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92%特别好评!牛顿在这款游戏中笑得合不拢嘴
点击上方“游侠网”关注我们
公众号回复“原神工具”模拟抽卡
回复“艾尔登法环”获取老头环互动地图!
最近逛steam,系统总是给我推一款名为《一触即发(abriss)》的游戏,原因就是我的库中有《围攻》和《毁灭工具(Instruments of Destruction)》,这么看来,游戏类型大概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更何况游戏还有个副标题,“build to destroy”看来这款游戏的确是我的菜。在了解Steam酷炫的视频和92%的好评率后,我的生活费自然而然地又少了一笔。
进入游戏后,游戏声画表现给我带来的第一观感让我十分满意。
如你所见,玩家身处在一个抽象简朴的科幻空间,周围只有不时飞过的飞船,以及层层叠叠的雄伟建筑。与《围攻》这一类加上游戏建造——摧毁带来的感官不同,在建造载具改为建筑后,造物尺寸的反差所带来的震撼不是画质所能弥补的。零零散散的渺小飞船和一望无际的高楼穹顶,配合简单明了的UI和空灵的BGM,整体所呈现出的雄伟而又空灵的氛围让我非常惬意而又期待地进入了新手教程。
游戏目标非常简单,即摧毁处在白色建筑中的红色发光物体,在这里姑且称之为核心。而摧毁的方式,则是通过系统给你的有限建筑材料搭建出建筑,运用建筑一系列的物理运动摧毁核心。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端?但简单来说,大部分场景都需要你用“砸”,这一朴实无华的方式去摧毁目标核心。就是这么简单,你只需要依靠重力的效果,就能够实现绝大多数目标。前提是你能够合理地把握建筑的重心,使它砸向正确的方向。用大楼去砸另一栋大楼,这不比几个破车子打来打去有意思多了?
因此,游戏对物理效果和建筑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不错的打磨。游戏中的建筑单位自身的韧性、刚度、重量,在你完成目标的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东西都能通过精致的画面表现出来,不像其他的建造游戏,了解功能需要去查看攻略。(说的就是你,《坎巴拉》!)
虽然左边体积较大,但明显没有右边重。我可以通过实验很轻松地判断上述的ultra heavy cube有何种性质。同时,通过简单的尝试,也能够看出重柱之间的连结。
游戏中有几种基本的建造单位:作为建筑主体的重柱,保证模块之间连接的连接器(可以理解为建筑模块之间的胶水)以及保证建筑倒下具有足够力量的超重立方体。只需要这几种模块的排列组合,就能够砸毁绝大多数目标。
在这里就只采用了其中两种材料,重柱和连接器。可以看到重柱在堆叠的过程中是不断向前偏移的。并且上半三个被连结的重柱没有出现像下半部分分离的情况
而目标也不总是一蹴而就,在一些关卡,砸毁一个目标后会出现新的地基平台。你需要在一开始就做好资源的规划,保证在完成第一个目标后,有足够的材料帮助你过关。
到了游戏后期,随着核心数量和距离的增加,解锁的模块也会越来越多,比如能够切割墙体的激光、具有强大推进能力的火箭或者有着超强韧度的铰链。我需要旋转、下落、激光,甚至用推进器将一座建筑变成一座飞行要塞,冲向目标。至于一路要经历的艰难险阻,就等着玩家自己去体会了。
在这里利用连接器和一个旋转轴来击毁所有目标
另外,无论操作还是一些小设定都能看出这款游戏的用心。在建造的过程中,你能够看到有脚手架的存在。而由于游戏对物体物理运动的高要求,在组装过程中,制作组也做了相应的优化。不但能够利用滚轮让模块自转,还能按住左键对模块位置进行微调,使其在拼接时达到最佳的位置,而不至于被磁力判定接到相邻的平面上。
在通过每一个关卡后,游戏还会统计玩家在游戏中对白色建筑的摧毁程度。当然,这是锦上添花的设定了。毕竟游戏只要你摧毁了红色的核心,便可以过关。每次撤销或重启游戏都不需要任何条件。官方怕你卡关,甚至还在游戏中告诉了你每一关的官方攻略,你只需要依葫芦画瓢,以及一点点的运气,就能通关整个游戏。
这些设定在难度方面最大限度地兼顾了玩家群体,玩家能以任意“姿势”体验这款游戏。你可以强迫症发作,实现“全收集”;也能通关后退款。整体游玩体验十分轻松。而看着大楼因为自身重力缓缓导向另一栋建筑,最后炸的分崩离析,实在是一件很解压的快事。
当然,这款游戏还有不少毛病,首当其冲的就是体量问题,目前共有5个世界30多个图,大概三小时就通完了,总是让人有些意难平,其他都能接受,只不过80元得到3小时的体验,未免有些让人觉得微不足道。游戏也没有加入创意工坊,这样的类型,不加入未免有些可惜。优化问题也肉眼可见,一到震撼人心的“大厦将倾”环节,游戏就变成了电竞帧数。重启一局时也会有明显的卡顿。另外,游戏的汉化准确度也有待提升。
不过它仍能得到广大steam玩家的喜爱并非没有原因,这款游戏目前现在还处于ea阶段,且由三个大学生开发。在他们崭新的玩法和酷炫的画面面前,完全可以期待这些问题在后续能够得到解决。
其实最近的几款搞破坏的独立游戏多有这样的优化或者汉化问题,前文提到过的的另两款游戏《毁灭工具》和《Teardown》同样有着精美的画面,但在优化方面欸和汉游戏的汉化也存在一些问题,《Teardown》甚至就连中文都没有。
究其原因,还是物理效果的计算对于cpu的负荷太大,这样的游戏又出自小作坊小作坊,边角毛糙的情况也实在是在所难免。就算体验并不完美,语言并不相同,这种摧毁一切的原始快乐还是让人会留下好评。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