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人零售是大佬的游戏?还是创业者的蓝海?

2018-01-28 文娱精英成长社群 麻辣娱投

作者 | 天边

编辑 | 蓝


Amazon Go终于来了。在长达1年多的等待之后,亚马逊无人商店终于完成测试正式对外开放。西雅图当地时间22日早上7点,位于亚马逊总部办公楼下的无人商店Amazon Go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开放当日,引发了参观潮。现场的排队盛况堪比苹果手机发售。“即拿即走“的高科技让不少人不远万里来体验这个新店。



无人零售的概念让不少粉丝激动不已。事实上,自这个概念在2016年提出就掀起国内无人零售店的创业热潮。


亚马逊由于技术原因,迟迟未能正式落地。与此同时,国内却遍地开花。诸如F5、缤果盒子等创业企业已经在向市场推出了不同类型的无人零售解决方案,但至今也未能实现真正的大面积落地。


终于,本周一,占地面积1800平方英尺的Amazon Go正式开放,不用排队、没有收银员,不用清点货物,它是零售行业的未来吗?


Amazon Go 的 “即拿即走”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开店当日,一位顾客进去逛了11分钟。在门口登录亚马逊APP,扫码进入。在里面挑选完商品,直接拎着出门。他走出商店几分钟后,亚马逊从他的信用卡账户上划走了6.61美元,收据里包含了购物过程中花费的时间等信息。


根据当时消费者的说法是,有点像“偷东西”。事实上现场有人通过夹带小物品来测试Amazon Go,无一例外都被“识破”。账单准确的记录了所有购买的东西。


根据亚马逊工程师透漏,Amazon Go运用了计算机视觉、传感器融合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灵感来自于自动驾驶汽车。Amazon Go无人商店屋顶每平米就会有4个摄像机。通过算法技术和摄像机自动检测商品何时从货架上取下或被重新放回,并在虚拟购物车中跟踪货物。完成购物后用户可以直接离开商店。


根据官网上的介绍,Amazon Go主要的识别技术叫做Amazon Rekognition,能够在消费者购物流程中进行一系列不同类型的识别,以判断多种不同的购物场景。


现场,Amazon Go并非一个人也没有,现场有多位辅助人员,指导入口扫码,以及部分工作人员准备原料、制作速食食品、整理货架。


阿里腾讯推出线下无人零售店


而在Amazon Go开放的前几日,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公司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线下无人零售店产品。


1月21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 46 32053 46 14939 0 0 3947 0 0:00:08 0:00:03 0:00:05 3946上线了首家无人体验店WithAnt,主要售卖蚂蚁金服周边衍生产品。用户通过支付宝扫码入店。结账需要把商品放到一个装有传感器的盒子里进行识别。系统通过支付宝扣款。



与Amazon Go相比,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识别商品的技术上。用户体验上,Amazon Go更加方便,不用结算商品,拿完就走,而WithAnt需要把货品放入传感器的步骤。


腾讯也在1月20日开发了出了自己的第一家无人快闪店—— “We Life”。


不同于Amazon Go和WithAnt,腾讯系We Life通过RFID标签进行识别。此种技术在日本已经有成功应用的案例。此种标签比传统的标签更贵,但是识别起来更迅速。在店里的感应区实现商品识别,出门时需要手动在手机点击确认,然后扣款完成。


三者技术各不同,就消费者体验而言,无人零售,即拿即走的愿景,Amazon Go做的最好。消费者在拿完了自己要买的物品之后还需要感应,需要手动确认,都是在拉满消费节奏。


无人店的难题,大佬的游戏?


自无人零售这个概念诞生起就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一是即拿即走的购物体验故事确实很美。二是技术非常难,投入研发之外,还需要供应链管理、运营管理、设备维护等配合。无人店项目需要的初始资金较多,短期内实现盈利的可能极低。目前入场的背后几乎都是如阿里、亚马逊、哇哈哈、苏宁这样的巨头。


即使Amazon Go,腾讯,阿里这样的巨头,在大规模复制推广上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基本的技术落地了,在实际运营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人流量大、购买行为识别错误,系统能否及时识别。货物被挪动位置之后,还能否被正确识别。丢损率高也是一大困扰。目前的无人店普遍倾向于开在封闭性的高端社区,来规避盗窃问题;也有的项目采用封闭或半封闭式货架来降低丢损率。但长期来看,两者的形式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无人带来的困局。


随着线上零售的人口红利期过去,阿里、京东、亚马逊、京东等线上巨头纷纷传出布局线下零售。零售市场的大佬竞争从线上打向线下。亚马逊以 137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食超市,阿里拿下大润发,京东和腾讯投资永辉。


可以想见,这些大佬正在布局线上线下结合,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而无人零售智能技术上的竞争,正是线下零售市场决战的关键。 


无人零售还有机会,切入点在线下零售场景? 


无人店自提出以来备受创业者关注,不仅在于技术革新引发的想象,更多在于传统零售的痛点。而大佬进场,其他创业者是否还有机会? 


线下零售场景,除了传统的大型超市和便利店,仍然存在着广大的可开阔空间。随着消费升级,人们购买意愿加强,新消费场景衍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写字楼,大型交通集散地,甚至滴滴打车空间都是消费场景。 


自2017年以来,国内多家主打线下零售的创业公司获得资本青睐。1月19日,车载零售平台Mobile Go魔急便宣布完成6000万元A轮融资,高瓴资本领投。魔急便简单来说就是滴滴上的无人货架。用户上车后,可以看到其安装在前排车椅椅背上的帆布货架、以及座椅间的零食盒子,扫描其上的二维码选好商品后便可下单结算。



不少跟风者进入,正是看到了碎片化消费场景的前景。据艾媒咨询预测,2017年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预计达389.4亿元,未来五年无人零售商店将会迎来发展红利期。


无人售货架成本低,租金低,没有人工成本,高频次的用户交易机会,复制容易等特点让无人零售成为不少跟风者眼中的金矿。



麻辣娱投定位于“文娱精英人士的成长助手”自媒体,专注分析创业成功人士的商业思维和实战案例。麻辣系自媒体所属的麻辣派致力于服务文娱精英群体的成长与进阶,包括麻辣媒体、麻辣社群、麻辣学院和麻辣创投。已入驻头条号、百家号、一点号、搜狐号、大鱼号、网易、微博等平台,敬请关注!


深度好文推荐


通知

观看第六届资本大会现场直播

点击 “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