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军晶:用真诚对话呵护童心 | 2017全人教育提名获奖者

2017-08-15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蒋军晶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


用真诚对话呵护童心

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538vcqwu0&width=500&height=375&auto=0


蒋军晶其人——生活史的勾勒


1978年,蒋军晶出生于江南水乡,就读于村小,全班13人,复式教学,天光云影,摸鱼抓蟹,无忧无虑,欢乐童年。


1993-1996年,蒋军晶在浙江省湘湖师范读书(陶行知创办的中等师范学校),1996-1998年,在杭州市师范学校读书(大专,前身是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堂)。在中师、大专读书期间,蒋军晶更多的时间献给了自己的爱好。喜欢阅读,主要读中外现当代文学。喜欢书法,经常流连于博物馆、展览馆。喜欢摇滚,喜欢“魔岩三杰”。喜欢看电影,尤其艺术电影、独立电影。喜欢集体体育运动,如打篮球。


1998年蒋军晶参加工作,任职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一小,做班主任,当语文老师。1999年,蒋军晶赴山区支教(余杭区鸬鸟中学),当初中语文老师。2000-2010年,回余杭区临平一小当小学语文老师,2005年担任副校长(中间有短期支教,如为期两个月青海玉树、称多支教)。2010-2016年,在杭州市天长小学当小学语文老师,同时担任副校长。目前,蒋军晶的工作主要分3块,一块是班级的语文教学、课程建设;一块是学校课程、教学管理;一块是工作室、研习营的经营。(2)投入地研究,研究方向是儿童文学教育、群文阅读、班级读书会、儿童电影教育等,通过上研究课、讲习、出版专著等方式推广。(3)努力集结闲散时间阅读、运动。



蒋军晶的教育探索

(一)《兰德里校园报》


面对学校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外面餐饮公司配送的营养午餐不满意的情况。


蒋军晶班的学生总想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有时他们就直接向送餐的工作人员直接反应,但是收效甚微,大人们根本不理他们。他们的心有点“受伤”。


一天,蒋军晶向学生推荐阅读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克莱门斯系列的校园小说《兰德里校园报》。《兰德里校园报》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是:


对五年级的卡拉来说,去丹顿小学上学已经够糟糕了,更糟的是她的班主任拉尔森老师只会看报纸,喝咖啡,不给学生上课!卡拉自制了一份校园报,大家都很喜欢。这份报纸使拉尔森老师对教学重新投入了热情,教给卡拉和同学们很多知识。没多久,拉尔森老师的班级,忽然成了丹顿小学创校以来最出色的班级。卡拉没想到,校园报上的一篇文章却惹怒了校长。校长准备解聘拉尔森老师。在卡拉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拉尔森老师终于在最后的“斗争”中取得了圆满的胜利!


他对学生说:“我真希望你们也能像《兰德里校园报》中的主人公一样创办一份校园报!”我这话虽然含有一种期待,但主要还是不经意的。


没想到这个建议一下子就点燃了几个“骚年”的心。据第一期校园报的主编陈晗说,当时一下课,陈晗就拉着他和徐茂桓、王域橙等几个小伙伴一起商量着创办一份自己的校园报,既然是创刊号,那就要抓住当下的“痛点”,经过简单而热烈的讨论,很快定下了以大家一直颇有怨言的午餐作为主题。


接下来就是分工和执行,在几乎没有我们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他们设计了调查问卷、采访了同学和老师、调查了学校周边的零食店、分头撰写了六篇新闻稿件,还编排版面、配上了同学原创的漫画插图以及显示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柱形图和饼图。于是,在2013年11月18日,以公平、公正为宗旨,围绕有争议的校园午餐为主题,四版八开的一份“校园报”创刊号就新鲜出炉!


孩子们成功完成了他们力所能及的主要工作,虽然重要但不是关键,真正精彩的是这份校园报面世的后各方反应,这是孩子们、老师家长都始料未及的。


看过报导后,学校楼朝辉校长在校长办公室亲切会见了作为“校园报”正、副主编,对于他们的工作及报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校方的安排下,午餐提供方杭州新苗公司的负责人也专程到我们班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听取同学们对午餐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期末新苗公司为全体同学“特供”了一个月“试吃的午餐”,这引起了其他班级同学无限的“羡慕忌妒恨”;更让这群小伙伴骄傲的是,这期校园报的创刊号,居然被天长小学博物馆收藏,家扬甚至还因此得到了一张收藏证书。


