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大护法》,《大世界》,再到《犬之岛》:另类的“非幼”文艺动画在中国注定要票房失败?

2018-04-24 必有回响的 麻辣娱投

文/达伦糕

 

上周五,口碑极高的动画电影《犬之岛》在内地公映。影片出自这几年受到圈内圈外热捧的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之手,也是他首部登陆中国大银幕的作品。

 

尽管口碑上佳,豆瓣达到了8.5的高分,但《犬之岛》首周末票房仅有2000多万元,作为一部“非幼儿“的动画片,也可以叫成人动画;但是为了避免与某一类更另类的“成人动画“产生混淆,我们就叫它“非幼动画”。但无论如何归类,我们都无法回避一个事实:《犬之岛》陷入了一种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片方也非常“实诚“,打出了“本片不适合12岁以下儿童观看”的提示,将一部分潜在市场主动挡在了门外。

 

上映首日排片仅11%,票房690万元,三天下来总票房也不过2400万元,与好莱坞出品的《寻梦环游记》《疯狂动物城》等商业类动画片的票房成绩不在一个量级。

 

国外的“非幼动画”票房不给力,国产的也是无法被市场广泛接受。去年曾经轰动一时的《大护法》以及今年年初的《大世界》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豆瓣口碑被打到了7分,远超国内各种“幼儿动画”的评分,但是票房却是“入不敷出”:《大护法》票房将将超过8700万,宣发经费远不如《大护法》的《大世界》更是只有区区261万。

 


这三部影片都用独特的手法,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对于现实和某些社会与人性的话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可谓是“幼儿不能看,成人自体会”,能够过审已是颇为幸运。

 

从现在的趋势来看,《犬之岛》的票房恐怕还追不上《大护法》,排片截至今天已经跌到8%,很有可能票房最多只能落在四,五千多万左右。

 

类似《大护法》,《大世界》或者《犬之岛》这样风格偏文艺,视角偏独特,具有一定内涵深度的动画,口碑一般不会差,会有一批忠实的粉丝来打高分,但这样的曲高和寡也注定了影片在票房上很难取得较高的成就,基本连过亿都很难做到。

 

或许,类似的“非幼动画“在现阶段的中国市场上,还有点生不逢时。

 

1


动画就一定等于“合家欢“?

至少票房上可以这样说

 

《犬之岛》这样的动画片肯定不是“合家欢“,片方自己就老老实实地拒绝了十二岁以下的儿童。这部影片可以算是动画片中的文艺片,或者动画片中的成人片。

 

导演安德森奖影片定义为一部“日本政治狂想曲“(这样的定义应该可以很好地说明为何影片的票房在中国不可能很高了)。在画面上,强迫症式的对称构图,日本浮世绘的斑斓呈现,颇具仪式感的水平调度,在视觉上并非所有人都可以轻易接受;而且影片制作繁琐、工序复杂,定格动画的受众群本身就比较小,这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也是一样。这样的主题和制作手法其实早就决定了影片不可能是一部追求票房的商业片。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犬之岛》的故事中也有不少隐喻及讽刺,并非幼儿观众,甚至是还未成人的青年观众可以轻易理解的。无论是《疯狂动物城》还是《寻梦环游记》,传达的普世价值观念和情感可以轻易感染大多数观众,但是类似《犬之岛》这样的动画压根就不是从“合家欢“的角度出发。

 


所以如果要从合家欢的角度来审视一部动画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犬之岛》甚至不是一部真正的“动画片“,更像是一部披着动画外衣的小众”文艺片“。

 

这样的类型在《大护法》和《大世界》身上也得到了体现。

 

《大护法》的血腥,暴力,阴暗,晦涩曾经在2017年的暑期市场引起了不小的舆论反响,再加上自主分级的PG13效应,在宣传上确实是很有噱头。只可惜这样的噱头对于市场的效应非常有限,作为在暑期七月上映的影片,不仅没有搭上放暑假的少年儿童的热潮,而且又撞上了《悟空传》这样的国产大片,档期的选择上《大护法》也显得有点另类。

 

