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布局!将南沙打造为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8月2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介绍了《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的特色和亮点。
根据《规划》,到2035年
广州将建成海洋经济发达
海洋科技创新活跃
海洋城市文化特色彰显
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南沙则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核心区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力打造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成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涉海资源要素配置中心、南海综合开发先行区、海洋产业集群高地和海岸带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展望2035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创新活跃、海洋城市文化特色彰显、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规划》主要突出四个特点:空间上,强化陆海统筹和江海联动,构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带,支撑打造珠江口“黄金内湾”;指标上,对标国内外先进海洋城市指标,构建广州特色指标体系;行动上,形成含67个项目的项目库,其中49个集中布局在南沙区;路径上,提出“五个一”规划实施路径,为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提供路线图和行动方案。
《规划》围绕“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从科技、产业、生态、文化、治理和开放六个方面提出重点任务、举措和指标。
全力打造海洋创新发展之都
集聚国家面向南海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指标方面,到2025年,新增涉海行业或部门类实验室2家,新增涉海科技企业孵化载体1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50家。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重点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等海洋支柱产业形成新竞争优势。打造一批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5%。
包括十三行、黄埔古港、莲花塔、琶洲塔、赤岗塔、南海神庙、扶胥古运河、南越国宫署遗址、光塔、南沙天后宫等。
形成十大海洋文旅新名片包括沙面建筑群、粤海关旧址、文化公园水产馆、珠江国际慢岛(长洲岛-大吉沙-洪圣沙)、黄埔国际邮轮城、广州海事博物馆、莲花山中心渔港、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大角山滨海公园、粤港澳大湾区海防遗址国家文化公园、南沙湿地公园-十九涌渔人码头等。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提出推动海洋科技力量集聚,打造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打造以南沙区为核心的海洋科技创新极核,重点将南沙区打造为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使命在肩,如何作为?
会上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处
处长刘芳芳透露了相关工作最新进展
在南沙,冷泉生态系统列入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建设加快推进。“高端科研机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正加速向南沙集聚,南沙建设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迈出坚实步伐。”
南沙区将全力打造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海洋基础设施、海洋生态环境、海洋公共服务等方面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争取在2035年,将南沙区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
《规划》
为广州推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大力发展海洋产业
擘画了五年蓝图
广州以南沙港区作为核心加快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将广州港这个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国际大港打造成为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小南了解到,
广州港外贸集装箱航线已达156条,
今年1-7月,
广州港完成外贸集装箱597万标箱,
同比增长9.1%。
“到2025年,我们将努力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6.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800万标准箱,进一步巩固广州港作为世界大港的地位和影响力。”袁越说。
目前,广州正持续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港航大物流体系。包括依托以南沙国际物流中心为“冷链母港”打造全链条冷链物流;支持南沙深化与大湾区城市在国际海运中转、国内驳运、海空铁联运、堆场仓储等航运物流方面融合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中欧班列,建设南沙海铁联运枢纽。
小南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