一份校报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如果要拔高来说,在社会痛苦转型的当下,对于这些中国未来的公民来说,这次经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现在一直强调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强调理性与包容的社会风气建设,但作为处于强势的管理方,学校和家长很多时候其实并不容易做到平等宽容地尊重我们的孩子。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包括校长、家长、食品厂经理等,孩子们却看到了知识、理性和执行带给他们的力量,这张幼稚的“小报”一时拥有了和“大报”那样的社会影响力。


他相信,这些经历,会融入到孩子们作为合格社会公民的素质之中。


后来,班级在正常运作“班级周报”的基础上陆陆续续地出了一些特刊。


有报导空气质量的,有关注学校少代会提案的……他们在尝试用笔,维护他们的权益。


(二)一周在研究


针对目前繁杂的学科教学问题,例如知识取向、去情境化、脱离生活。蒋军晶就在不切实际的情况下大力推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他看来,本来是一门最能体现学习本质、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但是,很多时候也成为最忽悠、最浪费学生时间的一节课,唯一可取的就是让师生“休闲”了。为什么?



我们的老师在师范里所接受的不是全科教育。


密集的知识测查,让老师和学生都把“学科的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并且学得还挺累


我们的班额相对于国外来说,还是太大。一对家长带一个孩子出去都头疼,一个老师带40-50个孩子出去,即使平时在学校、教室这样封闭的空间里有再大的约束力,到了户外,也不可控、控制。


我们的企业、机构、个人……还没有为孩子的社会实践提供资源的意识。因此我们的孩子有了很好的选题,想找单位调查,想找个人访问,总是屡屡碰壁。


在最近的5年里,他在班里组织过几次比较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果有什么值得和大家分享的经验,就是以下四条:


让学生研究仔细喜欢的选题。他不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还编写“教材”,比如学校在西湖边,就规定学生研究“西湖的由来”“西湖的楹联”“西湖的桥”……从四年级一直规定到六年级,层层递进序列化。学生好不容易有机会体验不同于学科学习的学习,结果,连活动、研究内容都没有选择的机会,这实在是很令人丧气的。


把活动时间聚集在一起。他设计“一周在研究”这样的微课程,在那一周里,下午都不按课表上课了,孩子们围绕自己的选题策划、做方案、外出调查访谈、写研究报告、分享……聚集时间,就意味着聚集精力,聚集精力就意味着范围可以扩大,体验可以深入,过程可以展开。


注重收集整理社会资源。学校像法国的“丰富教学模式”学习,每学期向家长发意见征集信,向征集资源,当学校取得家长的信任以后,家长是很愿意提供这样的资源,有的家长认识某个名人,有的家长在某个场馆工作,有的家长可以联系某个机构,有的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器具,有的家长报名当志愿者……我带领过孩子研究过空气pm2.5指数,就用到了家长提供的专业机器,带领孩子研究城市道路积水问题,家长帮我们联系到了相关专家。


要更看重学生过程中的收获。现在很多部门会组织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这些评比更看重研究报告的格式,更暗示学生的研究报告往“成人化”靠近,因此他带领学生最后形成的研究报告总是获不了奖,我更看重让学生梳理研究过程中内心真实的想法。


我们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梳理,我们发现,知道pm2.5的人占了少数,知道的人大部分的年龄在都在40~50岁,基本通过报纸来了解新闻。但是虽说知道,还是非常的不了解。有的还误以为pm2.5是空气里的一种有害元素。


不知道pm 2.5 的人占了大多数,有63%。以20~29岁的年轻人为主。不了解pm2.5的原因集中在三方面,依次为:(1)工作实在是太忙了,压力太大,没时间去看。(2)没兴趣。(3)这是政府的事,关注也没用。


对于这个结果,我们和蒋老师讨论作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之所以大家不关注pm2.5,深层次原因,对应有三点:(1)大部分人生活压力还很大,还无暇顾及“生活质量”。(2)这个社会是高度娱乐化社会。很多年轻人不关注时事新闻,只关注娱乐类新闻,太八卦,今天谁谁感冒了,明天谁谁怀孕了。时间都花在关注这些事情上。(3)大家还没有关注公共空间环境卫生的意识。其次,政府公信力也比较低,很多人认为自己是个小老百姓,自己的意见,政府根本不会理。


上面这段话节选自蒋军晶的学生撰写的“研究报告”,语言还不是很准确,有的甚至用的是讨论时的“口语”,逻辑不是很严密,更没有各种图表数据分析,但我觉得这对小学生来说已经够了,看到他们真实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三)自编诗词课程


