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县百物说江西(红色篇)】②连接历史与新征途的门板

江西孕育了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留存着诸多见证峥嵘岁月的史迹物证。共和国70华诞之际,江西省博物馆联盟汇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推出“百县百物说江西”系列之红色篇故事导读,并将于后续举办同名主题展览。一百个县、一百件文物,一百个红色故事,追根溯源守初心,砥砺奋进担使命!发挥江西红色资源优势,做好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讲好红色故事,我们一直在努力!

连接历史与新征途的门板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横渡于都河用过的门板

长184.0厘米,宽71.5厘米,厚5.0厘米

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藏

说起漫漫长征路,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是处处陷阱的沼泽泥潭,或者荒芜人烟的苍茫雪原。其实85年前,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他们踏上的第一条“路”,却是一条拼拼凑凑、本来并不存在的“路”。

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我们有幸能看到这条“路”的组成部分——一块普通而平凡的门板。当年,正是依靠数以千计这样普通的门板,架起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征途上的座座长虹。

门板是如何变成了红军脚下的“路”,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段往事?静谧流淌的于都河是这一切的见证者……


历史回眸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在于都集结

架设五座浮桥

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

1934年10月20日

中央红军全部顺利渡河


桥,决定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1934年10月上旬起,中央红军陆续向于都集结休整,为最后的战略转移作准备。此时的外围,敌军重兵正围追堵截,步步紧逼。而拦在红军面前的最大难题是,于都河上没有桥。

于都河是中央红军长征渡过的第一条大河。江面宽六百多米,水深流急且深浅不一。当时既没有大批的船只,更没有现成的桥梁,给红军渡河带来了极大困难。经现场勘察需在于都河一线架设多座浮桥,才能保证红军主力在规定时间内渡过于都河。

于都县城东门渡口。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和中央直属机关就是从这个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的,此地也被称为“长征第一渡口”。


桥,承载着军民的鱼水深情。


听说红军要渡河,为支援和掩护红军,数以千计的的于都人民,从四面八方赶到于都河岸帮助架桥部队架设浮桥。他们调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为了搭建浮桥,沿岸群众和县城居民几乎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等可用材料都捐献了出来。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再现于都老人将自己的棺木捐给红军搭浮桥的场景。


当时,有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爷,在将家中全部材料献完后,又亲自把自己的一副寿材搬到了架桥工地。红军战士过意不去,执意不收。老大爷拉着红军战士的手深情地说:“红军战士前方打仗,连命都拿出来了,我献出几块棺材板又算得了什么?”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曾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为防止国民党飞机侦察,中央红军只能选择夜间渡河。为保证红军安全渡河,又隐蔽红军的战略转移意图,当时架设浮桥都在傍晚5时后进行,红军晚上渡河后,又要在次日凌晨6点半前把浮桥拆除,傍晚5时后再重新架桥。一到傍晚,有组织的于都人民就涌上架桥工地,他们中有的点燃火把,有的送茶水,有的同红军一起战斗,到处充满着军民团结的紧张气氛。

于都当地民居中的一扇门,只剩了半块门板。

阁楼上的一些房梁已被锯走,当年住户将它们送给红军搭建渡河的浮桥。


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中央红军渡河期间,于都群众不辞辛苦,在30公里河段上的各架桥点共架设浮桥15次。也正因如此,8.6万余名红军将士如此大规模的转移,敌人事先毫无察觉,从而使红军快速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历时4天,分别从于都县城东门、南门、西门、罗坳孟口、鲤鱼石尾等8个主要渡口过河,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


桥,通往新时代的长征路。


如今,收藏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这一块门板,只是当年长征路上一座座浮桥的缩影。浮桥上前赴后继踏上征途的革命烈士,则为我们架起了通向新时代的“长虹”。在苏区时期,34万人口的于都有超过10万人支前参战,有68519人参加红军,为革命牺牲有姓名可考的烈士达16336人。渡过于都河后,许多人再也没能回到这片他们挚爱的红土地。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今天,于都河水依然静静流淌。曾经险象环生的长征出发地,天堑已变通途。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于都考察调研,专程来到于都县城东门渡口,眺望许久:“我们到这个长征出发地,就是来体验红军当年出发的情况。我们现在是新长征,我们要重新再出发!”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新时代的长征才刚刚开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朗读者:祝艺华)


素材提供: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