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阿里五年后,港交所IPO新规补锅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下称港交所)下周一(30日)将正式接受同股不同权新经济公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申请发行新股,与全球其他股票交易所运营商展开竞争,希望吸引全世界备受追捧的公司来港上市。在2018中国天使投资人大会上,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说道:“25年来,我们盼的这一天终于到了。”
港交所周二宣布,为拓宽香港上市制度而新订的《上市规则》条文将于2018年4月30日生效,有意按新制度申请上市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可于该日起提交正式申请。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说:“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香港交易所终于在今天推出了新的上市制度,迎来了香港资本市场激动人心的新时代。”
他续说:“我们非常感谢市场各界对上市改革的广泛参与,感谢你们的宝贵意见和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市场更加与时并进、更具竞争力,这一重大改革将让香港成为孕育创新公司的摇篮。”
港交所最初决定在今年夏天完成公众咨询,但市场热切期望中,最终时间表提前。按照最终落定的细则,未有收益或营收的生物科技公司可以登陆港股市场,上市时预期市值不得低于15亿港元,核心产品必须经过人体临床试验,并且顺利通过一期临床试验,监管机构不反对开展二期临床。公司上市前从事现有业务至少两年,同时管理层大致相同。除此之外,港交所对上市公司的运营资金、风险防范等作出要求。
24日,港交所官网发布了“拥抱新经济,香港上市制度迎来新时代”的主题文章,港交所集团监管事务总监兼上市主管戴林瀚介绍,港交所共收到283份回应咨询文件的意见,广泛涵盖香港市场的持份者。绝大部分回应都赞成港交所的建议。港交所在进一步考虑回应意见所提出的问题并与香港证监会磋商后,决定大致落实《上市规则修订咨询文件》中的建议,仅作出少部分修订。
整体来看,新规对于三类公司的上市门槛和条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其中要求生物科技拟上市公司的上市市值不能低于15亿港元,从事核心产品研发至少12个月,核心产品临床试验已经进入第二期或者第三期。在咨询总结文件中,港交所列明了申请人必须能展示其源自于外购许可技术或外购核心产品的研发进度。同时,港交所就“资深投资者”和“相当数额的投资”等概念的定义提供了进一步指引,在计算公众持股量时排除基石投资及现有股东所认购的股份方面,也提供了更大弹性。
针对不同股权架构的创新产业公司,新规要求,相关拟上市公司上市时的市值至少为400亿港元,或上市时市值至少为100亿港元及经审计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收益至少为10亿港元。根据新规,同股不同权的企业必须在上市文件、年报和半年报中披露其不同投票权在什么情况下会终止。新规同时允许通过有限责任合伙、信托、私人公司或其他工具来持有不同投票权。新规对于不同投票权股份的投票权不得超过普通投票权的10倍的相关要求则没有改变。
港交所还表示,对于符合新规、拟来港作第二上市的海外上市新经济公司,可以保密形式提交申请。这类合资格发行人需在包括纽交所、纳斯达克及伦交所等地上市,至少两个会计年度合规记录良好,上市市值门槛与不同股权架构类新经济公司相仿。
与阿里的“爱恨纠缠”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网络(01688)当时以港币13.5元在香港挂牌;
2012年2月21日,宣布每股13.5元私有化。在2012年5月25日,股东大会通过私有化,并于2012年6月20日,撤销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当时的阿里巴巴网络只是阿里集团的B2B业务,阿里的人更习惯称之为1688,那时候还没有天猫、阿里云、菜鸟、阿里大文娱,淘宝和支付宝也只是“小屁孩”。
时任阿里巴巴CEO卫哲谈及选择香港上市原因时表示,香港是知名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而阿里巴巴正是做国际贸易的企业,选择香港上市更符合阿里巴巴的企业特性。