蒋军晶工作快20年了,从来没有尝试过带小朋友读经,这里的“读经”,是狭义的读经,是指机械地不加辨析选择地硬读硬背《三字经》《论语》,甚至《易经》。


蒋军晶之所以没带孩子这样读经,是因为他认为,全然不懂中国的古书,一点也不妨碍孩子做一个文明优雅的现代人;事实上,全然不懂中国的古书,一点也不妨碍我们自己在目前的环境里做一个好教师。


他觉得让少年硬读硬背古书是违背基本的人文精神的。这一点,中山大学哲学系翟振明教授的《为何“工具教育”与大学精神相违背》一文,说得非常好:“不理解的时候不如没有,要有理解,这是人文精神最基本的一条。如果说趁小孩年轻记忆力强让他背下来再说,这对我们的后代太残酷了,虽然这里所背的内容是有关人文的,但是这种背经典的做法是反人文精神的……如果趁小孩没有理解力、判断力和防护力的时候,权力在手的成年人把自己偏好的内容强行灌输给他们,就是不把他们看成将来可以自我担当的作为目的的人了,这不是对人类生活的内在价值的否定又是什么?”


但是,蒋军晶也希望自己用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带领学生感受、学习传统文化、中国精神。这是他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困惑所在。



于是,他开始自编诗词课程,他的诗词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把古代经典主要聚焦在“古代诗词课程”,更倾向于文学经典,整个课程涵盖了200首左右古诗词。


自己编写“古代诗词课程”,倒不是不相信别人编写的“诗词读本”。而主要是想教学相长,自己编,就要逼着自己去学习、了解。蒋军晶享受这种共同学习的过程。


自己编写“古代诗词课程”,是站在儿童立场的,是以儿童的视角组织的,是儿童可以接受,愿意尝试的。整个课程大致15万字,图、表、文结合。


自己编写“古代诗词课程”,不是为了简单的背诵。而是通过背诵这些古诗词了解古代的文学、文化、生活。并以此反观反思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文学、文化素养。



蒋军晶的“全语言教育观”

(一)语言观


蒋军晶认为整个国家是学科教学制,尽管他经常有都出这个体制的冲动,但是目前他还在这个体制之内,这个体制是分科教学制,不像老外一样报班是整个人的培养,当前是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科学课,他更多考虑的是我的语文是怎么教学,而他的语文更接受的是全语言的教学理念,就是说他认同这个孩子要学好文化和语言,是真实的读写环境中去学习的。


当前的教材不是从这个理念出发的,它是把很多语文的东西肢解了,瓦解了很多语法的知识,语言的知识,让孩子去学习ABB、ABAC、近义词、反义词、概括段落大意,分享各个知识然后来测查你。他觉得这个不可能让孩子真正的学好,包括母语,不可能真正喜欢文学。他肯定是读真实的材料,真的去读书,真的读新闻报导,参与真实的读写事件。他写的东西不仅仅给老师看的,而是维护某一个权益,或者参与某一个活动,只有在真实的过程中才会真正有发展,这是他整个的方向。他编“和孩子聊书”,鼓励他读整本书,花了他大量的精力,他自己编了12册“全文阅读”,也是模拟这种真实的现代化的大量海量信息,那种迅速的快速阅读,并列性阅读,发散性阅读,碎片化阅读,模拟这样真实的阅读自己特别想尝试的地方,整个理念是全语言的教学理念。当然国外也有全语言的领军人物,他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体制也切实的做下去,这就是他想做的。


(二)“全语言教学”理论


蒋军晶一直接受古德曼的“全语言教学”理论,希望在分科教学体系里,在测查密集,并且测查记忆为主的环境里,能做出“全语言教学”的示范。例如:


1.使用主题单元,创建有利读写的教室环境,教室依学习区来组织,且保有教学的弹性。2.学生有机会参与真实的听说读写事件,教师只是协助计划学习活动,并能实际解决问题。3.学习材料多样,学生有机会使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功能,学习材料容易取得,教室内进行各种功能性的阅读与写作。4.让家长知道教学上的问题,不管在学校或在家,让家长参与他们的教育。


蒋军晶的性格就决定他不可能狂飙突进式推进一项实验,他害怕并把握不了革命,蒋军晶倾向教育改良,慢慢来,一步一步来。因此,近几年来,他把“全语言教学实验”分成若干项目分步研究实践。


