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盘古山:藏有一条红军运输钨砂的秘密小道

于都县盘古山镇境内的仁风山(又名盘古山、龙王山)是红色革命老区,在1932年至1934年9月中华苏维埃第一国企----中华钨矿公司成立期间,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里迄今流传毛泽东胞弟毛泽民(时任中华钨矿公司经理)三上仁风山的感人故事,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红军的钨砂仓库旧址,这里成立了首家仁风山钨砂合作社,这里组建了首家仁风山苦力运输工会。



“初心烛照,红土如根”。盘古山镇仁风村党支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挖掘本村的红色资源,深耕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查阅史料及走访红军烈属子弟,发现一条隐藏在深山密林中的石阶路,它从仁风村山脚下顺着山势弯弯曲曲向山顶延伸,一直延伸到高耸入云海拔近千米的竹山坪。



仁风村红军烈士刘园成孙子刘东长 指着仁风山说:“别看这是一条普通的石阶路,它曾经是一条专门为红军运送钨砂的秘密小道。” 时光流转,初心不忘。提及这条红军运送钨砂的秘密小道,还得从毛泽东书写的《仁风山及其附近》调查报告说起。


1929年2月,红军为了巩固和扩大赣南革命根据地,中共赣南特委派徐复祖(化名刘义顺)前往盘古山负责发展党的组织,他奉命来到仁风山(又名盘古山)后建立中共盘古山特委,领导矿区工人和矿区附近农民开展革命斗争,他亲自担任执行特区委员会书记,积极向矿工和钨砂贩子宣传革命道理,开展维权、罢工斗争,为红军武装夺矿积蓄力量。



1930年4月22日,毛泽东在会昌县城听取了盘古山特区委书记徐复祖、矿工钟亮照等7人的关于盘古山工人及附近农民运动斗争情况汇报后,写下了万余字的《仁风山及其附近》调查报告,以及《对流氓和对农民武装的策略》。同年5月4日,毛泽东写信给徐复祖,指示盘古山特委在盘古山成立赣南红军二十二纵队,明确红色革命就是要发展武装,有了毛泽东的回信后,红二十二纵队今后的工农运动革命斗争有了明确的方向。


1932年2月,时任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国家银行行长的毛泽民,在铁山垅成立了共和国第一国企一一中华钨矿公司。在职期间,毛泽民多次来到盘古山,组建了“仁风山钨矿合作社”,由7个大组,130个工棚作业组组成,几乎整个仁风山上的矿工都在为红军挖掘开采钨砂。



钨砂可是非常稀有的贵重金属,它是制造枪炮的主要原料。同年冬天毛泽民返回瑞金汇报工作,时任苏维埃主席的毛泽东夸赞道:“润莲(毛泽民)啊,你数次冒雪仁风行,没有白跑,文章做得不错嘛!你要团结更多的矿工为我们采钨砂……”


那时的仁风山竹山坪可谓繁忙,每天有千余矿工在为红军开采钨砂,每天能够采到毛钨少则几千斤,多则近万斤。可是怎么把这些毛钨运送到仁风山下老屋场的钨砂仓库去呢?成了摆在当时的一大困难。



当时仁风村有两个红军钨砂仓库,一个设在老屋场为临时分库,另一个设在仁风村秀塅祠堂,这个仓库是存放钨砂的总库,有红军工农赤卫队多名荷枪实弹的队员24小时轮流值守,防止地方流氓恶霸或敌对分子破坏掠夺。


身为中华苏维埃钨矿公司经理的毛泽民,认识到了钨砂运输的紧迫性和钨砂存放的重要性,他多次从铁山垅来到盘古山的仁风村,由钟罗保仔等赤卫队员的陪同,先挨家挨户走访慰问仁风村村民,然后召集村民在秀塅祠堂门口召开动员大会,给村民们宣讲革命道理,动员村民们协助红军运输钨砂。



“老乡们,红军是为广大老百姓去革命的队伍,但是我们红军目前遇到了很大的经济困难,需要来仁风山采钨砂换钱补充红军经费开支,可是山上开采到的钨砂要及时从山上挑下,所以需要你们帮助红军把仁风山竹山坪开采到的毛钨,辛苦大家挑到秀塅和老屋场的总库去存放。”



毛泽民早就了解到了仁风村的群众基础非常好,特别积极支持红军,所以早有想法的他,提出了在仁风村成立一支“红军钨砂运输队”,由赤卫队员和仁风村的村民组成。村民听了毛泽民动员后纷纷报名参加。全村壮年男丁几乎加入了红军运输队,有的男人还让自家老婆或年龄比较大的男孩子也一起协助红军运输钨砂。可是从山下到山上竹山坪坑口等地,海拔有980米,当时没有大路和车马,开采到的毛钨只有依靠人的肩膀一担一担挑,或者背扛才能运输下来。


仁风村村民参加红军运输队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其它村组,那些村民也纷纷要求加入,但是后来加入红军钨砂运输队的这些村民,他们主要负责把仁风村秀塅总库存放的毛砂,挑到五六十里外的会昌白鹅洗砂场去,翻山越岭,早出晚归,往返一趟需要一整天。



当时的红军运输队队长最初由红二十二纵队的队员曾开北担任,他是仁风村上坎脑人,生性耿直,为人仗义,武功高强,曾经有七八来个抢钨砂的流氓围攻他,一个个被曾开北打趴在地制服。从此他在仁风山名声大震,所以让他担任红军运输队队长是最合适的人选。负责押送的黄忠茂、刘园成俩即是红二十二纵队的骨干队员,也是仁风村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俩虽是押送员,实际也是挑砂员,一个走在运输队的最前面,一个走在运输队的最后面。


