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轶超:拥抱现实的坚定理想主义者 | 2017全人教育奖获奖者
张轶超
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
拥抱现实的坚定理想主义者
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秦红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538bwzzcm&width=500&height=375&auto=0
“久牵”,一份教育情怀的生命牵引
出生于上海农村,张轶超的童年时光在普陀区金沙江路附近(原属嘉定区长征乡)度过。小时候一直是家长老师眼中的“乖学生”,高中时饱读中外名著,开始不断思考人生与世界。1996年考进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的他,接受了当时“大文科”的贯通教育,后直升入复旦哲学系,专攻中国哲学史方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他走上自我启蒙的道路,在大学里他办社团,办报纸,做公益活动,“找寻自我的意义与在这个世界的价值”是他真诚且用心探求的人生要义。
2001年,张轶超和一群复旦大学学生偶然闯入上海杨浦区江湾镇的外来工聚居地,发现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外来打工者和他们的孩子。那里有大片的荒草地和一排排临时搭建的平房,还有随处可见的垃圾堆、以及集装箱货车扬起的滚滚尘土。隐匿其中的几间幽暗逼仄的破败房屋,就是孩子们上学的学校。
“昏暗的教室,用黑漆刷成的黑板,破烂的课桌椅,甚至粉笔只有半截。” 他震慑于在上海这样国际化大城市竟有如此破败的学校,于是很快自发组建了一支复旦学子志愿者队伍给孩子们进行课外辅导。他们在一个叫“久千公寓”的小区内租借了一套公房,选择开辟一个独立的教学中心,不仅教授课外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想通过陪伴这些孩子来慢慢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被称之为“久牵志愿者队”。
孩子们和志愿者们习惯将那个地方叫做“久牵”。 “久牵”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长久牵手,也就是说,那些志愿者决心要长久地为那些孩子提供教育服务。“久牵”应运而生。也是在那时,张轶超感到自己容易得到孩子们的信任,喜欢教书而且不会感到厌倦。
张轶超2002年于复旦大学
2002年,张轶超从复旦毕业进入上海平和双语学校(又称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接触国际课程IBDP(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担任高中部知识理论课(Theory of Knowledge,简称TOK)课程教师,TOK是国际课程体系IBDP的一门核心课,其目标是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建立跨学科跨文化的多元化视野。2002年至2005年,在平和工作的头三年,让他感受到IB国际教育开放包容的特质和世界眼光: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培养积极进取有同情心的终身学习者,培养开创更美好、更和平世界的全人之才,培养勤学好问知识渊博富有爱心的年轻人。
而与此同时,他依然在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久牵”志愿者活动。也是在那几年,“久牵”志愿者活动由于资金短缺以及上海公立学校对外来工子弟的招生尺度的放开濒临关停的危机。“为什么那些打工子弟不能受到这些好的教育呢?”当他看到国际教育的那些优点时他会不停地想到“久牵”的那些外来工的子女。而看过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更是触动他想去做点能真正影响这些孩子的事情。
2005年,他辞职离开平和学校,2006年创办“久牵”,全身心投入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受《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的触动,张轶超在“根与芽”一位志愿者的帮助下,成立了“久牵”第一个合唱团:放牛班的孩子。2006年5月,“放牛班的孩子”首次登台演出获得成功而且获得一笔10万元的善款。
合唱排练
看到绽放在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与自信,张轶超再次意识到:简单的支教活动和捐赠并不能使这些孩子获得与城市同龄人同等的教育机会,“久牵”应该满足这些心灵对知识的渴望,帮助他们获得实现自我的信心与能力。
