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反很难受,但并不是洪水猛兽
走向高海拔,高反也如影随形。
登山时,高反也许让你很难受,但并不是洪水猛兽,它并不会轻易夺走生命。高原适应是应对高反的根本方法,调整身心也可以缓解高原反应,当高反严重时,下撤即可获得安全。与其恐惧高反,不如了解高反,正确应对。
步入高原,我们都可能遭遇“高反”。有人对高反“谈反色变”,郁郁寡欢;有人则掉以轻心,盲目自信。两种心态都很危险。
面对高反的两种危险心态。
正确的高反应对心态,是用知识武装自己,明白高反是一种自然反应,只要正确应对,就可以安然度过。
高反并不遥远
高反会发生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区域,你在高原走线、高海拔攀登都很容易处于高反的发生区域之内,高反离你并不遥远。
2500米之上的反应——高反是一种人进入高海拔环境后的自然反应,被称为急性高原反应(AMS),急性指的是只要你进入海拔2500米以上,这种反应便可能几小时内迅速发生。
海拔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为标准,1500米以上的区域就可以称为高海拔,高反只出现在海拔2500米以上。
高反是人体在高海拔的自然调节机制,是高海拔主客观原因共同构成的。客观原因是高海拔氧气稀薄,气压降低,人体能获得的氧气会随着海拔上升而减少。主观原因是有的人身体耗氧量大,海拔提升过快又消耗太多氧气。
高海拔的影响示意图。含氧量数据来源:nationalgeographic.com、adlers.com.au
徒步遭遇高反——高反会出现在海拔2500米以上,因此在很多高原徒步线路中,你都可能遭遇高反。比如国内川西,西藏,青海的徒步路线,甚至在鳌太穿越中都有高反案例。
高原徒步路线可能遭遇高反。
攀登遭遇高反——海拔越高,高海拔对人体的影响会越严重,高反也会更普遍出现。国内的入门级雪山都在海拔5000米以上,如果你要进阶6000米以上,更是步入“空气稀薄地带”,与高反也更可能相遇。
高海拔攀登也会遭遇高反。
只要步入海拔2500米之上的高原,你就已经进入高反的发生区域,此时需要时刻监控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高反症状。
高反症状
如果你进入高海拔环境,同时感到身体有些不舒服,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就可能已经高反了。高反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有的人可能只有早期症状并很快恢复,但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就需要引起警惕。
轻度症状——轻度的高反症状是通过你的头和胃感展现出来。如果你在高原徒步过程中,感到头痛头晕,胃里犯恶心,则属于高反早期症状。如果这种症状在1-2天后消失,则说明你已经克服了高反。
轻度高反症状。
如果早期的头晕头痛迟迟没有消失,高反很可能进一步加重。
重度症状——如果你来到营地过夜,但在睡眠过程中心悸难以入睡,头痛也愈发剧烈,并且还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则说明高反已经加重。此时你要提高警惕,在高反进一步恶化之前作出诊断。
重度高反症状。
当疑似高反重度症状出现时,不要迟疑,立刻对自己进行测试。
行走测试——如果你的头痛欲裂,恶心呕吐,就应该立即起身,走出帐篷对自己进行测试。采用串联行走测试(Tandem WalkingTest)法,后脚尖触碰前脚跟行走一条直线,如果测试很难完成,则说明高反症状为中度以上,需要立即下撤,前往低海拔地区。
如果测试时走直线很困难,说明肢体已经出现失调,必须下撤。
如果你拒绝下撤,继续拖延下去,高反不会缓解,相反会加重为足以致命的高山疾病。
诱发高山病——如果不顾自己的高反症状固执地选择继续爬升,最终高反会诱发致命的高原肺水肿(HAPE)和高原脑水肿(HACE)。在缺乏救助的情况下,这两种疾病都会致命。
两种致命高山病示意图。
高反不会致命,但忽视高反最后导致的肺水肿和脑水肿本身却会致命。因此,在进入海拔2500米之后,对高反的防治就需要开始。
高反防治根本措施:适应
人体适应了高原环境,高反自然不会产生了。因此高反防治要从适应高原做起。人体具有自动调节功能,只要经过高原适应,绝大多数人可以避免高反,或者很快恢复。
有一种情况需特别述明,就是经过阶梯适应者,上高原时几乎无任何高原反应。(来源:《习服高原与脱习服》,作者张华耀等6人,载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2,28(1))
