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在线教育的机遇系列之四:“优步”和“滴滴”式教育创新|LIFE教育创新

2016-07-05 南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作者:南桥,美国德克萨斯艾柏林基督大学课程设计总监,教育专栏作者。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中国在线教育的机遇还包括:第一,在职培训市场持续繁荣。第二,各式各样的非正式教育,内容从亲子教育到摄影、登山,不一而足,各种各样的在线教育机构持续涌现。第三,发达的微信,提供了一个让很多热心于教育的人士跃跃欲试的平台。第四,各种公开课和慕课,提供了新的学习疆场。

本系列上一篇文章(中国在线教育的机遇系列之三: 打造网络教育的航母)中,我介绍了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开展教育的一些弊端。这里我想倒退一步,分析一些非典型教育类平台,或者说大众化平台,可以在非正式教育领域担当的角色。我们知道,学习的范畴比正式的学校教育要广。我们平时接触到各种非正式教育,如课后某个难点的辅导,学生需要有机会锻炼口语,也比如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不需要通过正式注册课程,循序渐进地去学。在这些方面,我们需要点对点的学习机会。如果说优步、滴滴打车、Airbnb, 可以把用车、用房的人,和租车、租房的人连接起来的话,教育领域,我们也可以思考怎样把专家和新手、把北京的老师和甘肃的学生对接起来。一经发布就迅速引起了大量关注的“在行”、“分答”平台,就是非常出色的尝试。“在行”让人能够找到不同领域的行家,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这种老式的“传帮带”在新的技术环境下,有了新的发展生机。


还有一种情况,是员工需要一些在岗训练,或仅仅沉浸于一些同行社区中,获取信息,激发思路。这种社群化的学习充电,可以利用一些现有的大众化平台软件来实现。人们建立形形色色的微信群,在其中探讨各种问题和做法,就是这种社群化学习的好做法。这方面并不需要非常系统化的平台和教学设计,而是让大家在杂乱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来。这种社群化、部落化的社区,属于一种“同行社区”(Communities of practice)。


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是让社群更高质、有效。目前来说,我们有两种社群,一种是熟人社群,比如基于亲属、朋友、同事、同学的社群,这里面的沟通功能更强一些,但是形形色色灌水太多。如果在上面耗费时间太多,会造成注意力分散和时间的零散化。


另一种是学习社区。基于同样兴趣的社区,更为优质高效一些。当然,技术方面还需要持续改进。比如可以增加能够将讨论话题汇总并分门别类的功能、社群内视频分享的功能、投票功能等,或是在群内发言之中,增加私聊频道,使得人们不需要互加好友,而可以在集体分享当中,对具体某个特殊话题有进一步兴趣的人,及时发问和回答。换言之,如果微信群能增加类似于“分答”的功能,就可以很好地解决群体发言和私人分享相互矛盾的问题。微信也可以学习谷歌,专门成立针对教育机构的分支业务,开发相关产品,比如微信学堂。


另外,社群化的讨论,即便平台已经做得很好,也需要有高效的组织。比如社群可以制定、实施沟通和分享的基本规则,让讨论可以有组织地迈向深入或拓宽。社群也可以设立一些秘书、主持人之类的角色,系统地进行组织、整理、邀请,使得话题能够深入、集中,并能让每个人的专才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扬。如何合理地发问和组织,使讨论由低到高走向深入,这种软技能的训练,也需要投入大量思考、时间和努力。


总而言之,无论在功能的改进和社群学习的经营上,中国的技术应用上都有大量创新的空间。如果做得好,完全可以超越欧美一些同类的技术平台。希望教育界的“优步”、“滴滴”们,早日成长壮大起来。


系列结语:

关于中国在线教育的系列中,我谈到了四个机遇:资本和教育合作的机遇,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机遇、平台拓展的机遇,和非正式教育环境下模式创新的机遇。目前,教育技术和在线教育还是且行且蹒跚的怪兽,远看是独角兽,近看却像只进不出的貔貅 —— 吞下大量资本,并没有吐出来什么。但是我希望我们能找到我们的神兽,如果不是独角兽,玉麒麟也可。这里中国有没有机会赶超发达国家呢?我觉得颇有希望。很多年前,我到了美国,看到很多人家摆放着成排的老式录像带,家家都有录像机。中国家庭跨越了盒式录像带,直接使用DVD。全球化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希望中国的网络教育,能够实现这种后来居上的超越。衷心希望中国教育和技术界紧密合作,让在线教育实现长足发展,把教育高效地引向最需要的地方。

(作者公众号:fangberlingz, 联系方法:berlinfang@gmail.com)



教育+互联网案例征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一直在关注和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之成为提升教育公平和促进教育创新的推动力。课题组现向全国各地中小学、公益组织、教育企业等相关个人和机构征集优秀的教育+互联网案例。它可能包括在在线教育、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这样比较熟悉的模式,也可能是更颠覆性、或更因地制宜的模式。我们希望通过案例的研究,汇聚架接跨界资源,提炼出有益于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以及可供政策制定者参考的政策建议。


欢迎自荐推荐,请用500字以内的文字描述案例概况,发送到life@21cedu.cn。课题研究人员收到邮件后一周内会与您取得联系,以进一步了解案例详情。入选的优秀案例将会集结成集,在2017年4月第二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上分享展示。感谢您的支持!

关于LIFE教育创新


LIFE教育创新是一个致力于推动和引领教育创新的跨界合作公共平台。LIFE研究前沿的教育创新实践,倡导以人为本的生活教育,汇聚创新的教育变革力量,共同促进多元的教育生态,构筑教育的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