2006年至2010年,“久牵”的重心转向艺术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教育和活动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为孩子们开设合唱、英语、舞蹈、美术、电脑、各种器乐培训以及实践活动等课程。2008年5月,获得浦东民政局认可,“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正式注册,“久牵”致力于为更多孩子提供高质量的课外教育,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张轶超一直在寻找职业与事业的契合点,以期最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对教育的理想。2011年,受平和学校时任校长的邀请,张轶超再次回到平和,担任平和IB高中部TOK课程教研组组长、负责整个教研组的管理以及日常授课,一方面探索T0K本土化教学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也籍此了解高中国际教育的动向,引导平和那些家境富裕的学生去了解一个他们未必熟悉的中国,鼓励他们对这个世界做出积极的影响;同时,他也在IBDP课程体系中寻找启发萃取营养,致力于将IB好的教育理念和内容移植到对“久牵”的孩子们的教育中去,为其提供优质的课外教育,不仅让他们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同时也启迪他们与身俱来的天赋,让孩子们看到其人生道路的多种可能,激发他们自我实现的动力。
深耕TOK,看见思辨的力量
TOK是一门对认识过程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探究的课程,讨论IBDP中各门学科知识的来源和可靠性,这门课给了学生站在学科之外思考知识本质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外所习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反思、探索自己的认知来源、了解主观的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偏见。简言之,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逐渐习惯并运用批判性思维,建立跨学科跨文化的多元化视野,为高中生进入大学深造打下学术基础。
平和学校是国内最早开设IBDP课程的国际学校,张轶超老师也成为国内最早教授TOK课程的教师之一。2010年回到平和学校之后,张轶超老师带着教研组历经7年时间,对课程教学中最核心的“认知方法”(感知,语言,推理,情感)和“知识领域”(数学、历史、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伦理等)进行持续循环的本土化编写工作。
令媒体和公众更为熟知的或许是他创办“久牵”服务流动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公益活动,而他在TOK课程教学上十余年的蓄力深耕却鲜为人知。
一、一个TOK教师的素养
要成长为一名专业的TOK教师并不容易,张轶超说自己刚开始做TOK老师的时候,给学生讲和历史有关的、或比较敏感的东西时,经常把自己沉浸在某种情绪里面,虽然是在打破他们原有的偏见,但是并不是一个好的TOK老师。“TOK的课堂如果有价值观的引导,重要的价值观就是永远是批判现实的、永远要向着一个更加的理想的状态去前进”,他说作为一个TOK老师首先得克制自己的价值观,不要认为自己的就是对的,把自己的立场、价值、情感、判断先放到一边;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他知识/认识的源头,再让学生自己去做判断,做选择,看自己认可哪一个认知的来源。
在平和高中部负责教学管理的奚主任看来,张轶超在TOK教学上一直坚持“非功利”的教育立场。国际高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并不轻松,一般高二下学期就要开始申请国外大学,虽然学生学习压力大,但他并不同意在高一阶段就给予学生提前训练,比如提前进行TOK论文训练 。在高一阶段,他一般会设计不同的话题或主题,邀请不同学科的老师从不同的学科视野谈同一个话题,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放开学生的思维,打开眼界。“有时觉得TOK神秘难懂、要审视和分析自己身边的事情或所学过的知识还是很有挑战性的,但是学习相对更轻松,张老师喜欢玩游戏,有时也会把考试设计为游戏,有时会给我们看一些其他科目里不会接触的科普类视频……”、“张老师的课更自由、有时会抛开学术方面的东西,贴近我们的生活,去谈我们想要知道的,而不是学校想要我们知道的。”访谈间,几个平和学校的学生提及张老师的TOK课总是兴致盎然。
二、为久牵的孩子开设TOK
随着那些早年来到“久牵”的孩子渐渐长大,因为没有上海户籍,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回老家读初中、高中,或者在上海继续读中专、职校。这些孩子和当下中国城市化浪潮下大量的“流动儿童”一样,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不得不从小多次经历“与父母两地分离”或“异地辗转求学”的动荡生活。他们觉得人生的道路就是高中考上一个好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如果不这样的话,人生就失败了、没有希望了。上海初高中入学政策的门槛愈发让这些孩子觉得自己被社会排斥,对自己的人生陷入一种新的迷盲和困惑。
2011年,最早在“久牵”学习的一个女孩王新月被UWC(United World Colleges世界联合学院 )录取,这让张轶超老师看到了农民工子女升学路上更多的可能性。他意识到孩子们认为人生只有考大学一条出路,大多源自于父母、学校或社会的既有观念。“需要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去改变他们的观念”,张轶超说,“让他们意识到,其实就是存在着很多的可能性。首先他们现在接受的观念不一定是正确,只是当下的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观念而已,然后再让他们去思考成功道路是唯一的还是无数道路中的一条?这样的一条路适合自己走吗?”