(三)未来三年的“全语言教育”行动研究观


近10年来,按照自己计划,分项分步专业地研究“全语言教育”,未来3年内,努力争取更好的客观环境,将这些研究项目整合实践,建设“全语言教育”教室。


“多面向的阅读教学”项目(前期已开展儿童文学教育、儿童阅读策略教学、儿童哲学教育,积累了大量案例,出版过专著)


“群文阅读”项目(3年来,一直是“群文阅读”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广者,即将出版专著,已编著12册《小学生群文阅读读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班级读书会”项目(已实践10年左右,致力推广儿童阅读,出版专著《和孩子聊书吧》,即将出版《和孩子聊书吧2》儿童版)


“真实读写项目”(开启不久,借助“班级周报”“一周在研究”等载体开始研究)


“阅读教室”(前期已有散点实践,例如“流动书柜”、“持续默读”、“故事妈妈”等活动)


……


作为教师的精神特质


蒋军晶老师身上,最可贵的是他的独立性。


他不完全依附“官方”,他对“主流”总是保持足够的警惕,尤其那些行政化的主张,那些学院里的“心灵鸡汤化”的理论。他从不拒绝民间,除了那些博人眼球极端化的实践,他总是保持足够的敏感去吸纳民间的声音。


他总是提醒自己“不只是听别人讲,要自己静心思考;不只看书上的,要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做判断。”关注以后,他会积极去尝试,他会开放自己,他害怕这种自以为是的封闭,这种封闭会使课堂私有化,教室私有化,学校私有化。他不喜欢这样。因此,这几年来,他的课堂、课程一直在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被动地追逐新的教育概念,而是发自内心的为了学生未来的求变。


他希望孩子们能够真实、有效地学习


现在的孩子将使用现在还没有出现的工具,将从事现在还没有的工作。在知识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的将来,学会学习比记住知识更重要。他认为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老师光靠认真、投入、狂热、爱是没有用的,他甚至认为现在很多让人感动的“读经”、“吟诵”、“大阅读”“全课程”等实践,在帮助孩子“学会学习”方面很值得怀疑。因此,他这几年“超负荷”学习,在很多项目上深入研究实践,他觉得教育、教学的推进,最终要靠“专业”。


他希望孩子们是会思考的,会发现的


他认为,几十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热衷于发现记忆:读课文,讲述、背诵。我们的语文课里,缺少思考,缺少探索,缺少发现。他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应试高手,因为考试让他进入这个社会的上升通道,让他对于工作、婚恋有了选择的更多可能。但是,除了考试,他更希望孩子们学会独立,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因为这个社会是一个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社会。这是一个信息繁杂,“没有真相是最大的真相”的社会,这是一个选择无限多导致选择泛滥的社会。不会思考,会变得很可怕。因此,他的课堂、课程,努力方向就是让其探究,促其发现。


他希望孩子们是爱生活、向往精神生活的


蒋老师认为我们的教育已经慢慢异化为一种密集的知识的传递,异化为简单的听、讲、练、习,很多老师过度追求效率,分数成了王牌通行证。孩子们到了学校只见生硬的“教”,没有柔软的“育”;只有枯燥快速的“习”,没有生动缓慢的“学”,孩子们毕业以后,检索一下,似乎没有过共同的期盼,没有过同甘共苦,没有过同仇敌忾,没有过众志成城,没有过独有的可以炫耀的体验,总之没有了刻骨铭心的回忆,没有了精神生活。


蒋老师是追求精神生活的,他带孩子去见美国最牛老师雷夫,他邀请哈佛教师《我是一支铅笔》的作者史沃普给孩子上课,他邀请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孩子通信,他带孩子去纯真年代书吧,他带孩子开展为期一周的PM2.5调查,他让孩子创编《兰德里校园报》,他在班里开设“班级影院”,他在学校开展“持续默读”课程……都是努力创造这样一种精神生活。教室里的精神生活,是最宝贵的,这种精神生活将陪伴孩子一生。


蒋军晶邀请法国哲学家奥斯卡柏尼菲给自己班的孩子上课



全人教育奖 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心和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为在中国的基础教育界发现并奖励一批具有“全人教育”思想,推动“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致力于以健全的教育推动社会健全的一线教师而设置的奖项。并为一线教育改革者搭建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这个奖项体现着民间教育机构所具有的独立性、公信力及影响力。该奖项每年评选1次,每届有1位“全人教育奖”获得者和3位提名奖获得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