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建设的国际问题研究和政治学学科的高等教育机构。基于近70年的学术传统和历史积淀,历经几代学者的持续努力和学术创新,国际关系学院已经成为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重大国际影响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科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
国际关系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组建时成立的外交系和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1955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外交系的主体调出组建外交学院,1956年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与学校其他机构一起组建历史系,1958年独立组建马列主义基础系,1960年组建政治学系。1964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研究外国工作的报告》,由教育部批准组建国际政治系。2000年春,学校进行学科整合和院系调整,在原国际政治系和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的基础上组建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大项目出版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展开全面合作,近年陆续出版了一批优秀学术成果,推动中国政治理论与政治学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期特刊向广大读者做一次系统的介绍,以展现国关学者们一颗颗“书生报国”的赤子之心。
1. 政治理论与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丛书
如何认识中国政治,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本书提出“大十字视野”,即从纵向的中国大历史和横向的世界政治的维度,历史地分析中国政治是如何一路走过来的,以及中国治理成就在世界政治中的比较优势。在此前提下,本书尝试对当代中国政治逻辑进行民主话语的阐释:政治道路(国体)的人民民主——政治制度(政体)的民主集中制——政治过程的协商共识型民主——政治评价体系上的“可治理的民主”。这种“大十字视野”下的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以及对不同层次的中国政治的民主理论解释,是作者长期以来与西方学术界关于中国政治的观念和认知的对话性产物。
治体论在中国政治实践中积累既久且深,能体现传统关于政治体系思索的意向和重心。它从一种零散模糊的言说转变为自觉而精密的观念形态。得益于宋学由变革思维向立国思维转进的精神洗礼。近世新儒学以追求经世义理的旨趣极大推进了治体论建构。理学家运用体用论开辟了治道、治法、治人三要素关系的新思路,浙东儒者群深入反省变革思维从而促成了立国思维的成熟。经制事功学注重纪纲法度的制度性构成与变迁,凸显出以治法为中心的思维特质。政治与共治的整合、公共性的法度化宪制化是近世以来政治社会的根本议程。
2.中国与世界秩序研究丛书
本书依据中国经典前四史,即司马迁撰《史记》、班固撰《汉书》、范晔撰《后汉书》和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摘录其中特别与五个范畴或主题深入关联的片断,并予以政治和战略视野出发的评注。这五个范畴或主题是:(1)战略审慎;(2)战略保守主义;(3)过度伸展或对外妄为的教训;(4)混合的和情势性的大战略思想和实践;(5)殆无止境的大战略艰难。本书的根本要旨,是发现和提取华夏对外战略的基本历史教益,它们基于审慎精神和战略保守主义,契合关于华夏与“蛮夷”之间的哲理关系的儒家意识形态,集中或优先地致力于华夏国家本部的稳定、繁荣和安全,从而非常注重对外目标的适切性、可用能力的限度和尽可能最合算的成本效益。
“共识民主”是荷兰政治学家利普哈特通过荷兰民主的成功运作总结出来的“模式”,它的突出特点是协商、合作与妥协。社会的不同“阵营”无论世俗国家还是教会、资本还是劳动、核心还是外围群体持续地在各个领域寻求共识,特别是在公共政策领域。本书在系统介绍瑞士和奥地利“共识民主”模式的基本特点和异同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两国的“共识民主”模式经受怎样的挑战,分析带来挑战的内外因素究竟有哪些,并探讨瑞士和奥地利尝试展开的改革及其前景。
在民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本书探讨了当前全球货币体系的构造、特点及其缺陷,并对与之伴随的美式全球化的兴衰,提供了独到的理论解释。此外,本书分别从政治和人口角度探讨了利率曲线的短端和远端定价机理,并对货币国际化和汇率波动提出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货币份额幂律、债务定价币种、人口春秋比、汇率定价机理……书中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视角、新主张,将为读者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
3. 中国政治学
《中国政治学》从比较政治、中外政治思想史、制度史、政治学理、中国政治等相关领域,探讨新时代政治学的学科自觉与自主、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及贤能政治的未来等理论与现实问题,立足中国本位,放眼世界政治,倡议从比较文明的视野出发,贯通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引导和提升中国政治学的发展。
2018年第一辑 76元
2018年第二辑 76元
2019年第一辑 76元
4. 世界政治研究《世界政治研究》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创办的学术出版物。创刊的宗旨是推广“大政治学”的概念,倡导以世界视野研究重大政治问题,促进国际政治与比较政治两大学科群的交流和整合,并推动区域国别研究与政治学理论的结合。
2018年第一辑 55元
2018年第二辑 55元
2019年第一辑 55元
5. 比较政治与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研究书系
流行的民主常识比如“选举式民主”(“党争民主”)遭遇到世界性挫败,不但“无效民主”无处不在,民主形式的变种还直接引发了世界政治冲突。我们必须寻求民主的“新常识”,即发现那些固有的但被忽视的“常在道理”。政体意义上的民主不但有赖于社会权利的实现,更离不开国家的在场。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的关系有好有坏,而国家建构意义上的民主必须是讲究“时间性次序”的。民主说到底是为了“好生活”,因此民主首先必须是可治理的,为此本研究提出相对于“党争民主”的“可治理的民主”。发展中大国的民主政体,基本上归为中国的民主集中制和其他国家的代议制民主,它们其实是“可治理的民主”与“无效的民主”之分。本研究把中国的民主理论研究推上一个新层次。
与古城邦和中世纪政治甚至近代国家相比,现代国家结构具有无比的复杂性。然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描述国家结构和性质的理论——政体理论却反而更加简单化,尤其以“民主—非民主(专制)”二元对立的政体观为代表。这种观念与实践的鸿沟是如何形成的?千百年来,西方政治学的政体观是如何由亚里士多德的“多元论”演变为“二元论”的?我们又能从前沿的新制度主义范式中借鉴什么资源,破解“二元论”、建构符合实践的“多元论”政体观? 曾毅通过《政体新论(破解民主-非民主二元政体观的迷思)》说明重建“多元论”政体观,是中国社会科学找回自主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努力,也意味着“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范式的回归。
《21世纪资本论》中揭示了一个问题:后冷战时代是一个不平等加剧的时代,资本的强势回归和肆无忌惮是促使这一不平等加剧的首要原因。张飞岸的《被自由消解的民主(民主化的现实困境与理论反思)》同样以探寻不平等加剧的根源为出发点,本书回答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为什么在一个号称民主终结历史的时代,民主的扩展与不平等的加剧会同时发生?本书指出,民主与平等的脱离是民主自由化的结果,而民主自由化则是资本精英重构民主、反制民主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民主观念日趋成熟,中国的民主实践也更加多元化。在观念上,从民主就是选举的单一民主观,演变为多元形式的民主观。在民主实践上,本研究的发现是,每十年都有主导性的民主形式出现:80年代流行的是选举民主,但也提出了社会协商对话机制即今天所说的协商民主;90年代是自发的基层民主即村民自治;21世纪头十年则是顶层设计的党内民主以及自发的网络民主即参与式民主;2012—2022年则以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商民主为方 向。观念和制度的变迁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民主对于中国政治的重要性以及中国政治内在的民主性。中国人所追求的民主必然是“可治理的民主”,为此需 要以“有能力的有限政府”而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
策划:曹潜
编辑: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