爬的高,睡得低——在高海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因此适应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身体验找到自己的极限。适应训练应该在海拔3000米以上展开,并且应该在此海拔以上过夜。
对于高原适应,你要逐步提升白天上升的海拔与晚上过夜的海拔,两者保持1000米间隔。比如,你白天上升到4000米处,晚上回到3000米处过夜。这样适应2-3天后,你可以把白天上升海拔提升到4300米,过夜海拔提升到3300米,再适应1-2天。以此类推,直到感觉身体已经适应。
高原适应是预防高反的根本办法。
适应时间——轻微的高原反应在抵达高海拔后6至12小时就会出现症状,如果适应良好,24至48小时后就可缓解。高海拔的适应时间和人的个体差异有关。
5万例资料显示:当人体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就会出现身体调节以适应环境。临床上表现为轻微的反应,一般情况下两三天症状就消失、一周后就可逐渐适应高原。
对于年青人和氧耐受力强的以及身体基本素质好的人基本无任何反应(约占30%左右)。对于急速进入高原者这种反应要明显且较为严重。(来源:《习服高原与脱习服》,作者张华耀等6人,载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2,28(1))
不同身体状况适应高海拔的时间不同,本图为大致描述体型和体能的影响。
适应的结果——随着海拔上升,气压会不断下降,氧气含量会不断减少。我们的身体可以感知到环境氧气的减少,只要有充足的时间,身体可以适应高海拔环境。
身体会加快呼吸频率获取更多氧气,心脏会加快跳动以输送血液。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红细胞浓度会增加以携带更多氧气。
如果你的身体逐渐适应了高原,并不表示高反已经离你远去。适应只能是针对特定海拔,除非你准备在高原常住,否则能难做到完全适应。
对大多数登山者而言,登山时间紧张,高海拔适应也不能做到太长时间。在你开始攀登活动之后,需要通过不断的身心调整来预防高反。
高反预防措施
高反最直接的诱因是“海拔上升过快”。在开始登山之后,你身体上要注意充分休息,心态则要做到平常心,通过缓慢的上升进一步适应环境,远离高反。
充分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更好地适应高海拔环境,预防高反。在高海拔环境,人的睡眠质量会降低,部分登山者还会失眠。此时要尽量减少睡前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尽量尝试入睡。但不要通过安眠药物帮助睡眠,否则可能影响呼吸。
充足的睡眠对人体适应高原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来源:《急性高原病预防措施研究进展》,作者:董华平等4人,载于《人民军医》,2014.1.1)
在昏昏欲睡时,你可能会有临时性的呼吸暂停,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分惊慌。
雪线的推送在23:15,如果你在高原,就第二天早上再看吧。
保持平常心——高反的发生也与人的心理有关。较大的心理压力,紧张恐惧和过于自信,认为自己能轻松适应高原,这两种心态都可能导致高反的发生。
在精神状态方面保持一颗平常心,在身体适应高原的过程中,可以用心理手段去化解身体的不适感,比如聊聊笑话,分散注意力,全身心投入眼前的路等。
无论何时,也要保持正确的态度:
那些成功登顶极高海拔山峰的攀登者,无一例外地懂得采用心理调节手段来对抗缺氧带来的影响。(来源:《登山手册》,[美] 克雷格·康纳利)
初入高原,紧绷的神经或者过于兴奋的精神状态也可能使你患上高反。
缓慢上升——高反被称作“急性高原反应”,而“急性”便是指的海拔上升过快,身体来不及适应。预防高反需要尽量采用汽车,火车等进入高原地区,这样不会让你的身体突然进入缺氧环境,诱发高反。在登山时则要平稳爬升,不要争强好胜,心急加速会更耗氧,最后高反。
在乘飞机急速进入高原者,反应较重且有超过80%左右的人出现症状,若缺氧状况得不到改善,则反应进一步加剧。(来源:《习服高原与脱习服》,作者张华耀等6人,载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2,28(1))
如果未经适应直接进入3000米以上,75%的登山者会出现高原反应。(来源:《登山手册》,[美] 克雷格·康纳利)
缓慢上升是预防高反的办法。
防微杜渐,做好预防,也许你可以成功适应高原,避免高反。但当高反症状已经出现时,你也有一些方法可以缓解身体的不适。
轻度高反如何缓解?
