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旅行随笔 | 关西,四城印象。

2015-07-15 吉良先生

奈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杜牧《江南春》里的诗句,写的是南朝后期大肆兴建佛寺的事情。有着一点痛惜的意思,却又带着一丝欣赏,虽扼腕于倾尽国力大兴无用之土木,但不能不赞叹于南朝建筑工艺的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矛盾而微妙的心情。

就算换来描述奈良,也无不可。


奈良的寺院其实并不比京都要多,神社也不比京都少。但奇特的是,人们只要一提到京都,就必然会想到神社;而一提到奈良,就必然会想起寺院了。

这是日本最早的都城之一,公元710年,因为憧憬着中国唐代伟大的长安城,因而将那些琉璃瓦龙凤砖全部照搬过来,建立了在日本历史里辉煌得无以伦比的“平城京”。然后时光流转一千年,昔日的长安早已在大西北的黄沙里,被磨蚀成悲凉的残垣断壁。然而奈良却还在:流云纹磨成了老年轮,凤飞檐断成了过燕桥,午夜时分偶尔有喝醉了的欧吉桑踉跄着路过,领带绑在头顶,连远远佛龛里飘出的青烟也不爱搭理,在轻微的嗝声里时钟指向了十二点,这就是一天。


这或许本身就是奈良的特色。即便有人嘲笑奈良的落魄穷酸,但奈良人自己就有自己的傲骨风范。确实奈良不如东京那么光鲜亮丽,平安时代的歌舞升平并没能给它留下多少可以绵延到今天的荣光。但奈良有的是古意,有的是柔情,有的是幕天席地,有的是飞鸟走兽,有的是千古风流一夜雨,有的是梦回枕畔半盏灯。


你很难用一两个字词来描述奈良。你赞它的静谧,难免要忽略了灯花会的热闹;你赏它的平和,多少会疏漏了镀金大佛的辉彩;你夸它的三千神佛无处不在,或许不曾见到老实的本地人,从田地里扒回菜叶来,裹上醋米饭,草草饱了腹,不问神佛。

身在奈良,很难察觉得到时间的流动。东大寺里的木洞,钻了便能给人智慧,于是那根柱子的顶端早已落色班驳,但洞口却光滑常新。踱到奈良公园里去,鹿群朝你摆摆脑袋,就已经觉得趣味盎然。坐下来尝一份素食料理,便觉得自家吃惯了的酸辣土豆丝那都是白烂。不等到灯火阑珊,法隆寺的钟声已经响了,今西家书院的木门关了又开,是游人伸着懒腰离去,偶尔有正统弟子混在里头,你也分辨不出来⋯⋯


这实实在在就是奈良呵。自家的粮食从自家田地里收获,在哪个城市都看不见的光景,奈良人却依然习惯如此。从飞鸟时代,到明治维新,间或有人背井离乡去贪慕银座的高楼,但终究是要返回来的,守在清酒、团扇和奈良墨旁,一过就是五十年。

现在你去奈良的老城区,都还保存着孝谦天皇时代的风貌。所有住宅,一律不能超过10米,为的就是将已经保存了一千年的奈良,再保存个一千年。甚至,一千年的一千年。

用奈良当地人的话说:一切都是老样子。


多么让人欣慰的“老样子”!即便是浦岛太郎来了,他也会感动吧?——因为就算是他的家乡沧海桑田,奈良也是不会变的。

叫人安心的,老样子。


日本人称奈良为“精神故乡”和“丝绸之路的东方终点”。

这里其实也是中国人的“精神故乡”。因为曾经那个最辉煌的朝代已经不在了,但我们却可以远渡重洋,在岛国的中心,听着《徵凡》的原曲音律,潸然泪下。


京都


京都人是骄傲的。


或许可以这么更正一下:京都人是日本人里,最骄傲的。

这当然不是说他们的为人态度很趾高气昂,只不过生活在这么一个随时抬头能看见蓝天,走到哪里都能听见钟声,抿一口茶品一块糕点,鼻腔口腔里盈满芬芳的城市里——任谁,谁都会骄傲。

而且是理所当然,理应如此,理直气壮的骄傲。


京都就像是日本人的苏州,园林与庭院美得超然世外。

日本庭园的历史古老,可追溯到飞鸟时代(6世纪末-7世纪)。在贵族文化兴盛的平安时代(794-1185),诞生了在贵族的宅第里建造的大规模的“寝殿造庭园”,以及把庭园比作极乐净土的,有池塘清泉的优雅的“净土式庭园”。从镰仓时代(1185-1333)到室町时代,诞生了表现禅的精神的“枯山水庭园”,在安土桃山时代(16世纪后半叶),诞生了茶室庭园的“露地”,在庭园里加上了日本特有的精神性。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7),可成为日本造园技法的集大成的“池泉回游式庭园”发展成了大名的府第。就这样,日本的庭园文化,一边接受中国、朝鲜半岛的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一般发展其独自的样式与构想。

