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白领两年磨成“农村通”~精准扶贫,南沙青年在行动

2018-05-08



 一毕业就进入南沙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戴龙,没想到有一天养鸡、种稻会成为他的工作日常。


这源于他两年前被派往梅州市平远县中行镇快湖村驻点精准扶贫。如今,他隔三差五就要到村民家里“走走转转”,看看这家的鸡那家的米,俨然成了“农村通”。



从人力资源专员到

“农村百事通”



戴龙今年28岁,2014年本科一毕业就进入南沙城投,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团总支部工作。2016年5月,他接到一个特殊的工作安排,前往南沙城投对口帮扶单位——平远县中行镇快湖村担任驻村扶贫干部。


“在那之前我的农业生产经验为零,种地养殖这些都没干过,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但戴龙也有一个小优势——他是客家人,一口流利的客家话让他首先消除了语言的隔阂,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


  

但毫无农村工作经验的戴龙刚开始去到村里还是遇到一些挑战:


“在城市写字楼里上班,每个人的工作的具体分工的。比如你做招聘的,就只负责招聘相关的工作,但驻村干扶贫工作的,要求你走访、指导村民制定脱贫计划、关注农作物存活情况、及时帮忙解决农作问题等等,都需要你操心。”


从一开始,驻村扶贫工作队就明确要防止“工作队撤队即返贫”的快餐式扶贫现象。戴龙到村里第一件事,通过开会和实地走访,摸查清楚快湖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意愿,然后确定了土鸡养殖和优质稻种植两个优势产业。



去年年底,在南沙城投的牵线下,快湖村和当地龙头企业——梅州市金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扶贫专业合作社,产前有生产资料如鸡苗、饲料的扶持,产中有合作社专业技术指导,扩大生产规模后,由合作社进行统一保价回购,解决贫困户销售难问题。未来,合作社还计划建立一个利用互联网的线上线下销售平台。


  


授人以鱼不如

授人以渔



“第一批土鸡养殖不成功,我对不起你们,让你们失望了,但通过这一批养殖,我从无规模养殖经验到慢慢摸索出养殖的‘套路’,我很有信心,有信心把下一批土鸡养殖好,也有信心把下一批土鸡养殖培养成我们村主导产业的示范点,请你们相信我!”这是63岁的快湖村贫困户张学旷在第一批土鸡养殖失败后向扶贫队发出的心声。


戴龙对张学旷的印象深刻,张学旷家中6口人,仅靠2个普通劳动力维持一家人日常生活开支和3个老人、1个小孩的医疗费用,其中1个劳动力还是准备外嫁的女儿。



起初,他感到这个家庭的脱贫之路前路艰辛。但他渐渐被张学旷乐观积极的态度和脱贫愿望所感染。此前,张学旷家一般养殖40、50只鸡,扶贫队开展工作后,他的鸡舍一下扩大到200只鸡苗。从鸡苗引进之日起,到出栏之日止,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无一间断地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下了养殖的情况、积累的经验和不足。
  


第一次养殖失败后,戴龙和合作社技术人员上门探望。后来,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改进了鸡舍布局,购置了一批新设备,还扩大了养殖范围,不仅为土鸡安家筑床,还为土鸡提供了宽广的活动空间。第二批500只鸡苗存活率约为94%。

“扶贫就像一阵东风,贫困户只有借着这阵风,在思想上和实际行动中,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困现状,才能达到真正的物质、思想双脱贫,才能学到真正的造血致富本领,才能拥有即使风停了也能自己续航飞翔的能力。”戴龙在他的扶贫日记里写道。




编辑:刘嘉欣

来源:南沙新区报;通讯员 林春萍

图源:受访者供图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