓缩成铁门上的一窟窿。

“没有手机捆绑,你只能老实发呆。”

在发呆中,他明白了很多事情。

比如珍惜自由。

“人人都想出去走两步,哪怕去倒垃圾,擦个地,去小卖部扛扛东西,大家都争着去。”

比如珍惜真情。

“在里面,富商、干部、黑社会大哥、赌场老板、组织卖淫的,所有人都想自己老婆。因为只有老婆不离不弃,记得给你送件衣服,定期来看你。”



比如珍惜发呆。

“我发现越思考越狭隘,越发呆越辽阔,一思考就绕进去,特别容易钻牛角尖。而一发呆就能明白很多事情。”

比如明白理想和欲望之别。

“在狱中,一开门就两馒头,偶尔能吃上一鸡蛋,就觉得特别幸福。慢慢就明白了,幸福不需要那么多物质,有理想才美。理想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快乐的;欲望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痛苦的!”

比如明白了生活应该慢下来。

“看不见天,只能听雨。每次下雨的时候,就凝神细听高墙外的雨声,听着听着,就感觉突然回到了唐宋生活,就明白了生活需要慢下来。人不能一直奋斗,那会失掉很多有趣的东西。”

想明白这些后,他把看守所变成了诗意之地。

用一个矿泉水瓶制作“漏水时钟”,

找一根笔芯翻译马尔克斯的经典小说,

教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写关于青春的诗。

…………

“坐牢那半年是我一生最快乐的时光。”


17

出狱后,他有了新的诗和远方。

“我确定要做一个知识分子。”

于是他参与制作了三档综艺:

《晓说》《晓松奇谈》《奇葩说》。

这三档节目,都火得一塌糊涂。

“在互联网这样一个新的大航海时代,

各位公子都去为了理想和梦想奋斗,

因为你要去横枪跃马征服世界,

所以你没空读闲书,我来替大家读书。

你朝九晚五,你996,

你没空聊天,我来替大家聊天。

我让大家工作之余过得更有趣一点。”

高晓松就这样踏上了新征程。

为此,他还和几位朋友开了一个免费“雜書舘”,并出任馆长。

他为雜書舘开馆作序时说:

以史为鉴,无非再添几分偏见;

以梦为马,最终去了别家后院。

不如大雪之后,清茗一杯,杂志两卷,

闻见时光掠过土地与生民,不绝如缕。

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


18

郑钧谈高晓松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有些艺术家被抓进精神病院,成了精神病;

有些精神病从精神病院逃出来,成为艺术家,

你就是那后者,你的生活就像行为艺术。”

这句话说得很经典很到位,

高晓松的生活的确像极了行为艺术。

他这正是他的追求:生活得有意思。

而这正是拾遗花这么多笔墨写高晓松的因由。

因为大部分中国人都活得太没意思了。

我们都太过注重活着的意义,

把人生过成了“主题先行”的施工图纸:

就像“他们”告诫我们的那样:

“工作的意义是踏实稳定,一路晋升。”

“爱情的意义是成家生子,家庭和睦。”

“一切不以成功为目的的折腾都是不务正业。”

…………

最后,我们变成了“橡皮人”:

没有梦想、丢失痛觉、不知趣味,

成了一件行尸走肉、没有血肉的生活工艺品。



欧美对人的最高评价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最差评价是:你这个人真没意思。

所以他们都极力追求“活得有意思”。

而中国人则太喜欢追求“活得有意义”。

我们对如何活得有意思的思考,

远远不及对活得有意义的思考,

可是,我们似乎忘了一点:如果人生一直在寻找什么是意义的话,那这样的人生也就没有意义了。

当人生只剩下意义,那还有什么意思?

或许,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

让自己高高兴兴地,

做一些最有意思的事,

去一些最有意思的地方,

交一些最有意思的朋友,

爱一个最有意思的恋人,

因为,我们真的会死去很久。


19

高晓松至今没有买房。

当然,这不是因为没钱。

“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

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

他觉得租房子住也很好,

今儿看到这个就住这儿了,

明儿看到那个就住那儿了,

一买房,整个生活结构和生活节奏就被破坏了。

“我妈说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

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苟且就是你的人生,

那你这一生就完了。”