在“久牵”的课堂上,“高考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什么是英雄?”“自然是美的吗?”……张轶超和孩子们讨论各种话题,或以打开故事的方式、或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或以看似随意聊天的方式,带着孩子们在快乐中思考,每次思辨之旅背后都有他的设计在其中:“先抛出一个问题,让孩子们自由地站在自己立场去回答,然后我会去告诉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更多角度,帮他们打破既有的观念;这个过程中,我会看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把自己的表达变得更加抽象化和有普遍意义;还有一点,就是比较关注他们对自身处境的思考有多深,通过让他们去讨论自己生活中那些事情,然后评点回答的时候加以点拨。”
从2011年开始,“久牵”除了开展艺术类教育课程,也正式强调人文教育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除了开设TOK课程,同时开设职业讲座,实施“导师计划”,让孩子们接触不同职业的人和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看到职业选择路上的多样和可能,可以学技术、自学、申请出国……有很多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不是任何一个人提供的道路都是正确的,他们得做出自己选择,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抱怨这个社会把路给卡死了”,他想要孩子们意识到,可以寻求什么样的途径和机会来改变现实的困境。
让孩子长成自己 “久牵”教育的系统探索
“久牵”自成立以来服务了几千个孩子,2011年之后甚至每年会有1~2个孩子进入世界各地的UWC(世界联合学院)学习,但是真正能够看到的比较优秀的孩子并不算多,学生的不断流动是“久牵”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外部环境在迅速变化,而在“久牵”这个平台上,如何让孩子们获得一种相对持续性的教育,作为“久牵”教育系统的设计者,张轶超从未停止过思考:“久牵”到底能给这些孩子带来什么,什么是对他们以后的人生真正有益的,他们的自信心如何建立,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得到锻炼,如何让他们去主动学习和探索,如何让他们认识自己并去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甚至如何帮助他们去实现心中的梦想……
一、把学习和成长的决定权交给孩子
在“久牵”,每个学生都必须不断进行选择,无论是选择去上什么课,还是选择参加什么活动,选择报哪项志愿服务,选择去玩什么游戏。“‘久牵’很重要的特点是让这些孩子利用各种事物或资源去学习,还有就是从头到尾都在不停的要求学生去做自己,营造一个不断逼迫孩子做自我选择的环境”,张轶超老师说“久牵”是一个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性,并将学习和成长的决定权交给个体的教育体系。
二、以能力为核心的“久牵”培养模式
“努力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尽管我们强调开放性思维、强调各种可能性,但在实际的课程中,仍然是用分数去考核学生的能力,用分数去评价学生的成长”,张老师认为需要用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来作为一种持续性的教育效果指标,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成长。
▎六大核心能力评估指标
从IB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中获得启发,张轶超老师设计了一套更适合“久牵”的能力评估指标:探索能力(认知世界的能力、主要对应的就是学科学习)、表达能力(把自己的认知转化为语言的能力)、创造能力(把想象力融入到认知中的能力,比如艺术中想象力、科学发明)、技艺能力(绘画、合唱、器乐、烹饪、电脑等)、交际能力、领导能力,并把这六个能力作为所有课程和活动的教育核心。这六个能力指标对应着不同的课程学习和活动,孩子们完成不同的课程和活动就会获得这些能力指标的具体分值。他认为通过这样的评估体系,在不同能力上有的人增长速度快一点,有的人增长速度慢一点,但只要上的课多,参加的活动越多,能力也会进步,这是更符合人的学习的一种自然状态,这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