轻度的高反会带来头晕头痛,也会犯恶心导致食欲下降。轻度的高反通常在1-2天后就会自愈,但如果实在难受,也可以通过补水饮食,吸氧,和药物进行缓解。这些措施都可以让你不那么难受,加速适应过程。
补充水分——高海拔很难让你感到口渴,因此喝水需要有意识地进行。高海拔空气寒冷干燥,你的呼吸会带走更多水分。并且排尿量会比平时多0.5升,这也造成水分损失。
水分的损失会让血液浓度提高,加重高原反应。在海拔适应期期,每天喝2 - 3升以上的水,爬升期提高1升饮用量。
缓解高反可以多喝热水。
正确饮食——在有轻度高反症状时,你的胃口会很差。这时候多吃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食物,比如米粥,燕麦粥等。注意适量摄入,如果吃太多也会加剧反应。出现高反现象也要避免大量摄入盐分。
持续摄入适量的流质食物,是应对高海拔环境的办法之一。(来源:《登山圣经》,作者:美国登山协会)
高原特殊的环境会干扰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代谢,登山者同等强度的运动,消耗的热量远高于平原地区,但却没有食欲。因此在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食物的同时,也要补充些蛋白质,比如牛肉和鸡肉,以此保证热量供应。
正确饮食可以缓解高反。
适当吸氧——吸氧可以快速缓解高反症状,但是对适应高原的过程没有帮助。吸氧能够让你更舒服,缓解高反症状,但是离开氧气后还是得经历痛苦的适应过程。但是如果在登山过程中能保持吸氧,高反加重恶化的几率会降低。
在高原行进的过程中,间歇性吸氧对降低急性高原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来源:《急性高原病预防措施研究进展》,作者:董华平等4人,载于《人民军医》,2014.1.1)
吸氧要保持适当,产生依赖性后对高原适应没有好处。因此吸氧只能作为缓解高反的措施,根本上克服高反还是需要人体适应高原。
给氧速度初期以每分钟2-4升为宜,之后可逐渐降低到每分钟1-2升。吸氧对适应高原没有任何帮助。(来源:《登山手册》,[美] 克雷格·康纳利)
吸氧可以缓解高反,但是要适量。
药物治疗——大多数缓解高反的药物都是处方药,且具有副作用,需要在药师指导下,依照个人身体情况使用,不可以胡乱使用。本文只介绍部分具有相关功效的药物,不指导具体的使用,你可以向医生咨询具体的用法,以及是否适合你。
乙酰唑胺可增加肺通气量,提高血氧饱和度和睡眠质量。乙酰唑胺可减轻高原病症状,有降低高原病发病率的倾向。
地塞米松属于短期防治急性高原反应的药物。地塞米松能预防急性高原病,可以预防高原肺水肿的发生。
红景天可以增加血液流动性,增强对高原的习服;改善缺氧状况,可以防治急性高原病。(来源:《急性高原病药物防治研究进展》,作者:李广策等载于《武警医学院学报》,2013年3月)
几种治疗高反的常见药物,以上药物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请勿擅自使用。
当轻度高原反应发生时,多喝水,正确饮食,辅助吸氧与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帮助你更快地克服高反带来的影响。
但当你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并且难以通过“行走测试”,发生肢体不协调的情况时,高反的情况已经很严重,此时不能拖延,只能立即下撤。
重度高反:快速下撤
如果你在登山时高反现象加重,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快速下撤降低海拔。如果执意爬升,后果就是肺水肿与脑水肿。下降600米-900米可以迅速有效地缓解症状,下撤也是唯一有效的办法。
患者需要在下降后待上24小时,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后才能重新上升。(来源:《登山手册》,[美] 克雷格·康纳利)
下撤是应对严重高反唯一有效的方法。
写在最后
高反是一种身体的正常现象,不用过分恐惧,但也不敢掉以轻心。正确地认识高反,才能战胜高反:
只要海拔处于2500米以上,高海拔活动都可能遭遇高反。
高反有轻重之分,轻度的头晕头痛可以在1-2天内自我克服。如果高反加重,会让人恶心呕吐,难以入眠,进一步拖延会引发致命疾病。
登山前的高海拔适应是预防高反的根本方法。高反也可以通过充分睡眠,保持平常心,缓慢的爬升来进行预防。
当轻度高反产生时,补水,正确饮食,吸氧和药物都可以缓解症状。发生严重高反只能放弃登山,紧急下撤。
认识高反,走向山野。
应对高反,你有怎样的经验和看法?
下方评论区,期待你的分享。
相关阅读
《高海拔行进,刚猛还是绵长?》——一种预防高反的步伐。
文:徐文婷 绘图:熊猫彩电 编辑:宇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