越是年长,高晓松越深信妈妈这句话。

安全感真的来源于一套房子吗?从来不是。

真正的安全感,是找到自己的精神维度,从而免于灵魂的漂泊。

我入不入流,这不要紧。

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最重要。

高晓松说:等我把所有喜欢的事情都做了,才能勇敢数着日子,等着永逝降临。



  扩展阅读  

高晓松:诗与远方


我不愿意让别人称我为诗人,还是称呼我游子吧,我觉得我配得上这两个字,而诗人我实在是不敢妄称,我觉得诗是需要看尽了所有东西才能写的。对我来说,我觉得拿起笔来就写的几个长短句,那只能叫作小品。但是真正的诗,一定要看透了世间种种以后才能写,因为诗就是用来看透世事的。人可以看不透就拍电影或者写歌,但是诗就是用来把事情看透,所以自己要有能看透世事的眼睛。所以我觉得我还没到那个境界,我虽然偷偷摸摸地也写诗,但是写完了以后连我经纪人都说,还是不要出版了吧,说这好像对你形象不太好,我说既然经纪人都这么说了那就算了吧。也许有人会说,我的经纪人的审美标准未必准确。可是不管是哪一种东西都是要给大家看的,音乐也好,电影也好,诗也好。如果你不拿出来给大家看,即使你在青楼里写的,还是希望有读者,那最后你不能给大家看的东西又何必多费周折呢?


而且我是一个不冷酷的人,就是我觉得诗人需要的第一个气质就是要冷酷。所以我弄音乐、弄电影、弄小说,这些东西可以靠温度、靠热情去创作完成,然后当然有一点才华,还有很多命比较好的因素。但是诗人必须冷酷,就是如果你没有不够冷酷的眼睛,你就看不透,你看不透你就写不了。还有一种人看透了,但是他又不敢直面,你不敢直面的时候,那你写什么诗呢?所以我就觉得我写诗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也有可能有一天会写。


我已经很久没有那种随时能涌上心头一首特别好的诗的时候了。小的时候满肚子都是诗,那时候专门有一个笔记本看见什么诗抄什么诗,抄了厚厚一大本,然后看见顾城的那首诗“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然后现在越来越没有这样的时候了,我觉得现在能配得上跟诗对应的东西太少了,你看不见什么东西是具有诗性的,或者配得上一首诗来描述的,真的没什么东西。所以现在想想都是流行歌词,经常看一个东西想起一句流行歌词了,毕竟现在是一个很娱乐的时代了。


诗歌在我心里有很神圣的地位,我认为它是七大艺术之首。当然了教科书上说七大艺术是从建筑开始排的,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诗,然后电影排最后。这可能是从诞生的时间相对的。因为人类最开始只有建筑,其他的都是后来。我觉得诗是应该排第一,就是如果按照离心灵的距离的话,就是所谓的远方吧,就什么东西最能代替最远方,那一定是诗排第一位的,诗能带你去最远处,然后才是音乐。然后才可能是绘画,然后才是建筑,虽然我们家全是搞建筑的,我妈、我妹都是搞建筑的,但是我一直觉得建筑是另外一回事。可能因为我对空间艺术不是很熟悉,我自己对时间意识就是所有需要在时间流逝中展现的艺术,有节奏的包括音乐、电影、文字、诗等,我自己都还比较喜欢,而且有感受。我看到现在卖好几千万甚至一个亿的那画儿,它们偏偏就是我特别看不懂的那种,就是大粗条往那里一放,看了就不知道什么意思。


其实我现在也能背出很多诗,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诗,也就是说今天我想起来,还能觉得特别的,唯一的一句就是我觉得北岛有一句诗到今天我还是能够感受到那种东西。比如我小的时候,我老觉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有点儿意思。


可是真正我体会了人生,我体会了很多东西、看透了很多东西,是我到40多岁的时候,就不觉得这样的诗是很好的,因为我不觉得总结性的诗是很好的,我觉得只有特别凌厉的那种,比如说我现在还能喜欢一句就是“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我觉得特别好,远方其实就是只有远没别的东西,就是天天向往远方,远方有多远呢,其实就是一无所有,我觉得这句还行,就是因为我真的去了很多地方,我大概只有两次清楚地感觉到,这个地方就叫远方。不是因为距离,是因为离你自己心灵的距离很远。


有一次是在厦门,那是一个雨天,我背着包,看着我几乎一个字都看不懂的公交站牌,不知该何去何从。还好当时认出了站牌上厦门大学的字样,便果断上了公交车去了厦大。接着就邂逅了我日后总念念不忘的那段美好生活,以及曾给我巨大支持并谈了四年恋爱的女朋友。我还记得当时闻着那座城市陌生的气味,我突然觉得,哦,原来远方就是这儿啊,这个地方就是远方。接下来的种种际遇都让我感觉我是最幸福的人、最幸运的人,因为我还能曾经到过远方,偶然中闯入我生命中的那些人,在我心底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以至于20年后我们依然往来,感情依旧。只是厦门大学早已变了模样,曾经学校门口的小吃摊不见了,那是我多么留恋的味道,记忆中那些小吃比现在的任何珍馐都美味;曾经蜗居过的小村子也高楼林立,失去了我记忆中的容貌,那是我多么魂牵梦绕的地方,虽然生活条件不好,但是因为有了那么多和我一样有梦想的人,所以虽是寒舍但也有温暖。你们想,这事儿多有意思,后来我天天坐飞机飞来飞去,今天去这儿,明天去那儿的,我也不觉得是远,我从来不觉得纽约是远方、巴黎是远方,但是我第一次到了厦门的时候,我突然就觉得,哦,在这儿,原来远方就在这个地方。