尽管影片口碑两极化,但是还是引起了微博和朋友圈上的热烈讨论,这样的效应比之后来的《大世界》以及现在的《犬之岛》要好很多;只可惜,票房的走势却不给力。

 

《大护法》上映首日全国排片占比12.83%,之后的排片率却在逐步下降,一度稳定在7%至8%之间徘徊,后来就跌破了5%,直至逐渐归零。这样的走势几乎和《犬之岛》一摸一样。当然,《大护法》的前三日票房以及后来口碑影响下的上座率比之《犬之岛》要好出不少,毕竟背后是光线参与了主投和宣发,连王长田本人也会发文亲自背书的,所以最后票房的8760万应该也是《犬之岛》企及不了的高度。

 

《大护法》曾经宣称“不到一亿,不做续集”,这样的许诺现在看来有些滑稽。因为票房确实没到一亿,但是续集却已经在筹备之中,看来导演真的没有太把票房放在心里。

 


有光线和猫眼全力支持的《大护法》票房虽然不佳,但是也不至于用“扑街”来形容,那么另外一部同样走着“儿童不宜”路线的《大世界》的境遇可能就更令人同情了。

 

与《大护法》相比,《大世界》出自同一家公司彩条屋影业,口碑其实更好。《大世界》是华语电影历史上首次有动画片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也是继宫崎骏《千与千寻》之后,时隔16年柏林再度青睐亚洲动画片,而在第54届金马奖上,该片还拿下了最佳动画长片奖。

 

纯手工创作,几万张的分镜和几十万张的草稿,《大世界》背后的努力不可为不多,但是同《大护法》以及《犬之岛》一样,这样的付出在票房上确实无法体现效果。

 

首日排片占比只有2.3%,票房为64万。由于首日票房表现欠佳,在上映的第二天,其排片占比迅速滑至1.6%。结果最终票房只有200多万

 

《大世界》与《大护法》都是彩条屋的“大“系列,而且在宣发的时候两者都是以“幼儿不宜,专供成人”这样的切入点在操作。尽管不适合儿童看,两者的档期却很奇异地一个走了暑假,一个走了寒假。

 

自《大护法》成为首部以PG-13为卖点的动画电影之后,《大世界》的路演主题以及海报等多种宣发方式中也开始光明正大地突出“建议成年人观看”提示和“欢迎来到成人世界”标语。

 


中国的票房市场显然还未对于这样的标签做好准备,无论是《犬之岛》提示的12岁以下不宜观看,还是《大护法》的PG-13, 再到《大世界》的“成年人观看”,这样的信号出现后,无疑就是将自身的票房市场自动缩小,并且与广大“动画片的真正受众”自动做了切割。

 

2


中国市场并非试验的土壤:

创新必须要付出代价

 

与中国市场的冷淡形成鲜明对比,《犬之岛》在北美地区的票房却形成了逆袭,自从3月23日上映后,在有限范围内的上映首周只收获了311万美元的票房,但是后来因为口碑炸裂,排片和放映影院数却不断增加,直至4月13日之后进入了北美影院的广泛放映,现在北美总票房已经超过2400万美元。

 

这样的成绩恐怕是中国市场无法比拟的,就在某些好莱坞大片在华票房往往会超过本土票房的今天,这样的现象恰好说明了一点:中国市场并非试验的土壤,创新的佳作得交学费,而且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从本质上来说,《犬之岛》,以及《大世界》《大护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至少在中国,他们离观众心中的“动画片“定义相差甚远。与其把他们定义为动画片,倒不如认为是小众的“文艺片”更为合适。这样来看,他们与在艺术院线上映的《海边的曼彻斯特》或是《三块广告牌》都是同样的定位:瞄准一批小众用户,意图打开全新的市场。

 


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动画片”的概念几乎已经固定,不是来自好莱坞的迪士尼和梦工厂式的合家欢大片风格,就是和中国低幼儿童“结缘多年”的“喜羊羊”以及“熊出没”风格,别的另类风格一旦出现,观众很难就去适应。

 

国产动漫的消费人群往往以家庭消费为主,而且是父母为孩子决定内容,而非“小手”拉“大手”的消费导向。如果一方面要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在创新之外还要积极地标注PG-13,那无异于主动同票房“过不去”。

