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搞工程的,这些大山你必须能侃
一个搞工程的,这些大山你必须能侃
胡卫波/文
生活中,常有亲戚或朋友问我是干什么工作的,我说是算工程造价的,聊着聊着从盖房子聊到了高速公路、甚至高铁、机场修建需要多少钱?在专业上可以侃侃而谈的我,突然开始接不上了,有点尴尬,而又不好一一解释,说自己只是算建筑,那些是市政、特殊工程没学过。
平时,也就在看新闻、微信中开始留意这些造价指标,有一次领导突然问我高铁的造价,竟然还给蒙对了。
到今天为止,已经收集了一些,整理了一下,和大家分享。数字来源于专家报告、网络、新闻、微信等各个渠道,各个不同时间段,数据不能用准确来衡量,只能说我们在侃大山时还算靠谱。
直入主题,下表是本圈整理:
想了解更多可以先收藏了,有空再继续往下看:
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统一敷设各种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先看图:
说白了,就上李克强总理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里子”工程。
世界上第一条管廊是巴黎在1833年建设的,已经持续运行近200年。1861年,英国在伦敦开始建设管廊。1890年,德国开始建设管廊。到现在为止,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地下管廊建设。
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起步晚,萌芽在1958年北京天安门附近铺设第一条地下管廊1.076km,1977年配合“毛主席纪念堂”施工,又敷设了一条长500m的共同沟,1994年开发浦东新区时在张杨路修建全长11.13公里地下管廊,才标志着综合管廊建设正式起步。
综合收集到的资料,综合管廊的单位投资按1.20亿元/km匡算比较靠谱。
(1)我国已建成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按网络上的统计数据,单位投资在0.14~2.21亿元/km,平均0.287亿元/km。
(2)2016.8.11住建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后,业界预计未来三年综合管廊需建8000公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2015.7.31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估计每公里投资1.20亿元 (廊体及附属0.8管线0.4),未来总投资规模将达1万亿元(来源于网络)。
(3)2015.7.31住建部宣布我国将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长沙、海口、六盘水、白银等10个试点城市3年内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9公里,总投资351亿元,单位投资0.90亿元/km。
(4)2015.6月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发布《投资估算指标》,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分为两部分:廊体、管线。廊体的造价与断面面积、舱位数量有关,断面面积越大、舱位数量越多,造价越高。按该估算指标,廊体的单位造价约在0.51~3.60亿元/km之间(如下为截图),管线指标比较零散。
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的理念与方式,不是指某个项目。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借海绵的物理特性来形容城市的某种功能,形象地比喻城市吐纳雨水的能力。从理性上分析,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在2012年4月召开的《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上,“海绵城市”概念被首次提出。
北京建筑大学车伍教授:“如今的海绵城市建设可以说是弥补过去城市建设的“欠账”,即改变城市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恢复、修复及低影响开发,逐步恢复城市自然的“海绵”功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部分内容摘选自我们首部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性文献资料《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实务指南》,2016年8月新鲜出炉、主编韩全卫现任中国·绿色建筑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兼建筑技术应用研究室主任)
综合收集到的资料,海绵城市的单位投资按1.90亿元/km2匡算比较靠谱。
(图片来自网络)
2015.5.28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出席培训班座谈会时表示,据估算,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约1~1.5亿元/km2,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空间。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建设海绵城市是重要的投资方向。
2015.10.9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称,2015年已选择16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面积450多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投资约1.9亿元。包括2016年的试点城市共31家。
2015.12在国办发〔2015〕75号文件后,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接受采访时表示,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设施,具体包括排水防涝设施、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污水再生利用、漏损管网改造等等,总的建设成本大概在1.6~1.8亿元/平方公里,其中渗、滞、蓄等源头减排项目投资约占1/3。美国的数据是3.6亿美金/ km2。