图为曾开北烈士和钟罗保仔烈士的后代

红军烈士钟罗保仔的孙子钟云长对笔者说起了大钟的事:“那时仁风村秀塅祠堂旁边有一棵树龄有好几百年的香樟树,树上挂了一口铜铸的大钟,这口大钟一般情况下不会敲响,只有在召集全体村民或有紧急情况发生的情况下,才会由村里的长者敲响,钟声响,就是召集村民的信号,钟声越紧急代表情况越紧急。”


可是这口大钟在1930年3月至1934年9月期间,也就是红军长征前夕的4年多时间里,浑厚响亮的钟声几乎每天都会在早饭后八九点之间响起。听到钟响的村民们赶紧拿上扁担,带上准备好的干粮,纷纷赶到秀塅祠堂门口集合,然后由黄忠茂、刘园成带队统一向仁风山(如今叫龙王山)的竹山坪出发。


这条钨砂运输小道从仁风山山脚下的老屋场开始,一直曲曲斜斜向靠近山顶的竹山坪矿区延伸,沿途经过七仓坑、下坪子、黄金垇、磨刀坑才能到达竹山坪矿区,全长大约二十多里。从山脚下步行上到竹山坪矿区,至少要走两三个小时,下山挑着比铁坨还要重的钨砂,一路走走停停,耗时不比上山少。没有经常走的人,哪怕空手来回一趟,小腿恐怕都要肿个好几天,膝盖酸软不下五六天,严重者甚至可能走不了路。可见挑运钨砂有多么艰难,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志,是不可能坚持的,然而仁风村的村民为了帮助红军,他们不怕苦和累。



这条山路最早是一条村民们上山砍柴的路,路窄而崎岖,大部分路段原来是裸露的泥土,穿草鞋的村民们晴天走这样的路,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在话下。可是遇上雨天,路面就很容易打滑了,稍不留神可就可能摔个四脚朝天,肩上的钨砂担子毫无疑问也摔落在地,甚至钨砂有时也撒落一地,运输队员被摔伤的事经常发生。


押送员黄忠茂和刘园成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了徐复祖,他又把这情况及时汇报给了在铁山垅驻矿主持中华钨矿公司工作的毛泽民,起初他半信半疑,为了求证事实,特意来到盘古山随红军运输队的队员们往返走了一趟红军钨砂运输小道。回到仁风村秀塅祠堂见到徐复祖时,拍着他的肩膀感慨道:“义顺啊!没想到上山不容易,下山更不容易啊!要想办法尽快改造这条运输小道,要尽量避免摔伤人的事发生。”他还握住好几个村民手说:“老乡们,辛苦你们了!你们可帮了我们红军的大忙啊!”



于是,仁风山苦力运输工会遵照毛泽民的指示,组织部分矿工和赤卫队员开始整改这条红军钨砂运输小道,他们专找那种既平整又是长条形的石头来铺设。经过将近半年多的铺设整改,一条曲曲折折的石头小道,一直从仁风山的山脚下延伸到海拔近千米高的竹山坪矿区,像一条从天上垂下来随风飘舞的长长带子。


巍巍仁风山,曲曲石阶路。1932年秋,当毛泽民又一次来到仁风村时,看到这条在当年来说算是一条比较像样的石阶路,他不由吟起了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的诗句:“远山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在赤卫队员的陪同下,重走了铺设整改后的运输钨砂小道,踩踏着一级级的平整条石台阶,不时抬头仰望,又不时转身俯瞰山下或眺望远方,不由发出感慨:“这不是一条普通的钨砂运输小道啊,而是一条依靠人民群众,壮大红军队伍,发展革命事业,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正确道路啊。”



毛泽民到达竹山坪矿区之后,稍微休息了一下,就逐个工棚去走访慰问部分矿工,察看矿工们的住宿和伙食情景,鼓励他们不要害怕烂棍和恶霸势力,有红军在,他们不敢对你们怎么样,但是有困难时,你们要团结,人多力量大嘛!


当年的钨砂运输小道为红军增加军需开支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见证了仁风村人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如今,这条当年的钨砂运输小道完全被茂密的树林覆盖,它曾经的繁忙及红色历史还有多少人知晓?它不应该是一条被人遗忘的小道,而是应该让后辈子孙永远铭记的红色小道。


巨变鼓舞人心,信念耀照未来。如今的仁风山和仁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赋予它发展的动力是红色基因。为在新时期更好地品味红色记忆,感悟峥嵘岁月,将仁风山打造成红色钨金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仁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研究决定,准备着手挖掘恢复这条红军运输钨砂的秘密小道。


作者:盘古山镇仁风小学教师 林仁辉
审核:仁风村党支部书记 黄观长


来源:于都青年网
编辑:曾盛
审核:袁观寿
监制:谢琴


1、你我同在 | 县妇保院第三团支部开展世界自闭症日主题活动
2、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 于都县各校组织开展清明缅怀先烈活动
3、庆祝建团100周年 团青讲团史 | 第七期: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4、配合防控!请收好这六张海报!
图画类 | 于都县首届青少年科技节“寻找科技少年”活动图画类获奖作品线上展示(二)
5、清明更“清明”!赣州“云祭扫”平台上线
6、于青战疫日志 | 肖文娟:面朝阳光,心有花香,一次历练,一次成长,我们终将胜利!
7、你节水了吗 | 于都团县委积极组织开展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