▎用丰富的课程和活动重建孩子与世界的联系
对流动儿童被城市边缘化的现实处境有着更多深切的认识,所以张老师也总是在主张“每个人需要通过与世界的联结才能获得自信,才能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无论如何,孩子们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和世界是有某种可靠温暖的联系的”。目前在“久牵”主要通过艺术类、技能类、认知类课程以及一些主要的活动(音乐会、夏令营、冬令营、“回乡之旅”、大龄学生暑期农村支教等)来实现六个核心能力的培养。一些更丰富的活动包括与大型企业、银行、海外知名高校的联谊,让孩子们接触到不同职业、不同国籍、不同思想的人;让常年在城市生活学习的流动儿童回到自己户籍所在地的家乡,重建孩子们对家乡的认识和联系;通过创造各种志愿服务的机会,帮助他们和某个具体的现实世界建立联系……
▎更好服务他人才能领导他人
每个来到“久牵”的孩子都不再是简单的“受助对象”,小到为“久牵”中心做值日,大到策划和执行一项跨省的支教活动,他们同时也能够去服务他人。“久牵”设计了一套志愿者服务积分系统,希望每个孩子有机会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当他们发现自己有能力回馈社会帮助他人时,他会更加自信,更加相信自己有力量改变自己,甚至影响他人和世界。“久牵”强调的六大核心能力之一的领导能力主要就是通过积累志愿服务来获得,张轶超老师说今年11月份即将开发完成的电子交易市场APP,可以让每个“久牵”学生,无论其属于哪一个中心,都可以在上面选择承担志愿服务并得到相应的评估与积分,用积分来兑换“中心”受捐赠的礼品。
三、建一个安放心灵的自由家园
在“久牵”经常看到有人在打牌,有人在玩电脑游戏,有的在自弹吉他、有的在上课,有的在和志愿者聊天 ……几乎所有在“久牵”的孩子都会说这里是比学校更自由的地方,在学校谈论的是考试、分数、作业、就业,而在这里和同伴、志愿者老师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讨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交流爱好、畅谈梦想。早年从“久牵”走出去的孩子,无论是进入UWC在国外继续求学、还是中专毕业后继续留在上海寻求自己喜欢的职业、还是回老家读大学再工作,很多孩子都会回到“久牵”重聚,有的回来做志愿者,也有人成为这里的正式员工,他们各自展开的人生道路也让后来的孩子们看到了一个更为开阔世界。
“无论政策如何,对于‘久牵’而言,我们始终希望能够给予孩子们三样事物:安放心灵的归属、自主自立的信心、以及源于内心的梦想。” 张轶超老师说:“一些的久牵的孩子也并未被政策所束缚,当拥有这三样事物时,他们就已经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超越政策的壁垒。”
与富孩子和穷孩子同行,种下梦想的种子
“富孩子和穷孩子的世界虽然差别很大,但某种意义上又是一致的,他们往往被局限他们自己的小圈子里,所在的世界不是在帮助他们成长,而是在束缚成长……”张轶超说:“有人觉得我一边给富孩子上课,一边给穷孩子上课,反差是不是太大了,但我觉得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都是帮助他们唤醒他们内在的自我,唤醒他们探索这个世界,创造这个世界的热情和渴望。”
一、平和学校的“大孩子”
“和学生在一起,他就是大孩子”。这是平和国际学校的领导描述的张老师。他和学生们就如朋友般在一起,平时说话聊天总是给人清风拂面的感觉。他不会刻意地去靠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但是对与他接触的学生总是毫无保留地接纳,有的学生说他像一个思想的宝库,靠近他就会吸取很多知识;有的学生说他像“弹珠汽水”、看起来普通但只有喝下去才会惊讶原来他里面非常有激情……他有时会分享自己旅行的照片给学生,有时会用女朋友唱的一支歌作为考试的奖励,“我们是融入在他的生活中的”,平和的学生说。