  扩展阅读2  

高晓松和王宝强的本质差别


万事有因果。


王宝强离婚,原因是老婆劈腿。


而老婆劈腿的原因,相当多网友认为“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因为宝宝丑”“丑是原罪,再有钱也弥补不了”。


那么,“丑”是不是宝宝和马蓉婚姻失败的根本呢?丑男是不是注定不能娶美女、娶了也注定不幸福呢?


当然不是。


看看高晓松好了。


他不比王宝强好看,娶的也是校花美女,一起亮相时也曾被评价“美女与野兽”,虽然最后也离婚了,但离婚的原因,显然不是男方丑。


晓松前妻徐粲金自述:


(某天)晓松回到家,坐下来,平静地对我说,他想结束这段婚姻。理由是,和我在一起生活他感到不快乐,他想要更多的自由和创作空间。三天后,晓松收拾好行李搬离了我们经营多年的家。一切猝不及防,我像从童话世界被忽然扔进倾盆大雨,浑身湿透……我遇见晓松,我充满热诚拼尽全力去爱。他教会我认识这个世界,为我打开很多扇窗户。对于未来,我曾有无数幻想,想一直陪伴他,想在他老得走不动时搀扶着他的胳膊,甚至想过,三十周年结婚纪念日,我们如何庆祝。当他说出“分手”二字,我只是大脑空白傻呵呵地说“好的”。不是因为不在乎,而是因为我认为缘分强求不来……


这个漂亮小女人对高晓松的爱,力透纸背。


而这份爱,从他们当年的日常也可觅到踪迹,徐粲金很多次被拍到抱着高晓松,跟他贴得很近,一脸的幸福满足。


与马蓉跟王宝强在一起时的画风完全不同。


其实高晓松还比王宝强穷很多,为什么他的漂亮老婆就能“拼尽全力”去爱他?


因为他有才华,有学识,有素养,他能“教会她认识这个世界,为她打开很多扇窗户”。


而这些,宝宝是做不到的。


这是高晓松和王宝强的本质差别。


所以一个男人能不能得到漂亮女人的真爱,颜值只是一小部分,更关键的,还在于他能不能在精神上吸引她,令她敬佩和仰慕。


那么,一个出身低微、读书不多、思维简单的丑男,能不能娶到漂亮女人并和谐美满呢?


其实也可以。


前提是,你要找一个在精神层面跟自己相仿的女人。


如果王宝强娶的是一个跟他同样出身、同等文化程度、内在层次差不多的漂亮姑娘,结果多半不会如此惨烈。


因为她会发自内心地认同他,不会轻易嫌弃、鄙夷,也便不会随随便便就变了心。


再比如陈羽凡和白百何。


陈羽凡颜值也不高,在与白百何相恋时,同样是他当红多金,而她是个不起眼的大学女生。


如今结婚十年,白百何事业突飞猛进,但两个人依然琴瑟和鸣,过得好好的,每次合体出场,必是虐狗的恩爱之态。她没有嫌他颜值低,也没有计较谁赚得更多,反而说“在他面前,我认怂”。


显然,他们的和谐,是基于精神层面的一致性,他们的三观、才艺、能力相匹配,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平衡,这种平衡,正是一桩婚姻持久稳固的基础。


同样是颜值不高的当红男星,同样娶了大学刚毕业的漂亮姑娘,陈羽凡伉俪和谐,高晓松主动放弃了真爱,而王宝强却是如此结局。


造成这差别的,显然不是颜值,而是宝宝选错了人。


马蓉的人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她跟他根本不是一类人,他在精神层面吸引不了她,满足不了她,驾驭不了她。


颜值不够,也许可以用“我有钱”“我对你好”来弥补。


而精神上的不对等,却会让两个人的关系完全失衡,这是婚姻的绝症,无药可救。


  扩展阅读  

不买房的高晓松(深度好文)


