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走天下】沙漠第一泉——月牙泉

2017-02-25 海中地理 海宁中学地理组



导读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我国西北甘肃敦煌城南五公里,沙泉共处,妙造天成,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因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至此,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来泉边漫步,都会驰怀神往,遐思万千,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1景区介绍


(1)鸣沙山

鸣沙山由细沙堆积而成,以沙动有声而得名。东汉称沙角山,俗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鸣沙山沙峰起伏,峰恋危峭,山脊如刃,甚为壮观。

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即“沙岭晴鸣”,敦煌“八景”之一;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自古以来,由于不明敦煌鸣沙山鸣响的原因,产生过不少动人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是一块水草丰美的绿洲,汉代一位将军率领大军西征,夜间遭敌军的偷袭,正当两军厮杀之际,大风突起,漫天黄沙将两军人马全部埋入沙中,于是这里就有了鸣沙山鸣沙山的沙鸣,就来自他们拼杀之声


(2)月牙泉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历来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是月牙泉就像一弯新月落在黄沙之中。泉水澄清如镜,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沙不进泉,水不浊涸,实数罕见。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

关于月牙泉、鸣沙山的形成,当地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从前,这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寺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当佛事活动进行到“洒圣水”时,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门前。忽听一位外道术士大声挑战,要与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见术士挥剑作法,霎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庙门前那碗圣水却安然无恙,还放在原地,术士又使出浑身法术往碗内填沙,但任凭妖术多大,碗内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至碗周围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还是安然如故。术士无奈,只好悻悻离去。刚走了几步,忽听轰隆一声,那碗圣水半边倾斜变化成一弯清泉,术士变成一滩黑色顽石。原来这碗圣水本是佛祖释迦牟尼赐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传,专为人们消病除灾的,故称“圣水”。由于外道术士作孽残害生灵,佛祖便显灵惩罚,使碗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




2旅行攻略


(1)交通及旅游路线

交通路线:

乘坐飞机到达敦煌机场,或乘坐火车到达敦煌火车站,然后坐车到达城区。然后转乘公交或打车到达景区,距离较近。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有两条旅游线路:

观景旅游线路:鸣月广场牌坊——铁背鱼公园——鸣沙山——鸣月阁——月牙泉,观赏大漠自然风光,攀登神奇鸣沙山。

休闲娱乐线路:鸣月广场牌坊——乘骑骆驼——鸣沙山东山顶——铁背鱼公园——月牙泉。

(2)景区娱乐项目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现有多辆沙漠越野车、摩托车,主要提供沙漠探险、沙漠冲浪等游玩项目

航空公司经营滑翔机和直升机,可供游客乘坐,让乘客从高空领略沙漠的浩瀚


景区提供骑行骆驼服务,由多名专业牵驼人员领队,让游客欣赏沙漠景观

鸣沙山东山顶主要经营项目有滑草、滑沙等游玩项目滑草收费25元/次/人滑沙收费15元/次/人


(3)特色小吃

敦煌合汁粉汤

敦煌合汁是在旧时敦煌城内的一家叫郑家馆子的私家饭馆无意中诞生的。所谓合汁,就是在碗内各样放一些肉丸子、加沙和炸豆腐条,用滚开的羊肉汤烫的热热的,放上葱花,调好味灌满汤,清香扑鼻。

 

敦煌酿皮子

酿皮子一种麦面制品。方法是先将优粉加水和匀,然后将面团置入清水中翻搅抓揉,使面粉中的淀粉与蛋白质充分分离。溶解于水的面浆,便是加工酿皮子的成料了。在水里滚沸后,将面浆舀入一个铁皮圆盘中涂匀,放入开水中蒸煮一分钟,便成了酿皮子。然后将圆形的酿皮切成细长条,放几片面筋,加一点茉、蒜汁、辣椒、酱油和香醋便可食用。

 

敦煌臊子面

敦煌臊子面的作法是:将面粉加水和匀,用面杖把面团擀薄,切成长条煮熟,加汤食之。臊子面关键在汤,汤的制作很讲究,先将臊子(猪羊肉、萝卜、洋芋等)在锅内适火炒好后加入水,再辅之豆腐、葱、蒜、香菜、虾片、芝麻等佐料,然后将面挑入汤中,即成一碗敦煌臊子面

 




3地理看点


(1)地理位置与气候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敦煌,地处我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年降雨量较少且集中在夏季,大陆性强。敦煌1月平均气温-7.9、最低温度-22.2,7月平均温度25.7、最高温度38.9  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39.9毫米。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2)月牙泉成因

月牙泉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月牙泉本身的地质结构、低洼地的地形条件和高定位的区域性地下水位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关于成因有三种说法:

古河道残留湖。认为月牙泉是附近党河的一段古河道,很久以前,党河改道,大部分古河道被流沙淹没,仅月牙泉一段地势较低,由于地下潜流出露,汇集成湖。湖水不断得到地下潜流的补给,因而不会枯竭。

断层渗泉。认为月牙泉南侧有一东西向的断层,断层上盘抬高了地下含水层,下盘降到附近潜水面时,潜流通出成泉。

 风蚀湖。即原始风蚀洼地随风蚀作用的加剧,当达到潜水面深度时,在新月形沙丘内湾形成泉湖。由于环绕月牙泉的沙山南北高,中间低,自东吹进环山洼地风会向上方走,风力作用下的沙子总是沿山梁和沙面向上卷,因而沙子不会刮到泉里,沙山也总保持似脊似刃的形状,这才形成沙泉共存的奇景。


(3)发展现状

水位下降,泉面变小

历史上的月牙泉不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水深皆极大。有文献记载,清朝时这里还能跑大船。20世纪初有人来此垂钓,其游记称:“池水极深,其底为沙,深陷不可测。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月牙泉存水最少的时间是在1985年,那时月牙泉平均水深仅为0.7~0.8米。此后,敦煌市采取了多种方式给月牙泉补水。

鸣沙山移动正在威胁月牙泉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1995年到2010年的15年间,月牙泉周边鸣沙山东山、南山山脊向月牙泉移动了8~10米,南北两山间的区域面积缩减了7%;和20世纪70年代相比,月牙泉四周沙山坡脚移动了13~60米,被称为“沙漠奇观”的月牙泉面临着沙山掩泉的威胁

甘肃省敦煌市全力拯救“沙海明珠”月牙泉,推行了禁止开荒、打井、移民的“三禁”政策,实施了关闭机井、压减耕地的“关井压田”和补水、节水、引水等措施,有计划地为月牙泉“输液”,初步控制了月牙泉水位下降趋势。至2010年10月,月牙泉水位稳定,平均水深维持在1.7米左右



大家都在关注

【行走天下】中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

【行走天下】长江上的山水画廊——三峡

【行走天下】盛怒之后的平静——长白天天池

【行走天下】登泰山而小天下,走~!

【行走天下】中国最大苗族聚居地——西江千户苗寨



— END —

图文:聂川云

编辑:孙月飞

教师群3571885070

教师群2| 574096005(满)

教师群1| 511373627(满)

学生群| 292742165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享生活,爱地理,拥抱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