而所有的园林雅致与庭院静美,在京都被汇成了精华,集全日本之大成,构成了这一个城市得天独厚的风景。京都人,确实幸福得让人羡慕。


有了这样的生活环境,若不多出些风花雪月的人与事,多少都有点可惜。

于是在神社前的祭祀,乐礼凄怆而神圣。于是在舞台上的能乐舞者,幽玄而邈渺。于是在历史里歌唱着的歌舞伎们,华服遮体,面白若雪,一颦一笑皆是灵动的神韵。

京都的景色美,京都的人文美,所以被这样的城市包裹着,你会觉得,甚至连空气的味道,木屐敲击石砖的声音,泛着陈年酱味的味噌,也统统都是很美的。

东京人总说上野的樱花很绚烂,武藏野的樱花很浪漫,轻井泽的樱花很轻快。

京都人丝毫不觉得稀罕。因为京都的樱花,浓密处若神女缠绵,疏淡处似笔墨晕开,古朴静谧的风范决非别的地方所能企及。


奈良吉野山的樱花也是美的,京都人会很服气地赞叹着,毕竟那是持统天皇御临的地方。但京都人也很推崇自己的醍醐寺,丰臣秀吉曾在那里感叹了自己短暂的人生,如今的人们依然能参加“太阁花见行列”,千年来的樱花,盛放一如往昔。

所以才会有人在若王子神社与银阁寺之间久久徘徊,画家桥本关雪夫人赠送的樱花,掩映着西田几太郎踏出来的哲学之路。是为思。

所以才会有人在大觉寺的台阶上沉沉睡去,露珠沾湿云鬓,梦回吹角连营,依稀见到的是平家贵族的白拍子舞,且吟且回。是为想。

所以才会有人在清水寺饮一口音羽的泷,在悬空舞台上眺望着红叶的壮美,多少会记起禅宗的起源,从这里散向整个世界。是为念。

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念。京都人的风雅,不是来的没有道理。


这是一个无时无刻不让你感动的城市。

当你站在东山区那间百年手工京果子店门前,看着老师傅倔强且坚强的眼神时,你便会如此感悟。


神户


神户是一个充满了奇迹的城市。

当年的一场大地震,摧毁了这个城市的筋骨,但信念没有塌。匆匆过了几年,你看见的,全然是新鲜的,跃动的,优美的城市——曾经的哭声和泪水,全都看不见听不到。神户人,不会把悲伤留给别人。

神户的奇迹,由神户人自己来创造。


在这里,随处能见到高低起伏的坡道。高高的,一下子滑下去;或者,盘旋的,从平地挑到半山。阶梯通常很缓,你不大能察觉到这个城市的脉搏,但走得远了,回头望望来时的路,才会惊讶于自己的脚步曾在一个波浪的平面上经过。

人人都知道神户牛肉很贵,姑且不论味道到底如何,光是冲着100克一万日圆的价格,再怎么味觉驽钝的人,也都会瞬间变身为美食评论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如何用舌尖去融化均匀的油花。

但是含蓄的神户人,却不会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硬把你拖进牛排馆里去。而是会拉着你的手,随便找一个街角坐下,端出店里的招牌红茶——茶叶不一定名贵,但水温却是严格控制好的——配上一口巧克力布丁,一聊就是一下午。

这才是神户真正的下午,也是神户真正的生活景象。对于本地的居民而言,奢华的牛肉用来招待外客,悠闲的时光留给自己享受。在一杯茶的时间里,古朴与时尚便拥抱在了一起,融化成港口的路灯,明黄的倾泄出温暖的人情味。


神户也是日本的时尚中心。北野作坊街里的米糠美容品,是陈年风褛的古早时尚。KOBE FASHION大厦里的盛典,是眼下年轻人的热潮摩登。他们和她们,一个个把青春穿在身上,把自信戴在脸上,成为了关西无可争议的天王和天后,璀璨一如POP STAR。

这怎能不说是奇迹呢?

穿着巴洛克蕾丝的女孩子,走进鱼鳞之家里看一眼郁特里洛的画作——你以为这已经不是日本了,却偏偏就是日本,而且还是那个常常被误会是“乡下人”的关西日本。

神户之美,在于无数文化的交融,最终衔接成和谐的音符篇章。那坡道就是节奏与过门,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乡客,都会被牵连着,一起随着音符唱。


即便如此追逐新潮,神户的居民们对于传统也仍然念念不忘。他们习惯了将海里的珍珠捞上来,一颗颗圆润的,用手去擦出纯净的光亮。他们习惯了泡在有马温泉里,头上顶着毛巾,在池边放好清酒,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丰臣秀吉对宁宁的爱情。他们习惯了散步在三宫中心街上,无意中看到旁边店铺挂出“激安减价”的牌子,然后冲进去扫货。


