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民革榆林市委会调研邓宝珊故居—桃林山庄修复建设情况

2017-04-21 民革榆林市委会

    4月19日,民革榆林市委会组织部分民革党员,走访了榆阳区文管所,进一步了解了邓宝珊故居修复建设情况。邓宝珊是著名的爱国将领,原国民党军陆军上将,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解放后,担任过甘肃省政府主席、省长,曾任民革中央第三、四届副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二十一军团军团长,长期驻守榆林。正是驻守榆林的十多年间,他多次前往延安,并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结下了深厚友情。邓宝珊的功绩以及其女儿邓友梅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

邓宝珊故居位于榆林市东南1.5公里处,长城路街道办事处金刚寺寺庙群西侧的一处窑洞四合院,故居原是6孔靠山砖口土窑洞四合院,占地300平方米,大门上挂一块由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题写的匾——“桃林山庄”四个大字。因为抗日战争期间,邓宝珊将军领导的晋陕绥抗日司令部在此驻防,又名“桃林山庄”。故居由三部分组成:邓宝珊司令部(下院)、邓宝珊旧居(上院)、邓友梅墓(上院南小山峁上)。解放后旧址设为榆林市福利院,曾经居住着30多户人家。 2012年前后,因为故居附近要动工修建一座大桥,所有居民陆续搬离,故居由于年久失修,残破不堪,窑洞墙壁多处空鼓、开裂,甚至开始坍塌,院落上方邓宝珊次女邓友梅的坟墓也由于没人打理,墓地的周边也开始塌陷,墓碑上的字迹也逐渐模糊不清。

民革榆林市委会和社会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全面保护修复邓宝珊故居,对进一步研究榆林抗日战争与和平解放时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纷纷呼吁应该重视和保护桃林山庄和邓宝珊的次女邓友梅之墓,建议政府部门应将邓宝珊将军故居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尽快制定桃林山庄维修保护规划方案,恢复桃林山庄原貌。在2012年的榆林市“两会”上,部分政协委员撰写关于修葺保护邓宝珊故居方面的建议意见。

民革中央“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活动开展以来,民革榆林市委会高度关注邓宝珊将军故居保护修复工作,先后组织民革党员走访了有关建设部门,视察了故居建设进展情况。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邓宝珊故居2014年7月经陕西省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将由榆阳区政协和省文物局共同实施,并划定了保护范围。同年9月,启动实施保护修复工作,12月陕西省文物局将邓宝珊将军司令部旧址修缮工程给予立项。2015年,被列为榆阳区重点建设项目,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在省政府公布的保护范围内完成了邓宝珊将军旧址的全部设计,并通过了市招标办完成招标等相关程序。8月,召开了邓宝珊故居旧址保护方案征求意见会,设计单位从规划背景、价值评估、保存现状、设计思路等方面,对故居旧址保护方案作了详细汇报,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文物保护专家、文史专家要求修复保护工作要遵循文物保护原则,尊重传统窑洞建筑风格与工艺,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地恢复旧址原貌。

    据介绍,两年来,项目已经按计划紧罗密布的开工建设,先后投资600多万。截止目前,项目一期工程保护维修司令部旧址、邓宝珊旧居及邓友梅墓已经完成,修建了邓宝珊将军及女儿邓友梅革命史迹展览馆,修筑了与周边公路连接的道路,并在旧址西侧种植桃林。今年3月,二期邓宝珊将军纪念馆陈列布展工程招标完成。据悉,邓宝珊故居修复改造后,将于今年6月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对公众开放,全面系统地展示邓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