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颈椎病分10级,从这一级开始你就该重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脊健康 Author 卡布达



现代人的颈椎,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会出现退行性改变,容易患上颈椎病,这是正常的衰老进程。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年人、青年,甚至十几岁的学生,都受到了颈椎病的困扰。根据统计,我国颈椎病患病人群超过2亿,其中20—40岁的青年颈椎病的患病率高达59.1%,80%以上的青少年颈椎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颈椎病自测

颈椎病初期,我们可以自己检查是否有患此病,自检的方式由两步即可完成。

1.检查颈椎活动度:

左右转动头部,看看颈部是否会出现酸痛现象。如果出现疼痛感,则说明活动度不够,脖子僵硬。

2.检查颈椎出毛病的部位:

稍微低下头,用手按压颈椎和左右两侧部位,如果出现痛感,或是感受到硬块,那这硬块就是出毛病的部位。

同时,我们可以根据下面这张表看看自己的颈椎病到了哪一个程度:

 1级:抬头,感觉脖子酸痛、僵硬。

 2级:不止脖子酸痛,牵连至肩膀、后背都有明显的酸痛、僵硬感。

 3级:容易出现睡觉落枕,醒后脖子活动受限。

 4级:牵连至胳膊,感觉不得劲、疼痛、麻木,开始出现视力模糊,这一级已经相当严重了。

 5级:走路发飘,甚至因为脖子活动受限、视力下降等原因导致无法走直线。

 6级:脖子、肩膀、胳膊等活动受限,无法正常写字。

 7级:吃饭只能用勺子,无法正常使用筷子。

 8级: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脚深,一脚浅。

 9级:小便、大便、性功能出现难言之隐。

10级:问题大了,可能连床都下不来。

 

      一般人可能只是在第1级,如果出现第2、3级时,就该重视起来,采取相应措施了,再往下可就严重了。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第五级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了——颈椎病怎么和写字、吃饭、大小便有关。

首先,我们要知道,颈椎一共由七节脊椎组成,每一块脊椎的病变都会引起不同的症状。

1-寰椎


寰椎即第一颈椎,因为像个“环”一样,所以叫 huan 椎,直接与枕骨相连,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其后(内)面中部有关节面与第二颈椎的齿状突构成寰齿关节;前面中部有前结节,是两侧颈长肌的附着处。后弓较长,其后方有一结节而无棘突;此后结节突向上、后方,是两侧头小直肌的附着处。

第一颈椎段:主要关联头、耳、鼻、喉、脸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头痛、失眠、视力下降、记忆减退、眩晕、高血压和面瘫等症。


2-枢椎


枢椎即第二颈椎。它和一般的颈椎相似,但椎体上方有齿状的隆突称为齿突,此齿突可视为寰椎的椎体。齿突根部的后方,有寰横韧带,但此韧带较细小;齿突前面有一关节面与寰椎前弓构成寰齿关节。

第二颈椎段:主要关联耳、鼻、喉、舌、声带、口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昏眩、偏头痛、耳鸣、胸闷、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窦炎、过敏、失声等症。

寰椎下关节凹和枢椎上关节突构成了

寰枢关节。

与颈椎相关的

头晕

——指向的就是寰枢关节。


3~6-典型颈椎


第3—6颈椎为我们常规的典型颈椎。特点:椎体小,左右径宽于前后径。前面和后面均平坦,等深;前者稍低于后者,且其下缘向下延伸,与下一椎体前上部交叠。上面侧向凹陷,有边缘向一侧突出。下面从前向后凹,从一端凸向另一端,有侧向浅凹与下一椎体承接。椎弓根斜向后,上下缘间中途附于椎体,因此上一椎骨之椎切迹与下一椎体等深,但更为狭窄。椎弓板自上而下变窄薄;椎孔大,呈三角形。棘突短而分叉,分支通常长短不一。

上6个颈椎之横突孔提供椎动脉、椎静脉和交感神经之通道。每个突起分前后部,两部借一骨块连接,该骨块上方有一深沟以为脊神经之通道。

第三颈椎段:主要关联咽、颊、肩、横膈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咽喉炎、咽喉部异物感、牙痛、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


第四颈椎段:主要关联颈部肌肉、咽、臂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肩酸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胸闷、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颈椎段:主要关联手肘、食道、气管、横膈膜、心脏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气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


第六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道、气管、心肺、上肢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五十肩、大拇指酸麻痛等症。


7-隆椎


隆椎即第七颈椎。除了它伸向后方的棘突很长外,其余的结构和普通颈椎一样。由于其棘突很长,末端不分叉而呈结节状,隆突于皮下,而被称为隆椎,它随着颈部的转动而转动,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我们在低头时看到和摸到颈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这是第七颈椎的生理特点。我们常说的清热要穴“大椎”就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七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管、气管、心肺、肱肌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手臂外侧、中指、肱肌、无名指酸麻痛等症。


同时,颈椎病的不同类型也会导致不同的病状: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基本病因是颈椎退变,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可严重致残,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



脊髓是前后稍扁的圆柱体,全长粗细不等,位于椎管内。脊髓相当于一条河,从颈椎流向腰椎。从脊髓共发出31对脊神经,就像是河流的31条分支(神经根型颈椎病就是从分支的入口截住了河流),脊神经再分布到各个部位控制人体的运动。