正因为一直以来的渊源,当阿里巴巴集团在2013年再次筹划整体上市的时候,香港也是阿里的首选。2013年9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发表《阿里巴巴为什么推出合伙人制度》文章,称作为一家主要业务都在中国的公司,香港自然是阿里巴巴上市的优先选择。
然而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阿里和港交所对于上市模式意见分歧,港交所坚持“同股同权”,并不接受阿里提出的“合伙人治理结构”。最终阿里巴巴选择了美国,放弃了香港。
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2017年2月的一次演讲中公开表示:“前几年没有让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是个很重大的错误。”四大之一德勤2017年末的数据显示,2017全年香港将增161只新股,总融资额1282亿港元。
新股数量较去年的120只增加34%,但融资额较去年的1953亿港元下滑34%。数量增加,总额下降,最主要原因是缺少超大型新股IPO。
从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科技公司上市打开了一个窗口期,不少中国互联网企业选择了赴美上市,甚少选择香港。比如,爱奇艺、B站、搜狗、趣店、乐信、百世物流、和信贷、拍拍贷、简普科技等等都选择了美国上市。从2017年香港新股的行业结构来看,香港还没有成为科技公司IPO的乐土。
阿里巴巴2014年9月在纽约上市发行价68美元,近四年时间,股价最高达到206.2美元,涨幅超过200%,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电商平台。而这些年恒生指数涨幅只有20%左右。
据统计,过去 10 年在香港上市的新经济行业公司仅占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的 3%,而纳斯达克、纽约交易所、伦敦交易所的占比分别是 60%、47% 及 14%。
就全球增长最快速的部分行业而言,香港占比也很低,如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企业占比 1%、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占比 1%、软件服务占比 9%,若剔除腾讯控股则占比只有 1%。传统行业企业集聚已让香港金融变得暮气沉沉,港交所迫切需要引进新经济公司。
用了4年多的时间,港交所终于想明白了,拥抱“新经济”!
错过了阿里巴巴,但还有蚂蚁金服,还有小米,滴滴,美团,陆金所,那么多的独角兽,这一次,港交所不想再错过……
谁会是第一家“吃螃蟹”的新经济公司?
018年是香港回归21周年,港珠澳大桥也即将开通。刚被写入今年政府报告的“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李小加看来,香港市场处于内地、美国两者之间,既能理解中国的情况,也清除了之前上市的一些限制。此番改革之际,有多家来自中国内地的医药企业正在准备排队赴港上市。
此前李小加曾把内地、香港与美国股市管理层对上市药企的态度,形象地比喻成婚姻关系,以通俗易懂的“王老五寻亲记”讲述围绕着中国内地、香港、美国三地的“IPO争夺大戏”——管理层是岳父,药企是女婿,姑娘就是散户。内地姑娘对男朋友不了解,全靠岳父把关,出了事姑娘怪岳父,美国自由恋爱,前提是不良爱好得全说出来,否则告你破产,香港岳父也要参考下,签婚前条约。
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的标准,针对的目标则主要是创新产业公司,相关公司需在包括纽交所、纳斯达克以及伦交所等地最近至少两个财年有良好的合规记录,在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时,预期市值最低100亿港元。
对于最新的上市制度改革,港交所也给出了时间表,预计6月到7月,第一批公司将根据新制度实现上市。
李小加在咨询总结会上表示,下周一新上市制度将会正式实施,目前他也不确认是否会立即收到新经济公司的上市申请,但他预计结果并不会差:“这些规则在星期一开始实施,至少有十几个公司已经跟我们沟通将申请上市,在这个夏天,应该能看到有几个公司通过新上市制度实现上市,而到了秋天,则会有更多公司上市。”
而对于具体有哪些公司正在与港交所沟通,李小加表示不便透露。至于小米会否成为首批上市公司之一,他未有评论,但透露与港交所探讨的对象包括已经在美国上市的公司。
如今内地众多独角兽企业、以及背后的VC/PE机构早已迫不及待了。放眼国内,小米科技、陆金所、蚂蚁金服、快手、腾讯音乐....谁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