时髦的,复古的,时髦又复古的,便是神户独有的特色。谁也不可能模仿,谁也不可能取代。

若你不信,你可以走去菊正宗造酒纪念馆,用现代机器灌装着陈年吟酿——那种芳馥的滋味,灵魂难忘。


大阪


常常看到这样的电影剧情:主人公失忆了。家人的名字,自己的来历,喜欢的东西,去过的地方,统统都不记得。却总会有人“不小心”送上了一块杏仁蛋糕。当芝士融化在口腔里的那一刻,感动到泪如雨下。

味道,可能是人类最难失忆的部分。因为它存在灵魂里,一旦尝过,爱上了,就不会再忘掉。

尝过大阪,你就不会再忘掉。大阪人,就是有这般的自信。


一直传闻,大阪人跟东京人素来不和。原因是东京人不喜欢大阪人的说话口音,大阪人则看不惯东京人的气势。

倘若你真的去问大阪人这个问题,他们反倒会哈哈一笑,告诉你没这回事,别太当真。

地域间的文化差异,在哪个国家都有,但大阪人天生热情好客,想真的惹恼他们其实不太容易。

这也是为什么长居在大阪的中国人,轻易不肯离开这里的原因——大阪对于谁都有着无尽的包容,你想来就来,你要走就走,来的时候欢迎你,走的时候泪别你,你很难不为这里的风土人情而动心动情。


大阪是日本的厨房。这里的味道复杂又纯粹,吃再久也不会腻,哪怕是同一份可乐饼,也能变出千百种希奇的花样来。鲷鱼烧里加入了软Q的糯米团子,这是关东绝没有的风味;锄头烧将农家用具搬上了餐台,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你大阪人的旧有生活方式;河豚料理肉嫩味美,全日本再找不出第二个地方;在惠美须东新世界步行街点一份炸串,芋头和牛肉都有,满满地浸在酱汁里,吃着爽快称心。但老板会固执地不准你蘸第二次酱汁,一来是为了公用酱汁的卫生,二来就是大阪人的坚持——在食物上,大阪人从来都是坚持得有道理。


吃也吃不够啊,明明胃袋里就是满足的饱腹感,但看到了新鲜的玩意还是想吃:还有最简单但也最甜蜜的金平糖;在煎饼里加上炼乳的牛奶煎饼;在东京叫做肉馒头但到了大阪就改名成猪肉馒头的中华包子;河内出产的葡萄酒,有着日本不输法国的醇香;填料实在的章鱼小丸子;一口一口都充满家常味道的炸肉排⋯⋯

在大阪,味道是加深对这个城市的感情的最好印记。


然而这又是一个活力奔放的城市:心斋桥的人流常年不散,天保山港口的落日美得永恒,万博公园里的太阳之塔默然凝视,环球影城的电影场景还原惊险刺激⋯⋯

至于松下幸之助,他虽然不是大阪人,但大阪人却早已将他当成了同胞,亲切得很,也成了骄傲。

味道锁住了灵魂的留恋,人情羁绊了相逢的共鸣。

大火未能烧毁的樱花门,千载寒暑,对望着天满宫的学业神,用时间见证着大阪的点滴进步。大阪人把口音微微一扬,便可爱地等着下一个新朋友的到来。

尝过大阪,你就不会再忘掉。

去过大阪的人,每个都这么说。



---------------------------------------------------


快速回复数字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01:For Paul

02:没去的都不红(2015 Met Ball女星红毯大乱斗)

03:为什么说Cate后妈才是灰姑娘的仙女教母

04:【吉星高照】贴身对聊奥斯卡影后格温妮丝·帕特洛

05:帅到让人心动的时装设计师们

06:同志设计师和他们的情人们

07:在开播前用十分钟带你看懂《芈月传》

08:【吉星高照】体脂3%的彭于晏究竟有怎样的肉体

09:不争,才是杨紫琼。

10:哆啦A梦不能走,大雄不能长大。那是童年过后,我们听过最残酷的话。

11:Louis Vuitton有个时代叫做Marc Jacobs。

12:致中国时尚行业的各种“咖” | 他们永远在路上


向来不毒舌,内心充满爱的吉良先生 微信公众账号,会精选过去未来从前以后的所有时尚界、美容圈、科技业,以及旅行、美食等相关生活领域里的有趣内容,以不负责任的弹幕式吐槽来添加个人观点。

基本是一个无节操也不靠谱的资讯平台,甚至偶尔偷懒时会以(自认为)迷人的嗓音来跟大家插科打诨。如果这样的人你都感兴趣,那么请记得关注本平台。

三种关注方式请任选:

1.直接点击文章最上方作者名,即可一键关注(强烈推荐)

2.请搜索账号:mr_kira_xoxo

3.长按下图二维码识别添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