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即: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建筑物。
“绿色”,并非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960年左右,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1969 年,美国建筑师著《》一书,标志着学的正式诞生。
1990年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在英国发布。
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截止2015年底,全国共评出3949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面达4.6亿平。
2015.11.22中国·绿色建筑促进会(简称“绿促会”)由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设置、在国家人社部批准下成立,是我国第一个在官方登记备案、准许在全国范围内合法开展绿色建筑促进和推动工作的社团组织
官 网:http://www.cpgb.org
公众号:cpgb_org
综合收集到的资料,绿色建筑单位增量成本按不同星级或标准30~220元/m2匡算比较靠谱。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增量部分占建筑整体造价的百分比在2.7%-9.3%,且增量成本呈持续下降趋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孙大明《当前中国绿色建筑成本增量统计》)
截止到2014.1我国评审的1446个项目的统计增量成本如下表(来源:绿建之窗”我国绿色建筑成本增量分析”)
而LEED认证情况下的增量成本,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孙大明先生统计报告在1%~6.5%之间,威宁谢发布的统计数据为0~10%。大体与国外数据一致。
同时,绿色建筑也将产生以下价值:运营成本可以降低了 8%~9%、建筑本身的价值可以增加 7.5%、投资的回报增长可以达到 6.6%、居住率相应地提高 3.5%、租房率约提高 3.0%(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孙大明《当前中国绿色建筑成本增量统计》)。
“被动房”概念起源于德国,是不用主动的采暖和制冷就可以维持舒适的室内温度的建筑。房间内不需要安装任何传统采暖或制冷装置,仅依靠太阳辐射、人体散热、室内灯光、家用冰箱电视等电器散热等自然条件。
1991年在德国的达姆施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被动房”建筑, 在建成至今的十几年里, 一直按照设计的要求正常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注:内容主要摘编至公众号《被动房网》,作者彭梦月,需详细了解,敬请查阅)
2008年在中德相关部门支持下,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与德国能源署成立战略性工作小组,开展“中国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合作。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汉堡之家”是中国境内首座获得认证的“被动房”, 达到世界最高的节能标准,目前作为办公楼继续使用。
我国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标准从无到有,逐步与国际超低能耗建筑标准接轨。2015年,我国相继出台了《河北省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居住建筑)。2016年,由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牵头的“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了《》,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的规范化选用提供指导和借鉴。
截止2016.3,中德中央政府层面已共同实施被动房示范项目44个,近42万平方米,覆盖中国4个气候区10个省(直辖市)(北京、黑龙江、辽宁、内蒙、青海、河北、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已有6个项目获得认证。
综合收集到的资料,被动房的单位增量成本按900~1400元/m2(含装修)匡算比较靠谱。
业内专家指出,按照国外的建筑经验,“被动房”的新建建筑成本要比传统房屋高出5%~15%,主要是在初期阶段因技术、材料的限制会相对高。
而根据《被动房网》提供的数据,欧洲被动房的增量成本约为150~285€/m2(详表6),我国目前案例平均增量成本约为914~1400元/m2(含装修)(详表7),按汇率换算,两国的增量成本基本趋近。
(注:内容主要摘编至公众号《被动房网》,作者彭梦月,需详细了解,敬请查阅)
笔者认为,绿色建筑、被动房的增量成本问题实质是建造成本与使用成本的综合考虑,只考虑成本而不考虑收益是不客观的。
在本职之外、在行业之内,还有很多信息需要我们去了解,我想这些信息比起某个明星的婚姻、某个用蝼蚁来煽动民粹的文章更有技术气息、更能让我们显得专业。地产成本圈将一点一点进行整理,一起侃专业的大山。
值此佳节,地产成本圈恭祝各位朋友:
长按以下二维码 —“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我们,让我们一直为你总结!
友情推荐:e造价网,造价人的家园
[免责声明]资料部分内容参考了规范、著作或网络资料,均有说明,如需详细了解,敬请查询。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 下载方法]选择打印-打印机名称选择PDF相关的-即可保存PDF格式。或添加主编微信wffgyygy223,直接分享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