提及他十几年如一日经营的“久牵”,学生们的眼里总是闪耀着光芒,他们中很多都曾以志愿者教师的身份来到“久牵”的平台上支教,给“久牵”的孩子们策划学习活动。张轶超也会借着平和学校为“久牵”免费提供场地或参加活动的机会,让平和学校的学生和“久牵”的孩子有更多的互动、交流。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对他人,对世界产生影响的意识”,这个张轶超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平和国际高中部,他会他更加强调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作为公民要负有对这个国家积极承担、主动改造的责任感,要用自己的行为在这个环境当中去行善,去创造出一些更加好的环境。而张老师所做的努力,也是他们想要去做的,“不一定一定要从事跟教育有关的东西,而是尽自己所能,然后用自己所擅长的东西来改变这个世界,就算是一点点有意义的事情。”
二、与“久牵”孩子的羁绊
早年“久牵”的学生,都会叫他“老张”,在他们颠沛辗转的求学和生活里,“久牵“是陪伴他们童年成长的地方。张老师会和孩子们一起打牌,一起玩游戏、一起去户外,一起去做夏令营……而张轶超也说:“我跟久牵的孩子其实是一种羁绊的关系,我试图把一些东西传递给他们,大家相互感染影响,我只能说我像一个大朋友,是一个追求自由自在地探索这个世界的这么一个朋友,恰好碰到一群孩子,我们一起同行。”
“久牵”早年的学生吴婷,从02年读小学时就曾来到“久牵”学习,跟着张老师特别爱看书,喜欢写东西。后来回到老家,大学毕业后在父母开办的小工厂里帮忙,即便成家生完孩子,也发现自己放不下读书写作的习惯。这期间她一直和张轶超有间断的联系,2015年在张老师的的鼓励下,她说服家人到上海从事文学创作,其作品《最后一个秋天》参加了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后留在上海,从事杂志社编辑等工作。
汶川地震那年从四川来到“久牵”唐镇中心的李英,最后在“久牵”推荐的面包烘培师培训项目中成功毕业,就职业威斯汀饭店。目前她对自己的工作生活都很满意,做个面包师就是她最大的梦想。
2010年,最早在张轶超的鼓励下申请了UWC学院并被全奖录取的王新月,曾经的中专学习生活无比渺茫,在UWC的面试现场她回答面试官说:“自己想做跟教育公平有关的事情,要拍纪录片,让大家去看,在看的过程改变人们的想法。” UWC毕业后,她再次通过面试,拿到了加拿大综合排名第一的西蒙弗雷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每年暑假回国,她都会去“久牵”和UWC中国理事会帮忙,而无论做什么工作,她说“大多数的精力将会放在NGO、‘久牵’”。
……
张轶超曾说过,“久牵”的学生不管是在国外发展,还是在国内做一个很平常的面包师、咖啡师、花艺师,他们之间是没有什么优劣之差的,因为这些孩子,通过“久牵”的学习最后都找到了人生所热爱的东西。
突破公益界限,达致教育创新的可能
外表温和的张轶超,永远是温文儒雅的样子,但他从不将自己局限在过去或传统之中,永远在追求新知识,新事物。在他看来,不同教育阶层的孩子所获的教育资源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不进行某种突破,那么所谓的公益就真的成了粉饰太平的工具。“谁能够让知识和学习者之间建立更丰富连接,让世界一切事物和认知者产生一种情感上的纽带,在这两个方面谁能想出好的方法,那谁就是教育创新者”。
一、创新课程与活动设计
张轶超认为,未来的老师中有一类就是专门做课程开发的老师,同时,也需要一种能够亲自带领孩子去感受到世界,让孩子跟这个世界建立情感联系的老师,而他本人也兼具这两方面的特质。
在“久牵”的课程中,他带领设计开发了数个APP软件,包括配合久牵阅读课的兔子大冒险,配合久牵“回乡之旅”的家乡拼图 ,配合久牵志愿者服务积分系统的电子交易市场APP平台设计。在张轶超的构想里,不远的将来让富孩子和穷孩子们都进入到这个积分平台,通过他的志愿服务获得虚拟货币来兑换礼品,通过一套教育制度的设计让他们意识到规则之下的“平等”观念,都需要通过劳动、通过自己的志愿服务来获得认可。而每年“久牵”的支教、冬令营或夏令营活动,他都会奔赴各地上课、组织活动,带领学生从线上网络汲取知识、在线下认识家乡、感受历史风物、了解大自然、探索身边世界。
二、未来,“久牵”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传统意义上学校已经走向末路,学校知识传承的功能在网络上也逐步可以实现。16年的历程,“久牵”服务的地域从上海走向了安徽、河南、云南,服务的对象也从流动儿童扩大到农村留守儿童、本地贫困家庭儿童 ……
张轶超也一直将“久牵”定位于一个公益性的教育机构,公益只是一个形容词,教育才是核心,而“久牵”的愿景就是办成一所学校,自由地探索、自由地表达、自由地创造是这所学校的校训。