 

中国的市场经过过去3-5年市场化的沉淀,已经展现出了“二三线城市主导”的大盘方向,能够票房大卖的影片要么是国内外的超级大IP,拥有较高的市场营销预算,要么就是一些能够切中观众主流价值观的动作大片,喜剧潮片,或者能够占领类似春节档这样红利窗口的贺岁片。

 

在这样既定的格局下,创新的影片往往无法获得太多的机会。如果要坚持自己的风格,现阶段必须要交点学费。

 

当前的国产动画电影行业,有两个基本的趋势,一个是低幼向作品泛滥,无论是电视动画还是电影长片,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可能只是为了拍而拍,甚至只是为了拿到投资或者补贴;另一个趋势是合家欢的作品在国内有“泛泛而谈“的趋势,真正能做到“合家欢”的影片其实并不多,背后需要成体系的内容创作与制作团队。

 

从现实来看,《大护法》以及《大世界》背后的彩条屋影业显然目前还不具备成熟的体系去制作合家欢类型的动画电影,而且似乎也压根不想做低幼市场,只是希望通过扶持一些具有实验性、有趣的作品来与年轻人沟通,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寻找欣赏此类作品的小群体观众。这样的尝试固然难能可贵,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这样的道路也并不好走。毕竟,影片出来后一直都不赚钱是不可能的,创新的空间和试错的机会不会永远存在。

 

无论是叫“成人动画”,“非幼动画”,或者是“动画文艺片”,这样的概念出现后注定与中国观众的主流欣赏角度存在相当的距离。“成人动画”这个概念用来定位自身的受众群也许还算合理,但却并没有办法让观众形成对于电影的认知。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成人动画”其实与传统的喜剧、动作、犯罪这些大而化之的电影类型分类并无区别,是一个极其空洞的概念。换句话说,在看到“成人动画”这四个字之后,观众依然无法了解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如果是单纯的合家欢动画,观众的认知度与共鸣感一般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剩下的只需要去判断影片质量的好坏来选择是否买票收看,但是对于“成人动画”来说,在根本的认知上就存在一定的模糊:观众不知道这部影片究竟是拍给谁看,除非是少量的对于影片的方向和内容能够迅速形成连接的非主流人群,大多数人到头来都会对打着“成人动画”旗号的文艺片敬而远之。

 

甚至在某种情况下,那些能够对于这样的“动画文艺片”产生共鸣的群体也会去做出自己的主观判断:这样的影片是否真的是“有型有款”,还是充其量的“故弄玄虚“。于是我们发现就算是真的去影院看了这类型影片的观众,看过后的口碑也可能会出现两极化的倾向。

 

中国电影市场确实需要创新,也需要不一样的内容,也不可能老是围绕着赚钱的类型原地打转,只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创新要付出的代价不见得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的。

 

现在中国大部分的导演出于市场受众的考虑,常常会对鲜明的个人风格进行“自我阉割“,而以常规化、套路化以及类型化的表达去寻求更多的市场:这样的转变虽然可惜,但是也不失为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

 

《犬之岛》《大护法》《大世界》们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去尝试新的方向固然值得鼓励,但是套用一句“老话“来总结中国电影市场的真实状况: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End



求主笔、记者、实习记者各一枚,保证不低于行业内薪资,创业团队只需要你放手去干~小伙伴也都超棒的!等你!

往期热文

传统台综VS超级网综,综艺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

创业圈上演《北京折叠》,你为什么融不到钱?

我是张礼镜,用剧本可视化打破影视lP开发困局

万万没想到!在深挖百多名互联网大佬背景后...

互联网巨头海陆空大战,创业企业上演生死恋?

深度丨影视地产梦断,主题公园能上演lP大戏吗?

我是创始人李辉,一支智能荧光棒嗨翻娱乐现场


聚焦文化产业

纵深泛娱乐领域报道

我们有趣、有态度!


加读者群/转载/合作/应聘

请联系微信niu561961


麻辣娱投

ID:malayutou001

介绍小娱儿的好基友“麻辣链经”给你认识, ID:malalianji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