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到生活本身-兼谈朋友圈的本质

2016-11-16 斑马 doc斑马


 

最近,好几个朋友问我怎么公众号好久不更新了。没有任何借口,纯粹就是因为懒,看来我的自控力是极差的,否则所谓的小目标真的就只是小目标。哎~我认真起来简直不像吴彦祖。

 

放学后心情有点美丽,撸一篇文,觉得文章太长太粗难以下咽的话,你可以xiu地一下拖到底~但也许你会错过提高姿势水平,解锁更多体位哦不品味的机会。

 

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就是想用手机上网检索信息,拿起手机后,不自觉就点开微信,点开朋友圈,刷新,刷新,不停的刷新,然后然后就放下手机了。。。

 

的确,互联网不仅改变了工业生产,也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显而易见,今天我们生活深深的嵌入到手机中,微信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方式,沟通成本变的很低,也更加高效。同时微信也是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信息传播靠的是在微信朋友圈的转发。

 

有不少朋友说他关注朋友圈越来越少了,我开始思考朋友圈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朋友圈是正能量的存在,朋友圈里面的大家都是有道德的、有情趣的、人畜无害的,没有撕逼,没有喷子,双双点赞,一片祥和。。。


朋友圈的本质更像一个社群,通过价值观进行连接,价值观不同会被屏蔽。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在朋友圈发布内容呢?

主要意图可以归纳为两个,一个是展示,一个是分享

 

2

所谓展示,就是通过信息的发布,展示我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精神面目。一个人展示出来的东西,其实是他希望和想象的理想状态,通常是比实际情况要高一档次。

 

比如一个人一周要吃五次卤煮,他肯定不会秀自己整天吃卤煮,但是,他要吃了一次日本料理,就一定会秀出来。去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买衣服,他不会秀,但他去了一次东京银座,即使不购物也会展示出来。他跑了五公里会秀,但宅在家里两天不出门灰头土脑一定不会秀。

 

同样的,晒娃、晒猫狗、晒旅行、秀恩爱也是基于同样的心理,希望通过这些信息,来展示热爱生活,与人分享快乐,这都没有问题,这些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很自然。


3

所谓分享,是我觉得对我熟人圈的亲戚朋友同事们有用,所以发布出来让大家看到的内容,最简单的就是鸡汤、各种鸡汤,养生,各种养生,因为这是关乎心灵和身体健康的东西。人们总是希望在不需要努力和历练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最近有文章说,喜欢发鸡汤文的人智商低,如果我们从功能角度而不是从内容模式上重新定义一下鸡汤就会发现,其实所有人群都喜欢鸡汤,这是人性决定的。只不过,不同年龄段的人喜欢的鸡汤内核和模型有巨大差别。

 

所谓发鸡汤文的人智商低,其实呈现的是鸡汤文的歧视链——80后歧视70后的鸡汤、70后歧视60后的鸡汤;并且歧视链的上一级没有意识到自己喜欢的许多东西其实就是鸡汤。


有人说我读了这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你读了这么多鸡汤和成功学,能过好这一生才是见了大头鬼了吧!


以展示和分享为主要目的的传播特征,使得朋友圈像是美图秀,是被刻意挑选过的。比如朋友圈是杨绛去世,而陆家嘴视频更多的是发在微信群里。


4

今天,我们的微信朋友数量越来越多,群聊小组也越来越多,有些群聊会设置成接受消息不提醒,有些“朋友”的朋友圈状态会被屏蔽。

 

不可否认,微信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价值,降低了社交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提供的信息是碎片化的,有广度,但缺乏深度。

 

我们的注意力很稀缺,需要一些深度的专注和思考。

 

想想原来没有微信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在哪里?

 

互联网是只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

 

所以,回到生活本身!

 

一本书,一个爱人。


5

妈妈,我要跳票!

说好的又粗又长呢?!

抱歉,小视频.avi凑一下吧。

看完请不要沉默。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q0337v74mcy

在这个如此炫耀的时代,慢一点,静一点,定一点,给不是手机,而是自己的心一点时间。


好了,不说了,劈我的雷估计已经在路上了。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我非常需要你的关注,谢谢!



十年之后会是怎样?五十年后你身边最亲密的人是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