正常的脊髓

受压迫的脊髓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感觉障碍多不规律,手臂的麻木多见;胸腹部存在束带感;手笨拙,无力,表现为写字、系鞋带纽扣、用筷子等精细动作困难,随病情发展可有手内在肌萎缩,可出现上位其他上肢肌力减退;少数患者存在排尿排便困难及括约肌功能障碍;严重可致瘫

一般使用医学仪器确诊:1.X线平片及动力性侧位片;2.CT扫描;3.MRI检查。


椎动脉型颈椎病


此类颈椎病大多系由于椎节不稳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椎动脉左右各有一支,它穿行于颈椎两侧的横突孔,向上行进入头颅内,两支血管在脑内合为一支,叫做基底动脉。是脑的重要供血动脉。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颈椎病的一般症状如颈痛、后枕部痛、颈部活动受限等;偏头痛、耳鸣、听力减退及耳聋等症状;眩晕记忆力减退;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复视、幻视及短暂的失明神经衰弱发音不清、嘶哑及口唇麻木感;以及猝倒等症状。




旋颈实验


旋颈试验又称椎动脉扭曲试验:病人坐位,头略后仰,并自动向左、右作旋颈动作。如患者出现头昏、头痛、视力模糊症状;头部停止转动,症状亦随即消失。提示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神经元位于脊(髓)神经胸腰段,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范围较广,上到眼鼻口,下到肠胃,消化腺体都有交感神经的参与。同时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还共同控制心脏的跳动。


当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时(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造成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


1)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

2)眼胀、干涩或多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3)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
4)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
5)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木
6)肢体发凉怕冷,还可有一侧肢体少汗,头颈、颜面或肢体麻木等现象


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食管压迫型颈椎病主要由于椎间盘退变继发前纵韧带及骨膜下撕裂、出血、机化钙化及骨刺形成造成食管压迫,这种颈椎病主要影响人体的进食功能。


早期主要为吞咽硬质食物时有困难感及食后胸骨后的异常感(烧灼、刺痛等),渐而影响吞咽软食与流质饮食,其吞咽障碍的程度可分为


轻度 为早期症状,表现为仰颈时吞咽困难,屈颈时则消失。


中度 指可吞咽软食或流质饮食。


重者 仅可进食水汤。

单纯的食管压迫型颈椎病患者少见,约80%的病例尚伴有脊髓脊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症状。


颈椎型颈椎病

颈椎型颈椎病即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我们的颈椎具有一定的生理曲度,生理曲度变直会带来一系列的不适与问题,详情请点击→《颈椎曲度变直?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如何保护颈椎?
1、注意放松

长时间工作之后,轻轻绕动颈部,是保护颈椎、预防颈椎病的一个好方法。当感觉到颈椎酸痛的时候,放下手头的工作,坐好,挺直上身,然后把颈部轻轻的慢慢的向后仰,仰到有拉伸感的时候,再缓慢的向左绕动颈部,绕到前方和右方,循环一圈。可以重复多绕几圈,但要注意一定要慢,动作要轻缓。这样可以起到拉伸颈部肌肉,促进颈部血液流通,缓解颈部不适的作用。

常做上下耸肩这个动作,也可以保护颈椎,具体做法是立正站好,提胸抬头,双手垂直放于身体两侧。然后用力的抬起双肩,让两侧肩膀感觉到压迫感,坚持10秒左右即可。坚持做15组。

2、户外运动

除了常做这两个动作,还应该适量的进行有氧运动,比如散步、跑步和游泳等,促进身体的血液流通,提高骨骼的韧性,防止患上其他颈椎和腰椎疾病。在户外运动的同时,还能够接触足够的阳光,补充维生素D,保护颈椎。

3、颈椎保健操
1

肩膀外旋


屈肘90度,端拳贴身,拳心向上;

然后肘尖不动,小臂向外摆,

肩关节即为外旋。

2

后扶下蹲


背靠桌子站立,双手后扶于桌边;

反复做适度下蹲动作,

以加强肩关节的后伸活动。

3

两手抱头


两手紧抱后脑,

两肘拉开,与身体平行;

两肘再收拢,夹住头部,

周而复始。

4

展臂站立


双臂伸直,自然下垂;

手臂向上用力抬起,

手心向下,

到最大限度后停10秒钟,

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5

扩胸分肩


两手臂折叠,放于胸前,

两肘与肩平,手背在上,

掌心朝下;

然后手臂展开,分开双肩;

展开时吸气,回收时呼气。

6

后伸摸脊


自然站立,手臂向后,

用中指触摸脊柱;

手指由下逐渐向上走,

达到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

两分钟后再缓缓向下。

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7

手指爬墙


面对墙壁站立,

抬起手臂,

用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

使上肢尽量高举,

达到最大限度;

然后徐徐向下回原处,

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8

旋肩画圈

站立,上肢自然下垂,

手臂伸直;

然后手臂由前向上向后画圈,

幅度由小到大,

反复数遍。

需要提醒的是,

以上8个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全

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每天3~5次,

每个动作至少做30次。


都看到这里了,帮我们点个"在看"呗!



往期阅读:


手又麻了?这是"它们"在向你求救!


脊柱侧弯有多恐怖?赶紧来看看!吓得我立马坐直了


翘二郎腿的好处只有一个......(女生必看)


头痛中有90%都是它!根源不在脑袋上,我们该拿它怎么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