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回顾 | “人生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意义”

2016-10-23 智慧山艺术中心



法国纪录片《HUMAN》导演

扬恩-亚瑟·贝特朗终于来了!




在这个微寒的秋天为数不多的艳阳天气里,智慧山艺术中心迎来了法国纪录片《HUMAN》导演扬恩-亚瑟·贝特朗,这也是中法环境月天津站进行的第三场活动。



签到入场

10月23日14:00




距离纪录片观影还有十五分钟,智慧山艺术中心一楼大厅内挤满了签到的人,大家排着队,领取飞鸟剧场的座位票。224张票很快被抢空,临时加了将近50张临座票,依然被抢空,剩下的伙伴在分会场艺术中心二号厅内席地而坐,安静地欣赏这部堪称“人类资料库”的纪录片。中法环境月天津站三天的活动报名人数近千人,单是《HUMAN》这一场报名人数就超过了500人。现场的火爆场面让导演连连赞叹:Successful!



观影现场座无虚席


△智慧山艺术中心二号厅内坐满了观众


观 影

10月23日14:30




这是一次航拍征程,储存超过2500小时的采访和超过500小时的全新的航拍图片;

这是一场环球之旅历时3年,拍摄团队途经60个国家;

这是一部人类史诗超过2000段采访,涉及63种语言。

影片时长两小时二十分钟,《人类》这部影片集合了世界各地的航拍照片,世界各个角落人类生存状态及生存意义的采访,以一个更加客观的视角,展示人类自己身处的环境。这些镜头既表现爱与幸福,又展现仇恨和暴力,影片让我们对照自身,让我们回归自己。航拍镜头伴随音乐,像是一出歌剧,展现着地球的美丽,触动着我们的呼吸,引人发省。影片中,观众跟随镜头拥抱这颗我们所在的星球,思考着存在的意义。



互 动

10月23日17:00




观影结束,导演扬恩-亚瑟·贝特朗上台和大家交流互动。导演说,一直以来对中国人的印象是中国人不太喜欢当众交流,而这次现场观众的反响让他印象深刻。一个小时的交流时间里,导演始终站在台上耐心回答观众的提问,20多位观众获得了交流机会,接下来将互动问答的精彩内容摘取部分和大家分享。


1

Q:请问导演,这部片子出现了很多人的采访,也有很多航拍镜头,请问你想表达的意义是什么?

A:人生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意义,这也是我做这部片子的初衷。我是个导演,也是一名记者,我希望客观地展示这个世界,留给大家思考的空间。


2

Q:很多问题是由于信仰引起的,比如很多国家会因为同性恋而遭到谴责甚至惩罚,因为这违背了他们的信仰,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A:我不是很同意这个观点,信仰与同性恋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紧密,世界上85%的人相信神的存在,而我是那15%,我没有宗教信仰,我相信善与恶。


3

Q:这部影片中拍摄中国的部分不是很多,您本人对在中国进行拍摄有哪些感受?

A:在中国工作有些困难,(全场笑~)我想要拍摄来城市工作的农民,他们远离家庭,重复地工作,也希望拍摄更多关于中国妇女的镜头,但是并没有很成功,我感到有些失望。中国人看到我的航拍直升机,会用手机拍照。这部影片里展示了很多中国的航拍场景,都非常地美。


4

Q:请问导演,最近很多影视技术喜欢用VR(虚拟现实)来呈现,请问你你本人是否会考虑用这种技术?

A:我本人对VR不感兴趣,我还是希望用更简单更直接的方式让大家看到作品并思考。


5

Q:您是如何做到让您镜头面前的被采访者真情流露自己?

A:我让他们来面对世界,我告诉他们,他们在做一件和伟大的事,应该让更多人看到。我很爱他们,让他们对我产生信任,我不会背叛他们,他们要求删掉的镜头我一定会删掉,我会尊重他们。


6

Q:导演你好,我是一名大学生,也是纪录片方向的学习者,我如何才能成为像你们一样的伟大的纪录片制作人呢?

A:你是在向我求职吗?(全场笑~)你很棒,我一会儿会给你我的名片,你可以到台下来找我。我接下来也会在中国拍摄,需要中国的团队,但是你们要会讲英语或者法语,这对工作来说很重要。希望你和你的同伴能够加入。


7

Q:您的下一部作品是什么题材?

A:我的下一部作品是“woman"题材,女人也是半边天,这是毛泽东说的话,她们很聪明,很勇敢,很多方面表现的比男人更有智慧,但现在是个男人更为强势的时代,我想让女人成为被关注的主角,她们会谈到孩子和教育,我也会来中国进行拍摄。


8

Q:您在拍摄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A:第一个是资助问题,我来到非洲,那里的人们生活艰难,贫穷,但是他们很乐观,走在路上喜欢对我微笑的人大多数是非洲人,他们很幽默,他们需要人们的帮助。第二个困难是我总想要做好一个电影,我们的素材是千分之一挑选出来的,一千个人里找出一个人,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就像面对这部作品,我们需要谦虚,需要很有人性,震撼人心的力量是被采访者给的,这部电影是他们做到的,不是我,我只是个桥梁和通道。


9

Q:您从事这个行业的乐趣是什么?

A:我是记者,也是导演,我的乐趣就是和人们在一起。


10

Q: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爱,对此您的理解是什么?

A:很高兴你能看懂“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我想跟大家说作为一个环保人士,需要爱河流爱动物爱森林爱干净地空气,也要互相爱,爱我们自己。问题就回答到这里,我要离开天津了,我爱你们!



离 场

10月23日18:30



散场后,很多观众找导演签名留影,对这次短暂的相聚,很多人依依不舍。导演耐心地和大家交流,因为大家的到来,天津给这位著名的纪录片导演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至此

第三届中法环境月圆满结束

感谢天津法语联盟

感谢滨海广播

感谢前来参加活动的伙伴

感谢席地而坐的观众

感谢大家的智慧与热情


第四届中法环境月

期待继续与大家相见!



第三届中法环境月


主办方

联合举办
协办方


更多文化艺术活动,
请扫二维码关注 @智慧山艺术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