关于房子,我跟大多数人概念不一样。


我从小住在清华校园里,家是那种二层的小楼,外表看起来很普通,面积也不是特大,但是特别安静。


这地儿都没动过,也没装修之说,从我生下来就是这样红色的,很老很旧。但我在那儿真觉得挺好。


有一个家,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房子多少年了。


我们也在感慨:后边的院子多好啊,出门就是操场、游泳馆,还有漂亮的女生,白发的先生;


四周的邻居,随便踹开一家的门,里面住的都是中国顶级的大知识分子,进去聊会儿天怎么都长知识,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前面的院子。


小时候有什么问题家里老人就写一张字条,说这问题你问谁谁谁。我找到人家家里,打开字条一看,哦,你是那谁家的孩子,那你讲吧,都是中国头把交椅啊。


这才是住处真正的意义吧,它让你透气,而不是豪华的景观、户型和装修什么的。

分割线

2007年, 我们搬了出来,因为家人都在国外,我又不在清华教书,学校就把房子收回去了,后来我去了洛杉矶。去了美国,我一样是无房户,坚定的无房主义者。


刚去美国的时候,我做编剧和开发,只卖出了两首电影歌曲。美国流行音乐是草根文化。


美国卖吉他的黑人当我师傅都有富余,不是说他弹得比我好,是同样一个琴我们弹的都不是一个级别,出的声音都不一样。


国外很多伟大的乐队,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在中国整个高校也选拔不出一个牛的乐队。为啥?国内很多年轻人的热情都分散了,赚钱的热情大过音乐本身,比如买房。


郑钧有一天跟我说,有些艺术家被抓进精神病院,成了精神病;有些精神病人从精神病院逃出来,成为艺术家,你就是那后者,你的生活就像行为艺术。


不过,我肯定不属于时尚人士,因为从来不关注别人的流行趋势,也算不上中产阶级,如果我的钱只够旅行或是买房子,那我就去旅行。


平时除了听听歌,看看电影,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满世界跑着玩。大概去过三十多个国家了,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然后玩一段时间就把车卖了,再去下一个地方。


经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后很快成为朋友,然后喝酒,然后下了火车各自离去。


之前还在欧洲碰见一个东欧乐队,我帮人弹琴,后来还跟人卖艺去了,跟着人到处跑到处弹唱,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


我妈也是,一个人背包走遍世界,我妈现在还在流浪,在考察美国天主教遗址。


我妹也是,也没有买房,她挣的钱比我多得多。之前她骑摩托横穿非洲,摩托车在沙漠小村里坏了,她索性就在那里生活两个月等着零件寄到。


然后在撒哈拉沙漠一小村子里给我写一个明信片,叫做“彩虹之上”,她在明信片里告诉我说,哥,我骑了一个宝马摩托,好开心。


我看到沙漠深处的血色残阳,与酋长族人喝酒,他们的笑容晃眼睛……


因为我跟我妹都不买房,你知道你只要不买房,你想开什么车开什么车。你想,你一个厕所的面积就恨不得能买一奔驰。


然后她就开一宝马摩托,坏了,说整个非洲都没这零件,她说你知道我现在在做什么吗?我在撒哈拉一个小村子里给人当导游。


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然后我俩都不买房,就觉得很幸福。


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


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


美国人平均31岁才第一次购房,德国人42岁,比利时人37岁,欧洲拥有独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都是租房。为什么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一毕业就结婚?一结婚就买房?怎样才能买到房?一套房子会限制你所有的行为和决定。因为你知道,要一提裸婚,没有人愿意嫁给你。即使老婆愿意,他们家人呢?别人会怎么看?孩子以后怎么办?以今天的房价,普通人买房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父母出钱资助,这种人基本上前途和发展被父母控股。


第二种人是牺牲了太多的发展机会,典当梦想来成就一套房子。他们购买的,其实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他们觉得,有一套房子,会让自己内心安全一点儿。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来自于一套房子吗?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的问题。


世界再怎么变,还是要有坚持,即使它是落后。


我不入流,这不要紧。


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是重要的。



感谢天涯文摘读者群 “慕容风” 推荐本文。欢迎粉丝入群讨论,回复:【512】入群。


| 天 | 涯 | 文 | 摘 |

微信号:tianyawenzhai

最有深度、最具影响力的华语新媒体资讯平台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爱天涯旗下专业旅行机构

天涯户外运动俱乐部组织

下个月相约西藏,赴一场桃花盛宴

全国招集 拉萨集结

第一期 3月18日 ~ 24日(已满员停止报名)

第二期 3月29日 ~ 4月4日(余少量名额)

会员价:3280元

两人同行立减200元

四人同行立减400元

报名即送价值198元户外背包


回复关键词:【桃花盛宴】,了解详细行程。


添加领队微信咨询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