张轶超觉得“久牵”可以创造一个线上线下联结的平台,使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乃至更多的孩子,只要拥有一个智能终端设备,就有机会进入到“久牵”的教育体系里面。“这样一个跨越地理限制的校园,最大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实现学生的多样化,招收各种各样地区的学生,他们在同样平台上学习交流,这些孩子的成长速度远比局限在某一个同质化群体的校园里要快。”在3年~5年之内,久牵力图以教学中心为依托,打造三个网络平台的APP。除了前面提到的志愿者服务积分平台,还有就是“我的城市”游戏平台和“大图书馆计划”。
▎“我的城市”游戏平台
任何一个来到“久牵”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参与线下的课程、活动(夏令营、冬令营)或APP线上的课程、游戏被联结到一起。在这游戏中,他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外交家、艺术家、科学家、企业家,并建立自己的城市。要把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就获得游戏中要求不同的技能点,而这些技能点对应的设计就是培养的孩子六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在2017年7月的“英雄之旅”夏令营中,“我的城市”游戏平台第一次投入使用。
▎大图书馆计划
目前,“久牵”正在建立基于在线APP的大图书馆计划,强调对知识的批判性反思和多元交流。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分享和交流知识,也可以质疑和批判知识。并且在这种活动中,建立一个开放的知识库:大图书馆,旨在把人类知识是变成一个个的小教案,通过核心要素,时间坐标,空间坐标三个维度,让课程与课程之间产生联系,构成一个知识的网络。
“架构全部打好需要三五年,但是要进一步细化需要更长的时间,也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作为久牵教育体系的设计者,张轶超依旧希望“久牵”能在专业性上走向深远:“也许,自己不一定是能够成就这个事情的人,但至少可以开一代风气之先。”
自由,教育的核心
“我推崇康德的‘人即目的’和孔子的‘有教无类’”,哲学专业出身的张轶超老师谈及他的教育信念一直未变: “教育的目标是育人,而这个人又必须是活在具体的历史中的,他并非孤立的自我,而是一个不断感受着周遭一切的个体,所以教育必须是开放的、包容的,从而唤起个体自身的尊严和渴望,为其找寻属于自身命运的道路。”
张轶超自称是一个将自由视为教育核心的人,他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具有一定的才华和天赋的,希望每一个孩子的梦想是真的与他自己切身相关的东西。
“久牵”的学生说他是一个实践型的哲学家,从未停止思考和探索,因为他一直在积极适应这个时代、要把自己的想法去付诸实践,让这些想法能够改变一些东西。
“很多人评价您是理想主义者?”访谈中最后一个对他的提问。
“在我看来,人类始终是在不断打破现实存在,因为人类从未承认过现实。我们从山岭走到平原,从狩猎走向农耕,创造文明、创造各种技术,每一步发展我们都是在打破过去那个现实。既然人类这么走过来的,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是理想主义者,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这个世界应该怎么样的信念,而不是说这个世界本来如此,人类所创造的世界从未本来如此过,人类创造世界一直在前进、一直在变化。”
全人教育奖 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心和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为在中国的基础教育界发现并奖励一批具有“全人教育”思想,推动“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致力于以健全的教育推动社会健全的一线教师而设置的奖项。并为一线教育改革者搭建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这个奖项体现着民间教育机构所具有的独立性、公信力及影响力。该奖项每年评选1次,每届有1位“全人教育奖”获得者和3位提名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